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赤色邮路 两封家书的故事》讲述了这两封家书背后的故事,信里滚烫的文字展现了红军战士不曾磨灭的坚定信仰以及满腔热血的家国之情,为我们传递光辉的革命精神和强大的奋进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微党课《赤色邮路两封家书的故事》观后感范文3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纪录片《红色家书—烽火邮路》观后感 1
家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传承民族精神和动人情怀的重要载体。一封封红色家书敲击我们不变的初心,也唤醒尘封多年的鲜红岁月。
《红色家书》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六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翻开历史画卷,弥漫着⼀股令⼈⼼惊的铁锈味和⾎⽓,可当抬头远望时,是否能看到那些远去⼈物的⾝影?是否能感到⼼灵的⼀阵悸动?是否能感到⾎液为此沸腾?历史终将过去,任何⼈物都将在时间的车轮下湮灭,可⾰命烈⼠的⾝影不曾远去,他们的精神存留在每个⼈的⼼中,刻在每个⼈的⾻⼦中,融于每个⼈的⾎脉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向,推动我们⾛向美好的未来。
在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先烈们为了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新中国的历史,是用鲜血写就的;新中国的未来,是用拼搏铸就的。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要学习他们坚定信仰、不屈不挠、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高尚品质,要传承伟大的红色基因,汲取无尽的前行力量。
家书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千百年来承载着人类独有的生生不息的血脉恩情,是至亲骨肉的贴心话。“而《红色家书》更是在紧张的革命战争中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于战火记忆中承载着殷切的思恋与絮絮的嘱托。家书虽无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大爱,时时震撼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一封信笺,倾述无尽思念;纸短情长,诉尽家国情怀。写这些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远离亲人,告别妻儿,义无反顾地走出温暖的小家走向残酷的战场,把对家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爱情、与家国激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家人的心灵交流,带着战火的记忆,蕴含着对亲人无尽的思念,留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一笔富贵的财富。
从一封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仿佛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弥漫,感触到了家书他们为实现救国理想的蓬勃心跳,以朴实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抒发着他们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不惜英勇牺牲的豪情壮志。
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书信似乎与我们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书信是何其珍贵。它们寄托理想,它们寄托壮志,它们寄托思念,它们寄托着革命英雄们为了革命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家书值得我们诵读,这些家书值得我们传承。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先辈们的真情大爱,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努力学习并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传递自己的力量。努力让祖国屹立于世界的巅峰,书写属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纪录片《红色家书—烽火邮路》观后感 2
每一封红色家书的字里行间都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寥寥数语却书写着每一位平凡革命者的伟大。家书寄语,纸短情长,在微党课《赤色邮路 两封家书的故事》所述说的历史里,我仿佛能看到卢炳银为革命奋斗坚定的面容,感受到他用鲜血浇灌的信仰与必胜的信念,触摸到他们对家人最真实的情感,两封家书让我获得的不仅是震撼、感动,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信仰折射初心的执着,彰显使命的坚韧。“东征取得伟大胜利,革命一天天高涨,苏区一天天发展,苏区一天天巩固。”这是战士卢炳银致父亲的第一封信,字里行间透漏着甘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发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革命,和我同龄的他离开了家乡,走上了战场,去面对敌人的炮火硝烟,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自觉红了眼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现如今的美好生活,那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奋勇前行,靠的是信仰。
理想辉映使命的光芒,点亮前进的道路。“再说胜利上,从东征的胜利,你父亲是晓得的,不必我说,现又到西征的胜利。”战士卢炳银致父亲的第二封信满怀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理想信心。理想之火不灭,信念之光长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透过两封言语简短却包含感情的红色家书,我感受和触摸到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壮举,体会到党的初心使命在千锤百炼中所呈现出的巨大力量,点亮我们的精神世界,烛照我们的奋进之路,让人充满希望和动力。
家书传承前者的使命,勉励我辈的赓续。他的亲人就再也没有收到他孩子第三封来信,战士卢炳银牺牲了,但是千万万后来人却感受到了他留下的使命。两封红色家书,鲜明印证了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些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行无一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的初心与使命。
“一座邮局,一段历史,一封家书,一份情怀”,是前人革命的誓言;以这两封家书为榜样,用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自我,是我辈后者的觉悟。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必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
纪录片《红色家书—烽火邮路》观后感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走进赤城邮局,翻开红色家书,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近日,我认真观看了微党课《赤色邮路 两封家书的故事》,家书中有对父母“男在前方身体强健,十分可好”的安慰,有对革命“苏区一天天发展,苏区一天天巩固”的必胜信念,正是由于无数共产党人舍家忘我、挺身而出,才有如今人民顺遂安康、祖国繁荣昌盛。
走邮路,读家书,唱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之“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1930年初,省内第一个苏区邮政机构、根据地最早的赤色邮局之一——赤城县邮政局成立,邮局三任局长均被敌人杀害,在送信途中牺牲的通讯人员更是数不胜数,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永不磨灭坚定信仰和满腔热忱的家国之情,激励着他们在血与火的历史中,走过铺满荆棘的道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定要主动就位,握紧时代的“接力棒”,不忘来时路的初心与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为理想信念奋不顾身、拼搏奋斗,无所畏惧地唱响信念之“歌”。
走邮路,品家书,唱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毅之“歌”。“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为其磨砺,始得玉成”。卢炳银加入红军队伍时间不长,就已经参加了苏家埠战疫等多场重要的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展示了救国救民的历史担当,一代代像卢炳银一样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今天,站在时代的潮头,作为新一代青年党员干部,更要继承和发扬共产党员不畏荆棘、奋力前行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艰苦卓绝的“主战场”,遇到“硬骨头”以“掰手腕”的勇气和“亮剑”精神迎难而上,站得出来、豁得出去、顶得上去,斗志昂扬地唱响勇毅之“歌”。
走邮路,学家书,唱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进之“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革命情绪一天天高涨,红军苏区一天天扩大,苏区政权一天天巩固”,从卢炳银的家书中深深感受到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即使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但他依然坚决地跟着红军走,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将革命进行到底。展望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状态,务实敏行抓机遇、久久为功抓产业、集中精力抓项目、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牢记嘱托,不负韶华,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一往无前地唱响奋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