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一
大家好!
欢迎您们来到素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美誉的贵州旅游! 孔子曾经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正是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的千年古城——镇远。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
说到镇远,我很自豪的向大家介绍和她有关的五张耀眼“名片”。
第一张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早在2280多年前,汉高祖就在这里设置了“无阳县”。可见镇远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大家可以看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第二张名片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
舞阳河总面积约400公里,流经镇远境内93.7公里。舞阳河的美就美在它原始的自然生态和高峡平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并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因此,镇远又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第三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这组依山而立、贴壁凌空的古建筑群就是著名的青龙洞。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不少专家赞誉她是一幅“宋元明画山居图”。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离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
第四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
和平村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战俘收容所。当时,这样的收容所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镇远。现在只有镇远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更
显得弥足珍贵。
和平村先后关押日军俘虏700余人。在这里,日本战俘受到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一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组织起来,积极从事反战宣传。和平村从此名扬海内外。80年代,原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工作队队长长谷川敏三等先后三次重访故地。他们一进入镇远,就屈膝跪地,顶礼膜拜。他们满怀深情说镇远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他们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及千千万万的日本人——要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战!
第五张名片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名片。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城市,更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域外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素有“传统文化迷宫”美名。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公里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报京。这个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可谓世外桃源,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好了,朋友们,镇远古城是一部厚厚的书,要说的还有很多。她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古韵悠悠。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水边古城。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们是你们此次镇远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也曾舞阳泛轻舟,青山妩媚人温柔,
照影时见风摆尾,临波又是龙抬头。
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所写的《舞阳河泛舟》,文中那世外桃源之美,令无数人为之向往,而这条河自古就是古城镇远的魂魄。它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太极古城风貌,中外游客也亲切的称它为“东方威尼斯”。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镇远,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说到镇远的得名,这得最蒴到宋朝时期,相传这蒙古大军要攻宋,必须要从镇远经过,当时他们从甘肃过了四川占领了云南打到了贵州,到了我们贵阳以后紧逼到了镇远,很多年过去久攻不下,后来没办法只能改道,当时的朝廷就认为是镇远镇住了远来攻宋的蒙古大军,远镇一方,因此,赐名“镇远洲”。在1986年镇远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值得骄傲的是当时众多的名城当中,只有平遥、丽江和镇远没有一个专家持反对意见,全票通过。
镇远在明朝的时候屯了大量的军队,朝廷让全国各地的商人来镇远经商,到了清代的鼎盛时期,舞阳河两岸居民房达到三千六百多幢,7000多户,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批涌进镇远,我们强调着镇远的繁华就有人问了说,您能不能打个比方来告诉我镇远繁华到哪个地步?您来往这边看。这照片上的老人叫舒万龄,是湖南芷江人,他们家家境非常贫困,因为在芷江做生意做不下去了,举家迁到了镇远,在镇远租了个很小的猪圈经过改造做起了酱醋生意,发家以后听说我们新大桥修建需要资金,他出了4万银元,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还购了一架战斗机给我们国家,得到过毛主席的好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那么普通的酱醋商能发家成这样,那其他的商人就更不用说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府城,这府城以牌坊为单位,我们当地流传的一句关于府城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头牌一枝花,二牌赛过她;三牌金锞铺,四牌油炸耙;五牌开马店,六牌烂豆渣。”您听了以后一定会问到底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头牌的姑娘长得漂亮,二牌官宦千金赛过头牌的姑娘,三牌是富商云集地,四排是风味小吃特别的多,五排是马帮聚集地,六牌是青楼烟花之地,而烂豆渣就是六牌的别称了。您一定可以从这句顺口溜中想象出当时的镇远是怎样的繁华了吧?
镇远是以军兴商的地方,这里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特色的包容文化。而我们现在所走进的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代表。大家会发现镇远这些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门都开在东南或西南方,这是是财不露白并有避煞之意。这门一歪,道一斜就被称作歪门邪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封火墙,最高达10米,这封火墙的造价很高,因为用的是豆腐、糯米、泥巴、桐油、石浆、泥灰参杂而成。您想想吃的糯米往墙上敷是什么概念? 镇远的古驿道特别的多,说到最重要的驿道那就是这座正逢康熙60大寿修建的祝圣桥,因为舞阳河是直达长江的,所以当时东南亚一带的比如说缅甸的、泰国的、老挝的想进入咋们中原,镇远呢就是必经的地方,所以在镇远的明史上用了四句话来概括镇远的重要性"欲通云贵、先守镇远。欲据滇楚、必占镇远",后来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桥上建了这座“魁星阁”,我们可以从柱子上的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去感受古城悠久的文化.
来到我们镇远呢,如果您想给亲朋好友带些特产回去,我建议大家带镇远著名的青酒,就像著名的影星刘青云说的喝杯青酒交个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我们镇远人民的朋友。欢迎您下次再来镇远做客!谢谢。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们是你们此次镇远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也曾舞阳泛轻舟,青山妩媚人温柔,
照影时见风摆尾,临波又是龙抬头。
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所写的《舞阳河泛舟》,文中那世外桃源之美,令无数人为之向往,而这条河自古就是古城镇远的魂魄。它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太极古城风貌,中外游客也亲切的称它为“东方威尼斯”。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镇远,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说到镇远的得名,这得最蒴到宋朝时期,相传这蒙古大军要攻宋,必须要从镇远经过,当时他们从甘肃过了四川占领了云南打到了贵州,到了我们贵阳以后紧逼到了镇远,很多年过去久攻不下,后来没办法只能改道,当时的朝廷就认为是镇远镇住了远来攻宋的蒙古大军,远镇一方,因此,赐名“镇远洲”。在1986年镇远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值得骄傲的是当时众多的名城当中,只有平遥、丽江和镇远没有一个专家持反对意见,全票通过。
镇远在明朝的时候屯了大量的军队,朝廷让全国各地的商人来镇远经商,到了清代的鼎盛时期,舞阳河两岸居民房达到三千六百多幢,7000多户,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批涌进镇远,我们强调着镇远的繁华就有人问了说,您能不能打个比方来告诉我镇远繁华到哪个地步?您来往这边看。这照片上的老人叫舒万龄,是湖南芷江人,他们家家境非常贫困,因为在芷江做生意做不下去了,举家迁到了镇远,在镇远租了个很小的猪圈经过改造做起了酱醋生意,发家以后听说我们新大桥修建需要资金,他出了4万银元,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还购了一架战斗机给我们国家,得到过毛主席的好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那么普通的酱醋商能发家成这样,那其他的商人就更不用说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府城,这府城以牌坊为单位,我们当地流传的一句关于府城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头牌一枝花,二牌赛过她;三牌金锞铺,四牌油炸耙;五牌开马店,六牌烂豆渣。”您听了以后一定会问到底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头牌的姑娘长得漂亮,二牌官宦千金赛过头牌的姑娘,三牌是富商云集地,四排是风味小吃特别的多,五排是马帮聚集地,六牌是青楼烟花之地,而烂豆渣就是六牌的别称了。您一定可以从这句顺口溜中想象出当时的镇远是怎样的繁华了吧?
镇远是以军兴商的地方,这里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特色的包容文化。而我们现在所走进的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代表。大家会发现镇远这些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门都开在东南或西南方,这是是财不露白并有避煞之意。这门一歪,道一斜就被称作歪门邪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封火墙,最高达10米,这封火墙的造价很高,因为用的是豆腐、糯米、泥巴、桐油、石浆、泥灰参杂而成。您想想吃的糯米往墙上敷是什么概念? 镇远的古驿道特别的多,说到最重要的驿道那就是这座正逢康熙60大寿修建的祝圣桥,因为舞阳河是直达长江的,所以当时东南亚一带的比如说缅甸的、泰国的、老挝的想进入咋们中原,镇远呢就是必经的地方,所以在镇远的明史上用了四句话来概括镇远的重要性"欲通云贵、先守镇远。欲据滇楚、必占镇远",后来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桥上建了这座“魁星阁”,我们可以从柱子上的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去感受古城悠久的文化.
来到我们镇远呢,如果您想给亲朋好友带些特产回去,我建议大家带镇远著名的青酒,就像著名的影星刘青云说的喝杯青酒交个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我们镇远人民的朋友。欢迎您下次再来镇远做客!谢谢。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们是你们此次镇远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
也曾舞阳泛轻舟,青山妩媚人温柔,
照影时见风摆尾,临波又是龙抬头。
这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所写的《舞阳河泛舟》,文中那世外桃源之美,令无数人为之向往,而这条河自古就是古城镇远的魂魄。它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太极古城风貌,中外游客也亲切的称它为“东方威尼斯”。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镇远,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说到镇远的得名,这得最蒴到宋朝时期,相传这蒙古大军要攻宋,必须要从镇远经过,当时他们从甘肃过了四川占领了云南打到了贵州,到了我们贵阳以后紧逼到了镇远,很多年过去久攻不下,后来没办法只能改道,当时的朝廷就认为是镇远镇住了远来攻宋的蒙古大军,远镇一方,因此,赐名“镇远洲”。在1986年镇远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值得骄傲的是当时众多的名城当中,只有平遥、丽江和镇远没有一个专家持反对意见,全票通过。
镇远在明朝的时候屯了大量的军队,朝廷让全国各地的商人来镇远经商,到了清代的鼎盛时期,舞阳河两岸居民房达到三千六百多幢,7000多户,那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批涌进镇远,我们强调着镇远的繁华就有人问了说,您能不能打个比方来告诉我镇远繁华到哪个地步?您来往这边看。这照片上的老人叫舒万龄,是湖南芷江人,他们家家境非常贫困,因为在芷江做生意做不下去了,举家迁到了镇远,在镇远租了个很小的猪圈经过改造做起了酱醋生意,发家以后听说我们新大桥修建需要资金,他出了4万银元,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还购了一架战斗机给我们国家,得到过毛主席的好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那么普通的酱醋商能发家成这样,那其他的商人就更不用说了。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府城,这府城以牌坊为单位,我们当地流传的一句关于府城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头牌一枝花,二牌赛过她;三牌金锞铺,四牌油炸耙;五牌开马店,六牌烂豆渣。”您听了以后一定会问到底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头牌的姑娘长得漂亮,二牌官宦千金赛过头牌的姑娘,三牌是富商云集地,四排是风味小吃特别的多,五排是马帮聚集地,六牌是青楼烟花之地,而烂豆渣就是六牌的别称了。您一定可以从这句顺口溜中想象出当时的镇远是怎样的繁华了吧?
镇远是以军兴商的地方,这里的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特色的包容文化。而我们现在所走进的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代表。大家会发现镇远这些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门都开在东南或西南方,这是是财不露白并有避煞之意。这门一歪,道一斜就被称作歪门邪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封火墙,最高达10米,这封火墙的造价很高,因为用的是豆腐、糯米、泥巴、桐油、石浆、泥灰参杂而成。您想想吃的糯米往墙上敷是什么概念? 镇远的古驿道特别的多,说到最重要的驿道那就是这座正逢康熙60大寿修建的祝圣桥,因为舞阳河是直达长江的,所以当时东南亚一带的比如说缅甸的、泰国的、老挝的想进入咋们中原,镇远呢就是必经的地方,所以在镇远的明史上用了四句话来概括镇远的重要性"欲通云贵、先守镇远。欲据滇楚、必占镇远",后来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桥上建了这座“魁星阁”,我们可以从柱子上的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去感受古城悠久的文化.
来到我们镇远呢,如果您想给亲朋好友带些特产回去,我建议大家带镇远著名的青酒,就像著名的影星刘青云说的喝杯青酒交个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我们镇远人民的朋友。欢迎您下次再来镇远做客!谢谢。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五
千年古城,魅力镇远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您们来到素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美誉的贵州旅游! 孔子曾经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正是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的千年古城——镇远。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
说到镇远,我很自豪的向大家介绍和她有关的五张耀眼“名片”。
第一张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早在2280多年前,汉高祖就在这里设置了“无阳县”。可见镇远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大家可以看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
第二张名片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
舞阳河总面积约400公里,流经镇远境内93.7公里。舞阳河的美就美在它原始的自然生态和高峡平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并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因此,镇远又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第三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这组依山而立、贴壁凌空的古建筑群就是著名的青龙洞。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不少专家赞誉她是一幅“宋元明画山居图”。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离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
第四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
和平村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战俘收容所。当时,这样的收容所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镇远。现在只有镇远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更显得弥足珍贵。
和平村先后关押日军俘虏700余人。在这里,日本战俘受到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一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组织起来,积极从事反战宣传。和平村从此名扬海内外。80年代,原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工作队队长长谷川敏三等先后三次重访故地。他们一进入镇远,就屈膝跪地,顶礼膜拜。他们满怀深情说镇远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他们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及千千万万的日本人——要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战!
第五张名片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名片。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城市,更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域外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素有“传统文化迷宫”美名。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公里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报京。这个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可谓世外桃源,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好了,朋友们,镇远古城是一部厚厚的书,要说的还有很多。她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古韵悠悠。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水边古城。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您们来到素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美誉的贵州旅游!孔子曾经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正是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的千年古城——镇远。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
说到镇远,我很自豪的向大家介绍和她有关的五张耀眼“名片”。
第一张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早在2280多年前,汉高祖就在这里设置了“无阳县”。可见镇远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大家可以看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第二张名片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
舞阳河总面积约400公里,流经镇远境内93.7公里。舞阳河的美就美在它原始的自然生态和高峡平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并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因此,镇远又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第三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这组依山而立、贴壁凌空的古建筑群就是著名的青龙洞。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不少专家赞誉她是一幅“宋元明画山居图”。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离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
第四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
和平村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战俘收容所。当时,这样的收容所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镇远。现在只有镇远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更
显得弥足珍贵。
和平村先后关押日军俘虏700余人。在这里,日本战俘受到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一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组织起来,积极从事反战宣传。和平村从此名扬海内外。80年代,原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工作队队长长谷川敏三等先后三次重访故地。他们一进入镇远,就屈膝跪地,顶礼膜拜。他们满怀深情说镇远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他们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及千千万万的日本人——要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战!
第五张名片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名片。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城市,更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域外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素有“传统文化迷宫”美名。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公里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报京。这个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可谓世外桃源,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好了,朋友们,镇远古城是一部厚厚的书,要说的还有很多。她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古韵悠悠。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水边古城。
镇远古镇导游词800字篇七
过去,镇远有“六牌十巷”的说法。现在古城中还保留着9条古巷道,这里叫冲子口巷,宋元时期因镇远设州、建府成为古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逐步被人们开发出来。由这里开始,我们将随处看见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山地建筑和许多深宅大院,以及著名的“歪门斜(邪)道”和迷宫般的巷道网络。来到这里会有人问,为什么巷道名称叫冲子口?问得很好,相传很久以前,有个渔民的儿子,是从上游冲下来的。渔民捡得后,取名水生并精心把他抚养成人。后来,水生长大成人,考取进士当了大官。他没有忘记养父母的抚育之恩,不仅为他们养老送终,还出钱修建码头和巷道,就是为了纪念他的养父母。所以,人们就取名为“冲子口”。
谭钧培老宅
这个四合院曾经一度叫“两湖小学”,原是两湖会馆的子弟读书的地方。然而,在此之前呢,这个四合院早年是一个姓谭的人家修建起来的。大家可以看看这些石刻,很有寓意。从下面看,这像茶几的是宝鼎,意为四平八稳,上面的花瓶代表平安,瓶上莲花盛开,瓶中插着三种兵器,寓意连升三级,最上面是蝙蝠,蝠、福谐音相通,意思是有福气。整个造型,代表荣华富贵。这种石刻,在黔东地区的古民居中找不出第二处。后来,谭家果真出了一个大官名叫谭均培,曾任翰林编修,乡试同考官,江西道监察御史、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漕运总督、江苏织造,巴西国换约大臣,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等职。谭钧培很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赏识,除赐一品冠服进京陛见外,还下诏赐宅。在今天的大菜园修了一座很大的四合院,光绪皇帝为其亲笔题写“中丞第”三字匾额。于是举家迁往新居,才将老宅卖给两湖会馆。后来到云南任巡抚兼云贵总督,为官清廉死于任上。除此而外,谭钧培一家还有“一门三翰林”的美誉,即他与儿子、侄儿三人都进过翰林院。
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系明代建筑。位于冲子口古巷道内,占地面积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前后两个院落,相传为明初镇远蛮夷长官司长官何惠的私宅。该院背依石屏山,座北面南,大门却开设在西南角上,大门处有单檐门罩,下有青石条门框(俗称石库门),为典型的高封火墙四合院。 据乾隆《镇远府志》载:“何惠,由宣慰田大雅保授任镇远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长官。洪武年间,奏请修建氵舞溪桥(即今祝圣桥),以利往来,诏从之。”由此可见,何惠奏请修建氵舞溪桥,是得到朱元璋的批准的。从而见证了镇远是古代“滇楚锁钥、湘黔咽喉”的重要战略地位。
由于当时建桥设备差,加上山洪肆虐,永乐初何惠再请修建,同样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批准。后来,在整个大明王朝中有屡修屡圮的记录,反反复复修了200多年,几乎与明朝同呼吸、共命运。清代也反复修建过几次,直到清雍正元年(1720xx年)建成后,完好至今。清光绪二年(1876年),镇远知府汪炳璈在桥上建魁星楼,题写对联三副。其中一幅:扫净氵舞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不难看出,镇远历史上是“西南丝绸之路”,无愧“西南一大都会”之称。不管怎样说,何惠是古代镇远修氵舞溪桥的第一人,功不可没。
何氏祖先与古思州蛮酋田氏家族有极深的渊源,得到田氏的器重。何氏家族的兴衰成败,在于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其后人何济、何瑄曾担任过镇远土知州。明正统四年(1439年)改州设府,何瑄任土同知,奉旨世袭。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改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为镇远县,设流官后,何氏基本上没有实权了。
经历到民国时期,何氏民居曾一度改为江姓。被一个曾经当过国民党军队旅长,名叫江荣华的人占有。
江荣华见舒万龄的舒祥泰酱油厂生意红火,非常眼热,并且产生嫉妒心理。江荣华于1942年9月18日,在后院开办了“华阳”酱油厂。为了收买人心,拉拢社会力量,意图搞垮舒祥泰酱油厂。便在开业那天,设了十几桌海参鱼翅席,宴请当地政要、乡绅、奸商、地痞、恶霸等。在酒席上提出:“此次开猎(业),意在一翎(指舒万龄),望在座诸位多多关照。”还于门前贴出“优惠三日”的告示,以此吸引乡民。
尽管如此,江荣华始终不懂技术,不善经营,使华阳酱油厂生意萧条。他见舒祥泰酱油厂依然红红火火,产品远销贵阳、湖南洪江等地。便心生歹意,串通当局将舒万龄的两个帮手(舒的外甥)抓进师管区当壮丁。幸得亲朋好友奔走说情,舒万龄花了200块大洋方才了事。
江荣华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1944年5月4日,勾结镇远专署稽查所诬陷舒氏以“囤积私盐,扰乱经济,破坏抗战”的罪名为由,抄没舒祥泰酱油厂岩盐7926市斤,罚款4万大洋,还将舒万龄抓进大牢。这种做法有悖常理,顿时舆论哗然。重庆当局又怕再次爆发类似“黔东事变”之类的事件,便密令镇远专员刘时范“善后其事,发还抄罚财物”。镇远当局却阳奉阴违,久拖不兑现。有知情人劝告舒万龄,不如将捐款拿来做善事,总比落入黑手强。于是,舒万龄向镇远当局提出捐款修桥之事,镇远当局迫于无奈,只好把抄没舒万龄的财物如数拿出来修桥。适逢蒋介石60大寿之期,便取名“介寿桥”。桥并没有修好,工程款就没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继续把桥修好,即现在的新大桥。
何氏民居,曾经作为镇远县中医院。现在作为民居宾馆对外开放,环境优雅,适宜文艺界人士创作、写生的栖息地。当然,各种层次的游客也可以体验一下过去的豪门大户的生活方式,在此休闲、度假。
傅家民居。
傅家民居是座很典型的四合院,院中保存得比较好,两百多年来,一直由傅家的传人居住着。
现在,我们看这阶梯和大门,这就是著名的歪门斜道了,本来,这种座北朝南的房屋,应以中轴线开设正门的。但是,在镇远像这种四合院很难看见开正门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据说与风水学有关。镇远的民居属于山地建筑,那么,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一带的房屋正好是位于山之南,阳刚之气很旺盛,若无阴气调和,必然有亏损。所以开大门很有讲究。地理先生根据这个原理,选择朝东南,或西南方向开大门。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财不露白啦。试想,这大门敞开着,如果你只在过道上往里看,能看见什么呢?只能看见很少一部分东西吧。这种情况与北方的四合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北方的四合院中规中矩,以中轴线开设大门。但是,为了让外面的人无法窥视里面的情形,便在离大门不远的地方,修上一大堵墙来遮掩,这墙叫作影壁或照壁,其原理跟开歪门是一样的。
进了大门之后,在这个不大的天井中,有两道阶梯,一道是随着廊下通往客院,一道是直进中堂。这里面不仅隐藏学问,而且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首先,我们仰头看见“良弼名家”四个金铂大字。从字意思来看,就非同等闲。良弼是良相的意思,弼有辅佐的含意,是朝中大臣才能称弼。用辅佐二字解释,则是宰相之类的大臣才能担当得起辅佐的重任的。而“名家”两字就不难理解了。那么我们看,正房是六扇精雕细刻的门窗,前面有几步阶梯,如果是没有一定身份的人,只能走廊下通往侧院客房。但如果是具有一定身份的人,就可以从这里往上进客厅里面,主人只开两扇门即可。假如是极其尊贵的客人,则另当别论。六扇门就会全开,尊贵的客人由主人陪同从正中的两扇门中进入客厅,其他随行人员从两边进到客厅里。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雕花,粗看时它们仿佛是一样的。但若细看则有所变化和不同,雕花多以寓意吉祥的种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还有室内摆设的家具,都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另外有一些藏品或工艺品,不仅让人能观赏,而且也可以让游客购买。别看这是个不大的天井,如果我们假设它是一个镜框的话,我们看到里面装进了什么?是不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呀?这就是古人聪明之处,不仅能通风采光,还能借景供人观赏。
由此可见,傅家的起点是很高的。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显示着傅家的兴衰史。最初,傅家由弃官经商起步,曾经风光一时,云南及湖南省都设有分号,就连云贵镖局的筹建都得经过傅家老爷定夺,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直到晚清及明国时期,傅家连年遭到不测,才开始衰败下来,最后能保住半壁江山也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一带很能让人迷失方向,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到大街上去了。有人说镇远的古巷道犹如迷宫,这话一点都不假。我们看到的这个建筑叫“水星祠”,以前是供祀龙王爷的地方。每当干旱之年,城里的乡绅,百姓都要汇集在这里,祭祀龙王爷,祈求降下甘霖,让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当然,不是干旱之年也要来祭祀的。在农历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要杀三牲,做道场,那道场也是够热闹的。遇上好年头,得请戏班唱戏,演戏的地方是在河滩上,搭上台子,唱他两三天是常有的事情
这里有一个豆腐作坊,保持着原生态工序,当地人称的“嫩豆腐,”也叫豆花。大家不妨品尝品尝。也许喝了这里的豆花,会给你带来好运。
全家大院
全家大院,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位于复兴巷著名的三十二僜坎上部。每当人们一走进巷道中的平地,首先就看见充满沧桑的石库门门楣上的“西台世系”四个大字,它默默地诉说着这户人家高贵的家声或名望。
所谓“西台,”在古代是一种官职,指中书省,是专门负责发布皇帝诏令的地方。
说起西台,那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够享受得到的荣耀。因此,我们就来看看被称为“西台”的主人究竟是谁?
话得从唐朝初期说起,在唐太宗贞观元年(620xx年),李世民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不久。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人名叫上官仪,凭着才学顺利考中进士。由于他的文章写得好,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很快成为唐朝宫廷的侍臣。他先后分别担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并参与编修《晋书》。上官仪的宫廷诗写得很好,时人称为“上官体”。在唐高宗时期,提任秘书少监,西台侍郎,最后成为分管东西台的宰相。因建议唐高宗李治废除皇后武则天,武则天知道后便怀恨在心。当武则天专权之后,便将上官仪及其儿子上官庭芝以莫须有的罪名一同处死。
上官仪有一个孙女叫上官婉儿,14岁就成为武则天掌管文诰的女官,被后世誉为“巾帼首相。”本来,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不共戴天的灭祖杀父的仇恨,但聪明伶俐的上官婉儿看到武则天执政后,是一个英明的政治家,好皇帝,便抛弃家仇,竭尽全力辅助武则天,体现了上官婉儿的心胸是何等的高尚。从上官仪到上官婉儿,祖孙两人都是代行唐朝皇宫发布诏令的官员,又都是诗人。特别是上官仪的 “上官体”,在上官婉儿的推动下,奠定了唐诗发展、昌盛的基础。其子孙称“西台世系”,应该当之无愧。
古人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尽管上官婉儿极力辅佐武则天,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上官仪祖孙三代都死于武则天之手,使得显赫一时的上官家族,被迫流落他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若干年之后,上官家族的一支,于清嘉庆初期辗转来到镇远落户。他们毕竟是官宦之后,有良好的遗传基因。固然头脑精明,经营有方,看中了在镇远发展的商机。在经过几年的打点拼搏,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于是,便在三牌坡一带修建了多处豪宅,这里就是其中的一处了。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百余年之后的晚清,居住在这里的兄弟两人,兄长到京城当了个四品京官,弟弟则到山西去做生意。哪知好景不长,做生意的弟弟不仅染上恶习,而且还违反朝廷的禁令。因此,牵连到做官的哥哥。兄长只好托人变卖各处全部家产,四处奔走,经过上下打点,好不容易才保全了两兄弟的性命。
至此,大院几经周转,最后为全姓购得。全家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算得上一户殷实人家。所以,在购得该院之后,不愿抹去“西台世系”的招牌,是有一定用意的。因此,得以保存下来。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最后属于全姓人家是不争的事实。
全家大院,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6栋,建筑面积约740多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其实,说是大院,若与平原、丘陵地带、或者地势开阔的大院相比较,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山区,这种房屋确实可以称得上大院的。贵州素来地瘠民贫,居住条件较差,多为茅屋、低矮木屋。像这样高墙大院的房屋,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了。因为,没有一定的财力、物力、势力,是无法修建这样的大院的。
西院不以中轴线开设大门,而是开在东南角上,故有“歪门斜道”之称。其大门外延墙体,细看为八字形,外大内小,取聚财之意。石库门上方有阴阳八卦图,作镇邪之用。进到前院里,有房屋两间,一作伙房,一作饭厅兼客厅接待。二进院有明次三间正房,正房前东西各有一间一楼一底厢房,古称“闺房”或者“绣楼”,明显地表露出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女孩子是不能与父母居住在正房里面的,只有男孩子才能有此殊荣。常言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尽管有的家庭让女孩子读书识字,调教得知书达理,甚至琴棋书画都能精通。但其父母灌输的就是三从四德、贞女节妇、相夫教子等等思想。
东院房屋与西院略有不同,大门也开在东南角上,一进院是一个大院坝,东墙靠门处有一楼一底厢房一间。正南墙体有一个福字,对着正堂。西墙有一圆洞门,颇具江南园林风格。正房为五开间一楼一底房屋,二进院有一小天井,后房前东西各有一楼一底厢房连通,二层形成回廊转角式楼房的格局。因此,一层正房中堂成为敞开式通道,让前后两院连成一个完美的整体。20xx年8月9日,著名相声演员牛群来到全家大院,用手摸抚着墙上的福字,还用脸贴着字道:“多么想粘一粘这里的福气啊!”只可惜他那天匆匆地来,又忙忙地离去。他很是惋惜:“没能住宿一晚,让我丢失多少灵感。有机会,一定要在这里住一住”。
全家大院,既有江南园林式的风格,又有山地建筑的特点,还有苗侗少数民族干栏式吊脚楼的特征。其老门窗木雕精细,手法娴熟,图案精美。加上新旧传奇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院落。能够让人感到新奇,产生遐想大院往事。更能让人栖息,使疲惫的心灵得以安宁、慰藉。
三十二蹬坎
这里叫三十二蹬坎,也就是三十二级台阶。这一带在过去很有名。因为前面这个围墙是“将军第”,将军第又叫苏光欲堂,是光绪年间抗法名将苏元春的官氐。加上西薹世系和水晶祠,以及后面的傅家和杨茂兴大院,都是大户人家的所在地,三十二蹬坎不出名才怪?直到现在,你打听复兴巷在什么地方?可能有些当地人都难以回答得上。如果你问三十二蹬坎在哪里,人们就会很快给你指明方向的。
杨茂兴大院
这里叫杨茂兴大院,是典型的山地建筑。它与傅家民居以及其他民居有所不同,它虽也是以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而见长,但都是转弯抹角延至山下。共有四个院落,分客院、主院、饍房、书室兼花园四个部分。
这匾额上是“瑞洁衔环”,主院是“清白家声”,是指杨姓的家风。当然,不是所有杨姓都有这种殊荣的。它单但指杨再思的后裔,杨再思本是汉人,宋代到湘西一带做官,深得苗侗人民拥戴,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威远候、惠英侯。”湘西及贵州东部均建有“飞山庙、飞山宫、威远侯庙、英惠侯祠、威远广惠王”等等。可见杨再思是个深得人心的好官。
杨茂兴是杨再思的后人,也是一个多行善事的商人,有“杨善人”之美称。他几乎每逢荒年代,都要向灾民布施,或赠衣或赠粮,或送钱,或者施粥等。有童谣道:“早四两,晚半斤,死了自有杨茂兴”。意思是说,穷苦人只要找到他,早上给吃你四两,下午还给半斤。客死镇远的、无依无靠的穷苦人,杨茂兴就会买棺材安葬。像这种商人现在并不多,不求名,不求利的就更少了。
四方井
在古巷道中,像这样的古泉井还有几处,如猪槽井、云泉、雷家井、陈家井等。
这口古井呈现四方形状,所以叫“四方井”,泉水是从石屏山的山体中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源,泉水水质很好,冬暖夏凉,口感也好,用这里的泉水烧水泡茶,茶色晶莹,茶味浓郁,煮饭也特别香。尽管现在家家都安装了自来水,但附近一带的人家,烧水、煮饭用的水,还是来这里挑,自来水多用于洗衣洗菜等方面。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井壁凹下去这么深,知道是被什么所为吗?是自宋、|元、明、清以来,到这里担水的人很多,井壁因绳子的摩擦,长年累月的这样磨,就形成了这种现状了。原先,这井的旁边还有另一口井,与其形成姊妹井。后来,建立官衙后那口井就被官家占去了,就在墙的那一边。当时为那口井,还经常扯皮。因为人们都集中在一起,不是闲谈,就是捣衣,弄得吵吵闹闹的。官府只好用墙隔离开来,倒也清静不少。慢慢地人们也习惯只用一口井了。
大家看见井里的鱼儿没有?知道井里为什么有鱼呀?那鱼儿可有讲究啦。人们在井中养鱼,是为了防止坏人投毒。鱼儿活着,井水安全可靠。鱼儿死了,井水就不能饮用啦,必须淘洗再用。说明古人的防患意识很强啊。
邹公词
这里是邹公词,现在作为镇远名胜古迹风貌展览的地方。原先打算用作博物馆,由于场地小,实物也不多。所以,作为风貌展览较恰当些。邹公祠是为了纪念邹泗钟而修建的,它建于光绪十七年(1892),该建筑在镇远较有特殊性,其艺术价值很高,它是典型的南北结合的建筑,它比一般的祠堂建筑高大。更难能可贵的是一改南方穿斗式的风格,配以北方抬梁的手法。所以说,它是南北结合的建筑。大家抬头往上看,在抬梁中,有精美的雕刻图案。这是因为南方气候潮润的缘故,而北方的气候干燥,适宜彩绘。南方则便于雕刻,不但可减少许多麻烦,而且还可成为永久不改变的艺术品。邹公祠有许多图片和文字,几乎全面介绍了镇远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民俗节日。大家到这里面走了一遭,对于镇远的概貌就会有所了解。当然,每一个景点的详细内容,还是到实地去了解才行。
文庙遗址
这里是文庙遗址,也就是孔庙了。在封建社会里,历朝历代都非常尊重孔子。因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理论至今都还适用,如今提倡的和谐社会,就是由他的理论演化而来的。
镇远府文庙,据《元史·地理》载,应始建年代应在元朝。元成宗二年(1296年),曾经下令全国郡县通祀三皇庙、孔庙。这是因为,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许多民族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平息民族矛盾,笼络人心,以尊孔尚礼的方式,让汉族归顺朝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镇远在至元二十年(1283年)就已设府,必然要遵从皇帝的旨意,修文庙是必然的结果。当时修文庙是很讲究等级的,镇远作为府(郡),其规格很高,占地面积也大,按照实际面积,它比安顺文庙还大,只可惜毁于文革后期,只剩下这前面的宫墙了。我们看到的“礼门”、“义路”是指文武官员出进之门。礼门是文官出入之门:义路是武将出入之门,在封建社会里,是不能乱了规矩的。
大河关码头
这里是大河关码头,是明清时期征收关税的码头。这个码头原设有厘金局,即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和税务部门合署办公的机关,不仅收税,还发放关防通牒,以便过关通行。过去,在明清时期,这里所收的税款在贵州省占前五位。
大家到这里可以看见对面的琼楼玉宇了,它就是青龙洞贴崖古建筑群。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在这里合个影,留下美好的记忆。带回去让亲朋好友们欣赏一下镇远的风光,让他们羡慕、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