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2 00:38:0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
时间:2023-02-02 00:38:03     小编:

摘 要:鉴于当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国家需求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方向,文章对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干旱区 内陆河流域 水文水Y源 研究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1

我国的干旱区涵盖了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地区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地区,这片区域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属于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恶劣且脆弱的地区。所幸有众多高达山系分布于此,能够截留空中水资源而发育出了众多内陆河系,使得干旱区有了人类能够生存的绿洲【1】。由此可见,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有着众多共同点,是一种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范本,基于此展开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热点问题

1.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系统构成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大系统主要有三个水文子系统构成,分别为山区水文、绿洲水文以及荒漠生态水文,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中,要系统整合山区产流、绿洲水量转换和消耗、天然植被耗水等分析研究,确保所有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大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了实现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配置,应当有效保护绿洲内部水循环的稳定以及绿洲外部与河流下游荒漠生态环境。随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节水农业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将全面展开对山区水文、绿洲水文以及荒漠生态水文的研究,以期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助推绿洲经济发展。

2.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之下,干旱区近几十年来的气温总体上来看都呈现上升趋势,平原湖泊水位也在逐渐攀升,湖泊面积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扩大。同时随着气温的上升,降水量与河道径流也明显增加,出现了多次大洪水与特大洪水。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切实的影响,但如何评价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研究

对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人们常常会将其与可供水量、可引用量混淆。尽管对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尚处在发展阶段,其定义尚有分歧,但结合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实际状况来看,对于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在理论界一直认为是:在可预测时间内,综合考虑河道内外生态环境、生活生产用水,在照顾到天然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国际河流分水协议以及下游用水量的基础上,利用可行的技术措施为河道外生产生活、人工生态环境提供的一次性最大用水量(不包含水的循环利用)【2】。

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与生态环境保护萎焉,合理衡量该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显得直观重要。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的研究,同时加强研究分析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与天然生态环境保护面积与干旱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之间的关系。

4.水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

在明确了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前提下,还需对水资源承载力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目的则是为了确保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而确定地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规模。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应该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范围之内,去合理设定人口、经济与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虽然目前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众多,但由于水资源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与随机性,所以要准确评价水资源的承载力还需深入研究。

二、水文与水资源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围绕现代水利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的要求,遵循“资源水利”的治水思路,笔者认为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文水资源研究,应当将以下三点列为发展方向:

1.基础研究

结合当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学研究方向与水资源关注的问题,基础研究主要涵盖水文极值理论与计算;绿洲水文;冰川水文;特殊水环境水文定位观测的试验水文研究等等。

2.应用研究

(1)水资源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是对水量、水质和水资源的保护、经济、管理、节约等方面的全方位评价。

(2)水循环与水平衡。该研究是水文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对于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并且研发出能够模拟水文过程、控制水污染、规划水资源等管理功能的系统软件,不仅能够提高对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为干旱区农田节水调控与合理用水提供可靠依据。

(3)水循环与水盐平衡。从微观到宏观对盐分的产生、迁移、分布与积累规律进行研究,尤其是对灌溉区的盐分活动与排出进行密切监测,进而保证绿洲水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严格把控盐分在内陆河流域的分布。由此可见,水盐平衡是衡量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系统优劣以及判定灌溉农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4)生态环境耗水与生态水权管理。采用“3S”技术对拓展研究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植被生长,对不同植被耗水量、耐盐程度和地下水位与植被间的生长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出荒漠区水循环规律,为自然生态保护奠定基础【3】。分析研究生态耗水量,对生态保护区的范围、目标以及需水总量进行合理确定,进而明确生态水权,强化河道引水监控工作,有效管理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以及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3.综合研究

对水文与水资源问题的综合研究包括: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与经济政策;水资源经济以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构建水资源经济指标体系;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这两门学科有着应用性交叉的特点,其中水资源学以水文学为基础,而水文学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水资源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在展开水文研究的同时,一定要与当地的水资源问题相联系,而要想切实解决水资源问题,还应基于水文学理论与大水文循环系统规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文与水资源问题研究同样如此,这才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也是今后水文与水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武伟, 段晖. 解析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问题[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

[2]孙栋元, 金彦兆, 李元红,等. 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1):80-84.

[3]姚俊强. 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与管理[D]. 新疆大学, 20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