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一
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我们站在企业管理的另一个层面,重新认识“卓有成效”和“管理者”。他并不仅仅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方法。
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我能做什么?我所能创造的成果是什么?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要使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必须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包括整理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二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视贡献,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贡献,他所追求的管理是:如果管理不能产生成果和贡献,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客户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认同,管理者所提供的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管理者不能培养他人,发展自我,他所提供的管理也是失败的。有效的管理者对成果负责,而不是结果,并不是完成了工作就完了,而是要达到成果和绩效的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内部的贡献和价值要被外部环境所认同和接受。
四是要事优先原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处理工作时会分出事件的轻重缓急,并会针对事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排序,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天才,能同时处理好两件甚至几件重要的事件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他们会着眼于一件重要的事情,并脚踏实地的把他们做好,然后再进行第二件要事。
五是有效的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非常清楚,他们随时都会面临着决策,决策是每个管理者面对的工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做的决策一般都是重大决策,所以决策的信息、要素、环境、内容、风险等都是决策所要考虑的因素。
企业和岗位不一定需要天才,有效的管理者如果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他的工作一定是卓有成效的。过去人们总是追求卓尔不凡,我的理解是,卓越如果是由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那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管理。你学会记录时间了吗?你分析过这些时段所做的工作哪些是有效、哪些是无效吗?你学会管理时间吗?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你要学会将重要的事件用一整块时间去处理。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对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
通过阅读,我认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做好组织沟通的工作,同时重视团队的协作与贡献,自己要不断的努力发展,并为企业、下属、岗位培养接班人。再卑微的工作,只要其产生了令外部环境满意的成果和贡献,他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二
我以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为管理学的经典著作,读起来会很吃力。没想到从一开始阅读,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彼得。德鲁克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把管理学中深奥的道理阐述的清清楚楚。下面我从两个大的方面谈谈我阅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回顾我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经历,离彼得。德鲁克所说的卓有成效还有非常遥远的路程。要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所进步,就必须从思想理念上改变自己,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首先,改变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教师既是一名知识工作者也是一名管理者。我们只有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跳出专业的束缚。用管理学的知识来审视我们的过去,从而找到改变自己的必要性。
接着,我们要改变对“有效性”的认识。管理的有效性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在组织内部,根本不会有成果产生,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这就需要我们用更加开阔的视角来审视教师工作的有效性,不要总是陶醉在内部的假象中。作为教师,我想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是否满意、家长是否放心、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多关注这三方面的反馈。当然,认识有效性,核心是要认识到“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这一观点。认识到这一点,我忽然有一种“开悟”的感觉。原来一切我们所崇拜的人、一切成功者、一切卓有成效者并无异于我们的地方,这些全是后天可以学习和培养的。换言之,我所教的学生、我周围的同事甚至我自己,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变得卓有成效的,这真的非常令人振奋!
再次,我们要改变对“贡献”的认识。谈到贡献,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贡献总意味着自己牺牲,结果一定是悲壮的。其实,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贡献”不是这样的。他说:“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重视贡献。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会同时启发他人寻求自己的发展”。按照我的理解,个人和组织就是一个有机体,个人与组织荣辱与共、唇亡齿寒。
观念的改变,要落实到行动的改变。“管理自己”其实就是落实行动。
管理自己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时间。时间是组织中最稀缺的资源,有效的管理好时间是使工作变得卓有成效的前提条件。
管理自己接着要管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公立学校的教师,人际关系是很难处理的。干好了,别人说你巴结领导有野心;干不好,别人说你尸位素餐做摆设;态度和悦一点,别人说你没魄力和稀泥;态度严厉一点,别人说你狐假虎威摆架子。那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怎么办?彼得。德鲁克已经告诉我们:“没有成效的交往哪怕是和谐相处也是伪装;取得成效,即使疾言厉色,也不会影响人际关系。”“强调贡献的沟通,可以促成合作。”“同事之间相处,不问他是谁,而要问他能为组织贡献什么。”这样的理念在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能自己慢慢去阅读和体会。
管理自己还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判断不是武断,决策也不是搞一言堂。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是基于科学和理性,而它的方法是实践与调查。
总之,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我觉得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卓有成效,就要从“改变自己”和“管理自己”这两点上下功夫。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三
通过阅读董事长笔记,看到笔记中推荐有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类书籍,于是再次拜读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我受益匪浅,经典之所以经典,在于历久弥新,在于经历多年后,依然有鲜活的思维,敏锐的观点,到现在依然切合实际。现根据书中内容,结合个人工作实践,作为“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一,分享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
(一)做事意义。“如果做一件事,只是为了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而得到某种结果或目的,那这件事情通常就是没有意义的”。工作的意义,关键在于真实意义,而不是口头意义,所做的各项工作都为想达到的结果而努力,却不应该浮于表面,做些不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样子”工程。
(二)工作成效。我们所做的工作分为有效工作与无效工作,有效的工作带有产出,能为企业带来经营利润、员工能力提升等。无效的工作即是没有意义,只是为做这件事而做这件事,也许只是让企业或领导看到部门在“忙”,但却没有实际产出,大到一个企业,中到一个部门,小到一个员工。
(三)尊重员工。在工作中,应该尊重每个员工的独特性,员工应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利用员工独特并且与众不同的个人思维组合创造成优秀个人及组成优秀团队,搭建较高竞争力的企业竞争力。在该书中有提到“如果我有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他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的思考思维。员工作为企业价值的创造着,出卖的是自己的时间、体力、智慧等,绝大多数员工都可以通过训练成为人才、干才、将才,而不是训练成为“奴才”。
(一)时间所属。工作中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完全没有产出及无助于成功。同时,关于时间的归属,应该是管理者的时间更多的属于企业员工,不应该是企业员工的时间过多属于管理者,因为员工往往是一线价值创造者,使用员工过多时间,就是减少企业价值创造。当然,一个企业并不缺少打着为企业发展的旗号,不断消耗一线员工的人力资源而为个人的“专断独行”买单的情况。
(二)价值体现及激励措施。在贡献方面,应该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制度,以此具体体现员工价值和应做贡献。用数据量化的方式,体现员工为企业带来了多少可以量化的收益,反之,带来了多少成本负担,一是工资成本,二是工资成本以外带来的资源损耗,如人力损耗。一个人有效的工作者,应以贡献为目标,并让其产品为别人所用。
(三)实际产出。“衡量知识工作应该用结果和最后产出,而不是看规模和管理工作的繁简及加班程度”,所以所谓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应该被唾弃的。同时,如果单纯的只为自己“谋利”、“装样子”,且没有任何产出,同时消耗企业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应该尽快斩掉或换人。
(一)推陈才能出新。一项产品,如果做的不好,不一定是宣传和营销做得不好,而是产品本身有问题,解决产品本身问题是关键,而不是继续用大力气向外推送。以将来作为对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抢占市场,把当前的和未来的所有优质客户涵盖在“偶遇”范围内。在一定层度上来说,创新一项产品应该是针对当前非我行客户群体,满足其需求,以带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收入为目的。
(二)结果与效率。管理者不应该只考虑结果,还应该考虑整体的效率提升以及实际质量,在拿不准的情况下,更应该调研考察,同时小范围的试点,而不应该在不成熟不了解的情况下推出去,然后打回来,再修改,让整个企业来买单,充分体现效率简历在“对的事情”上。
(三)战略的意义。创新的目的就在于让企业远离竞争,创新不一定是要做得更好,而是在强化理论及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在学习和工作中,创造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作品。
(一)处理的问题。在问题处理上,应该先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真实存在,而不是用华丽的语言列举普遍性及共性问题,应是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如果同一个问题或危机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同时在处理问题或做决策时,可以尽可能多的进行讨论,根据不同的意见,让事件的错误点得到更充分的暴露。
(二)效率的实质。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去做“对的事情”的能力,效率的提升通常是需要在“对的事情”的前提下。“对的事情”即代表工作的有效性,如果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工作就缺少热情与意义。
(三)问题的解决。工作中应找出由于缺乏制度和远见而产生时间的因素,和另一本书籍《精进》一书中提到的,当前所做的事情,对2年后是否有意义,如果缩短时间到2个月或三个月后是否有意义,同时“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和处理。当然,有效的决策不会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及反复而浪费别人的时间。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时刻会扪心自问:一个平凡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书中提到的,卓有成效可以学会吗?如书中所说,我相信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同时,要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工作者,需要我们从思维上进行转变,在工作中注重产出与贡献,在竞争中学会创新与实践,在发展中学会解决问题。同时,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都应值得我们敬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四
时间无疑是最稀缺的资源,管理者通过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来提升效率。有效的管理者必须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诊断,消除那些浪费时间的活动,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去做一些关键的事。其实这个说法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各级管理者都会存在浪费时间的现象,自己却不明了,照此改进会受益良多。
管理者必须有所贡献,那么要贡献什么呢?贡献的绩效包括直接的成果、强化组织的价值、人才的开发培养。如何做出贡献呢?德鲁克提出了三条建议:
1、让专业人员的工作更有成效,
2、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3、组织有效的会议。
只有重视贡献,才能掌握工作的关联性,打造一支有效的团队。
很多有雄才大略的人缺点也非常突出,有些平庸的人倒“样样皆通”,要敢于使用有特长的人,着眼于他们的长处。美国内战时期,林肯大胆启用好酒贪杯的格兰特,正是看重了格兰特身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最终,一改北方军队被动的局面,取得胜利。其中德鲁克又重点提到了如何管理上司,利用上司所长来成就自己。
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养,然而这并不容易。能够识别哪些事情是关键重要的,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位置,一次只做一件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管理者要学会取舍,要摆脱自己的过去和习惯,不能把时间消耗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可能这些事并不产生更大价值。要面向机会,面向未来去把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上。能够控制时间,识别重点,管理才会有成效。
在管理者繁多的任务里,决策是非常重要而特有的一项,决策关乎一个组织的未来。要做到有效决策,首先要弄清事物的本质,只有认清事实,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其次要确定目标及其边界条件,要知道决策的目标是什么,达成的条件有哪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目标也将无法实现;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方案要能够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重视反馈,确保不偏离决策的目标。
无论作为哪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应该关注这些有效管理的最基本问题,理解有效管理的含义和方法。德鲁克这本书虽然很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很多真知灼见,需要一读再读,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理解和收获。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这些理解运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五
“十一”假期在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此书,出于好奇的同时又为了交读书笔记,所以就借来看看,看完后感慨良多,正是一本好书。所谓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受用一生,该书精辟的见解和睿智的思想不断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基本观念: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如此,一群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
以下几段都是我从书本上摘抄下来的:
讨论管理者的工作任务,绝大多数都是从工作计划开始的,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毛病,就是在实践中不太可行。计划是纸上谈兵,只是美好的向往而已,很少能够真正实现。
依我看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而不是从计划入手。他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时间到底是怎么使用的,然后再试图来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削减那些花时间而又不产生价值的工作。最后,他们将自己可以支配的断断续续的时间汇合成大块的可以持续的时间单元。以下的三步曲就是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础: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懂得,时间是个限制因素。任何流程的输出量都会受到最紧缺资源的制约,而在我们称之为“出成就”的这条流程里,这一制约因素就是时间。
时间也是一种非同一般的资源。在其他一些主要资源中,资金实际上还是很充裕的。不过我们原先并不知道,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活动产生制约的并不是资金供应不足,而是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人才是第三种制约因素,但总还是可以雇到人才,尽管耍雇到足够的理想人才并不容易。然而,我们的确无法通过租用、雇用、购买或者其他手段来获得更多的时间。
时间的供应是没有伸缩性的。不管需求有多么强烈,时间的供应就是这么多。它没法用价格来进行调节,也没法为它来绘制边际效用曲线。另外,时日稍纵即逝,根本无法储存,昨天的时间已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时间才是最最短缺的东西。
时间失掉以后是完全无法补偿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用一种资源来替代另一种资源,比如,用铜来替代铝,用资金来替代劳力。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智力,也可以使用更多的体力。但是没有任何东两可以替代已经失去的时间。
做任何工作都要耗费时间,时间是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完成任何工作都要耗费时间。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将这独一无二的、失去之后无法补偿的、干任何事情都不可缺少的资源并不太当一回事。要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话,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时间十分爱惜。
人在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问题上往往有许多不足之处。
虽然人像其他生物一样也有“生物钟”,当他乘飞机横跨大西洋时,这“感觉更为明显、但是人仍然缺乏可靠的时间感觉,这一点已从实验室里得到了证实。如果将“个人关在房间里,不让他看到外界的光线或黑暗,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对时间的感觉。即使在黑暗中,绝大部分人尚能保持对空间的感觉;可是就算开着灯,在一间与外界定全隔绝的房间里呆上几个小时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估计不了自己已在房内呆了多久。
所以,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自己的记忆,恐怕就说不清楚时间是怎么花掉的。上面的几段文字是书上有关掌握自己时间时间内容的一部分,看完后觉得挺实用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善用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有效的管理者要记录自己的时间,必须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弄清实现目标需要多少时间,这样才能建立相应的成果意识和贡献意识,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责任,工作中的琐事该放就放下,将能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事实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文中举出罗斯福总统的机要顾问霍普金斯先生的一个实例:二次大战期间,霍普金斯已体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办公几个小时,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务都撇开,仅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尔还对他钦佩备至,赞美他是一位盖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务,当年美国政府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霍普金斯只是一个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大胆减少无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管理的有效性。所以放下那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事情,关注于关键事情,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源头或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了善用时间外,善于用人也是管理者必备的品质。组织是各类性格人的集合体,所谓人无完人,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而不是只看重各人的缺点,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组织目标,只抓住缺点和短处的管理者是无法集众人之力完成任务的。用人之长包括以下几方面:
3、发挥自己所长,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管理者必须清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必须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情,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要把自己的表率作用建立在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上。
以上是我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的其中两点收获,做管理者真的不容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六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更深刻的认知到:管理能够优化经营效果,特别是战略目标的确定、组织结构的设置、激励政策关注的核心对经营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书中对管理者的自身修炼和时间管理等的具体方法没有细致的讲解,没有有效沟通、合理授权等内容,看来侧重点不在具体操作上,而主要突出了管理策略,可能是大师高-瞻远瞩的宏观思路,窃不敢妄自猜测。再就是本书的序有六个长达36页,超过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章节,有点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结合着书中的成熟做法,对照自身的不足,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争取有效管理:
1. 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本部门定位,抓好部门的宏观决策,把公司战略、部门目标、有效决策相结合,在全员中实施绩效管理的办法,加强过程监控,关注员工绩效,从而保障部门绩效,实现公司绩效。
2. 营造高效的团队氛围:组织全员学习《为自己工作》的光碟和《请给我结果》的读后感讨论,积极开展案例培训,并辅之企业文化的宣传、图片上墙等措施,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并通过建立良好的运作方法和保障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抓好oec管理:做好周工作计划和日清工作的实施和指导,抓好现场管理和细节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 抓好核心工作的督办: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采取要事优先和工作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明确核心业务的进展节点和完成时限,要求定期反馈,掌握核心业务的日常进展,关注核心业务的绩效,是保障目标实现的基本措施。
总之,作为一个管理者,拥有一颗包容、博爱、奉献的心,具备守时、高效、尊重、沟通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时间管理、进度控制和有效决策无处不在,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必将取得卓越绩效!
根据mba专业老师的推荐,有幸拜读了德鲁克大师的名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可谓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这本书主要内容是: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开始,通过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做好决策,要事优先,让自己的工作有贡献值,并能够用人之长,激发别人的潜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绩效。而我认为,要取得最佳绩效,这与个人的素质修炼、经历认知、融会贯通、有效沟通、身体力行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掌握基本的业务信息、操作规则和每个组织的文化底蕴,进行有效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认为要当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做到:
1. 具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目标的确定让自己的工作具有计划性,把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目标挂钩,心系责任,勤奋努力,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围绕目标不离不弃,日常工作计划的执行到位,也就是做好oec,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并通过实现小组织的目标,来保证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沟通和组织内部的互相认同、团队合作、自我激励和人才培育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措施。
2. 做好时间管理:书中所说的某公司董事长所想的.三部分时间的安排都不能兑现,某大公司负责人经常参加对公司发展没什么好处的应酬,可想我们普通管理者的时间管理会有多么难,会经常被上司干扰,计划工作难以保障。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计划、时间有管理、沟通要及时的重要性,学习那个财务经理用一个通知方式解决会议时间过长、同时兼顾他人不会觉得被忽视以及某公司三个部门合并的做法,实在必要。合理安排临时性工作,忙而不乱,抓住核心工作的进展,不让自己的时间被外界所左右,是让自己的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是保证工作实现最佳绩效的根本措施。
3. 用人之长,建好团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搭配班子、进行性格互补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于挖掘人才、激发潜力,做好授权和及时沟通,就像越南丛林作战的青年上尉尚未所说的游击战中,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一样,必须根据现场和形势,区别对待;学习那个财务出身的新总经理一心为公司发展想方设法关注青年人才的做法,还要学习那个将自己一个文件处理部门转变成银行的推销部门的做法。而保证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并进行及时激励,才能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取得最佳绩效。
4. 关注经营核心,发挥集中优势,进行有效决策:管理者应该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响经营结果的核心业务上,着眼于战略目标,着手于战术策略和行动措施,按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工作,并且充分利用自己专业学历、经历特长,做好综合分析和换位思考,善于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检讨自己,把握机遇,有胆有谋,大事宜简,小事宜柔,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方能成就大业。学习那位医药公司能够分析全世界药品消耗趋势,研发突破领先并结合某国健康保险的宏观思路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方式,超前思维、准确定位,必然发展不断。还有美国贝尔公司组织管理架构的调整策略,带来了集权和管理方式、经营发展的良好结局,非洲两个热带水果加工厂中一个厂因管理和决策不到位引发的难以全身而退的惨痛教训。
5.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责任与义务同在,关注结果,更要讲究方法策略。同样是为了让下属认知不足,提高业务操作水平,批评和表扬甚至两者结合用汉堡包的方法效果不会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为了结果采取一个下属接受、认同并能积极付诸行动的方式。从书中的案例日本人只看员工优点不重员工缺点、“终身雇佣”的晋级制度可以看出,管理方法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结合本书对照自身,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争取有效管理:
1. 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店铺定位,抓好店铺的宏观决策,
把公司战略、店铺目标有效结合,在全员中实施绩效管理的办法,加强过程监控,关注员工绩效,以时段、天、周、月、季度等为单位做好跟进,并最终达成年度绩效。
2. 营造高效的团队氛围:利用好公司的培训系统,通过高效率的培训和学习掌握知识。
合理分配任务,责任到人,工作制定预定计划时间,总结方法高效完成。
3. 利用好管理日志:做好周工作计划和日清工作的实施和指导,抓好现场管理和细节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 抓好核心工作的督办: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采取要事优先和工作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明确核心工作的进展节点和完成时限,要求定期反馈,掌握核心工作的日常进展,关注核心工作的绩效,是保障目标实现的基本措施。
书中的管理理念,许都让我受用,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德鲁克先生的总结、分析变得条理分明,曾经出现的难题,全部可以通过“训练”,得以解决。
总之,作为一个管理者,拥有一颗包容、博爱、奉献的心,具备守时、高效、尊重、沟通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时间管理、进度控制和有效决策无处不在,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核心工作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必将取得卓越绩效。同样本书中海油许多不懂之处,之后还需要多学习了解。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七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拜读了管理学科开创者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大师级的管理学著作,确实非同凡响。作为一个企业中负责宣传推广的人员,这本书给予我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不同的理念,犹如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更多的可能。
德鲁克把那些“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视同为“管理者”。
刚拿到这本书时,光看书名,给我一种“这本书好像跟我的工作无关”的感觉,他讲的是管理者,在我或者大多数人的理解里,带领团队的部门经理或者企业经营者才是管理者,而我只能算企业里一颗螺丝钉,大不了也就是负责公司推广的螺丝钉。
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配合销售部门业务员的销售工作,对于工作细节,我需要按照自己的专业和同行业的对比来评判产品图册要做成什么样、企业产品宣传视频如何改进优化、针对海外进行海外全网营销推广平台。
但本书中讲到: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都是管理者,这里的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而我,属于知识工作者,也属于专业人员,如果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那对企业的最终成果,必然能产生正向的关联。
对于知识工作者,尤其应该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他的工作真正的有价值。
带着管理者的角度,我把自己代入角色。卓有成效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学习的,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运用。很多人在工作中看起来非常的认真、努力,每一天都感觉干了很多活,让人非常有成就感。这种状态我有时也会有,忙了一天,带着疲惫回家,睡前回想一下自己今天的工作,才发现这一天我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后来经过反思,我逐渐意识到,忙不能代表成果,有目标、有效率的忙,能实现预期目标的忙才是这件工作真正的价值。
后来我又陆续看了《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用户体验的要素》等一些专业书籍,零散地了解了一些对时间的把控、对沟通的把控。通过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能系统地把之前学到的一些零散的内容整合起来,初步在工作中进行系统性地应用。
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八
德鲁克先生是这样来定义管理者的: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对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如果将这个定义概括成一个词的话,我想是:有效。简而言之,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事情,我们需要先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有效?有没有更好的一些办法更有效?想要更有效,需要调动那些资源?等等自我对话式的反问自己,获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好的问题。比如在第4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中,德鲁克这样写道:
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的是:“他贡献了什么?”;他们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的是:“他能把什么做好?”。
一个好的问题往往已经解决某个问题的一半了,剩下的另一半往往在于行动。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时间管理。比如第2章“掌握自己的时间”中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是:
1、记录时间;
2、管理时间;
3、统一安排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管理最基础的一步是记录时间,也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哪里去了。通常来说需要连续进行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记录,然后再对所记录的时间进行分析、管理、统一安排,然后再根据调整后的时间分配行动后再次进行记录,如此循环,从而达到卓有成效。这是我接下来12月份需要践行的一个事宜。
我的第三个收获是:观念更新。比如在第4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中提到的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为了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这里包括三个点:
1、用其同事之所长;
2、用其上级之所长;
3、用其本身之所长。
我想这就是“扬长避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含义吧。
提到扬长避短,我想到了另一个词汇:顺势而为。这里的势,我想不仅仅是大势,趋势;同时还包括了小势,比如平级同事之间的沟通对话,就有攻势和守势,如何把握好这个势朝向对自己有利的有效的方向发展?其实也是一种顺势而为。
对于刚刚举到的平级之间的沟通,我想到了花姐说到的一句话: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本着这个原则的话,沟通就能够继续往下走了。
总结一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自我管理的书籍,目前我阅读后三个收获分别是:好的问题、时间管理、观念更新。在管理的五个维度中(自我管理(内部管理)、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平级管理、供应商等外部管理),自我管理是基础、前提,也是做事行之有效的前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九
管理学鼻祖、大师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案头,系统读了三遍,每次都有深刻感受。
脑力劳动、知识工作者组成的团队的管理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领导者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回答是卓有成效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关键在掌握方法、总结提高。
管理者要靠别人(下属)的工作取得成绩、获得成功,必须能决策、用人和自我管理。管理者要管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一群普通的人,如果有一个好的领导者管理者,也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一个团队、项目的领导者、管理者要从整体出发,必须在“善用时间、关注结果、善用人长、要事第一、有效决策”五个方面下功夫。
此五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无不关系到个人的认知、领悟、沟通,总体掌控能力。
“善用时间”,从角色、使命、目标出发,按重要性安排个人的时间。时间对所有的人来说,是一个常数,要提高时间利用率,必须记录、分析、诊断、提高个人时间安排,并进一步提高团队时间使用效率。
“关注结果”,关注个人和他人做事的结果(而非过程和态度),做任何事情要以终为始,精确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善用人长”,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为人处事,包括领导与被领导,要多关注个人的长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要事第一”,如果无法分辨哪些是重要的事情,我们会陷入无穷的烦劳无穷的琐事,因为总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追求完美的人会累死、追求个人表现和享受但不顾及别人的人,也会陷入困境。从项目管理角度来看,重要的事情,就是你为了得到结果而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
“有效决策”,有效决策是困难的,因为我们的认知、眼界、魄力。修炼有效的决策能力,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规则、文化。个人决策必须顾及周围的影响,团队决策必须考虑合作者、关系者。
知易行难,只因知之不深,行之不切。只有不断实践、思考、修炼,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心平气和,举重若轻,成就大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
最近,身边的老师、同学及领导对“平衡轮”的兴趣逐渐增加,而使用过和正在使用“平衡轮”的师生,对于这个轮子能促使我们探索自我、挖掘潜能、明确目标、促进行动之功效,都有些许的感悟,用我们“杏坛教练团”核心成员的话来说,是“谁用谁知道”。而我,自然也是体验者之一,也感谢这一轮子,因为它在指引我前行。在八件事之一的“个人成长”方面,其中的一部分目标是读40本书、建立30本读书摘录、写20篇读后感。正是这个轮子,促使我读完了今年的第三本书,管理学科创始人彼得·德鲁克先生所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许是祥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大前研一著,裴立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10月第28次印刷),并尝试着写第二篇读后感,如果说平均每月写2篇的话,写完这篇这个月的目标即算完成了,想想还是挺开心的。促使我写这篇读后感的,也是昨日晨起脑袋里突然蹦出的“思·译·行”三字,这三个字让我觉得教练技术能让我们“思·译·行”,就是能启发我们思考和构思;提升我们的翻译能力,即口译(表达、沟通)、笔译(总结、归纳);促进我们践行和行动。现在突然觉得,“思·译·行”正是领导力的一种表现(在此不再赘述,今后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会将我对这三个字的理解试着翻译出来)。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重视贡献,还可将管理者的先天弱点——过分依赖他人,以及属于组织之内——转变为力量,进而创造出一个坚强的工作团队来。”“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
我们常说“助人助己”,但对这四个字的理解,非亲身实践而不能体会。我很感谢“杏坛教练团”成立以来,大家对这一微信平台发布内容的贡献,并感谢相关人员对“杏坛教练团”贡献和支持,但我想,我们的目标虽是在为营造教练文化而努力,但收获最大的是我们自己,因为希望别人积极你首先得积极、希望感染别人你首先得有资本、希望被关注你首先得足够优秀、希望团队走的更远你自己得先付出,所有的团队建设好像都应该这样,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也应如此,实际也必须这样才算是一个好团队、好员工、好领导。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身边的环境是好的、人心是好的、团队是好的,但细想,能让别人对你好、能让你的团队优秀,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如果想收获成功,就应把愿景放在团队发展上、放在自己能为团队所做的贡献上,如是我们会不自觉的获益和成长。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算善于集中精力。”“所谓今天,乃是昨天所做决策和所采取行动的结果。”“严格来说,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创意’,所缺乏的只是创意的执行。”“以下是几条可帮助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平衡轮”的玩儿法,有同事回应,怎么微信圈有这么多的轮子。现在,我试着结合彼得·德鲁克大师对于上面“要事优先”的解释,再谈谈这个轮子是不是正统、有没有功效。我们每个人心中在个人、家庭、事业、社会等方面都有诸多的愿景,而我们每天也都需要面对很多的事情。乔布斯说过“你无法预先把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每日所做的一切,在明日的将来是可以串起来的,而不是别人左右你的结果。所以我才建议大家可以先玩儿一生、或是二十年、三十年后的平衡轮愿景,然后再玩儿三五年、一年、一个月的平衡轮,逐步化八方面的愿景为八方面的行动。
既然是八个方面,就需要我们如何做到“要事优先”,在“平衡轮”练习过程中,经常有人觉得“八方面怎么可能,写不完,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还有人冥思苦想,找不到、写不出自己的八件事。这两种情况,其一可能是什么都想要,其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要事优先”,我觉得能够让我们让想干事的人聚焦要事,也能引导不知道干什么事情的人思考干什么、怎么干。我想“平衡轮”这一工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因为他管用、好用且实用。突然觉得,如有哪个部门感兴趣,不妨花上半天时间,试着用平衡轮讨论制定年度要做的八件要事、抑或是每月要做的八件事,我想出成果的事情有、完成任务的事情有、打基础的事情也有,若是真有部门做了的话,我们愿意在更大的范围分享贵团队的体会和收获。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是这四条要事原则,句句有教练技术的影子,是彼得·德鲁克的这本书受到了教练技术的影响,还是教练技术本身的发展来自于发展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贡献,对于我这个初学教练者尚未去考究。但“people is ok、人们已具备他们需要的所有资源、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积极意义、人们有能力做出改变”这些教练技术的特征内涵,与上面的四原则是相通的。现在,对有些人来说,教练是专门的职业,也就是有专业教练的存在。有人曾说:“未来教练这个职业将失业,因为老师是教练型老师、父母是教练型父母、领导是教练型领导。”既然谈领导力,我觉得教练型领导一是我们能教练自己,二是我们能用教练带团队。“教练即生活、生活即教练”,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行为都有教练技术的影子,只是我们需要提升的是整合和系统应用、需要营造的是对话的语境和环境。
“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绩效和成就,使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卓有成效”是本书的定语,其实作者谈的更多的是“有效性”,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觉得不加“卓”字不吸引人、书中的观点就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许作者这样的目的就是一针见血的暗指我们日常工作的怪圈,好像不谈创新就不被重视、不谈卓越好像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没有新方法。其实,从有效性来说,我们原来的工作有效了,创新、卓越还用大提特提?还有就是,如果只是把该做之事完成了,即只是真正实现了“有效性”就算创新和卓越?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思考。
“有效性”实际和我上一篇所写大前研一《专业主义》读后感是一致的。“有效性”就是“业”,即成果、效果。其实《专业主义》这本书不但适合管理干部读,也适合我们每个人读,尤其是知识分子,如何做到用“业”来支撑“专业”的头衔。“有效性”实际就是绩效导向、成果导向。教练技术曰“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不完美的行动胜过完美的等待”,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去行动而不是空想、要去实践而不是空喊、要去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批判别人。体会作者的“严格来说,我们的问题不是缺乏‘创意’,所缺乏的只是创意的执行”这句话,有效和执行是多么的重要。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生活即教育,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当老师,因为你时刻在摇动、推动和唤醒身边人;也时刻被身边人摇动、推动和唤醒。“今天你不改变自己,明天就会被别人改变”。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你是希望去改变、感召、影响团队中的其他人,还是希望被其他人改变、感召和影响。但只要是正向的,结果就是好的,就符合“有效性”,就会有“业”。正能量互相影响、负能量亦然,真心期待我们的教练语境、教练作风、教练文化能早日到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一
1、理性人际关系的思考。
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利他性,相互成就。常怀之心,彼此忠诚有效的人际关系,着眼于奉献。认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的理念。
2、管理者自身的思考。
管理者,首当其冲就是对自己的有效管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实践行为垂范以正视听,从而有效帮助下属,协作同行,协助上司,形成团队合力,使工作卓有成效。
时间管理如何做到有效性,不被次要事情所束缚,要事优先如何做到条理清晰,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给团队作出怎样的贡献。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善于冷静思考,不能为适应工作而不知思考,也不能单凭感觉而失去理智分析,不然,作为执行层面的角色永远得不到锻炼和进步。
仅靠天赋异禀,工作努力或知识渊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亲自实践得到经验,哪怕是教训,都是必须的经历。我们应该把追求成效当成一种习惯,务实的做一个行动派,并自信地告诉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可以学会的。
团队需要个人为其作出贡献,个人需要把团队当成实现人生目标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人生上一新台阶,卓有成效必须学会。卓有成效的管理才算有真正的意义。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二
如何管理好别人,很多人都读过与此相关的书籍。可如何让管理者管理好自己,使管理者本身变得卓有成效?我们可以从德鲁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找到答案:“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德鲁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虽然与你面对相同的事实,却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一个新的理念。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受用一生,这本书精辟的见解、睿智的思想或许可以给你启发和思考。
彼得?德鲁克19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家庭,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他以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40多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总统布什授予德鲁克“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而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领导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一。整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章节,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感触颇深,从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启示一:树立管理者意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多去思考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能力。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学毕业之后,我考进鼎城区大龙站镇中学,成为一名教师,校长安排我当初一的班主任。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成绩是班上最差的,最头疼的是,他特别不讲卫生,也不认真完成卫生委员交办的任务,学校班级卫生评比时,每次都是他扣分;还有一个学生,是我们班个头最高的,他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科任老师反映强烈。面对这两个学生,我一度不知所措。后来,我从德鲁克的书中找到灵感,安排不爱卫生的学生担任卫生委员,好动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卫生委员每天来得最早,督促其他同学完成卫生任务,我们班的卫生有了很大改善,每次都排在全校前三名,而且,他的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体育委员因为上课要记那些不守纪律的名字,所以,他自己的表现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的广播体操比赛中,我们班拿了广播操和口令员两个第一。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两个学生在担任了班干部之后,树立了“管理者”的理念,“责任”使他们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有些人工作能力并不差,可为什么做起事来却总是不尽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需要做决策,不需要考虑事情的整体和大局,这些都是领导的事情,我只要按照领导的意图完成任务即可。其实,这样工作不会提升一个人的能力,只会让你停滞不前,正如德鲁克所言:“总有人单独作战,无一部署,然而仍不失为管理者”.要想增强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个人的自身素质,就要树立管理者意识,担起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更具有前瞻性的方式方法更好的完成工作。
那么到底谁是管理者?德鲁克告诉我们,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是管理者,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任何一个知识工作者,都能成为管理者。态度决定高度,即使没有所谓的职权,自己能用积极的态度像管理者一样去工作和思考,一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内将工作效率发挥到极致,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那你便是成功的管理者。
启示二: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会掌握自己的时间,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时间用在能产生效益的事情上。曾经在书上学过一种合理安排工作的方法,一直以来也坚持用这种方法,那就是将每天的工作罗列出来,再根据轻重缓急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每完成一件就勾画一件,这样就能有计划的完成好每天的工作。但德鲁克教我们的却是要要学会记录我们的时间,说实话,开始我很疑惑,记录事件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吗?后来,我发现,原来记录时间可以清晰的发现自己这一天内,哪些工作是有效的,哪些工作是浪费的,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工作。德鲁克说到,“时间是一项特殊的资源,它是无法用其他资源去弥补和替代的。某一项资源的缺失,我们可以暂用其他去替代,但时间失去却完全不行。而时间却又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如果不去了解它,不去掌握它,那么我们注定也要成为一个在办公室毫无成效的人。”那么,我们首先要学会诊断自己的时间,要像记流水账一样,记下自己时间的使用情况,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时间是怎么使用的,然后根据记录去分析自己做过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须亲力亲为的,哪些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的琐事该放就放下,将能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最后是要统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己要有一种刻意的倾向,用短的零散时间去处理必须由自己处理的不费时的事情上,把大块的时间留下来去处理相对重要的费时的事情上。如果我们能把最为特殊也最为稀有的时间资源利用好,可以说就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的机要顾问霍普金斯已体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办公几个小时,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务都撇开,仅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这丝毫无损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尔还对他钦佩备至,赞美他是一位盖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务,当年美国政府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霍普金斯只是一个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大胆减少所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管理的有效性。
“读百本书,不如读书百遍”.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虽然写于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许多现代的管理者,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明白,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先有效管理自己,然后去影响、指导他人。如果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我的发言完了,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周小相)。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三
这本书主要内容是: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开始,通过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做好决策,要事优先,让自己的工作有贡献值,并能够用人之长,激发别人的潜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绩效。而我认为,要取得最佳绩效,这与个人的素质修炼、经历认知、融会贯通、有效沟通、身体力行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掌握基本的业务信息、操作规则和每个组织的文化底蕴,进行有效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1.具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目标的确定让自己的工作具有计划性,把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目标挂钩,心系责任,勤奋努力,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围绕目标不离不弃,日常工作计划的执行到位,也就是做好oec,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并通过实现小组织的目标,来保证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沟通和组织内部的互相认同、团队合作、自我激励和人才培育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措施。
2.做好时间管理:书中所说的某公司董事长所想的三部分时间的安排都不能兑现,某大公司负责人经常参加对公司发展没什么好处的应酬,可想我们普通管理者的时间管理会有多么难,会经常被上司干扰,计划工作难以保障。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计划、时间有管理、沟通要及时的重要性,学习那个财务经理用一个通知方式解决会议时间过长、同时兼顾他人不会觉得被忽视以及某公司三个部门合并的做法,实在必要。合理安排临时性工作,忙而不乱,抓住核心工作的进展,不让自己的时间被外界所左右,是让自己的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是保证工作实现最佳绩效的根本措施。
3.用人之长,建好团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搭配班子、进行性格互补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于挖掘人才、激发潜力,做好授权和及时沟通,就像越南丛林作战的青年上尉尚未所说的`游击战中,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一样,必须根据现场和形势,区别对待;学习那个财务出身的新总经理一心为公司发展想方设法关注青年人才的做法,还要学习那个将自己一个文件处理部门转变成银行的推销部门的做法。而保证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并进行及时激励,才能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取得最佳绩效。
4.关注经营核心,发挥集中优势,进行有效决策:管理者应该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响经营结果的核心业务上,着眼于战略目标,着手于战术策略和行动措施,按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工作,并且充分利用自己专业学历、经历特长,做好综合分析和换位思考,善于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检讨自己,把握机遇,有胆有谋,大事宜简,经营发展的良好结局,非洲两个热带水果加工厂中一个厂因管理和决策不到位引发的难以全身而退的惨痛教训。
5.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责任与义务同在,关注结果,更要讲究方法策略。同样是为了让下属认知不足,提高业务操作水平,批评和表扬甚至两者结合用汉堡包的方法效果不会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为了结果采取一个下属接受、认同并能积极付诸行动的方式。从书中的案例日本人只看员工优点不重员工缺点、“终身雇佣”的晋级制度可以看出,管理方法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结合本书对照自身,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争取有效管理:
1.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店铺定位,抓好店铺的宏观决策,
把公司战略、店铺目标有效结合,在全员中实施绩效管理的办法,加强过程监控,关注员工绩效,以时段、天、周、月、季度等为单位做好跟进,并最终达成年度绩效。
2.营造高效的团队氛围:利用好公司的培训系统,通过高效率的培训和学习掌握知识。
合理分配任务,责任到人,工作制定预定计划时间,总结方法高效完成。
3.利用好管理日志:做好周工作计划和日清工作的实施和指导,抓好现场管理和细节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办: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采取要事优先和工作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明确核心工作的进展节点和完成时限,要求定期反馈,掌握核心工作的日常进展,关注核心工作的绩效,是保障目标实现的基本措施。
书中的管理理念,许都让我受用,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德鲁克先生的总结、分析变得条理分明,曾经出现的难题,全部可以通过“训练”,得以解决。
总之,作为一个管理者,拥有一颗包容、博爱、奉献的心,具备守时、高效、尊重、沟通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时间管理、进度控制和有效决策无处不在,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核心工作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必将取得卓越绩效。同样本书中海油许多不懂之处,之后还需要多学习了解。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四
作者在书本最后做了极好的自我总结,书本讨论的内容以两项为前提:一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二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在他的组织里开展有效的工作,否则对不起他的组织。那么为了变得卓有成效,管理者该做什么呢?书本以这个问题为内容主体进行了自己的思考阐述。
为了变得卓有成效,第一步要做的是记录分析时间: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是管理者变得卓有成效的起点,认识之后他们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再将“可自由利用”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用于攻克难关,持续创新。
第二步要做的是管理者应该将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管理者对公司的承诺是自己必须要知道自己能为组织贡献什么。因为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因此他会考虑自己的技能,专长,作用以及所属的单位与整个组织及组织目标的关系。只有这样,它才会凡事想到顾客、服务对象和病人等。
第三步要做的是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这是管理者在价值观上的体现,是一种行为的态度问题,是对人的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利用长处,包括自己,上司,下属,同事等,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这些人的短处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需要相融合,使个人能力与组织成果相融合,也能使个人成就与组织机会相融合。
第四步要做的是要事优先,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少数重要的领域,及时摆脱无效的昨天,多为未来有效的事情做思考,做选择。
第五步关于决策,管理者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与行动。书本并没有介绍具体的提出有效的决策的步骤,但是书本提供了一些明确的标准与要素,比如管理者应该厘清问题的“例行公事”性质,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坚持正确而不折中,化决策为行动并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等等。通过一系列标准,尽量使决策变得更有效。
2、如何让“读书”这件事变得卓有成效。
书本里介绍到管理者的定义是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能实质地影响组织的经营能力与成果,那他就是一个管理者。以这个标准看,在我涉及的一些公司中,每个人都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的日常的有效性,能主动被动地影响到组织的成果。同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自己的人生能否走得更高更远,也与自己日常工作的有效性,决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因此,我自己的“读书”要想变得更加有效,也有必要进行了一番分析,决定抛弃一些有害的决策,坚持一些正确的决策。
第一步,记录和分析自己的读书时间,我粗浅地将自己的读书时间分为四种时间,在我认为应该读书的时间里,第一种:每日或者每周的固定的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的读书时间;第二种:在乘地铁时,乘火车时,乘出租车时,空闲的10分钟,半小时甚至数个小时的读书时间;第三种,写读后感时,3—5小时持续的思考与读书时间;第四种,在本该读有益的书的时候,选择了读爽文。
分析一下,这样子的读书时间分配,现在的我出现了几个问题:1、没有坚持每日或者每周的固定读书时间,只是想到了就读一下;2、将阅读益书的时间用于阅读爽文了;因此,这么看来我需要给自己一个固定的目标,每周阅读五小时以上,每个月出一本书的读后感,同时强迫自己不去看爽文,必须看益书,这样下来能基本保证阅读的时间和成果。
第二步,关注于贡献,不能做应付式的阅读。这一步需要自己思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希望产出什么成果。肉眼可见的成果已经写在上面了,但是在阅读质量,书评读后感质量上面也必须要有标准,否则就只是注重于形式,而不是注重于读书最后能带来的贡献,因为应付式的阅读与花心思的阅读的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三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关于阅读,自己能发挥的长处不多,有一点我现在已经默认是自己的长处了,那就是朋友之间很少有人花时间精力在固定的阅读上面,或者说显式可见的比较少,因此我心理上有优势,这是我的目前的一个长处之一,需要保持。其他的,我对于这种能占据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的事件有强烈的进取心,也就是说如果我知道阅读能得到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我会自己不自觉地,主动地去阅读。这也是我的`长处之一,可以通过有效地选择阅读的书籍来让自己能更加主动的学习。
第四步,要事优先。要事优先也就是说要选择一些事情优后,书本告知了我们一些优后选择的标准。这一步的衡量是在读书的外部,关于自己的行为的选择,有时候会因为一些紧急事件让自己面对是否要坚持阅读与读后感的书写的选择,比如想着这个月是不是可以先放一放不阅读。通过这一步,我想自己的回答是不会,理由很简单,书里的标准,重未来不重过去,不能只看到困难,不求安全与方便,不能优后。
第五步,关于决策,最近自己关于阅读的一个决策,是暂停读后感向票圈的发放,因为票圈的发放只能收到很少的反馈,同时会给自己一种错觉,自己好像学到了很多,这种感觉不踏实。也就是说这种不踏实的感觉变成了一个经常性事件,而且阅读的边界条件是自己希望确实学有所获,基于此我做了这个决策,但是也有后果,后果就是反馈几乎为零了。
总的来说,通过书本的思考框架,我确立了自己的阅读时间,期望的贡献,自己的长处,确立了不优后的原则,做了一个决策,让自己的阅读正变地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五
近日,阅读了德鲁克的经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书虽然写于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后,仍然影响着许多现代的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围绕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的核心观点,分为八章展开。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管理者为什么要卓有成效及先关问题,二到七章则针对如何实现卓有成效的五点要求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一章回扣主题。整部著述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使人一目了然。虽然,书中有些专业的内容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过此书,仍然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看来,书中的许多观点并不仅仅适用于管理者,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及学习也有着许多的帮助。
一直以来,我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书本的知识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的在真实的管理中发挥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却改变了我的想法。德鲁克讲到“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些论述,激发了我学习管理的动力,并了解到有效性才是管理者所应追求的目的。
同样令我改观的还有德鲁克对管理者范围的限定。在书中作者将管理者的范畴扩大到了更宽的领域,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军队,医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并不都是经理人,而是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他们可以下属众多,也可以没有下属,可以职位崇高,也可以职位低微,但是他们必须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管理者的传统理解,在我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们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为我们许多时候要为自己的未来决策,因此,无论是为了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或者仅仅是为自己的现实生活,我们都应学会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针对如何卓有成效,德鲁克老师提出了五点要求,分别是掌握时间、讲求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及有效的决策。而这五点,必须成为管理者思想上的习惯。换言之,“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综合的实践。”而“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管理者要学会这种习惯,必须经过训练。“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努力的去接受训练,培养使自己有效的习惯。
尽管德鲁克老师的五点要求,部分内容我还无法会意,而且对于并未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实践起来有些困难。但是他对时间、发挥人的.长处等方面的论述,仍然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是在时间方面,德鲁克老师强调了管理者的时间总是被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占据,而且职位越高,时间被占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应该学会管理时间,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时间上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因为虽然身为一名学生,我同样也有感到时间不足的经历。而且很多时候,原本感觉时间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预定的计划。对此,我认为德鲁克老师的解决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他告诉我们,首先应该进行时间的记录,认识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从而针对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要进行系统的时间管理。德鲁克老师特别强调了要整块的运用时间,多数情况下,一些事情需要连续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写一份计划书,连续的3个小时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个30分钟,则可能毫无进展,我便常常范此类的错误,经常把几件事情一起来做,一件事情没完成又去进行另一项工作,而结果往往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鲁克老师所讲,整块的运用时间,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十六
以前看书总喜欢十分随性的在书上胡乱的标注,可能写上几句评价,也可能是将喜欢的字句抄上两行,更或许是兴致所至随意涂鸦。总之,看过以后的书基本是厚度和重量都会增加。这次中心送我们新生的是一本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细细想来确是mba教育中心老师的一番苦心,不希望辜负老师的良苦用心,自然应当多读上几遍才是。
几年工作下来,已然是完全学会了用计算机写东西,要动笔写3000字的文章还真得下点功夫。翻完开篇张瑞敏等几位成功人士为本书作的序,基本上对书中内容有了大概的一知半解,还真有一种迫切希望读完他的并探其究竟的冲动。不禁想到“好书是一定吸引人的,给人以阅读它的渴望”。所以,这样的好书又怎能错过。
不过,在文字的开头还是想声明几点。其一,肯定不会是因为要交读书笔记而读书,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进步”,因为“书籍是进步的阶梯”。但上交读书笔记对促进读书的确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其二,这份读书笔记因为最终要体现为一份手抄版的材料,为了让自己的文字显得“卓有成效”,所以这篇读书笔记不打底稿,彻底的写一篇“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读后感;其三,文字的顺序不刻意编排,以自己想到某处的一个话题为大体上的段落结构。总之,希望自己的这些文字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去总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读书收获,也不枉费mba教育中心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
谈及实践,既“行”的重要性,文中我用笔勾注,并抄写一遍于一旁的几句话应是最好的例证。原文如是说:“管理者不是天生的,只是由于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莫名的自己也想到了一句话“男人是磨练出来的,成功的男人更是如此”。所以,成功的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
另一方面,几位本书的推荐人几乎都对本书的写作做方式大加赞赏,因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通篇理论知识的堆砌,而是引用了若干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想想,这不就是案例教学法吗?记得有一本书专门解读哈佛的mba教育,大意是哈佛的mba教学引入了法律学科的案例分析法,一个哈佛的mba学生在其两年的mba生涯中要学习大约600个系统的公司案例,这些案例含盖了公司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当哈佛的mba毕业生经过了这600个案例的系统训练,在公司的具体操作中也基本不会出现他们尚未遇到的'情况,通过这样鲜活的案例教育,而非纯理论的灌输,哈佛的mba自然优秀。回忆起自己工作五年来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一直为自己在《演讲与口才》上发表的文章而自豪,文章的好源于何处,我想也主要是因为文章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案例来说话,因为真实,所以生动。不知道我们华电的mba课程中,案例究竟占了多少,但从主观上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去主动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训练。
文中反复提及了一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无天生的统一标准,而是如文中所言,高矮胖瘦、趣味风雅、忧虑爽朗各个不相同。但他们无不是通过实践中的历练而变得卓有成效。
以前参加某次培训,老师告之我们一帮学员,引用或是学习别人的东西,要学会“引”、“评”、“析”,如此一来,“舶来品”才能为我所用。在书中第一章的末尾德鲁克对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给出了一个系统的归纳,看完这几点不禁觉得和书中某处有些意义上的相似,翻回前页才发现原来本书的写作结构就是依据这几点而来。顿时,更觉得这几段文字的重要与精彩,所以还是先“引”为快。现摘原文如下: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些有限地时间。
2.有效地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有效地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成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例和次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照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他们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塑料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以上这些就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本书的主题。
上面的文字无疑为我们这些年轻的mba提出了几项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标准。从时间规划,扬长避短,集中优势力量等几个方面为我们如何培养卓有成效的思维习惯提供了若干参考。如同美国总经理协会对通才式总经理提出的“堪为全体职工的模范、孚众望、能合群”、“品德高尚、见识广博、工作勤奋、基本功过硬”,“头脑灵活、对时代有预见性的洞察力”等若干条标准。
入学之初的我们每每总是在谈自己的困惑,其实我倒是认为我们不妨把若干的困惑和迷茫暂且放置,回头来审视自己,如果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那么我们距离德鲁克所提出的思维习惯和美国总经理协会对通才式总经理所提出的标准还有多大的距离呢?又如何缩小这种差距呢?其实,我倒是只想说:“忘记所有的困惑,看准标杆,一直向它跑去”,这或许就是答案!
本书的第二章题目叫做“掌握自己的时间”,读完该章的文字,着实为自己庆幸,庆幸自己及时的看到了这样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论述,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字作为提醒和督促,或许自己还真的意识不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或许还会继续在不知不觉中浪费若干自己认为并未浪费的时间。
在惊醒的同时,自然想到在两年的华电学习中,自己一定要合理的规划时间,抛开若干不必要和毫无意义的事情,把时间系统的规划为几个重要的模块,合理利用这种非可再生资源,真正的在时间利用上实现卓有成效。现实的时事情可能就在眼前,如何协调好学校开的专业课,以及自己希望看的若干书籍,并抓好英语的学习,与此同时还希望能做好联合会的工作等,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要做的事情却是无限多的,于是我想有必要利用德鲁克给出的方法,将闲散的时间集中在一起,再集中精力来完成某一项重要任务。比如可以通过协调将若干的会议集中在一天之内,将英语的学习平均分布在某个时间段,将看某书的时间集中在能发挥最大优势的一个时间段。同时,辅以时间界限规划,我认为这样的系统整理一定会比没有规划而随意的安排时间有效率的多。
我想在开学的一周内,自己确实有必要集中半天或几个小时的时间为自己出台一个时间计划,就暂且把计划出台的最后期限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吧!
看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想不仅给予我的是系统思维的训练,另一方面,文章的若干小案例也给人以巨大的启发,其中在“时间管理”这一章节中就有几个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其一,是某财务经理为解决会议效率的问题,最后提出“要求所以有会议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人必须参加,其他的人员则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列席,同时将会议信息充分传达给每一个有必要了解的人”。如此一来会议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二,是某银行总裁为有效的管理时间,将会议、讨论、接待统统安排到周一和周五,而周二、周三、周四的下午则不安排固定的工作,用来处理其他事务。并且在这三天的上午事先安排时间来处理重要任务。像这样的小案例对我们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巨大借鉴意义的,通过简单的学习和模仿就能极大的改善我们现有的工作和学习。
有效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同书中而言“认识你的时间,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书中的第三章针对“自己能为组织贡献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更多的强调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是注重“能为组织或公司贡献什么”,并且注重一种责任感的人。我想,这其实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一个拥有责任感,并且期望为组织做出贡献,希望将工作推向极至的人才会主动去思索“我能贡献什么”的问题,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等若干因素。
推广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果我们希望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则不应该将重点首先放置在其他因素上,而是要主动的思索,我能为公司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并将思索的结果付之于实践,有了这样的实践,自然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踏上进步的阶梯。因为一般的人都更乐意与有贡献精神、集体精神、合作精神的人共事和交往,也更乐意为其提供帮助。当然,这种贡献或是乐于贡献都应是以责任为前提的。总之,无论如何都应该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本书中,德鲁克对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作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到若干案例,并多次提及了马歇尔将军识人用人的故事,而我则不禁想到了许多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从任用原来的敌人“魏征”,到启用异族的军事将领“李思摩”,在到后来的凌烟阁24功臣画像,以及流传至今的房谋杜断的典故,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不可谓不是“千古明君之典范”。所谓用人之道,我想太宗自己的两句话应该就是最好的总结和概括,“若善看人之长,天下人皆可用;若尽看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举荐人才应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谈及用人,汉高祖刘邦的一段话也不能不提,大意如下:“若谈及指挥千军万马,吾不如韩信;若论谋略策划,吾不如萧何;若谈后勤保障和补给,吾不及张良;但这三人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得到天下。”我想,这也是知人善任,善于用人之长处的一个经典案例了。无非是出处不同,德鲁克的例子来源于美国,而我的所知多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历史,但皆是殊途同归。
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整个组织也才能得以卓有成效。同时书中还着重强调了人事决策的重要性,要求对重大的人事任免,应该确保足够的思考和论证时间,否则“仓促的决策,很难避免不犯错误”。将这样的思路推广开来,我想一个人在关于自己的重大决策时应该充分的思考和保证时间上的富足,通过一段时间的充分论证和分析,力争一个较好的决断。
书中德鲁克关于“要事优先”的论述对于一个从未思考过这方面问题或者在工作中曾经用过这种方法,哪怕仅仅是浅尝辄至的人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提醒和系统的总结。
其中对两句简单的英文印象尤其深刻,“firstthingfirst.”,“doonethingatatime”。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做好一件事情。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那么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上面去。看书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可不可能同时做好两件事情呢?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达成这样的愿望呢?我想,有一个前提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或者高速发展,就应该力争在一段时间内做好两件事情”,而方法就是有效的时间管理。通过时间规划将时间成段、成片的分隔开,然后再集中成片成段的时间,实现各个突破。或许还有就是勤奋,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能压缩无所谓的浪费和游戏的时间,自然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
那么如何确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呢?书中给出了几条参考意见和原则,摘抄如下:
1、重视将来而不重过去;。
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总之,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应当要事优先和采取有效的时间管理计划。
德鲁克对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出了决策层面的要求,即“应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其中有关决策五要素的论述,我还是先“引”为快,原文如下:
决策有以下五个特征: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4、决策方案应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我想以上几点已经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应如何完成决策,同时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决策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出一个符合当时情况的决策”。有些变革性的决策可能会有局部或短暂的压力和阻力,但终归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而有时“不做任何决策其实就是最好的决策”,当然这要视环境和情况而定,似乎这与“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有若干神似之处。
总之,作为优秀的管理者势必要面临一次次的决策过程,顺应当时的大趋势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应当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必备的素质,因为“仅有如此,才能卓越”。
写到这里,其实这份读书笔记早已超出了老师要求的4000字,但仍然要添上几句。记得在读某人的自传时,作者曾提到他在国外读书期间,导师每学期都会给出一个书目,要求在多长时间内读完,并提交读书笔记,若干年后,当笔者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还津津乐道,因为他认为正是这种阅读给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用一生。我想老师给予我们这样的要求的的确确是一个能让人有所收获的任务,这样的过程能让我们学会如何读书,如何用最快的时间去学习和吸收作者可能穷尽一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和知识精华。如此而言,读书的道理自然不辩自明。
最后,送自己一句话,勉励自己继续多读书,读好书。
即,“为学不止,日有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