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需求导向的“法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需求导向的“法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1:56:01
“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需求导向的“法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时间:2023-08-07 01:56:01     小编:

[摘 要]在我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烟台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现有的单一型法语人才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实行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企业需求和法Z人才培养现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下烟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人才培养;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8)05-0136-03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相继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大部署,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涉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都必须以语言互通为前提,外语人才的培养对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单一型的外语人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构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这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烟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古代东方海上丝路首航地,烟台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具有历史文化、交通物流、对外开放等多方优势。如今,这些优势也正叠加发力,帮助烟台沿着“一带一路”路线图抢占先机。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曹甲昌曾表示,“烟台的外向型经济在全国都是领先的,烟台的企业不管在欧美还是在东南亚甚至在西亚、非洲都有非常良好的合作,对‘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烟台市与64个沿线国家均有贸易往来,境外投资涉及基础设施、能源合作、商贸服务、农业加工、远洋渔业等10多个领域;烟台已拥有10大港区、5处一类开放口岸,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并成为世界化肥出口第一港,以及中国进口铝土矿第一港。烟台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烟台对“一带一路”市场完成进出口1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合作潜力在放大。2017年1月份,烟台获评“2016年度中国‘一带一路’最具活力城市”。

烟台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与法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关系密切。迄今为止在烟台成立的法国独资或中法合资的企业与机构数量达八十余家,大部分从事酿酒、机械制造,如:拉菲酒庄、米利时软木制品有限公司、法国科孚德机电、玛努尔高温合金有限公司、道达尔公司、迈夫诺达机械设备、铁姆肯轴承等。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前来投资。然而,烟台的葡萄酒产业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葡萄酒复合型人才缺乏,培养“法语+葡萄酒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此外,法语在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范围极广,烟台有几十家对非洲出口优质企业,企业遍及多个行业,在几内亚、喀麦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刚果布等国开展了业务。烟台市的龙口港是中国对非出口贸易的第一位口岸,烟台港与国内外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几内亚博凯内港码头,并且联合开发铝土矿。在这些法语国家进行投资和承建项目时,“法语+国际贸易人才”、“法语+工程人才”在中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随着烟台“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外向型经济越来越凸显,对应用型法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烟台要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的既精通外语,又熟悉行业知识规则,了解国际法律法规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目前,烟台市的法语人才培养主要依靠鲁东大学这所地方高校,法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重视语言知识,忽略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训等问题,培养出的法语人才只精通法语而不懂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较低了语言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制约了烟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们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现有的单一型的法语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法语人才培养政策要根据“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制定和实施高素质、“法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给驻烟高校提出了挑战。

二、问卷设计及调查

为了了解“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对法语人才需求情况和地方高校法语专业学生能力现状,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法语人才的需求,本文采用问卷凋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法语用人单位和鲁东大学法语毕业生进行调查。由于受条件限制,本研究只能做抽样调查。

凋查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烟台市18家法语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答卷人是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员,共发放1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包括用人单位对法语人才的需求情况、素质要求、能力评价、满意度、是否存在涉外工作中的沟通问题等。第二部分是以法语专业近3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是了解法语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社会需求、法语本科教学效果,发现法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共发放102份凋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93.1%。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法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实际工作需求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用人单位的凋查显示:随着烟台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用人单位对法语毕业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企业对法语人才的招聘条件是要求不仅法语好,还要懂专业知识,最好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目前,中低层次的法语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国际性“法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88.9%的用人单位需要具备法语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技能,公司员工中精通法语且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比例为0;大多数公司需要商务法语人才(38.9%)或者工程法语人才(50%),“单一外语能力的人才已不受欢迎”。法语人才存在的不足表现为法语能力有限,懂法语,但不懂专业知识,缺少国际知识,涉外业务中偶尔出现沟通不畅,“实践能力不强,无法很快融人工作环境,企业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二次培训”,这都对法语专业调整教学重点、改革教学方案提供了依据。

对法语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法语基础课程设置很好,基础打得牢,但是高年级的专业方向课程仅限于基本概念和常识,专业性和实践性不强;课程设置与其他高校课程同质化,缺乏国际贸易、工程法语等方面的相关课程,没有学习过有关贸易、工程类的相关文件文书;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机会,实际工作中不熟悉工作流程,对技能型知识知之甚少,需要现场学习,经过一段较长的磨合期才能真正地融人工作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单一,过分依赖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没有与人才需求趋势相结合;师资力量不够,缺乏专业方向教师,不能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或与兄弟院系协凋合作不够;在不增加教学课时的情况下,同上学好法语和一门专业的困难非常大。

综合用人单位和法语毕业生的意见,不难发现本校法语专业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鲁东大学法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熟练的法语语言技能、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学习发展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及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熟练运用法语在外事、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等工作的综合应用型法语人才”。本培养目标存在“盲目效仿、特色不够、严重‘同质化’现象”,课程体系也不尽完善,“只看中语言的人文价值,却不管它与其他专业的联系,不大重视应用”。课程设置中分了语言文学方向和商务法语方向,而商务方向只是开设了寥寥几门常识性课程,增加了一点商务基础知识,没有突出商务方向特性,且缺乏实践环节,没有完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缺少专业方向的针对性。

(二)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的“双师型”教师

本校法语教师均经受过系统而专业的法语学习,具有较高的法语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然而“法语教师大多数是通过传统的法语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专业方向知识不了解。目前,法语系教师共8人,语言学方向为2人,法语教学2人,文学1人,文化3人,缺乏商务、工程等专业方向的法语教师。这是全国法语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授课教师为“单一型”法语教师,而非“双师型”教师,相关专业知识也是边教边学,不能培养出复合型外语人才。

(三)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实践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法语教学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最终导致投入大、产出低、教学效益低下的法语教学现状。”尤其是一些专业方向课程仍然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占课堂的主导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法语教师多为语言文学方向,不能很好地开展商务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将商务课程环节设计为对概念内容进行翻译、讲解、背诵课文等,学生只是记住了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训练,实践能力不强,无法很快融工作环境,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还需二次培训。

四、对策

地方高校应根据“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前的法语教学实际,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法语人才为己任,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和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培养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人才进行三种划分,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对于二本院校而言,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宜。”根据鲁东大学办学实际,以“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找准定位,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按照一、二年级打基础(牢固掌握外语语言核心能力),三年级学专业(学习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四年级练技能(岗位初始技能训练及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三段式教学进程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从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合理设置方向课程,强化应用型专业课,要有针对性,不要让方向设置形同虚设。

(二)结合区域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从烟台市对外贸易发展可以看出,与法语国家的合作主要涉及工程、贸易、葡萄酒等行业,这些行业需要既精通法语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明确设置课程模块”,既要注重法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专业方向能力的提高。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葡萄酒、工程法语、商务法语等方向课程,对课程比例进行合理、有效地分配,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与不同学科间的交融,建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由于当前师资力量不足,可以考虑加强法语与兄弟院系专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搭建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平台,增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与操作”、“国际商务谈判”、“工程项目管理”、“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品尝学”、“商务范文”等实践性课程。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两种方式来加强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x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进行专业方向进修和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使其具备其他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其从单一的“语言型”教师向“语言+专业型”新型复合型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校外可以考虑招聘既懂法语,又通晓专业知识和操作实务的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聘请企业家作客座教授,现身说法,明确企业对法语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方向。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跨院系合作,相关专业团队和法语团队联合培养新型法语教师,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培养效率,实现法语与多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法语教师提升专业知识,也有助于专业教师提高法语水平,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中以企业需求和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从‘语言技能型’向‘专业知识型’的转型。”完善实验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通过“互联网+”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模拟商务环境等,让学生用所学内容进行实践,获得成就感,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提高其协作能力和法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构建系统的复合应用型法语教学培养模式。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力度

依托鲁东大学国家级语言文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践教学。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实验室,通过实操软件优化现有的实训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提高了法语人才的业务水平;通过实践,了解企业需求,夯实专业技能,以进一步增强法语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也提高了法语专业的就业率。

五、结语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根据社会需求和地方高校资源优势,因校制宜,创新高校法语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对法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构建,培养“法语+”国际化、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真正提高法语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创出学校和专业特色,提升区域经济文化软实力,为“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实现了地方高校法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具有跨时代的战略意义,同时也符合鲁东大学“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严辰松,与时俱进,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J].中国外语,2004(1):67-70.

[2]朱桃英,“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以湖州市为例[J].语文学刊,2叭6(6):118-122.

[3]康歆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刍议[J].教育探索,2017(5):71-73.

[4]沈光临,薛晓,杨继瑞.“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人力资源的开发路径――以工程技术法语人才培养为例[J].西部论坛,2016(4):58 -63.

[5]李.关于培养法语复合型人才的思考[J].法语学习,2011(5):36-39.

[6]刘小芬,“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3):109-1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