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文
久有凌云志,欲上井冈山,千里来寻圣地,瞻仰革命摇篮!
井冈山,过去对我来说它只是一个地名,当然它还是老一辈革命者革命战斗过的地方。最先是在学校课本里读到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感觉到井冈山敌人的残酷,红军战土力量的弱小,战争的异常残酷。还读到"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又感觉到红军有了毛泽东的正确指挥,打了胜仗,心里很高兴!再后来由于反围剿的失败,敌人的严密封锁,井冈山红军缺吃的,缺穿的,就连盐巴也断绝供应,一丝一毫的任何物资禁止运送上山,面对每日的战斗,牺牲,红军中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对革命信念滋生了动摇。是毛主席白天指挥打仗,夜晚点着一根灯芯的微弱油灯在八角楼中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以及"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它象照亮中国革命的灯塔,从此指引着中国革命的方向,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我过去对井冈山的所知与印象。
这次感恩于农工党中央宣传部举办全国宣干培训班,感恩农工省委会的推荐有幸来到了早已心向往之革命的摇篮,红军的故乡——井冈山!当汽车行至高速出口,眼帘跃然一道亮丽的红色旗帜雕塑上有三个大字——井冈山!啊!我终于来了!读书的记忆中不是说有方圆500里井冈吗?湘赣边罗霄山脉的险峻壮美与层峦叠嶂,赫然在远处隐现……果然汽车才刚刚开始爬坡上山……一路上红色的元素,峥嵘岁月的记忆,英雄的群像……一忽儿映入双眸,冲撞心灵!……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在紧张有序的培训课上聆听了农工中央龚主席的宪法宣讲,学习了习近平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杨部长的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及各位教授精彩的授课。几天的课堂学习让我们明白了永远不忘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要求,明白了如何创新工作方法,做好新时代的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把握准历史方位,政治站位,在意识形态领域把好方向,占领阵地,完成好新的使命任务!
最让人冲击心灵的是现场教学环节,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当两名武警战士在队列前手执花圈迈着整齐的方步慢速拾级而上时,此时此地的心里肃然敬仰那些为共和国的建立而身先赴死的英雄烈士们!
当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那些发生在井冈山的悲壮故事时,我们全程都是屏住呼吸,满心虔诚地听着讲述,生怕惊扰了这里的每一位长眠此山的英灵!尤其是当讲解到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被敌人捉去许诺只要她说出红军的去向并与朱老总脱离夫妻关系就可放她生路时,哪知道伍若兰正气凛然地喝斥敌人"除非太阳西边出,赣江水倒流"……23岁的若兰死后敌人将她的头颅割下于赣州城头示众三天……耳畔静听着讲述,眼泪几欲夺眶而出,当讲到刘仁堪被敌人割下了舌头,用脚趾头蘸着舌头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灵在一次又一次紧缩,震惊,颤慄!流下了七尺男儿的悲愤的泪水……!
是什么让这些先烈们"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什么让这些英雄们腹部中弹将流出的肠子一把塞进去再继续战斗?是共产主义信仰!是革命的理想信念!是大无畏的井冈山精神!
人们说井冈山的杜鹃花是血色的红,原来是烈士鲜血浸染的红!
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革命斗争,有4.8万先烈倒在了这片土地,平均每天有56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斯!只有一万多名战士找到了姓名!其余的两万余名战士成了无名英雄……!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红得耀眼,绿得深沉。一次挑粮小道的挥汗如雨,胜过教科书上的千言万语;一条朱德的小扁担,胜过多少次的理论说教!……井冈山归来,我开始思索一个问题:不要问国家和社会给了我们什么?不要问亲人和朋友给了我们什么?不要问单位给了我们什么?首先要问我们为国家和社会做了什么?奉献了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这样和平安宁的环境,社会给了我们施展才华,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组织上给了我们提升素质的平台!
无论感谢,感激,感动,井冈山的情结,精神,思想已然充溢着心房,八角楼的灯光射进了我的心窗,井冈山的火焰已点亮了我前行的脚步!
井冈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仿佛在召唤着国人,信仰旳力量就在这里奔腾!黄洋界的哨口犹如在对人们无声宣讲着理想与信念!
井冈山,她不是一座山!她是一座真理的丰碑,她是一个主义的扉页!……
从此,我的信仰自这里坚固!我的信念自这里坚定!我的人格自这里升华!我的胸廓自这里壮大!我的中国梦想自这里绽放芳华……!
入夜西风忽转凉,
千山万树染橙黄。
农工一纸训培令,
党友八方聚井冈。
领悟思想同路向,
坚持特色共曙光。
创新守正旗帜举,
中华崛起齐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