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一
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三,就是邻近的村子雷庄过古会的节日。那个时候恰逢暑假,我们这些孩子当然就会十分兴奋,欢呼雀跃,其高兴劲头不亚于过春节。因为雷庄处于县城通往关中平原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是通往省会的要道,所以一到古会期间,四面八方的商贩群众就会闻风赶来。也许由于乡里交通工具落后,也许由于古风延绵,也许由于古会期间有盛大的免费欣赏的秦腔艺术,电影放映,各类杂耍等;古会的兴旺就不言而喻了。在物质和精神贫乏的年代,古会无疑是乡里人一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大交流。
或是为了补充家庭收入,或是为了开阔眼界,或是为了放松一下疲劳的身躯,或是为了让老人们看上喜欢的秦腔艺术,或是为了让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们,总会兴致勃勃的带上老人和孩子,到古会一游。老人喜欢看戏,孩子们喜欢看电影,杂耍,青壮年男子呢,则有一种卸不了的责任,他们有的往往会带上自己家里生产的瓜果,农具等,到古会上换些大团结以补充家用;妇女们呢,也会带上自己编织的手工品,布料等到集市上添些收入;另外,更有外地的商贩带上成品的衣服,洋布,皮鞋,凉鞋,玩具等到古会上展览,之所以称展览,因为那时人们的收入太低,有几个人家有富裕的钱去买那些奢侈品呢?七八十年代之间,大多数人家一贫如洗,人们穿的都是家里妇女们手工做的粗布布衣,布鞋,哪能穿上洋布做的衣服,更别说皮鞋,凉鞋了。也许正因为穿不上,所以人们就总是带着一种羡慕的眼光来古会参观展览,让渴望的心灵产生一种美好的梦想。如今,这种梦想早已实现,也许人们回想那时的梦想心里都会发笑,但在那个时期那种情形下的确是一种奢望。遥远的古会不仅仅是乡人们之间的温馨交流,也许还蕴含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
古会一般会持续七天,在到来的前几天,人们就会念叨再过几天就是“雷庄古会了”,孩子们也是奔走相告,好像要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沉浸在古会到来时的欢乐气氛之中。而一到那个时节,古会的第一天,孩子们就会三三两两地跑着前去,似乎在向大人们证明着自己有能力到这个世界闯荡。大人们这时也会适当的放松对孩子们的束缚,因为古会毕竟是在邻近的村子,还有孩子们都是成群结伴的,但也忘不了反复叮咛孩子“千万要小心,不要走丢了,你们都在一块玩,赶太阳下山前回来。”孩子们也会满口答应,从大人们哪里讨要几分钱或几角钱,然后呼喊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出发了。
古会的热闹不仅仅是在古会集上,其实更在古会的路上,从乡里的小路上一眼看去,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人陆陆续续的向雷庄汇集,因为那时生产力的落后,自行车都很少,更别说摩托,汽车了,赶集的大多数都是步行前去,但也有赶着骡马车的,不过车上坐着的都是尊贵的客人,出嫁的女儿为了表示一下孝心,特意从娘家接来爹娘,让辛苦的老人享几天福,赶车的女婿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卖力,赶车的吆喝声回荡在幸福的田野上。当“镗镗”的车轮驶过路旁的行人边时,不难看出赶车的人的得意的神态,他们会发出“咦”“驾”“外”的指挥声,让骡马乖乖的回避行人,然后又优游自如的从人群中穿过。可惜,这一种古老的声音早已消逝,只能在记忆里听到他们的吆喝声和指挥声了。赶古会的妇女们走在一起,和孩子们一样,她们也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体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古会时节是个难得的休闲时节,她们聚在一起会唧唧喳喳的品评着对方衣服和手艺,谈论着家长里短,婆媳关系等等话题。青壮年们有的担一担香瓜,有的拉一架子车西瓜,有的推着自己编织的笤帚,还有的驾着小孩,一路上说着笑着,兴冲冲前去赶会。
古会一到正午时分,就已经是盛期了,雷庄的两边街道上,商贩林立,卖衣服的,农具的,瓜果的,小吃的,一切可谓是应有尽有,万象罗列;集市上吆喝声,说话声,骡马的嘶鸣声,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大人喊孩子的高声吆喝声,真可谓是声声入耳,热闹非凡。随着街道边上炸油糕的“啪啪”声的吸引,一阵阵油香气就会扑鼻而来,卖油糕的就会以哪一种悠长的极富诱惑的口吻喊着“热油糕,又香又甜的热油糕”,待你前去,那里却早已围满了人,你就再好耐心等候。转身,旁边又是切开的红瓤西瓜,“沙甜沙甜的西瓜二分钱一斤”“快来品尝幺”,诱惑的叫卖声很快就会吸引有点口渴的人们。孩子们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就像在夹缝里游来游去的鱼,倒也自得其乐。那些到古会上相亲的青年男女,一定不会忘记到那些衣服摊前,给未来的女婿或媳妇买上一两件感心的礼品,然后手拉手就到了雷庄的戏台下。
雷庄的戏台是最热闹的地方,戏还未开,锣鼓未敲,台下就已经挤满了人,足以见得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慕了。雷庄的戏一般分两场,中午一场,晚上一场。不管哪个时分,都是人山人海。雷庄的戏台是一座古庙改造的,古庙建于村子地势最高处,距离四五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那飞翘的檐角,那高耸的殿宇。雷庄寺庙里里面有很多房子。可以想象这里在解放前就是一座方圆十里的大寺庙,一定有不少和尚,也足以见出雷庄的过去影响力。解放后,人民政府宣传无神论,打倒封建迷信活动,所以精神烧香的人们就少了,和尚们也散了,不过就保留了这么一座宏伟的古代建筑,里面的神像也不知被人们扔到哪里去了,后来为了不浪费这座建筑,雷庄大队的队部就搬进了这里,里面设有民兵连,成为雷庄村级行政部门的办公基地和民兵武装的训练基地。每年一到古会时节,队部就会主动让出让演员们居住休息。
雷庄的戏台就这样红红火火了几十年,那些传统的戏目里演绎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杨家将们血染金沙滩的精忠烈魂,周仁回府的荡气回肠,一直在人们的心里回荡和上演,教育感染了一批又一批淳朴的人们;那些豪爽粗犷的西北汉子吼出的秦音震荡着大西北的土地,震荡着黄土高原的村村落落;那些装扮的美若天仙的女演员们柔婉细长的绵绵唱腔落在那些干燥的土地上,落在常年刮着西北风的旱塬上,让粗犷的西北人也有了江南一样的绵绵柔情。最爱欣赏秦腔的老人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漾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绕于膝下,不懂戏剧,只为那锣鼓敲得兴奋地拍手。看戏,尤其在晚上最好,看那灯光通明的舞台,明暗闪烁的彩灯,化妆的精致美丽的演员们简直看不出一点点破绽,那一处处唱腔,手势,走姿,活化了过去的朝代,曾经的辉煌和衰落,寄予后人的深刻道理。在这座简单的舞台上,上演了一曲曲红脸忠臣,白脸奸臣的历史故事,演绎了一曲曲泣天地感鬼神的梁祝般的圣洁爱情故事,给无数的青年男女心里种下了神圣的美的种子,爱的种子,让人们懂得人间的幸福,人生的追求和意义。
可惜欢乐的古会只有七天,很快就会过去,但在七天以后仍可以看到人们的余兴未尽,人们的留恋,陆陆续续的商贩和人们还在来来往往。古会的魅力由此就可见一斑。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富裕,家电的普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整个提高。昔日繁华的古会和雷庄戏台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记忆,古会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时代人们的欢乐与幸福,记录着时代沧海桑田的巨变。那一群群涌动的人流,那一声声悠长的吆喝声,那美丽的戏台,那天仙般的演员,那粗犷的苍凉的秦腔,一定还鲜活在人们的心中,鲜活在那些已经长眠在底下的老人心中,在曾经落后贫穷的土地上,在他们看不到背后今天的盛世繁华,享受不到今天的楼房花园汽车的日子,那古会和戏台一定温暖了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感到了生的欢欣和人间的快乐。
古会,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段灵魂深处抹不掉的记忆,就让它永远活在热爱它的人们的文字中吧!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二
在杭州湾南岸,有一块呈折扇形铺开的风水宝地,俗称“三北”——想当年,这是镇海、慈溪、余姚三县的北部地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索性沿着翠屏山,把三县的北部地区划成了一个新的慈溪县——她背靠翠屏山,面朝杭州湾,放眼东海,坦坦荡荡,真所谓“涛声接飞浪,朝霞戏山岚”,一派生机,尽显风流! 宁波慈溪位于浙东,历史悠久,据河姆渡出土文物测定,约在公元前5020xx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其得名源于“治南有溪”及“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故事,因青瓷、移民、围垦三大文化名重当世。慈溪是一座山城,山连着山,望也望不到边;慈溪还是一座桥城,桥接着桥,把江南的青石小巷串成戴望舒笔下的唯美意境。桥多的地方水就一定少不了。小小的慈溪,河流纵横,给小城增添了许多灵气,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上林湖。如果说达蓬山、五磊寺、杜湖、杨梅,都是慈溪的标签;那么上林湖则像慈溪的胎记,由始至终,伴随着慈溪成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前人形容西湖的,可是在我眼里,这诗句大可用来形容上林湖的美景。
栲栳峰下是上林湖。上林湖这名字起得好,不由得让人想起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当时的栲峰林湖一带,遍布寺院。栲栳溪旁有东山寺,上林湖中有普济寺。岑安卿也曾常去,留下了许多好诗,像《东山寺》有句云:“过湖人骑白雪马,待客僧立青苔矶。花边飞杯酒一斗,石上解衣松十围。”真是好意境,让人心向往之。上林湖,地处慈溪市匡堰和桥头两镇之间,是一处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所在。 记得第一次去上林湖,是在十多年前的秋天,老师带着我们去上林湖野炊。站在上林湖北边的堤坝上面,迎面而来的秋风带着湖水的清凉和湿润,顿让人神清气爽,忘却尘世间的俗念杂想。只见秋日的上林湖,湖面开阔,安静恬然如处子,湖水清澈碧透,倒映出蔚蓝的天,洁白的云,黛色的山。湖边茂盛的秋草在阳光下一片金黄,熠熠生辉。浅水处清晰可见湖底的卵石,成群结队的小鱼嬉戏在水藻中。风掠过,平静的湖面顿时波光粼粼,点点金光跳跃着,追逐着,似乎上天一不小心把太阳跌碎在湖里。
上林湖三面环山,眺望四周,群峰连绵如屏障,山上草木繁茂,林壑优美,满眼是不同层次的绿,间或点缀着小片的黄或者红,那是落叶乔木的叶子已经转色了的缘故。湖水是蓝的,倒映着天上的白云;水草是绿得发亮了,于是引得老水牛迈着沉稳的脚步,慢慢地浸入湖水。
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而据百科“色”字条解释,“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专家们恍然大悟: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它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
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时期烧制成功,不久之后,五代吴越国王钱氏就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它当然远离百姓,高高在上了。至于它的名称,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一类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一千年的脑筋。而细想想,这个“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实的与虚的内容。这样极富深意的名称,恐怕只有浸泡在诗歌海洋里的聪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鼎盛时期的青瓷,生产日益发达,大批越窑青瓷经浙东古运河,转明州港外运,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涉重洋,进入世界文明的交流行列。青瓷如何走出上林湖进入古运河我们不得而知。20xx年夏天,干旱无雨,上林湖湖水下降,这使得深藏在湖中的许多秘密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人们发现一地碎片的湖底,居然有一条卵石铺就的精致小路伸向湖中心,3米左右宽,几百米长,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碎瓷片。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不已:路在瓷下面,可以肯定路在制瓷前就已经铺就,也许那就是为运送瓷器的专用通道。那它又怎样与四通八达的运输线连通呢?据说上林湖深处原来有条连通浙东古运河的河流,也许这条路就是连接古运河与窑场的路。那些贡奉朝廷,销往海外的越窑青瓷就是从这里开始它的文明之旅,也许它就是“海上瓷器”之路的起点。
湖的西边沿山脚有一条小路,蜿蜒曲折。沿山路绕湖前行,耳中不时会传来林中婉转的鸟鸣声,闻之顿觉上林湖之幽静深远,如坠世外桃源。半道上还会碰到一两个樵夫担着柴从山上下来,狭路相逢,必须侧着身子才能让他们过去。樵夫的前面或者后面跑着一只黄狗,碰到生人,会吠上两声,不过这些狗大抵不会伤人,在樵夫的呵斥下径自跑远了。除了鸟鸣声,狗吠声,还会听见叮叮咚咚的声响,仔细察看,只见一条涓涓细流掩藏在枯草之中顺山而下,溪水汇入湖中。因是枯水季节,湖水比平日里小了许多,真正水落石出,大片的卵石,大片的瓷器碎片裸露着。
之后,我一次次去上林湖,无论春夏秋冬,在上林湖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忘返。某一天,读到余秋雨的散文《乡关何处》,他在文中写到了上林湖的瓷片,那时候我很震惊,是的,确实是震惊!我为自己的家乡有着这么辉煌的文明而震惊,我没想到我一次次用来打水漂的瓷片,竟然就是举世闻名的秘色瓷的碎片,我实在是太奢侈了,奢侈到了无知的地步!
上林湖的水很清,山很静,在上林山水中穿行,烦躁的心会变得安静,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成为乐山的仁者、乐水的智者。在这里,轮船的马达声是唯一的不协调,像音乐流转时的一个休止符,让人不由多了一声叹息。在群山的环抱中,上林湖慵懒地伸了一下腰,于是玲珑的曲线尽显无遗,曲曲折折是它优美的身姿,水波摇曳是它迷人的笑靥。湖的四周山势陡峭、林丰木茂,清幽的景致独得天地的宠爱。湖南面有山,名曰栲栳山,因故老相传曾有仙人在此居住,又名仙居山。山中小径蜿蜒,流水琮琤,不时有鸟儿扬翚振彩,宛如人间仙境。每逢雨季,飞瀑如练,气势磅礴。湖东面有白湖、杜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古迹,风景美不胜收。缓步前行,还能看到一座石屋,由外入内,借陶渊明的话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出门下山,便见两块大石头与小溪毗邻而居,一左一右分列道旁。相传古时候曾有位赤脚大仙挑着担子路过这里,见溪水清澈,便放下担子饮水解渴,谁料担子落地生根,放下之后再也挑不上身,赤脚大仙只得怏怏而去,故当地人称之为“松杠石”。 当然,上林湖的千古流芳,不只在于它有一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容颜,还在于它深邃的内涵。上林湖的内涵便是越窑,是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用短短十四个字,点出了越窑青瓷的魅力。
一片湖滩,遍地是瓦砾。大大小小的瓷片,如沙石之贱,从湖底直铺到山脚边。依山而上,是一带竹林,空山寂寂,疏影摇曳。进去的小路,三三两两地铺着几块石板,虽是枯雨时节,边沿里依旧渗出水来。偶有碎碎的阳光射将进来。一条枯溪,填满了败枝残叶。钻出竹林,翻上一土台,是又一种感觉。在这山林深处,太阳也似乎特别地近,特别地净。回头摸一下背,也有阳光散射出来,穿插几缕清风,传出几声尖尖的虫鸣。一株老树,折将了半壁身子,斜倚着,似乎要与你背靠背,又仿佛有小和尚在树荫下偷懒睡午觉。遍寻山岙,似有基石,不知是否就是普济寺旧址。遥想当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何等情境。怎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哪有青山长久?——一切都远去了。
越窑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青瓷窑系,而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中心产区,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淀湖、杜湖、白洋湖一带留下了从东汉到南宋的规模宏大的170多处窑址遗迹,当时越窑烧制的秘色瓷为青瓷中的珍品,“千峰翠色”、“雨过天青”等是前人对越窑青瓷的赞美之词。当时的上林湖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百姓,还远销海外。历史上上林湖青瓷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钟爱,是“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信使。可是到了北宋末期,由于种种原因,越窑青瓷逐渐消失在上林湖畔……
我看着陈列室里的件件青瓷器皿,那名目繁多的瓶、罐、盘、壶、炉、碗、盒,造型典雅端庄、制作精美绝伦、釉色晶莹剔透。最有意思的是一个三足蟾蜍,其体态丰满,昂首启口,双目圆睁,前两足自然支撑,后独足曲蹲,伏在一片荷叶之上,看情形是蓄势待发。蟾蜍背部有一圆孔,腹中可注水。据说这是古代文人用来盛水以备磨墨之用的文房用具水盂,古代金榜题名也称“蟾宫折桂”,所以用蟾蜍作水盂又可以寄托读书人登科及第的美好愿望……
俗话说:“一部陶瓷史,半部浙江造”。而浙江的七分秀色尽被上林湖夺去。作为我国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上林湖越窑有“唐宋瓷都”之称,是一座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位列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001编号。它完成了“原始青瓷”向青瓷的完美过渡,烧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晚期,经过两晋、唐、五代的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迄今已发现的古窑址有193处,其中以上林湖窑场最为集中,质量居全国各大名窑之首。据史书记载,五代吴越国在上林湖曾设置过官监窑,专门从事生产釉色青绿、釉质莹澈的“秘色瓷”,作为皇家进贡之用。于是“类如冰、质如玉”的“秘色瓷”成为上林湖上乘青瓷的代名词,也成为历代文人入诗上画的题材被争相吟咏。关于秘色瓷,在当地还盛传着孝女投炉,以身炼就秘色瓷的感人故事。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倾倒于它的绝世风华,以至于当这种神秘的瓷器和烧制的秘方消失时,它在世人心中几乎成了一个虚无飘渺的美丽传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上林湖还承载着自己童年的记忆。正如余秋雨所言:“我要感谢上林湖,我从小就喜欢在这里玩耍、游泳,正是这样的童年时光给了我强健的体魄。”以前,当地人都喜欢去上林湖游玩、野炊,那里残窑废砖,碎瓷断片,俯拾皆是。“上林湖里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弯腰捞起来一看,是瓷片和陶片,一脚一脚趟过去,全是。” 那些瓷片和陶片经过湖水多年的洗涤,釉光锃亮,厚薄匀整,摸在手里有种温润的感觉。踩着满地青瓷,瓷片上的花纹和图案,给人一种残缺的美感,甚至连用瓷片“打水漂”这种孩童的游戏都变得诗意起来。
如今,那些散落的碎瓷片已被保护起来,交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温暖而滑腻,滑腻而绵长。 然而有一段时间,人们似乎把越窑青瓷给遗忘了。直到青瓷瓯乐重现人间,并由复活走向繁荣,上林湖越窑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线,深深地把人们的心灵震撼。越窑青瓷“瓯乐”,又称“水盏”之乐,是以“越瓯”为主奏乐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表演技艺,它雅俗共赏,既做得阳春白雪,又做得下里巴人。199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在慈溪市上林湖龙口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唐宋时期的多种青瓷器乐,同时研究人员还从古代文献中发现早在唐宋时期,越窑青瓷瓯乐就已深受民间百姓及文人雅士的青睐,还出现过郭道源、步非烟等专攻瓯乐的演奏家。20xx年,慈溪青瓷瓯乐课题组经过努力,终于烧制出可用于演奏的越瓯、编钟、瓷鼓及吹奏等4个系列近20多个品种的青瓷乐器,濒临失传的瓯乐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先后登上浙江省文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舞台。
我曾有幸听过《越瓷风》、《鸣鹤梦寻》,那韵律里展现的古朴美感和现代气息,美极了。而且声音是那么干净,真如天籁一般,把人心里的杂念都过滤开了。昔日,上林湖炉火熊熊,而今,越窑青瓷将带着曾经的辉煌和梦想,继续绵延传扬。慈溪,这座江南小城,也因那一湖青瓷,独得了半部江南的风采。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三
我的家乡在黄龙山麓以南的渭北地带,这里陇原起伏,气候温和,山川秀丽,人文底蕴深厚,黄河文化的熏陶。生于斯,长于斯,我深深感受到黄土地文化的博大与深沉。
要说黄土地,不能不说到陕北。陕北于我来说,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因为家乡的北面就与陕北的黄龙山脉毗邻。走到黄龙山上,也就到了陕北地带。陕北是红色革命的圣地,我一直向往着到陕北一看。因为憧憬陕北红色文化的底蕴,自然接触陕北民歌——信天游就比较多。听着陕北的民歌——信天游,我常常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
由于日久天长,我与陕北的民歌——信天游竟然结下不解之缘。
陕北的民歌——信天游,有其浓烈的抒情味道,高亢激昂,雄浑豪放,有时也显现沧桑悲凉。那种浓烈的抒情味道,对于喜爱诗歌的我而言,感到很舒服,也让我很投入。
我喜欢听的陕北信天游,有《兰花花》、《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走西口》、《三十里铺》、《回延安》、《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听着这些高亢激昂、感情浓烈奔放的陕北民歌,我仿佛看到陕北黄土地貌的沟沟坎坎,山山岭岭。
我曾经去了一次陕北,当然是路过,汽车沿着高速道路行进,可是,进入我的视野的景象,不是一道道岭,就是一座座山,沿途很少有村子,不知是高速路绕过了村子,还是村子本身就藏在那些山沟沟里,当然,有时也幸而看到人家,但仅仅是一两个废弃的农户之家,就在那半山腰上。后来,也从电视宣传片里看到陕北的地理地貌,那是一片又一片山连着山、岭连着岭的黄土沟壑地貌图,与我的家乡渭北地带相比,我们那里的沟壑就少得多了。我忽然明白了,为何在我们那里难以产生像陕北民歌那样的艺术奇葩了。
陕北的民歌——信天游,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想,这也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绝不是一时一地就可以兴起的。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研究民间艺术的学者,我只是凭着自己的想象推断而下结论的,就像诗歌的发展从四言到五言直到七言乃至长短句的发展一样,都有着一个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过程。
唱陕北民歌,往往需要很大的肺活量,恐怕这是江南地域的人们所做不到的。那么,江南地域的艺术特点就较为细腻,含有一种水的柔情蜜意,是典型的婉约派。如扬州评弹就是如此。而陕北民歌的粗犷豪放,犹如关西大汉,这恐怕就是陕北地域的艰苦环境和大西北的气候磨砺而成,关西大汉往往是大碗吃着羊肉泡馍,大碗喝酒,既有吃苦耐劳的强壮体魄,又有翻山越岭、走南闯北的生活阅历,性格也是豪放直爽,泼辣迷人。不轻易谈爱,一谈则是爱的死去活来。这是陕北民歌中所透露出来的民族气质。
陕北民歌内容的多样性,也与陕北民歌另一个表述——“信天游”有关。“信天游”,顾名思义,有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受约束的自由特点。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只要累了,只要愁了,随便就吼一声,唱一曲,有时就是自编自导,真正有着独抒性灵的艺术特点。从民歌丰富多彩的内容上,我们也可看出,陕北民歌的创造者在民间,在广大的劳动人民之间,这应该是陕北民歌——这支艺术奇葩能够发扬光大的原因所在。
但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随着更多影视文化的介入,陕北民歌的生存发展土壤正受到严重的挑战,亟需保护发展陕北这一艺术奇葩的艰巨文化重任就摆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愿我们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能够在新时代继续唱响,发扬光大。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四
在贵州省安顺市东北方向20公里处,有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村庄——鲍屯村。鲍屯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为当时“调北征南”大军的一支先锋部队所建,迄今已有600余年。
鲍屯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妙的规划布局、古朴的建筑风貌,民居风格独特、村落园林自然,水利工程设施保存良好,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服饰、戏剧、武术、音乐、舞蹈、饮食、宗教、民风、民俗等)极为丰富,是屯堡文化地区极为典型的村落,具有“屯堡第一村”的美称。
水利:黔中都江堰
踏进鲍屯,眼前就映入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江南水乡景色,这正是鲍屯水利工程带来的福祉。鲍屯的明代古水利工程从西往东流入邢江河,鲍屯先祖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的拦河坝,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新河,将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态势,此水利工程与都江堰的功能相似,被誉为“黔中都江堰”。顺河而下,又修建多座引水坝和多条引水渠以及高低分水龙口,使村落周边不同高度的20xx余亩田地都能得到自流灌溉,对农民免受干旱影响、保证粮食收成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水仓”所在的河底不断有泉水补给,因而,即使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上游河水断流,鲍屯依然“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
军屯:“八卦阵”布局
鲍屯的村落建筑十分独特、奇妙,整座村落的建筑体现了明代中轴、对称的城镇建设理念,从鲍屯南面的大门进村,就可以依次看到汪公殿、大佛殿、关圣殿、练武场、古戏台及鲍氏宗祠等古建筑物,它们成“一”字型排列组成中轴线,中轴线的两侧,由数百座石头房屋组成8条弯弯曲曲的街道,纵横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八卦阵”,八条街道分别叫做青龙阵、白虎阵、长蛇阵、雄狮阵、金鱼阵、火牛阵、玄武阵、鹿角阵。在这样的布局下,一户民居便是一座石头堡垒,一个村寨便是一座石头之城,这一座座石头构建的复杂防御工事,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保持了明代屯军的军事建制特点,给后人留下了战争建筑文化历史遗迹。
服饰:明代“活化石”
走进鲍屯村,所见妇女服饰都是一身地道的明朝江南汉族装扮:身着青、蓝、粉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客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这样的服饰被称作“凤阳汉装”,是明代传承下来的汉族传统服饰,是目前屯堡地区的一个典型风貌特征,堪称明代“活化石”。从那一件件“凤阳汉装”中,显露出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和线条跳跃、构图紧凑的艺术个性,流淌着江南的余韵、飘逸着明代的遗风。
地戏:军事艺术化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屯堡地戏,在鲍屯日益发扬光大,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目光。演出时,演员额顶脸谱(即面具)、面罩青纱、身着长衫、背插靠旗、腰系战裙、手持刀枪斧钺。在锣鼓伴奏下,唱着古老的弋阳老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边唱边舞,以人物更换寓时空转化,借步伐跳跃拟征程跋涉,就竹鞭挥舞为金戈铁马,依桌椅摆设像高山要寨,在抑、扬、开、合的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产生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虚实结合、形神兼备。鲍屯地戏使用十八般兵器打杀拼剌,唱腔激越粗犷,套路多富有生活情趣,动作勇猛逼真,主要演出《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三台军傩戏,充分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
近年来,鲍屯村结合“四在农家•美在乡村”创建活动,在保护中开发,依靠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神秘的屯堡古村落正在散发新的活力。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五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标志,观一个地方的文化便可识一个地方的人。
关中秦人向来以粗犷,豪爽著称,而能够完全体现关中秦人这一风格特点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印记自然离不开向来以高喉咙大嗓子著称的秦腔艺术和向来喜欢以大碗咥羊肉泡馍,大碗吃如皮带一样宽扯面的饮食习惯。关中地处大西北,民性朴实敦厚,在西北广袤粗犷的黄土地上,他们默默耕耘,像老黄牛一样耐苦耐劳,累了吼一声秦腔,解困解乏。其实,彰显他们粗犷豪爽性格的文化印记之一还有离不开他们每年在正月十五打得热火朝天的“社火”。
“关中社火”是关中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关中人们崇尚过年,这年不过十五都不算过完。而每年在到十五之际不打一次社火好似这年还没有过完,好似年还没有尽兴。于是,在我的印象里,“打社火”可以说是关中秦人给年做收尾的最后一个工程。这最后一个工程必定是精精彩彩,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壮壮烈烈,慷慨激昂。
表现这些特征之一的就是关中社火必定是参与人数众多,阵容庞大,气势磅礴。而每一次参与打社火的群众演员至少也不下百人,当然这百十来人的队伍必定是有着统一的指挥,有着明确的分工,来不得半点乱套。指挥锣鼓队的是必定是一位有着威望和组织能力的村中能人,他走在队伍的前面,手持一花杆,在队伍表演时,他神情庄重,双手上下翻飞,动作有力,节奏分明的指挥着打得声势惊人的锣鼓队。你看他,头裹一毛巾,身缠一红绸,穿着宽大的汉服,脸眉略一化妆,显得更加威武。后面队伍的表演进不进状态,看看他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了。
你看他,指挥起来,眼睛紧紧盯着后面的锣鼓队,身体随着手势,前后一俯一仰,花杆在空中上下抖动。锣鼓打得轻时,他身随手形,如雁落平沙,动作轻盈;而当锣鼓打得激烈时,欢快时,他则连人带整个身子都舞动起来,跳了起来。而后面的锣鼓则打得更欢了,那震耳欲聋的声音,那欢天喜地的声音,好似这些昔日的庄稼汉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在这时都要充分的奔泻出来。那敲大鼓的鼓手们,像喝了一壶辣烈的西凤酒,满脸通红,神情激昂,手下的鼓槌如种庄稼抡起的锄头,有力而又有节奏。他们尽情地敲着,忘我的敲着,黄土地上汉子们那一种粗犷豪爽的欢劲儿在这时都淋漓尽致的迸发出来。
排在在他们后面的钹儿队伍,则是清一色的青年壮汉,他们统一服装,统一的毛巾裹头,好似古代的勇士们。他们手中的钹儿,镲儿挥动起来,竟也是声势夺人,喧天动地,其畅快就像人们喝了一壶二锅头,那热烈的气氛似乎全要集中在他们的身上了,看了令人热血沸腾。由于他们的有力配合,于是一会儿是惊天动地的锣鼓,一会儿是欢天喜地的钹儿镲儿声,这一起一伏,一清一浊的千古雄音于是就飘荡在黄土地的角角落落,山山峁峁,沟沟坎坎,飘荡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人们的心坎上了。如果说秦腔是通过唱吼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外,那么,这惊天动地,欢天喜地的锣鼓声,钹儿镲儿声则无疑是表达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粗犷和刚毅,表达了他们能经得住生活的苦难和磨砺的阳刚精神。这精神,综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身上那一种历经磨难而毫不屈服的龙腾精神。
好,看,后面还有更精彩的,那一群紧随着锣鼓,钹儿镲儿声舞动起来的关中婆姨们已经在欢天喜地地表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了。瞧,她们装扮一新,有随轻盈的身姿舞动起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绸子表演,也有紧随灵活身姿敲打起来的活蹦乱跳的腰鼓表演,还有她们那紧随脚步扭来扭去笑容可掬的神态,无不令人受到欢欣和鼓舞。关中婆姨们活泼欢快的诗意表达无不充分展现了她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黄土地上的那余音绕梁的秦腔,给人永久的回味与遐想。
令人感到震撼的还有那高跷队伍,演员们身着舞台戏装,或武生,或青衣,或丑角,或凤冠霞帔的皇妃,或威严凝重的皇帝老儿等等,他们脚踩高高的跷木,令人惊怵。但是他们却一个个怡然自得的神情,好似闲庭信步。这不能不令人惊叹黄土地上这勇毅而又聪慧的秦人了。他们脱下戏装能把那一片苍茫的土地耕耘的五彩斑斓,又能把那白花花的面粉做成各种各样令人喜爱的美食;穿上戏装,他们又能把黄土地上演绎千年的秦腔艺术角色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这真是令人遐想令人回味的一片神奇的壮美的土地啊!
最让人捧腹大笑的是社火尾巴,这是一个幽默诙谐而又十分可爱的丑角,如果说前面的队伍给予人们的是庄重激昂的感情感染,那么,后面这个角色给人的就是滑稽与搞笑。这真是寓庄于谐,庄谐具备,声情并茂的一场大型演出。这样的演出每年一次,但是却令人难忘,令人期待,令人回味。从关中社火声情并茂的演出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秦人那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开拓精神,我们再一次浓浓的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流淌着民族精魂的粗犷和刚毅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何以不能腾舞世界呢?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六
但凡穿越过湘西矮寨的有心人,在饱览一番崔巍瑰丽的高山峡谷奇观之后,都会倏尔萌发一丝奇想——亿万年前,矮寨一定有过一次骇浪排空石破天惊雷霆万钧的裂变。
任何裂变都是一次对现有状态的撕裂和毁灭,任何一次裂变都伴随着一阵不可名状而又不得不独吞的痉挛和灼痛,任何一次裂变都将会在燃烧熔化中获得新生。矮寨就是在亿万年前那次喜马拉雅运动中经历了裂变,赢得了新生。
武山、崇山、吕洞山这三个在造山运动中诞生的婴儿还没有来得及褪去一身热浪逼人的雾水就已联手托起矮寨这块谷地。随之而来,漫天豪雨的侵蚀,惊天动地的崩塌,又在武山、崇山、吕洞山周遭裂隙间恣意切割,发育成两个险峻幽邃的峡谷群——德夯峡谷群和双龙峡谷群,两个谷群各抱地势肆无忌惮又毫不留情地挤压着矮寨对面坡地,占尽地利后,各自落落大方地伸出一条迂回的狭道,在矮寨谷地把手言欢,融为一体。
轰轰烈烈的裂变往往都有刻骨铭心的泪水滂沱,漫天飘舞的豪雨就是灼热的泪水,豪雨般的泪水在抚慰伤痛的天荒地老中渐渐汇流成峡谷中两条激荡奔流的溪河,峒河自西,德夯溪从北,径自沿着峡谷甬道奔涌而出,在群峰簇拥的矮寨不期而遇,合二为一。
矮寨素来矜持,却非凡大度,敞开胸襟接纳了来自万古千年的幽谷、溪河、峰林、峭壁、飞瀑、流泉……这些都是饱经沧桑的自然派大师,毫不遮拦袒露着一身豪气,早已反客为主,才思泉涌,挥洒自如,联袂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千古峡谷名曲——矮寨天险。矮寨憨态可掬,笑看大师们纵情,任风弹奏,任岁月高歌。
最先莅临矮寨天险的是湘西苗族的先辈们,苗族史诗《古老话》里清晰地记载了几支苗民辗转迁徙至此的情景。多灾多难的苗胞自从洞庭湖决定西迁武陵山区时就有了一个约定:面朝大山,按支系和宗族迁徙,每个宗姓各置一面大鼓,敲鼓而行,彼此照应。当一群群筚路蓝缕的苗胞,牵父携子,引哥带弟,溯武溪接踵来到矮寨时,几乎不约而同的被眼前突兀的天险震住。多年的经验多年的习惯使然,每逢生死存亡之际,都得合鼓立社,椎牛祭神。我们可以想象当初合鼓祭神的场景,那一定是一场最虔诚最肃穆的盛会:掌控祭祀的巴代面向矮寨天险伫立,手持司刀,摇晃铜铃,喃喃而语,召请诸神,巴代身后是一片黑压压长跪不起念念有词的苗子苗孙。法事礼毕,锣鼓齐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着一根硕大的五花柱轮番刺牛,踏歌而舞,竟然乐此不疲长达九天九夜。
一场鼓乐便是一种坦诚的祈拜,一次鼓会便是一次与神的沟通。苗胞们顿然醒悟,豁然开朗,重结鼓社,除一部分苗民留住矮寨外,其余大部分成两股沿河击鼓开进,一股往峒河上游,经大兴直奔崇山峻岭;一股沿德夯溪而上,赶赴吕洞大山。
恐怕谁也不曾料想,就是留下的这一面大鼓与矮寨天险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鼓乐长鸣,积年累月吸日月之精华,聚山川之灵气,竟然把仅当作联络的鼓声演绎成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体如游龙、袖如青霓的苗家鼓舞,竟然把偏处一隅的矮寨、德夯苗寨渲染成乐鼓铿锵高亢激越的“天下鼓乡”。苗鼓这支奇葩既融进了苗族生命的吟唱,也融入了矮寨奇山异水的大合唱。矮寨奇险为苗鼓注入了刚健和雄浑,苗鼓又为矮寨的天险和峻拔和声呐喊。
矮寨苗胞千百年来面山而居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欢快的鼓乐也似乎维系了这习惯了的平衡和宁静。但“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行路难的苦衷一直在压迫着困扰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苗民,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险峰中云遮雾绕的平衡和宁静。
矮寨在紧蹙的环境里热切呼唤着毕力平险通达三江的英雄,苗民始终不曾放缓奋斗打拼的步履,并且越来越渴望一个开天辟地英雄时代的到来。
在矮寨德夯苗鼓越来越鼓舞世界的时候,一个彻底改变矮寨交通险阻状况的时代已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也是真正的英雄时代。一个真英雄的时代首先必定是一个激发国人挺直脊梁敢于做梦的时代,必定是一个淡化英雄崇拜而处处尽显英雄本色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英雄无畏大胆挑战生命极限的时代。
与湘川公路基本保持一个走向的湘渝高速湘西段于20xx年开建,工程的艰难又一次聚焦到矮寨天险,矮寨又一次迎来创造奇迹的良机。四年之后,一部前无古人震撼中外的桥梁杰作——矮寨大桥,在矮寨峡谷上端凌空而立。
矮寨大桥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雄跨矮寨大谷,桥面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主跨长度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在现代桥梁建设日志上自负地写下4项世界第一: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创世界第一。
彩虹飞跃穹谷,天堑变通途。一眼望去,何其伟哉!两座银白色金刚似的索塔雄踞峡谷坡头,轻巧地对拉着两道呈弧形由169根索股构成的主缆,从主缆上笔直垂下的72对吊索,把长达1000米的橘红色钢桁梁紧紧扣住,每根主缆要承担3万吨拉力。这简直就是一个力量搏击的组合,就是一堆数字精准的运算,力量和数字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力量做出了响亮的诠释。其实大桥承载的又何止是一种物理重量,而是山里人百年梦想的寄托;其实大桥展示的又何止是一种力量的剽悍,更喻示着新时代新速度的腾飞。矮寨大桥不仅仅直接缩短了矮寨危蹬层累山道盘桓的时空距离,更拉近了武陵山区山里与山外的距离,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湘西与世界的距离。
悬崖梯蹬、盘山公路、悬索大桥已在这里际会,谷韵、路韵、鼓韵已在今天合拍。从矮寨历史深处冉冉响起的旋律爽爽朗朗地吸入了现代力量和大山梦想,愈加高昂振奋。
矮寨似乎少了几分矜持,多了许多沉稳和底气,愈益像一座魔力无边的吸盘,强力吸引着一批批猎奇探险者慕名而来,又精心地呵护着一群群远道而来播下奇迹的创造者。
“中国高空王”阿迪力来了,在矮寨大桥旁一条悬空350米长1432米的钢丝上,他与徒弟沙特尔、阿衣夏木古丽首次成功创造了3人高空对走钢丝的世界纪录,他的“我的生命不重要,我的事业更重要”的艺术誓言在矮寨如山花般的绽放,使新疆古老的“达瓦孜”生命艺术又一次在矮寨大桥高空中闪耀着奇丽的光彩。
17个国家41位极限跳伞队员来了,他们将站在矮寨大桥中央伞车伸出的350米高跳台上进行低空跳伞。低空跳伞危险性远大于高空跳伞,从来没有备伞,生死只有一次机会,开伞时间要求极短,6秒钟不打开伞包,便生命不保。在充满诸多变数和悬念的挑战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不出任何差池,优雅地完成了比翼双飞、空中后翻、湘女下凡、自由翱翔、巧踩气球、10人齐飞等各种设定的动作,就是曾跳伞1000余次失去双腿和左臂功能的加拿大朗尼坐着轮椅也实现了安然着陆。生命在自信中显得格外楚楚动人,生命在极限中闪烁着无限荣光。
该说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矮寨鼓舞催人奋翅,矮寨天险依然是激励创造奇迹的航标。矮寨越来越属于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磨炼人生,在这里锦上添花,在这里脱颖而出,在这里实现梦想。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甚而或多或少地触摸到。
百年公路奇观,千年苗寨奇俗,万年峡谷奇景,当代大桥奇迹——矮寨正以“奇”字梳理珍藏着往昔,也将以“奇”字精雕细刻着未来。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七
梁弄位于浙东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和宁波市的中心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区域面积94.5平方公里,人口3.25万。抗日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有“浙东小延安”的美誉,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等都驻在梁弄。面积3万平方公里,目前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和革命建筑物主要集中在梁弄,包括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碑等革命遗迹。
1943年梁弄战斗胜利后不久,浙东区党委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浙东区党委在此领导浙东军民团结奋斗谱写了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诗篇。
梁弄,弄堂弯弯、流水潺潺、青瓦褐檐、九十九条小巷条条都通,她就像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据说是姓梁和姓冯的两位祖先最先到此定居,原名梁冯,以后不知何故就变成梁弄了。是个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方能知其醇香。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抗战时期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心脏,历史上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李白、皮日休等诸多诗人驻足于此。镇内有五桂楼、宋墓石雕、马蹄形街等历史古迹和浙东根据地纪念馆、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进入古镇,沿着“正蒙街”东行,虽然是条新街,但只觉古风扑面而来。这条街仿明清风格而建,和镇里的老街十字相交,沿街多是两三层的房子,屋檐山墙错落,与浙东第二藏书楼遥相呼应。并且百年老校镇中心小学就在近旁,仿佛故意向人们炫耀其古朴文风和悠悠历史。
走了几十米,向右一转,是一条解放前的老街。在这条古街上,可以看到完整的江南山乡的生活习俗,同时又能体会到山乡人物的文风雅韵。一条街上便有许多杀羊、打面、烧酒的作坊等。还有依然开门迎客的老店柜台等等,所有这些浓缩了江南山乡的社会文化。
走进老街的老屋,仍可看见人们睡着古老的床,挂着百年条幅,甚至吃饭的碗也是年代不短,他们仿佛生活在过去的历史中。如今镇里在老街里居住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而让他们仍住在这里仿佛是为了保护老街老宅所采取的措施。
走到老街尽头往左转就到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司令部旧址位于梁弄“小源和”内,系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令部旧址是为了纪念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重新修葺,1993年3月成立新四军浙东纵队史料陈列室,陈列革命历史文物30余件,历史照片160余帧,图表10余张。
梁弄的弄堂大多是无名的,冠名的只占少数。它们中有的以姓氏为号,如“姚家弄”、“大黄弄”、“西孙弄”等;有的以店号为名,如“盐店弄”、“豆腐店弄”、“柴行弄”等;有的按方位取名,如“后弄”、“下横街弄”等;有的按古迹取名,如“秀房弄”、“五桂弄”、“洞门弄”、“牌仙弄”等;其次还有“学堂弄”、“墙里弄”、“井堂弄”、“大池头弄”……这些弄堂长短不一,宽窄有别。宽的至多一两米,窄的两人对遇只能侧身而过,抬头望之,简直是“一线天”。
弄堂多了,弄口的水井、水沟也自然多。旧时没有自来水,人们靠吊井水过日子。可谓“幽幽古弄,眼眼水井”。说到井水,冬暖夏凉,比自来水好多了。夏季里,各井台边围满了提水用水的人,或洗汰,或凉身,或玩耍,或饮水……隆冬里,井水冒着腾腾热气,洗衣刷被,汰菜淘米,剖鱼杀鸡的都有。老话说:“干不了的吊水桶,凉不过的弄堂风”。不错,在照不着阳光的弄堂里,来一阵风,给炎炎暑日频添几多凉快和惬意。在那弄与弄交汇的岔口处,几条石凳,数枝垂柳,一处小池,三两只鸭子,还有吐着粉红色舌头的狗儿,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谐。摇摇扇子捶捶背,讲讲故事搞搞笑。开阔处的几家小店,烟酒百杂、酱油味精,货源还算充足。左邻右舍有点急用,用不着走七弯八拐的弄堂去大的商店购物了。
老街长弄,青瓦褐檐,马头风火墙,卵石小径给古镇以幽雅古朴。她似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方知其醇香。小时候,我们最喜欢探究那半条弄堂在何处,到底有多长。后来我们终于见了它,原来只不过是条“断头弄”,原路进,原路回。蛛网似的弄堂深处,有典雅古朴的四合院“小源和”,有著称“中医世家”,百里闻名的黄氏“庆云轩”;还有市内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正蒙学堂”;有藏书仅次于宁波天一阁的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或曰“七十二峰草堂”;有闻名遐迩的“浙东韬奋书店”;有清乾隆年间的举人宅第“旗杆墙门”和“大厅”;有官至中国台湾道台的“洞门里”……弄堂深深藏“金凤”,神奇至斯,刮目看之。
小时候常挂在嘴边的童谣还在耳边响:“草籽炒年糕,吃得到余姚,余姚一条弄,转弯到梁弄,梁弄一条街,直落到横街……”
古镇弄内,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据笔者约略所知:南宋时,有同科中举,蟾宫折桂的黄必腾兄弟五人,号称“五桂”;有“藏书之富甲越中”的五桂传人黄澄量;有筹资办学的热血男儿黄廷范;有捐田赠房助学的“裹脚女人”经褚氏;有感动四周的孝子黄骥……
如今,随着马蹄形新街和正蒙新街的相继建成,一部分原有的弄堂“一切为二”,成了“非”字形。还把许多的小弄名称进行了归并,眼下有名号的弄堂已不超过二十条了,但是弄堂依在,神韵犹存,数量也不减当年。
梁弄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xx年被中国红色旅游网评选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以樱桃、杨梅、桑果等特色小水果基地为主体的“五园”建设,带动旅游业发展。20xx年来梁观光、休闲、度假游客达60万人次,成为长三角红色生态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八
在崎岖盘绕的山区县城有这么一个大大七都镇,在镇里有这么一个集中连片、村容整洁的乡间美丽的特色山村——芳村。今天参观了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芳村,美丽的芳村始终在脑海挥之不去,那种古城的魅力和新时代下催生的城村结合体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全新的容貌。
条条村路施硬化。在芳村,不管大路、小路,基本上全浇上了水泥路,要想先致富,必须先修路,村庄道路实施硬化后,交通便利,村民舒心,企业放心,村庄布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更加优美,青松绿柏中的道路更显乡村的美丽气息,让我们感觉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意。
地理位置优越。芳村所在地汇聚青阳、石台、黄山的交叉口,并且所建设的美好乡村上、下芳组相对人口比较集中,房屋集中成片,围成一个圆形。自古以来交通要道都是经济繁荣之区,这对于芳村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村庄里更是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热闹,不仅集中便于管理,施工方便,建设轻松,村民便捷。
芳村古韵十足。走进芳村,看到的是“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和走进新时代的新农村的结合体,建设新型美好乡村,新时期的元素必不可少,可保留或建造些许古韵,无疑给村庄增添特有的韵味和魅力。西欧很多国家经过历史革命的洗礼,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总能看到历史的厚重,这是他们对历史遗存刻意保存的结果,不会觉得拥有这些历史建筑就显得落后,相反却有历史自豪感和一种古韵美。我们拥有丰富的历史陈迹,却并不十分珍惜,以为与时代相去甚远,毫不珍惜地毁掉。水泥的大量运用,使农村千村一面,失色不少。而芳村古亭的建造和古徽道、古民居、古树古桥等的保留正式彰显历史的厚重,保存农村风貌,也是保护村落文化,重现经典,塑造芳村独具一格的乡情风味。村舍外,古亭旁,杖藜徐步转斜阳,美哉美哉!
地下水丰富。芳村有一条季节性河流。横穿而过的一条沟渠却让人眼前一亮,贯穿全村,丰富的地下水经这沟渠流经芳村每个角落,流水清澈,妇姑相唤去洗衣,沟渠上方建造的两座古亭相依为伴,各自为村民遮风挡雨,加上古亭的美感与古韵,天然一幅山居图呈现在我们面前。
芳村公共基础设施齐全。建立全方位的长效管理机制,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在芳村,医疗室药品齐全,村部旁建立了篮球场,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村民晒稻、晒玉米、晾木耳都在这,给村民解决了一个难题,篮球场用途多多,不远处有一个健身广场,休闲的时候,这里是村民休憩娱乐的好场所。每到傍晚时分都不约而同相聚于此,跳舞的跳舞,打球的打球,好不热闹,顿时给村庄增添了一份活力。在给村庄增添活力的同时,还不忘给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绿是乡村的一大亮点,不用多加修饰而自显绿的生态;村庄每隔一处就有垃圾分类箱,定时有人清理,定点焚烧填埋,可利用的再生利用,不可利用的定点填埋,以防污染,所去之处干净整洁,村民的菜园地也用木栅栏围护起来,美的装饰应接不暇;居民区路旁修建路灯进行亮化,方便村民出行,使黑夜不再寂寞,村庄治安更加稳定,更加和谐。
特色农产品加工。芳村美好乡村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化方向,大力打造绿色农业,方村村因地制宜成立了一个蔬菜品类加工厂,不仅使村民增产增收,还实现了美好乡村建设中所需的“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了农村的特色和韵味。
芳村的新面貌、新农民、新风尚、新业绩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有助于我们建设美好乡村,建设新型乡村。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九
走进民俗民居村丁李湾,就走近了一段历史。
丁李湾古村落,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20xx年被河南省确定为民俗民居村,20xx年被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据载,丁李湾有可考的历史在720xx年以上。清朝中期,丁李湾李氏家族兴盛时期始建“李氏庄园”。顺治年间,光州人丁思聪入赘丁李湾李家为婿,后来这村庄便被叫作丁李湾。丁思聪共有8子,在此置地,富甲一方。清代嘉庆中期丁李湾达到鼎盛,现存的村里八字型门楼便是明证。八字型门楼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宦之家才可以修建这种门楼。据说,村里的这户八字门楼的主人叫李维平,在清中期曾任四川广安知府;民国时期,丁李湾几个大户拥有年产百万石稻谷的良田,其田地几乎遍布今日新县、光山的各个乡村。
丁李湾村庄内圆门斗拱、雕梁画栋的装饰风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豫南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走在江淮水乡的青石板路上、穿过幽深狭长的古老弄堂、品尝江淮人家泡制的大碗茶、聆听那田野上青年女子的民歌对唱,在村边小河或池塘边欣赏粉墙黛瓦、在清代建筑群里体验古老民宅一夜水乡的梦……丁李湾,让我意外领略到了“吴根越角”原汁原味的神韵。这绝无仅有的烟雨长廊、似曾相识的江淮水乡、风轻雨柔的拱桥小巷,至今让我回味无穷,犹似喝了一坛醇香美酒,那香味久久存于心间。
丁李湾,是一座“生活着的数百年古村”。它以弄多、廊多,古老、淳朴、清净而吸引着诸多省内外游客和好奇者。她本是一座寂寂无名的江淮水乡,因为20xx年7月拍摄的首部反映中原新农村题材的30集文化喜剧电视剧《兵法乡村》前20集在此取景,渐渐声名远播。相比宏村的山清水秀、周庄的小桥流水,丁李湾的历史不过数百年,但这里拥有斑驳的白墙,缀绿的灰瓦。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建筑风格呈现出南北交融、东西互渐的特色。
豫南大别山地区,依山就势、背山朝冲的村庄格局比比皆是,丁李湾的古建筑也莫不如此;又因雨水丰沛,这里的房屋大多有天井,以利于排水。这里民居建筑特别讲究趋吉避凶的风水理念,注重遵从风水之说,使得“财不露外”,体现出用智慧积聚财富的追求,其建筑风格既具有北方宅院的粗犷风格,也含有徽派建筑的婉丽清雅,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文化色彩;这里的山水更是被融为一体:依山傍林、山环水绕、青山绿水,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鄂豫皖苏区首府和河南省十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新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红、绿色资源优势,境内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新县抢抓国家大力扶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良好机遇,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红城新县”、“将军县新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丁李湾,我的梦里水乡,我的烟雨江淮,这里有江淮水乡的韵味、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绝色美景。
美丽乡村和谐家园篇十
20xx年前,我中学毕业回村,曾参加乡文化站组织的巡回演出队。至今回忆起来,那些场面还让人热血沸腾。譬如,我与乡里秘书打前站,早饭都没吃,俩人换班骑一辆自行车,到十余里路外的村子布置演出场地(就是露天打场,摆几张桌椅,挂上横幅,接上电);譬如,顶着雪花,全体演职员挤坐一辆拖拉机,到深山里的小学校演出,父老乡亲们竟然看得非常入迷。那时候,山里文化生活贫瘠,无非是每月放一两场电影、每年冬闲演两场戏,能有乡里的演出队来,可是新鲜事儿。我还配合村里电影放映员,替他去乡里取片子、放映前帮他挂银幕;我把自己的书报刊贡献出来,供乡亲们借阅。
或许是由于当年那份与文艺难以割舍的情怀,如今,我竟然戏剧性地到县文联做起了专职文艺干部。在县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创办文艺季刊,编选出版地方文艺图书,组建业余合唱团,开展文艺演出,举办书画影展,组织开展采风、笔会、文艺征稿比赛,建工作网站和论坛、博客,4个人员编制的县级文联,竟然也干得热热闹闹。在我们的指导和带动下,我县涌现了一家三代的“美术之家”,放下锄头、放下烧火棍就读书写作的“农民作家群”,敢于亮相央视、赴港参赛夺银的草根歌手和演唱组合。
与当年相比,如今的农业、农村、农民已是另一种情状,如今的乡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譬如,当下的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的企业(项目)征占、新民居建设、生态环保、信访稳定,农民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和网络的逐渐普及,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民文化中心建设的不断加强。当今的乡村文化建设形式、手段和媒介都要求有新的改变。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发动和使用好农村留守的知识青年,调动有文艺特长和爱好的本村老年人、离退休回村的老干部老工人的积极性;健全相关组织,积极指导农村文艺社团的组建;培养乡土文化名人,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增强文艺社团及其活动的凝聚力;
二是配置场地和保障经费。充分利用好乡镇文化站、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活动室等场地,力所能及地保障经费。划拨的器材和经费要使用到位;还可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经费和器材等;
三是加强师资指导和培育引导。充分发挥县文联、文广新局、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发动文艺志愿者,加强对乡村文艺社团的指导和扶持;抓住典型重点培育,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定期开展文艺展演、采风联谊、观摩评比等活动;
四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占领新阵地。在办期刊、举办文艺活动、组织下乡送文化的传统套路基础上,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引导县乡村各级开办文艺网站、博客、文艺贴吧、qq群等,创办手机报,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手段;有线数字广播电视适当开办、拓展本地文艺节目频道(时段);
五是在宣传教育、文艺创作表现、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注意“三贴近”,挖掘民俗和民间文化资源,加强非遗传承、民间技艺的保护和发展;
六是注意文化建设与生态乡村、美丽家园建设的有机结合。既有美丽家园建设的大环境的改善,又有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小气候的滋养,从整体上提升新农村的文化品位,提升新农民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