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两个月的挪威之行,感触是很多的。从刚到时的紧张又兴奋,到离别时的些许不舍;从开始的局促不安,到后来生活渐渐的得心应手,短短的八周,收获却是很多的。这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出国之行,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专业上的学习和训练,然而却是一次不凡的经历和体验,让我初步了解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体会了独居异乡的种种。以下所写虽然没有美丽的辞藻修饰,但却是我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全是心底真实所想,没有假大空的套话,而我所求,仅是向大家真实的介绍我在国外两个月的工作和生活,相互交流正是爱因斯特的一个原则。
我所去的城市Molde是个只有两万多人的小城镇,却还是一个省的首府。众所周知,峡湾是挪威最著名的景致,而背靠群山的Molde面对着的就是挪威第二宽的峡湾Molde Fjord,直通大西洋。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少,然后就是环境的优美。城市是细长型的,就象是山和海之间一条又长又窄的彩带。走在城市唯一的一条主干道上,往一边望去就是湛蓝的海水,另一边就是翠绿的青山和山腰上星星点点的别墅。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少,然后就是环境的优美。在街上,感觉海鸥都要比行人要来的多。
这里的房子都很矮,很精致,除了教堂,没见过四层高以上的。而且房子都很新很干净,初时我还以为这是拜挪威洁净无污染的空气所赐,后来才知道,这里每年夏天都是刷油漆的时节,每家都要将自己的房子刷新一遍(我还为公司刷了一天油漆)。不是象国内一样几乎是一色的灰白,而是各种颜色都有,红的、白的、蓝的、黄的、绿的,一座座房子就象是小孩搭的积木一样,配合着蓝天碧水青山花木,宛如一个童话世界。
挪威的美是纯天然的,不经过人为加工的,而挪威人也非常乐于享受这自然的美。挪威人最大的爱好是钓鱼,不是在塘边湖边垂钓的那种,而是自己驾着小船小艇到峡湾中央或是海中去。另外,登山、打猎、滑雪等也是他们的爱好。不得不说,他们这些爱好在国内对于普通人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这里的气候是很宜人的,尤其是夏天,平均温度只有十几度,加上湿润的海风吹来,以至在夏季还需要夹克毛衣甚至大衣。而且由于Molde是在海边,冬天也不是非常寒冷。另外还有很有趣的极昼现象,虽然不能算是很严格的极昼,但在这北纬62度多的地方,日长最长的时候凌晨一点多居然还是很亮堂的,以至于我一直没机会见见挪威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北欧国家的高福利是举世闻名的,而这种高福利的社会也造就了挪威人生活的悠闲和心态的平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友好和宽容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平常在路上经常会有迎面而过的陌生人主动跟你打招呼,或者你主动一点,一个Hello过去,都会迎来对方友好的笑脸。在这里,感觉不到种族歧视,可能当地人会对外国人感到好奇,但绝对是友好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斯里兰卡内乱时,挪威就接纳了不少逃难过去的斯里兰卡人。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当年因为猛虎组织的逼迫,来到这里定居的。
同时,这里的人也是自律和高素质的。以过马路为例,你大可大胆的走过去,不论什么情况下汽车总是停下来相让,以至于我总是和汽车同时都停下来,你让我我让你的。挪威人酷爱喝酒,尤其是啤酒,我跟老板出去吃过两顿饭,他总要来一大杯啤酒。别看挪威平常都很gentle,听说醉酒的时候也不咋的,不过我没机会见识,而且这种机会也很难得。这里有个规定很有意思,就是周一到周五晚8点之后商店不许卖酒,周六是下午6点以后(周日所有商店关门休息)。
我所工作的公司Brunvoll AS是一个制造轮船推进器的公司,不是很大,170多雇员。不知道是因为我只是个还没毕业的本科生不受重视,还是真如老板说的那样因为那时是挪威休假时节公司没什么人也就没工作可做,而且我来的时间太短没时间给我培训,反正就是纯粹找活给我干,对我既没有数量也没有质量的要求,也不指望我为公司带来什么。前两个礼拜做装配工,再三个礼拜做电路板和检测,最后三个礼拜坐办公室进行一些资料整理和统计。但是在他们眼里没有这样的区别,工作都是一样的悠闲,而且强调人人平等。这里的工资不是按月给,也不是年薪或是周薪,而是按小时,上班刷卡下班再刷卡,月底按刷卡器里计算的一个月的工作总时间给钱,精确到分钟。似乎并没有量的要求,只是按时间,只要你一天混到了这么多时间你就能拿到这么多钱。工作认真与否完全靠自觉。你效率高了刻苦了,一天内多做工作并没有额外的奖励,如果一天的工作提前做完了,反而有损失。感觉真像咱们大锅饭时期的“干多干少一个样”。而且大家的工资水平差异很小,最低级的清洁工一年都有20多万克郎,而经理级的人物一年也就四五十万,再加上税率调节,差距真的很小,不像国内。而且高福利的概念也造就人们工作的稳定性。听人说,在挪威雇佣了一个人后都不好解雇他,在一个公司工作一辈子的大有人在。在我们公司的一个全体午餐会上就有两个人分别因为在这里工作了25年和30年而受到嘉奖。而且听说每个人的年终奖都是一样的,真是彻底的人人平等和以人为本。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跟他们的这些差距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咱们的人口、气候、地理条件都注定了咱们不可能变成像挪威那样。就拿污染来说,咱们与他的差距决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人民的素质,至少这不是全部原因。总是听人说咱们的人不注意公共卫生,而老外素质多么多么高之类的话,其实不尽然,挪威的街头也有很多人乱丢烟头乱丢垃圾,岸边的海水也常能看到被工厂排放物污染的痕迹。而为什么他们的环境看起来那么好,我想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那里人口太少,夸张的说,即使每个人都丢个烟头丢张废纸,总量也是很少的,对环境的破坏也有限。挪威总共400多万人,70万在首都奥斯陆,另有30万在卑尔根,10万在特隆赫姆,剩下的广袤的地区就没什么人了。
不过,我们应该肯定我们所取得的进步。在国内可能身在其中不识真面目,到了国外就真切的感受到老外对我们的评价。他们对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都是持肯定态度的,我想这不全是客套的话。不少挪威人都跟我聊到,中国的一些地方,比如沿海和南方,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西方社会的水平,尤其提到了上海和北京,大赞这两个城市已与发达国家无异。一个挪威同事曾经跟我说,中国三四年就会赶上发达国家,我还“谦虚”的吹了下牛:三四年不大可能,十年吧-_- 不过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是泛泛的,在他们眼里中国还是神秘和未知的,似乎他们对于中国大陆的了解仅限于北京上海和长城。挪威的朋友也跟我说到,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不过他们仅仅知道中国人很多很多,具体多少并不了解,当我说是13亿时,他们都惊讶的扳着手指数,并把billion这个词换成挪威语来理解,而当我说到光我所在学习的城市天津的人口超过两个挪威时,他们都张大了嘴。
不愉快的事也还是有一些的,从中也可以看到咱们中国人在国外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我在哥本哈根机场转机入海关时(我拿的是申根签证,在丹麦就算入境了),前面一大帮同机的日本人韩国人都顺利过去了,而最后到了我,入境官拿着我的护照翻来覆去的查看,然后说了句:你的签证有点问题,你到旁边等一下。过了一会,后面几个人过去了之后(而我看到,持欧洲护照的,几乎是摆摆手就让他们通过了),他出来了,叫我跟他去办公室,我就问我的签证有什么问题,他就说:你有文件或合同来证明你去工作的合法性吗?我一下傻了,当时一疏忽,这些文件都在大行李箱里直接托运去了挪威。我就跟他说了,并说我随身背包里的笔记本电脑里可能有扫描件,他让我拿给他看,自己拿着我的护照去复印。我打开电脑后发现并没有,正手足无措之际,想到我身上带有公司老板的电话和联系电话,忙给了他,他打了电话去挪威之后我才得以入关。
事后我想,合同等材料是在申请签证时向颁发签证的机构提交的,既然给了签证,我即拥有入境资格,而那些材料也即合法,入境时向海关提交的是签证,为什么需要我再提供一次申请材料,为什么仅仅对我特殊照顾,仅仅因为拿的是中国护照?只有在这时,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希望祖国强大的强烈愿望以及努力为祖国争光的决心。
不过,他们对于中国人的额外照顾也有个原因是中国人的大量对外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使他们不得不审查严格。客观讲,他们这不是歧视,而是成见,甚至是一种在由事实产生的担心下的防范措施。因为丹麦海关并没有故意刁难我,而是想充分彻底的确定,可能有点类似于“杯弓蛇影”的意思吧。所以我更加觉得,在国外的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整体中国人的形象,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自己,也影响后来的同胞们。以前,祖国的形象可能由于个别人遭到损害,而正是因为这点,我们更应该多与外面交流,不是贪图国外安逸的生活,而是通过交流要让世界正确的了解我们,树立中国人的正确形象,改变世界对我们的成见,我想,这也是爱因斯特的一个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