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起“人民满意”是“最大政绩”的政绩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8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
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看法。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当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期间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政绩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引导着我们去该为谁而建立政绩,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以及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政绩。
作为青年党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正确地践行政绩观至关重要,概况起来就是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就是要志存高远。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对于青年而言,有没有远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远,也决定着青春的成色与分量。有远大理想、有鸿鹄志向,才能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才会不断地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如果没有方向,任何风都可能是逆风。
-老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而一个人一旦没有了理想,就像大海里一只漂泊的小船失去了方向。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多种思潮相互激荡,给广大青年在辨别是与非、对与错、真与假、美与丑等问题上,带来了许多困扰。广大青年只有在理想的烛照下不断提高判断力和鉴别力,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肩负起时代重托。
***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与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自己建立更高追求、更高标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站在群众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服务群众,使自己的远大理想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中得以实现,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而不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追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脚踏实地,就是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抬头看天,离不开低头看路;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
青年员工只有把远大的理想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当中,落实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才能不断地接近自己的理想。要把远大志向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克服浮躁心理,沉得下身、静得下心,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以小成大,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用心干好本职工作的每一件事,不断提高能力、提升境界。
立足岗位实践理想抱负,仰望星空坚持脚踏实地,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始终做到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写下灿烂的青春篇章。
无论是什么岗位、承担什么责任,都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做虚功,不图虚名,用心想事干事成事,多一些“真功实招”,少一些“花拳秀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令人信服的成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2
站稳理想信念“基本点”,树立正确政绩观。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政绩观问题,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的具体体现,是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只有心中将人民“置顶”,一切为了人民,才能把稳政绩观的“方向盘”,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站稳理想信念“基本点”,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要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绩”和“潜绩”,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锚定干事创业“发力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干部实践锻炼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具体实践的“转化熔炉”,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事业发展每前进一步,干部教育培训就要跟进一步,干部实践锻炼就要更深一步。近日审议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xx-2027年)》结合当前新形势、新要求,为培养造就“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制定了“时间表”,擘画了“路线图”。锚定干事创业“发力点”,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精准匹配“供给端”和“需求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持续增强干部本领。要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激荡干事创业“一池春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奋发笃行、阔步向前。
聚焦发展进步“着力点”,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当前正处在第一批主题教育完美收官,第二批主题教育顺利启动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期,第二批主题教育涉及单位更广、涵盖对象更多、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必须在充分总结和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基础上,把握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的格局切实抓整改、抓落实,让人民群众看到实效,给出满意的“评价”。聚焦发展进步“着力点”,要紧紧把握第二批主题教育契机,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同第一批主题教育衔接联动,坚持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要切实推动工作、推动发展,获得提升、获得进步,确保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实效。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
一颗红心向党,积极担当作为,让公务员队伍思想“齐步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强化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让正确政绩观扎根内心深处、融入灵魂血液。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强基固本,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断夯实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要通过回顾党的峥嵘岁月,以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带领广大公务员深刻体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之心和民族大义,引导广大公务员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写“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
两袖清风举廉,依法履职用权,让公务员队伍作风“齐步走”。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它来干事创业、服务人民,就能创造业绩、造福于民;用它来谋取私利,势必祸国殃民、害人害己。如何正确运用权力,是干部的终身“必修课”。各级组织部门要以史为例,常吹“勤俭之风”,剖析历朝历代强盛之因、衰败之象,教育广大公务员要严于律己,为民用权。要以人为例,常谈“公正之心”,将名垂千古的铁骨名臣和遗臭万年的奸佞小人作为对照检查的“双面镜”,教育广大公务员要克己奉公,秉公用权。要以事为例,常提“法纪之严”,结合反腐败斗争中的典型案例,强调贪腐不分大小,皆为国家“蛀虫”,以案促改,教育广大公务员要抵住诱惑,依法用权。
三大本领同练,坚持人民至上,让公务员队伍能力“齐步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要,在得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各级组织部门突出抓好履职能力培训,强化实践培养锻炼,鼓励广大公务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积累经验、磨练意志。要紧跟群众路线,继承发扬“枫桥经验”,增强广大公务员服务群众本领,创新发展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紧盯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提升广大公务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要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学思践悟“浦江经验”,夯实广大公务员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将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
“政者,正也”,为政以正,方能立天地、泽后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想要创政绩,必先行正道。只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才能干出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真正政绩。
把住“总开关”,明“正绩”。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效果。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倘若放任政绩观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难免滋生政绩错位。或习惯于“盲目大干”,忽视调研论证,做出“谬政绩”;或花心思搞“形象工程”,忽视实事求是,做出“伪政绩”;或专干“显山漏水”的“显绩”,忽视利在长远的“潜绩”,做出“浮政绩”。真正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要坚决校准正确政绩观,不断锤炼坚强党性,坚持实干苦干,切实在践行正确政绩观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校准“坐标系”,勤“正己”。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自觉强化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论述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懂弄通“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切实在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基础上,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准确把握“为民造福为最大的政绩”,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摆正个人政绩与党的事业、个人升迁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为政之德浇灌正确政绩观。要把正确政绩观的树立贯穿于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工作中,注重分析典型案例、常态开展政治体检、深入剖析自身病灶,在红脸出汗中及时纠正政绩观偏差,从源头稳固正确的政绩观。
聚焦“满意度”,干“正事”。政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正事才能真出政绩、出真政绩。要常态化深入基层、直达一线开门调研,听群众心里话,看百姓身边事,摸清摸准摸透真实情况、找准找实找全急难愁盼,把稳正事切入点。要全面理清旧账,针对过去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决策,已有详细部署和规划的,抓紧推进落实;部署和规划不完善的,结合新形势优化推进,坚决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破立融合,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分层分类施策、踏踏实实解决,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新思路、高标准、实举措,一步一个脚印,追求真真切切的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5
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政绩的取得,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急功近利、以求速成,而要于“采菊东篱下”的跬步之中实现“悠然见南山”。广大党员干部要细细品悟“显隐”哲学,在“显”时“积跬步”,“隐”时“至千里”,切实树立亲民爱民、淡泊名利、勤勉实干的正确政绩观,这样才能干好工作、干成事业。
隐去“干部身份”,显露“公仆本色”,在“枝叶关情”中站稳“人民立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正确的政绩观,是建立在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决摈弃“唯上不唯下”的“官本位”思想,端正坐姿、站稳立场,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扑,时刻关注群众所想所盼,真正搞清楚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始终把群众的“枝叶小事”当成“心头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并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改进工作的“标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深得民心。
隐去“泡沫水分”,显露“干货硬货”,在“功不唐捐”中诠释“有为追求”。好的政绩应该是“秀外慧中”,既“中看”又“中用”。但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热衷于建高楼、树雕塑、讲排场,这样的“面子工程”华而不实、劳民伤财,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很显然,这样的“政绩”实际上是“伪政绩”,是权力观变异、事业观走形的直观体现,最终只会“自食其果”。党员干部要“心中有杆秤”,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为“优绩”,以舍本逐末、秀而不实、虚有其表为“劣绩”,摈弃“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急于求成”的政绩观,多关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多立足长远“放眼量”,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届接着一届干,于“隐绩”的日积月累中成就“显绩”,真正干成一番事业,让政绩干货满满、不掺水分。
隐去“纸上谈兵”,显露“坐言起行”,在“躬身入局”中迈向“进阶之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从脱贫摘帽到全面小康,从战胜疫情到经济复苏,从防汛抗旱到粮食丰收,从神舟飞天到国产大飞机起航……每一项成就、每一次跨越,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实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方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作为党员干部,要高举“实干大旗”,不怕事不畏难,脏活累活抢先干、大事难事争着干,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打头阵、当先锋,坚决摈弃浅尝辄止、纸上谈兵的形式主义,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取信于民。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6
政治生态犹如自然生态一般,是涵养培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土壤,也是振奋焕发党的旺盛生机的活力源泉。政治生态清明,人心便顺畅,正气便充盈;政治生态污浊,人心便涣散,弊病便从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浊和扬清两手并重,“激浊,首先要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扬清,“关键是要扬选人用人之清”“要扬党内关系之清”。我们要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关键环节,久久为功,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正气充盈、政治清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激贪墨腐化之“浊”,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让破坏风气的“渣滓浊沫”无所遁形。“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腐败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大毒瘤。对于执政党来说,反腐败就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必须永远吹响冲锋号。我们要如总书记所讲的那样,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修剪枝叶”整治干部队伍。一方面,要除恶务尽,拔掉本就烂掉的“树木”,坚定不移查处腐败分子。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另一方面,要清除病灶,靶向施治已经得病的“树木”,依法规范干部行为。政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严格管理、纪律上严格监督,织密织牢腐败的“监督网”,形成干部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此外,还要扶正有长歪苗头的“树木”,对年轻干部严要求勤提醒,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多关注干部“八小时外”生活圈、社交圈,防止产生“涉网腐败”等新型腐败,厚植廉洁文化,筑牢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之基,守住拒腐防变底线。
扬选人用人之“清”,有能者居之,无能者失之,让担当作为的“清风正气”蔚然成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也蔚然成风。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从严考察培养干部,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能者”“优者”,鼓励干部在发展改革一线攻坚克难、担当作为,掀起实干风尚、工作热潮;真正批评、真打板子、真严整顿“庸者”“劣者”,用好组织约谈、警示督改、考评通报“三把利器”,对不宜担任现职的,坚决予以调整,以路径重塑传递实干担当鲜明讯号,在优进劣汰中激活年轻干部“一池春水”。
扬党内关系之“清”,同志清爽、上下规矩、政商亲清,让政治生态的“清新气息”清风拂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同三勿同”的三组关系,守住同志关系的交往底线、同僚关系的廉洁底线、政商关系的规矩底线,厚植清风拂面、以素相交、亲而又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土壤。一是守好“同志勿同庸”的交往底线,不搞山头主义,不搞团团伙伙,力求“天下为公、清风拂面”的同志关系。坚决抵制江湖化的歪风邪气,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摈弃“择利而交”的功利化交往、“择权而交”的实用化交往、“择富而交”的庸俗化交往。二是守好“同僚勿同腐”的廉洁底线,不搞结党营私,不搞阿党比周,力求“以素相交、真诚干净”的上下关系。做到对上级尊重但不阿谀逢迎,对下级关心但不结党营私,对同级真诚但不以利相交。三是守好“同规勿同乱”的规矩底线,不搞推杯换盏,不搞作壁上观,力求“亲则两利、清则相安”的政商关系。既不能“亲而不清”,在推杯换盏、勾肩搭背中逾越底线;也不能“清而不亲”,不担当不作为,当“甩手掌柜”。要将二者统一起来,以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塑造良好政治生态,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7
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若想在“重实践”上寻求突破、取得成绩,就要切实将“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的工作法贯穿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切实围绕自身职责定位,努力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等方面下功夫、强能力,才能真正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通过“调查研究”工作法,找准组织工作“发力点”。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析事之要,更是组织部门必须掌握的手段办法。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学会开拓调研思维,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对于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瞄准组织工作全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围绕干部、人才、组织等各领域各方面,精准选定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契合的调研课题,确保调查研究主题新、站位高。要充分掌握调研本领,通过建立联系点、蹲点调研、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沉到基层党组织,下到党员干部人才工作一线,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体察实情、把脉问诊。要强化目标导向,以当前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巩固提升为前进方向,瞄准干部管理监督、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引育留用等工作突破口,重点调研基础差、困难多的部门和领域,对发现的问题深挖细琢,通过解剖麻雀、寻根问底,打通组织工作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
通过“检视整改”工作法,破解组织工作“问题点”。检视整改是主题教育的一项重点措施,彰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分层级”抓好检视整改,通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及普通党员干部检视整改问题清单、整改措施计划,切实做到检视整改因人施策,精准把脉;要“分领域”抓好检视整改,县直单位要聚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升能力等突出问题;乡镇、街道要聚焦推动政策落地、建强基层组织等突出问题;村、社区要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等突出问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要聚焦提高党的组织覆盖质量等突出问题进行检视整改。只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抓整改,才能真正确保组织部门检视整改工作无漏洞、无死角,高效率、高标准。
通过“建章立制”工作法,巩固组织工作“根本点”。建章立制说到底就是巩固工作成果,确保工作作风不反弹,工作方法不走样。作为基层组织部门,要突出问题导向,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遇到的问题,从制度上分析原因找症结,从规范角度研究对策找办法,尤其是系统性、普遍性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做到建一个规章堵一个漏洞、立一项制度治一项顽疾。要做好归纳梳理提炼,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组织、干部、人才等各领域工作的好思路、好做法及时以制度形式规范起来、固定下来,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做到长效常治。要结合当前组织工作实际,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着力补齐制度短板、机制缺项,确保建章立制不偏不虚不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8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时时放心不下“忠”字,涵养“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所谓忠诚,就是忠于信仰,恪尽职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强化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让正确政绩观扎根内心深处、融入灵魂血液。”年轻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水平,践行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政绩观,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从政之路种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忠诚苗”。
“廉者,政之本也”,时时放心不下“廉“字,坚守“公平清正廉洁”的行为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腐败往往就是从一包烟、一瓶酒、一顿饭开始,慢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年轻干部背负新时代建功立业的使命,肩负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与担当,必须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以修身之行浇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廉洁花”。
“民者,国之根也”,时时放心不下“民“字,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共产党的基本功就是联系群众”。基层往往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走近群众才能了解群众,脚踩地气方可心有底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从“沙丘上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到“麦地里的区委书记赵峻岭”,无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年轻干部要珍惜在基层实践锻炼的机会,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这个关键点,用好调查研究这件传家宝,主动下沉深入群众一线,躬下身子倾听群众诉求,将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除冰铲雪保交通出行时以冬雪净化心灵、在防汛抗涝护人民安危时以春雨冲刷浮躁、在森林防火守国家财产时以夏阳锤炼意志,在这金秋时节,替事业之“树”挂上“颗颗饱满”的“实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