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一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甥书》。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二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6、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1、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2、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4、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7、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19、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2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22、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2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三
3、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1、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7、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9、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30、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4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四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2、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五
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1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六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8、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10、人必自侮,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七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二、明志。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
2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三、持节。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36.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四、自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五、诚信。
52.一诺千金。——《史记》。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失信不立。——《左传》。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6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六、知耻。
62.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69.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7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七、改过。
7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72.改过不吝。——《尚书·》。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5.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
7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
8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八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6、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九
今天,我在家里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其中一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吸引了我,因为这首诗小时候爸爸教过,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格言的大意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想想我们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都很呵护,宠爱得不得了,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许多孩子却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一些孩子往往目中无人、自私、霸道,不知道关心父母和别人。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在家里是很受长辈们疼爱的: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没有的马上去买;我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我去哪里玩;我要吃什么,他们就给我吃什么。总之,他们是非常疼爱我的,数不清他们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经常发脾气,嫌这个不好,哪个不满意,对他们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而且还认为本身就应该这样。
记得有一次,外婆辛辛苦苦地煮好饺子,满怀希望的招呼我吃,我却不想吃,反而对外婆大声嚷嚷:“我不要吃水饺,你给我煮饭。”“好,好,我马上去煮。”外婆连忙答道。妈妈在旁边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像要打我的样子,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吃饺子。
想想好羞愧啊!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老师的教育下,我慢慢懂事了,逐渐懂得要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我把《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的“重亲情,礼为先。”的文章都读了一遍,它教育我们学会感激,从小要心存一份真与善,爱每一位善良的人们,为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感激他们。正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老师的手》最后一句话所说的: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我会珍惜你们给我这美好的一切!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美德集中体现在儒学伦理道德上。儒学是经典,美德是国粹,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儒学文化,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由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校园诗教读本》这本书后,使我收益匪浅,深深得认识到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责任的重要性。读本中的《三字经》细细品味,其味无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三字经》中有一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就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孩子做学问不要中途而废。是啊!我们的学习就像织布,靠的是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呀!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孟子的成材离不开伟大的母亲。
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既当父母又当老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懂得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责任感;学习要勇于创新。读了孟母的故事,想想我的母亲,她也是非常操心的。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做事情要积极”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那是因为她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责任,她应当照看好我们的责任。看,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要树立起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不辜负父母、老师、祖国的期望。
读诗诵经。老师把这些仁爱思想透渗到了教学中,让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使我们在校园内感受到了仁爱教育的浓浓氛围。学校举办的“八荣八耻”活动,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知道了该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耻。校园里书声朗朗;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的尊敬和关心。
只要我们人人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会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十
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9.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0.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5.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5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1.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5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8.轻诺必寡信。——《老子》。
6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63.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十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腾公天下》。
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十二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5、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6、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1、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2、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4、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7、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9、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2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22、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2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十三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中华美德的格言警句篇十四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荀子·性恶》。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