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郑店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郑店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郑店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10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郑店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10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郑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12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浒湾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郑店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郑店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郑店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新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郑店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郑店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郑店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10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郑店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10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郑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12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浒湾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郑店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郑店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郑店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新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自被选派为羊庄镇_村第一书记已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这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_村位于羊庄镇政府东北部5公里处,紧靠中联水泥专用线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60亩,耕地1230亩,有276户1061人,其中81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4人缴费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42位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低保户41户,五保户13户。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转为正式党员。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村主任倪玉国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多次和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克学同志进行交流,准备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滕州市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现,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积极和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争取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社会稳定。
(四)村级发展方面:_村土地流转面积318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种植20余种蔬菜。土地租金550元/亩,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兑现于农户。蔬菜基地为黑龙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各类大棚共计108个,与之相配套存储量达3000吨的恒温库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种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在该基地成立了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推广更多的新品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村里现有规模较大的两家编织袋加工企业,年产值20__余万元,利润256万余元,解决了村内170多人的就业。其中枣庄市启航塑胶有限公司于04年建厂,07年正式注册公司,生产编织袋远销日本。另一家企业_编织袋厂产品也产销两旺。村民除了靠基本作物收成以外,部分人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利用农忙闲余时间在本村蔬菜大棚和两家企业内打工。20__村人均年收入为8365元。
(五)民生建设方面:在掌握了本村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为了尽快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仔细研究,并召集在家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谋划策。
虽然市里村内道路网化工程项目资金能够补贴一部分,但要完成户户通的村内道路铺设在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为解决资金问题,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想办法,号召村民捐款20余万元,发动在外工作的_村人捐款10万多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上级补贴可利用资金11.6万元,财政局帮扶10万元,目前已硬化村内道路6400米,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_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
民捐款,因此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非常困难。村级活动阵地房屋也年久失修,办公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由于村级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发展经济也受到没有生产、经营场所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导致群众致富发展经济难上加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待“一事一议”补贴资金到位后,准备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沟5200米,进行绿化、亮化,计划绿化道路长度6000米,安装享受政府补贴的太阳能路灯70盏。
(二)村内自来水已铺设20余年,目前只能够保证村内276户每天供一次水,准备对水塔和自来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变频泵等设备,让村民可以随时用上自来水。
(三)我和村两委干部将一起学习周边乡镇强村、富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_村现有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能够保证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争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在一年任期临近结束时,我将和村两委干部根据一年来工作进展情况再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为下一任_村第一书记工作能够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基础。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今年5月份,到矿区街道大庙社区挂职第一书记以来,本人坚决服从矿区街道党委和供水总公司党委的领导,在区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以加强基层党建、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基层群众为根本目的,扎实工作,认真履职,发挥职能作用,想方设法为社区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解决群众困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
一、半年以来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是掌握民情,服务基层群众。
为摸清社区底子,掌握基本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走访。同社区班子成员交流,了解社区整体情况、重点工作;同社区党员交流,了解对社区工作的建议和好的思路;同辖区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诉求及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细致调研了解社区的发展情况和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社区一年发展计划及修订三年发展规划。
认真为群众办事,解决群众困难。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申请,整理完善相关资料向民政部门申报。积极为群众做好廉租房、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老年人补贴等各项服务。到残疾人、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了解群众困难,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七一节日期间与公司领导走访慰问了社区困难老党员杨桂云同志;协助社区种衍岭老人申报了烈士子女生活补助;介绍社区孙俊德和魏广成两位失业人员去新城某工地利用自身特长从事工程监理工作,每月都有1600元以上的收入,解决了家庭暂时的困难。
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的桥梁工作,把困难群众的需求变成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去沟通,同时把党员干部对困难群众的结对智力帮扶、就业帮扶等有效措施展现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政策,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是协调争取,改善社区条件。
积极协调沟通上级部门,帮助解决社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向街道党委和供水总公司党委汇报社区工作情况,反映社区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与开发公司协调沟通,争取支持。通过市民政局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5万元,拟对大庙社区的安保设备配置及活动场地硬化。争取总公司“汇泉”桶装水水票100张,办公人员喝上了放心水。争取供水总公司15000元请枣庄市水质检测中心人员对大庙里、曙光小区自备井及新二区自来水5份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做好健康饮水的宣传。争取总公司劳务资金xx元用于东沙河卫生清理劳务支出。
自筹资金14000元用于:更换3套办公室及大门门锁,为计生办办公室更换新门,更换了走廊纱窗,改造社区办公室供水管网并做好保温,解决了多年冻裂漏水等现象;配置了两台电风扇,两套茶几;为社区办公室安装了外窗防盗网30余平方米,粉刷了阳光组团外墙墙面400余平方米,并喷绘迎客松壁画一幅;改造了排水管道,改善了社区办公环境。
新二区老年活动室原先是周围居民搭建的简易木棚,易发生火灾,还影响社区容貌,9月底利用创建卫生城打造宜居社区机会,争取多位老年人同意,对原木棚进行了拆除改造。街道赞助1万元用于钢结构板房制作安装,我和刘乐峰书记多方化缘联系砂子、石子、水泥以及工人,在最快的时间里克服北侧居民的干扰,建成了36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受到了居民的欢迎赞可。打地基及安装时以李长富大爷为首的群众送来了茶水、板凳,和我们一起动手活灰,硬化周边场地。
三是尽职尽责,做好日常工作。
首先抓牢计划生育,落实基本国策。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清理清查,入户调查掌握信息,摸清社区居民计划生育情况。
其次抓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大庙社区反映的群众问题就是大庙里棚改事宜和解放路立交桥建设问题。做好解放北路封路对大庙里居民出行不便的信访工作;做好棚改拆迁信访稳定工作,进行宣传解释,入户走访,安抚、慰问,并积极向上反映群众诉求。截至目前,共去区信访办接访4起,阻止三轮车上访一次。
第三配合街道卫生城创建做好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由于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我们社区安排任务早,落实责任力度大,从今年7月起就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至10月20日结束,战线有点长,思想容易麻痹放松,我和帮包社区的刘书记、李局长以及区政协的领导们一起清理卫生死角、清理粉刷野广告,清理辖区内的违章建筑和菜园子,张贴健康教育宣传画。联合曙光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一起清理了二区、三区的卫生。
迎检难题出在东沙河上。由于东沙河是季节性河流,东支流为污水长流,西支流为沼泽地,群众顺手就将垃圾扔在河里。我和其他同志们不怕脏累,一次次出现在河床里,打捞垃圾物品,焚烧杂草及其他易燃物品,在街道自检时收到很好的评价。二区南部为枣临铁路,铁路沿线许多围墙都老旧斑驳,还有辖区东井路为城乡分界线,这些都是创城的重点工作,我们都能认真做好卫生清理,沿路都做了大量的粉刷工作。9月初组织了矿区街道第一书记创城志愿服务站大庙社区的活动,我们举办了健康知识教育,发放了老鼠药、灭蚊药、扇子等物品以及宣传资料上千份,居民们踊跃积极参加这次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经过创城活动,大庙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认真做好上级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主要是低保入户审核、民办教师调查摸底、经济普查、贫困学生救助申报等工作。通过与相关办事人员交流,了解了社区居民实际情况,明白了办事程序,增加了与大庙居民的感情交流。
第五发掘大庙遗址历史价值,宣传大庙史话,争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个人所写《大庙史话》被《市中新报》采用。
四是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在责任落实上推出了责任追究制度,即对社区工作进行了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凡是因个人懈怠原因导致工作完成滞后或完成效果不好的,出现一次的开会通报批评;两次的直接向街道党委汇报,并由第一书记进行单独约谈;三次的直接向街道党委申请调换人员。在服务态度上加强“三声三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难题。
同时,依据816管理办法与在本社区报到的区直部门在职党员联系,推选出了组长副组长,制定了活动计划,定期组织在职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政策宣传、交流谈心等志愿服务,服务基层群众。
针对乱盖公章易出问题等现象,与杨书记一起制定公章使用制度,明确办事人员职责以及介绍信或证明盖章流程。
针对阳光组团居民用水、用电等充值事宜,与杨书记一起确定每周一、四充值,避免零散充值,提高效率,适时交付物业管理。
五是精心收集社区各项资料,做好“建立社区动态人员数据信息库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努力改善社区生活环境作为面上的工作不如教会社区人员全面了解社区情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另外社区办公人员经常更换,需要不断重复了解社区居民情况,造成工作时间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经请示汇报总公司领导,确定“建立社区动态人员数据信息库”工作为我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人员信息库及查询社区内低保人员、高龄人员、党员、贫困学生、困难家庭人员、残疾人员、大病救助人员名单,方便上报资料,为资助弱势群体工作走向科学、管理规范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社区工作人员一人多专的特长,达到能替代、有替代人的效果。目前已完成社区各群体人员信息收集,进入数据整理及照片等信息整理阶段。
二、存在问题
1、棚改方面:大庙里棚改工作停滞,信访问题突出,居民面临吃水难。多起开发商来看了现场,都因交通及棚改政策等原因没有了下文。
2、居民收入及困难群众方面:居民收入较低,困难群众较多。
3、辖区居民懒散情况严重,不愿外出打工或者谋业者很多。
4、社区班子成员还有分工及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情况。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20xx年,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在担任x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期间,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为此,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围绕扶贫抓党建,用志用责为民谋
一是武装理论知识不懈。在我第一书记负责下,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不松。在我第一书记负责下,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管理,严格落实了《民主生活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
三是严肃廉政纪律不软。在我第一书记组织下,党组织活动中,扶贫队全体党员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村支部政治生活和纪律,强化村支部民主监督和村支两委财务监督。个人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身边*,同时也以党风廉政要求严格自律,严格要求家人。
四是强化制度约束不减。在我第一书记组织下,今年x村党支部制定了每周自我总结一次,每月向镇县及后盾单位通报一次的工作制度,并实现了对全村259户的上户核查全覆盖,加深了村党支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围绕扶贫施政策,用情用真帮民困
一是易地搬迁有新居。今年应当安置住房的贫困户已实现全部入住。
二是危房改造有新貌。共落实危房改造20户,其中修缮加固17户,单户新建3户,改造质量均可通过验收。
三是精准助学有源头。通过认真执行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积极联系公司党委给予贫困学子爱心帮扶,自扶贫以来至今全村无一名适龄学生失学。
四是社会保障有兜底。现有低保户15户28人,兜底5户10人,均能实现“一超过”,“两不愁”
五是医疗救助有政策。在慢病签约、大病救治、重病兜底的基础上,医保减半政策享受80户283人,医保全免政策享受37户126人。
六是生态补偿有标准。今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补偿7户,每亩补助标准125元,共计补助2887.5元。
(三)围绕扶贫强基建,用心用力解民忧
一是村干道路有改造。猫公石至杞木糙路段共计改造9.68千米,由原有的3.5米拓宽为5米,大大方便了村民主干道出行。
二是安全饮水有保障。通过动工打造了全村7个安全饮水点,自此村民们告别了浑浊水,喝上了放心泉。
三是服务平台有完善。通过修建村文化广场、卫生室和食堂修葺一新,村会议室添置了新桌椅,村图书室丰富了各类书籍。
四是通信工程有覆盖。通过联系电信公司架设网络基站,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五是村组道路有新建。通过大力修缮村组公路,原本居住偏远的散户村民出门就能走上水泥路。
六是农田建设有优化。通过硬化水渠2500米,堰坝维修4座,有效提高了农田生产效益。
七是危桥改造有新貌。今年通过对全村三座主干公路危桥改造,有效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四)围绕扶贫建产业,用智用利福民生
一是鼓励个体经济增收。通过实行养殖奖补的普惠措施,259户村民通过奖补获益28万元,16户贫困户可获得扶贫小额信贷分贷统还项目分红。
二是扶持集体经济创收。村内120亩果园已经挂果,预计明年便可获利分红;乡林场的生产利益分红6户,共计分红24000元。
三是介绍本地就业保收。通过努力向多方介绍和相关单位的照顾,今年已有14名贫困户在黄金洞矿业实现了就业,有15人成为了生态环保员,有3人成为了生态护林员。
(五)围绕扶贫汇众志,用权用策暖民心
今年以来,通过以公司为主导,紧密团结县科协、县黄金公司其他两家后盾单位,累计已获得帮扶资金138万元。另对117户建档立卡户每户都给予了1000元产业启动资金,并提前替x村全体村民预交了20xx年全年医疗养老保险,贫困户整体满意率已达到92%。
二、主要工作难点
一是地理位置极为不便。
二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三是电力供应尚存短板。
四是满意度有提升空间。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严格抓台账,对标脱贫标准精心做好117家贫困户的基础台账。
二是认真抓走访,继续组织引导结对帮扶干部的每月走访任务,努力做到贫困户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稳中有升。
三是常态抓宣讲,抓常抓长结对帮扶干部的扶贫政策知识培训,使每个帮扶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明白人、宣传人。
四是积极抓协调,在与村支两委紧密配合的同时,定期向公司和其他后盾单位认真汇报扶贫工作进度,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助力x发展。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六
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驻村工作组,密切联系 实际,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致力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真帮实扶,务求实效。通过一年的努力, 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容村貌也有较大改善,各项工作有了进步,定点包村工作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调查摸底,确保了包村工作有序进行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包村工作的前提。为详细掌握 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进驻的第一天起,我就带领工作组的同志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专访群众,同当地群众面对面的交谈,详细了解了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参加了村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村党支部、村民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帮扶计划,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为民意识,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充分利用了夏种的大好时机,多次前往农业局寻单位向专家请教,把科学的种植方法、施肥方法、施药方法、优质品种推给农民朋友,带领工作组的同志走街串户发放农业资料,为全村群众提高技术和信息,利用广播、培训等形式,让农民掌握这些技术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种植,调整农业结构。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号文件精神,我与 村委委会经过多次商议,决定由工作组人员带队,将村干部以及部分党员成立了个工作小组,分片在全村设立了个宣讲区,深入宣传,讲解号文件,同时将一些国家优惠政策、农业税下调、粮食直补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带给村民。粮食直补资金到位后,我带领工作组同志一起挨家挨户将补助款发放到位。为尽快将农业税下调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我带领工作组的同志于月上旬,统一给该村农户发放了农民负担监督卡和纳税通知书,并张榜公布。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
一年来,我和工作组人员围绕建设 五个好 村支部目标,坚持包村工作和学教活动相结合,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
一为提高办理效率,规范工作程序,帮助村委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
二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素质,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xx大届x中、x中全会精神,并通过组织集体讨论加深理解,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经常找村干部和党员谈心,密切掌握他们思想动态,大力强化他们宗旨观念和责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目前,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 村已成立了新一届村支部。
三配合村党支部有计划的培养致富能手和先进村级干部加入党组织。通过一年全面系统的培养,一大批种养大户加入了党组织,这些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涌现,为 村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班子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狠抓了工作组自身建设
工作组入村以后,为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先后创建了学习、工作、请假等制度及驻村工作纪律,做到了制度上墙、严格遵守。利用节假日,组织队员们认真学习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积极开展了 比学习、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 的五查、五看活动,队员能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坚持写驻村工作日记,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回顾一年来的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得到了加强。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和工作队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尽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取得的成绩与上级的要求,村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实,把实事进一步办好,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七
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xx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xx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xx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xx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xx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xx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xx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xx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xx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xx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xx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xx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xx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xx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xx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xx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xx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xx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八
自被选派为羊庄镇xx村第一书记已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这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xx村位于羊庄镇政府东北部5公里处,紧靠中联水泥专用线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60亩,耕地1230亩,有276户1061人,其中81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4人缴费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42位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低保户41户,五保户13户。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转为正式党员。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村主任倪玉国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多次和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克学同志进行交流,准备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滕州市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现,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积极和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争取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社会稳定。
(四)村级发展方面:xx村土地流转面积318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种植20余种蔬菜。土地租金550元/亩,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兑现于农户。蔬菜基地为黑龙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各类大棚共计108个,与之相配套存储量达3000吨的恒温库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种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在该基地成立了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推广更多的新品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村里现有规模较大的两家编织袋加工企业,年产值20xx余万元,利润256万余元,解决了村内170多人的就业。其中枣庄市启航塑胶有限公司于20xx年建厂,20xx年正式注册公司,生产编织袋远销日本。另一家企业编织袋厂产品也产销两旺。村民除了靠基本作物收成以外,部分人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利用农忙闲余时间在本村蔬菜大棚和两家企业内打工。20xx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8365元。
(五)民生建设方面:在掌握了本村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为了尽快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仔细研究,并召集在家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谋划策。
虽然市里村内道路网化工程项目资金能够补贴一部分,但要完成户户通的村内道路铺设在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为解决资金问题,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想办法,号召村民捐款20余万元,发动在外工作的xx村人捐款10万多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上级补贴可利用资金11.6万元,财政局帮扶10万元,目前已硬化村内道路6400米,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xx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
民捐款,因此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非常困难。村级活动阵地房屋也年久失修,办公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由于村级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发展经济也受到没有生产、经营场所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导致群众致富发展经济难上加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待“一事一议”补贴资金到位后,准备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沟5200米,进行绿化、亮化,计划绿化道路长度6000米,安装享受政府补贴的太阳能路灯70盏。
(二)村内自来水已铺设20余年,目前只能够保证村内276户每天供一次水,准备对水塔和自来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变频泵等设备,让村民可以随时用上自来水。
(三)我和村两委干部将一起学习周边乡镇强村、富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xx村现有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能够保证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争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在一年任期临近结束时,我将和村两委干部根据一年来工作进展情况再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为下一任xx村第一书记工作能够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基础。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九
派驻姜屯镇商村以来,我严格坚持吃住在村,认真开展入户走访,细致梳理了村内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现将本阶段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
1、尽快掌握村情民意初到商村,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民情,我利用下午三点至晚上八点的时间,对党员、两委成员、各生产组组长、村民代表及部分村民进行了入户走访,获取了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全力抓好信访稳定一直以来,商村信访形势严峻,特别是在辰龙机床项目征地期间,来村反映问题、催要各类债务的人员络绎不绝,为了切实做好村内信访稳定工作,我一直坚持以下几点:(1)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村民闲暇时间与我工作时间的错位,做到了村民来访随时有人接待,反映情况随时有人记录,处理问题随时有人跟进,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2)坚持重点突破。主动要求与村内一名重点上访人员同住一室,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加强思想教育.(3)力保稳定。发现并巩固了几处村民聚集场所,及时了解村内信访动向,通过及时汇报请示,全力靠上工作,确保了我村近七个月来未出现一例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案件。
3、认真做好纠纷调解多次赴姜屯派出所、荆河派出所协调处理村民内外纠纷,营造了和谐健康的村风民情。
4、依法开展民生工程近年来,商村房屋、道路建设不规范,占用、损坏了村内几条主路、蓄水坑及大部分排水沟渠,本着依法、公平、公正的原则,我组织了公开招标活动,完成了村东村西排水渠加固、环村路拓宽、道路清理、摄像头安装等多项工作。
5、积极靠上项目服务商村列入滕州市机械工业园规划区域,港台机床工业园、威达重工铣镗床、泰通车业、辰龙机床等市重点项目先后落户我村,为给重点项目建设服好务,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广泛解释,圆满完成泰通车业项目围墙建设。认真细致,圆满完成辰龙机床项目征地补偿。全力靠上,确保新华西路建设顺利施工。
二、存在问题
通过驻村后各项工作的步步推进,商村信访形势日趋好转,以往被动的工作局面逐步改善,但与周边先进村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的以下几个方面:
1、村集体收入无保证。20xx年至20xx年间,村承包出三处土地,合计150亩,分别建设了柳树园、养鸡场、粘土砖窑厂。目前,窑厂已关停取缔,柳树园已被威达二期项目征用,养鸡场土地租赁费一直欠缴,除赶上项目征地外,村内缺乏稳定的集体收入。
2、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差。目前,村两委成员有13人,开展日常工作、召开两委会时能够按时参加的仅有9人,村内共有党员39人,通过组织两次党员会,参会人员不足一半,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3、计划生育形势严峻。截至本年度第二次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末,我村应参加妇检人员456人,占整个办事处的60%,人员基数大,加之村内部分人员思想觉悟较低,妄图达到“出现违纪,处理干部”的目的,计划生育形势十分严峻,已连续两次全镇排名垫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围绕现阶段村内工作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工作打算:
1、成立物业开发公司,扩大村集体收入。充分发挥港台工业园、威达重工二期、泰通车业、辰龙机床项目坐落我村的优势,成立物业开发公司,为各项目提供工程施工、保洁等方面的服务,扩大村集体收入。
2、加强计划生育监管,扭转计生工作严峻形势。一经发现村内计生违纪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尽早尽快解决,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避免每次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中剩余尾数较大,短时间难以解决情况的出现。
3、加强党员干部教育,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村情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利用党小组会、两委会、党员会等多种会议形式,加强党性教育,转变工作态度,同时,通过各项工作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开展,促使班子成员进一步磨合,威信进一步提高,情感进一步交融,以此平稳淡化村内各种矛盾,广泛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十
自被选派为xx镇xx村第一书记已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这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xx村位于xx镇政府东北部5公里处,紧靠水泥专用线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60亩,耕地1230亩,有276户1061人,其中81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4人缴费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42位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低保户41户,五保户13户。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转为正式党员。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支部书记孟、村主任倪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孟支持下,我们多次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进行交流,准备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xx市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现,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积极和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争取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社会稳定。
(四)村级发展方面:xx村土地流转面积318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种植20余种蔬菜。土地租金550元/亩,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兑现于农户。蔬菜基地为黑龙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各类大棚共计108个,与之相配套存储量达3000吨的恒温库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种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在该基地成立了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推广更多的新品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村里现有规模较大的两家编织袋加工企业,年产值20xx余万元,利润256万余元,解决了村内170多人的就业。其中xx市启航塑胶有限公司于04年建厂,07年正式注册公司,生产编织袋远销日本。另一家企业编织袋厂产品也产销两旺。村民除了靠基本作物收成以外,部分人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利用农忙闲余时间在本村蔬菜大棚和两家企业内打工。20xx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8365元。
(五)民生建设方面:在掌握了本村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为了尽快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仔细研究,并召集在家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谋划策。
虽然市里村内道路网化工程项目资金能够补贴一部分,但要完成户户通的村内道路铺设在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为解决资金问题,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想办法,号召村民捐款20余万元,发动在外工作的xx村人捐款10万多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上级补贴可利用资金11.6万元,财政局帮扶10万元,目前已硬化村内道路6400米,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xx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民捐款,因此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非常困难。村级活动阵地房屋也年久失修,办公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由于村级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发展经济也受到没有生产、经营场所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导致群众致富发展经济难上加难。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一
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xx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xx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xx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xx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xx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xx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xx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xx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xx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xx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xx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xx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xx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xx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xx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xx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xx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xx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xx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二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于20xx年7月选派到xx区田镇街道办事处xx村任职锻炼学习。
xx村,共有村民175户,410人。村民的人均纯收入接近9000元,主要经济来源有三种:一是外出务工经商,约占总收入的60%;二是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收入约占30%;三是政策性补贴收入约占10%左右。村里现有党员19名,设有3个党小组、3个村民小组和理财小组。
任职两年来,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和村同志们的帮助下,认真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五好"要求,加强学习,努力工作,自觉遵守基层的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是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的源泉还是学习,所以,我把学习放在首位。我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从机关到农村任职工作人员,要想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上有所作为,必须先静下心来加强学习。期间,除积极参加各项组织活动,虚心向领导和身边的同事们请教外,我还积极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到村任职干部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重点学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中央一号文件、《xx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关规定》及村民自治的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思想得到更好的进步,服务基层的意识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得到增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为到村里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转换角色,增强服务意识。
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从职务和职责上来说,就是积极协助村支部书记完成好支部的日常工作。在工作中,摆正位置,找准坐标,分清职责,掌握分寸。做到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服从而不盲从,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求实而不死板,竭力当好书记的参谋和助手。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以为农民群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态度和蔼,热情服务,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脚踏实地,认真完成工作。
自到村任职以来,自己克服交通不便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铺下身子,安心基层,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工作。两年来,除积极协助书记完成好支部的日常工作外,还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调研,掌握实情。熟悉村里的日常工作内容和程序,详细掌握村里的发展规划和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经常向村两委成员请教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分析,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措施。
2、积极参与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宣传、指导、督察、协调"作用,确保了xx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圆满完成。
3、协助村委实施了新建住宅楼工程。根据自己过去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在工程预算、招投标和施工管理中积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该工程于20xx年5月18日顺利开工,共建10幢240户,建筑总面积33000平方米,计划今年下半年全部竣工。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质量。
4、积极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新政策。传播农业新技术,提供致富信息,引导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秸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连续两年全村实现"不点一处火,不冒一处烟"的任务目标。
5、协助村委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的会议精神,在xx村扎实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治。
6、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做先锋"活动。多方呼吁,积极争取资金,热心为困难党员解决实事难事。连续两年的春节,都走访看望了村中的家庭困难户和老党员,并送去慰问金和粮油等生活用品,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中。
四、收获、体会与打算
通过两年来的任职锻炼,在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服务和奉献个意识;丰富了自己的工作阅历,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必须要做到"四心"。一是要虚心。必须放下架子,谦和待人,虚心向群众学习。二是要耐心。因为耐心是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前提。三是要热心。要热心的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尤其要争取村委班子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才有坚强的后盾。四是要细心。做到心细而周密,认真而不得有半点马虎。
两年来,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们的帮助支持下,我虽然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政治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开拓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这些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与xx村的感情联络,不管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农业信息方面尽可能的提供一些帮助。工作中,我将取长补短,恪尽职守,认真把在基层学到的理念和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去,以实干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三
自被选派为x镇x村第一书记的一年时间里,我按照《关于开展“到基层、办实事、走前列”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现作风在一线养成,形象在基层提升为工作目标,认真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驻村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是我区农村基层工作的一大创举。认识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增收事关全局,做好“三农”工作,是贯彻落实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全区三年目标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了解村情民情,为驻村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零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村干部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初始,我坚持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摸清村情民意,弄清村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村的实际,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克难攻坚,解决村民一些实际困难。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通过调研,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工作计划,着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
1、x村位于x镇东北部,距离圩镇2公里,209国道从村边蜿蜒而过,辖朝南屯、同昌屯、龙庆屯、大岭屯、田心屯、瓦窑屯等6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人口3300人。朝南屯有1329多人,同昌屯有551多人,龙庆屯有675多人,大岭屯有225人,田心屯有240人,瓦窑屯235人。全村耕地面积2160亩。其中水田约1000亩,旱地约800亩。经济上该村“多元”养殖业活跃,走的是一条以养猪业、养兔、养鸽为主,其他养殖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外出务工人口约500人,占全村人口的15%。
2、x村抓住新农村建设和被列为广西第三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村)契机,依托本村区位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多元”养殖业发展,形成了以养猪业、养兔为主,其他养殖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该村有生猪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0多家,生猪存栏2万多头,年出栏3万多头,占全镇生猪存栏总数的1/4以上,200只规模以上的养兔场3家,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养鸽场、养鸭场、养鸡场等,逐渐形成一个以养猪业为主,其他养殖业为辅的多元发展养殖专业村。每年为农民增收达300多万元,当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率先赶超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x村大岭屯是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屯有45户,人口250多人。全屯以养猪业为主要特色产业,生猪养殖已成为该屯群众经济收入的一个新亮点。全村现有规模养猪场3个,生猪存栏6000多头,年经济纯收入达60多万元。近年来,该屯积极打造“园林特色”新农村,加强“三清三改”,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共筹集15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村中“一环路”和二环路”,村中主、支干道硬化率达90%以上;投资30多万元建设屯级文化活动室,并修建了村青年小公园;村民自筹资金18万元建设村前三面光水利引水工程和渠道清淤工程;全屯沼气池入户率达100%,80%以上农户完成改水改厕工程,群众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条件明显改善。该屯还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新农村建设联合产业园,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和果树种植为一体,实现了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的目标。大岭屯屯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现每年屯级收入仅种养殖就达到了3万多元。屯里先后成立了村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村建设办公室、畜牧业产产供销联合会、养猪专业合作社和老人慈善基金会等,使得屯中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民主化。该屯创建的养老慈善基金会,7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可享受到60元钱的生活补助,逢年过节还发放慰问品等。目前,x村大岭屯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产业特色明显,已成为x区新农村建设一大亮点。
(二)加强城乡清洁卫生,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动员全村老少,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发动群众清理村中垃圾,大力整治村中脏、乱、差现象。三是通过制定村规村民约规范猪、牛粪堆放,村内及村周边一公里以内严禁露天堆放猪、牛粪。第四,要有吃苦耐劳精神;第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将此项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在此基础上,引导各家各户在屋前屋后及可种树的山坡种植果树、经济林,既绿化、美化村屯,又能在不久的将来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聚班子合力。
一是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不断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自挂任第一书记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
四、x年工作计划
一、村容村貌与环境卫生: 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留守在村里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要立即行动起来,高度重视,投入到“美丽·清洁乡村”活动中,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共建美好家园。
二、发展教育方面:“两基”迎国检是当前我市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正在努力抓紧抓好此项工作,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在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村的实际,与村党支部、村委及群众一起制定出符合本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
五、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配合有关部门督促村委干部建好村办公用房;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大石山区大会战工程,修建好进村的四级公路。拟建村务公开宣传栏。完善自来水进农户的收尾工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履行党员义务,立足该村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进x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十四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3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x县x乡x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
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
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郑店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郑店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郑店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10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
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郑店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10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郑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
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12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浒湾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郑店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郑店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郑店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新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篇十五
今年以来,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以加强自身建设为目的,以落实“三大任务”为根本,严守纪律,认真履职,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调查研究,把握情况,找准问题,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详细了解了xx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市人口计生委班子成员、各科室调研的情况,提出了“1345”的帮扶工作思路,即围绕发展经济这“一个中心”,抓好个体经济、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三个关键”,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四项保障”,实现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五有目标”,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做好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健全班子,规范工作。抓班子、育后备、建制度,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上任时,支部书记因工作被动被免职,计生专职主任被解聘,仅有的两职干部村主任、村会计,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积极性不高,村班子几乎处于瘫痪状态。面对这种状况,我积极入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一名群众威信高、公道正派的党员作为村书记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解决了村党支部选人难的问题。我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通过短信、谈心等形式,就为什么要当支部书记、近期打算怎样打开工作局面、怎么谋划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与支部书记沟通交流,及时进行提醒引导。该同志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很快进入了角色。作为第一书记,我坚持在村吃住,解决了“下得来”、“蹲得住”的问题,而且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7月底,为xx村成功地建起了党支部领导班子。目前,村班子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扭转被动落后局面有了良好开端。在选配好带头人的同时,我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帮助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三)解决困难,改善民生。一是整修房屋五保户。通过排查发现,有四户五保户的房子破旧,漏雨严重,存有安全隐患。我把这些情况立即向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作了汇报,提出了具体整改落实意见。市人口计生委党组随机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动员机关干部捐款,为五保户整修房子,并在汛期到来之前落实到位。目前,枣庄市人口计生委干部职工捐款3万元,为四户五保户整修房屋10间,解决了他们的安危问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二是解决吃水问题。吃水问题关乎群众的日常生活,一直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该村仍有三分之一的群众吃不上水,他们怨声载道、意见很大。经过分析,问题的症结在于,吃水按人头收费,而不是按用水量收费,造成了部分家庭浪费严重,再加之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严重,造成部分家庭吃不上水。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多次召集村干部,专题研究解决吃水问题的措施办法,提出了整修管路、减少跑漏;分路供水、延长供时;安装水表、按量收费;合理定价、定期收费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目前,已整修管路3600米,安装水表320块,实行分路延时供水,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三是整修道路。枣滕公路至xx村之间的乡间道路,是附近三个村群众进出的通道。由于年久失修,道路坎坷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给孩子上学带来隐患。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建议镇里把该路整修纳入乡村道路建设计划,协调附近三个村同修同享,争取资金4万元,用于道路整修。7月中旬,总投资40万元的1800米进村公路和80米村内道路的整修工程如期完工,群众出行不便,特别是孩子上学路途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四)密切关系,维护稳定。一是解决低保问题。在走访群众过程中,群众对低保问题反映强烈。群众说:咱们村低保变了味,有应该吃低保的没有吃,有不该吃的吃了。低保问题不仅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是反映村干部公信力的问题。第一书记借助20xx年度低保申报的有利时机,对低保工作进行规范:村“两委”严格按照标准条件,逐一审核,提出初步意见;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征求意见;在村内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对取消低保人员,逐户登门,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取得理解好支持。通过严密的程序,低保申报工作进展顺利,为应该享受低保的78名群众办理了低保,消除了群众的怨气,赢得的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村干部的威信。二是解决纠纷问题。针对该村当前宅基土地、债权债务、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矛盾问题增多的实际,第一书记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发现纠纷苗头,坚持多做疏导心理、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做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综合运用教育、行政、调解、司法等手段进行化解。4个多月来,第一书记已成功处理化解矛盾纠纷3起,达到了在加强沟通、理解信任中维其权、顺其气、聚其力的目的。三是救助困难家庭。市人口计生委把一户因病困难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第一书记把2位孤儿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了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帮扶。特别是第一书记,先后自己出资20xx多元,帮扶救助了3户困难家庭和3个孤儿,“六一节”期间给3个孤儿送去了学习用品和慰问金,鼓励我们树立信心,快乐生活。
(五)狠抓落实,搞好生产。一是修井浇地。年初,降雨偏少,春旱比较严重,而这时正是小麦返青时节,必须尽快浇水,否则,小麦收成就会减少。我就发动村干部,找来包井人员、电工,安装变压器,架设高压线,及时进行浇地。在浇地过程中,先后有三台机井因常年失修出现故障停机,我立即组织人员,连夜加班维修。在修井现场,我和群众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身土,一身泥,但我毫无怨言。经过两天的艰苦奋战,三口机井全部修好,及时把800多亩小麦全部浇灌一遍,保证了小麦的高产丰收。二是全力夏收。坚持早协调、早谋划,我与村两委就夏收工作认真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制定了夏收工作实施方案。先后组织7部收割机,利用5天时间,800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做到了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群众非常满意。三是认真防火。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xx村成立了由我任组长、村两委成员和村民骨干组成的麦收防火领导小组,设立防火指挥部,设置3处防控点,组建了有20人组成的防火小分队,昼夜24小时值班巡逻,确保万无一失。麦收期间,我村没有发生一起火情,保障了三夏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集中夏种。针对今年旱情严重的实际,麦收之后,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专题研究夏种工作,制定了包括种子选购、播机协调、灌溉浇地等各环节的工作方案,组织两委成员全力做好夏种工作。截至6月底,xx村800多亩玉米夏种工作全部结束,是全镇夏种工作进展最快、效果的村,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六)着眼长远,发展经济。建立土地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种地难题的有效手段,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基于这种认识,我坚持以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切入点,以土地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以土地合作社为载体,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目标,提出了“总支倡导、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土地合作社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初步形成了“土地变资本,产权变股权,农民当股东,保底加分红”的农村土地合作社模式,不仅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带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明确政策界限。按照土地合作社的要求,坚持“三不”政策,即始终坚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三不”政策,在坚持稳定承包权同时,实现搞活经营权,把握土地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稳定群众的思想和情绪。二是加强宣传引导。针对大多数农民对土地股份合作社普遍存在怕烦、怕难、怕失利等思想顾虑而不愿入社的实际状况,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印制宣传品、入户走访、广播介绍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合作社的好处,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群众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意识,提高群众土地入社的积极性,为土地合作社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完成注册登记。通过认真排查、反复考虑,筛选了5名合作社发起人,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组建了合作社机构,成立了“滕州市御宿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履行了合作社注册登记手续,给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加上双保险,走上了合法经营、受法律保护的的有效种植道路。四是签订入社合同。在确认土地的基础上,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入社合同。合作社以农户入社的土地认定股东股权,并提前兑付了保底金1000元/亩,农户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使农户更放心的入社。目前,已有220户农民与合作社签订了入社合同,占全村农户的68%;入社土地200余亩,占全村土地的20%;兑付保底金20万元。五是确定种植项目。为解决种植粮食作物收益低的问题,确立了种植中药材的发展方向。前不久,赴安徽亳州进行了3天的考察学习,经过商谈最后与一家公司签订了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全部收回的合作合同,确定种植白术100亩、丹参85亩,白术育苗15亩。预计总投资约55—60万元,预算纯收入在70万元左右。目前,合作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为村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制度建设薄弱。村党支部班子刚刚建立,虽然工作激情热情很高,但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工作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xx村现有党员19名,年龄结构上老党员多、青壮年党员少,文化结构上文盲半文盲多、有知识有发展头脑的少,性别结构上男党员多、女党员特别是年轻有知识的女党员少,年龄老化的现象非常突出。目前党员年龄均在38岁以上,的85岁。其中38—40岁的1人,仅占5.6%;40—50岁的1人,仅占5.6%;50—60岁的7人,占38.9%;60岁以上的9人,占50%。其中女党员1人,仅占5.6%。三是发挥作用不够。多数党员年龄偏大,精力跟不上,家庭负担较重,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会;有的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够积极作为;有的党员思想意识不正,甚至发挥副作用,群众不信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村级工作的需要。四是村级后备干部严重匮乏。由于经济条件落后,45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在家务农,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造成村级干部后继无人、断层脱节现象严重。1981年以来的30多年间,该村仅发展1名党员。五是派系纷争。派系复杂,相互纷争,相互诋毁,信访不断,工作难度很大。
(二)经济发展方面。一是集体经济空白。该村总人口1421人,总户数350户,集体经济上不仅没有任何项目,没有任何收入,而且欠债50多万元,发展的包袱相当沉重。二是个体经济薄弱。该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还相当薄弱,全村仅有加工户2户、养殖户5户、代销点4个,拖拉机、收割机等生产设备4台(套)。三是农业结构单一。该村村耕地814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仅有4户种植不足5亩的金银花,经济作物几乎为零,农业生产单一,结构调整缺乏主导产业。四是基础设施滞后。虽然村内道路较好,但进村道路和田间生产道路较差,影响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虽然有自来水,但由于年久失修,部分群众还吃不上自来水;虽然耕地都有机井,但由于设施不配套,浇地仍有困难,群众盼望吃水浇地、改善民生的愿望强烈。五是群众生活困难。由于收入少、条件差,农民增收缓慢,20xx年实际人均纯收入3600元,群众生活相当困难,而孤寡老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人群以及因病因灾返贫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目前,xx村有孤寡老人11人、孤儿3人、五保户10人,享受低保人数78人,困难家庭8户,群众盼望发展增收的愿望强烈。
(三)社会管理方面。该村精神建设、道德建设滞后,舆论导向发生偏差,群众思想混乱,村风民风较差,干群关系紧张,上访、告状的时有发生,矛盾较为复杂,不稳定的隐患和不和谐的因素仍然不少。
三、下步打算
(一)以提*部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坚持党的领导、群众自治和依法办事三者的有机统一,努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把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村级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和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完善水利灌溉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水利灌溉管网,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以创办土地合作社为突破口,加强经济建设。一是以调整农业结构为手段,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经济作物,帮助农民增收。二是以扶持壮大养殖专业户为重点,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坚持因势利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场地、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创办土地合作社为突破口,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树立规模经营、产业发展的理念,强化宣传引导,落实资金投入,加强过程控制,规范公司治理,建立经营管理激励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健全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抓好土地合作社建设,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帮助村集体和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四)以转变群众发展观念为重点,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风尚。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建设农村基层服务点。积极开展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市场观念和发展意识。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泛开展适应农村特色的健身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五)以宅基地整合置换为突破口,加强社会建设。搞好宅基地整合置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村容卫生管理制度,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