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安全问题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4 00:44:34
中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安全问题研究
时间:2023-08-24 00:44:34     小编:

摘要:高校学生安全一直是政府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高等院校的安全体系整体结构复杂,关涉方多。通过多年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师生安全工作,治安消防安全工作,配套设施安全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突发事件维稳几个层面。其中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中摆在突出位置的就是学生安全,这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等院校 校园安全 意识形态 突发事件 维稳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深入迅猛发展,中国高等院校建设日趋成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综合实力,由于高等院校日常运作的社会性特征,特别是大规模师生聚集居住,容易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其存在概率不亚于自然人形成的社会族群。关注安全,提升校园生活质量摆在我们面前。

1 影响校园安全问题分析

1.1 师生安全工作 主要包括师生日常生活的安全,师生各类矛盾问题,人身安全和偶然人身伤害等,其工作的特点是:其爆发基本上是师生群体内部问题和因素,主要有人为行动,学业交流或者一般的生活矛盾诱因,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和政治工作人员协调解决,同时,日常活动的意外损伤也是不能忽视的情况。

1.2 治安消防安全工作 这是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的日常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项内容涉及具体的社会治安,政治安全,消防,户籍管理,公共秩序维持等方面,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成熟高效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处理校园安全问题的工作部门,构成了校园安全预防体系的保障之一。保卫部门或者一些高校的校长办公室及后勤部门承担了该项主要职责,是当前高校管理机构的人员密集和加强单位。

1.3 配套设施安全保障 由于中国高校的深入发展,我们现在的办学条件已经远远好于过去时期,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教学科研配套硬件和经济物资等国有资产集中的单位,特别是日益提升的教学质量客观要求学校要拥有必要的高级教学设施,一般比较昂贵,需要时刻教育和提醒作为教学主题的学生保证校园配套设施的安全使用,防止盗窃,故意损毁,私自使用,保管不善等问题。

1.4 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互联网及其他高端信息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中国高职院校已经具备了密集复杂的信息系统保有量,校园中的每一名成员客观上都成了直接信息员,一些消极虚假的信息可以轻松地,毫无信息源损失的直接传播到学生面前,一些敌对势力或者有企图的人利用发达的信息渠道,传播消极信息或者某种“杂音”,有针对性的搅动政治敏感性日趋下降的在校大学生的思维情绪,极易误导学生思想,且该行为教育工作者不易觉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会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

1.5 突发事件维稳 由于校园的社会属性,学生群体和教职工群体均是特定的利益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一旦出现不容易调和的问题和矛盾,容易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一些外部因素也是诱因,诸如自然灾害,社会不稳定,特定制度诱因,管理诱因等等。

2 高等院校应该努力构建校园安全维稳体系

2.1 安全事故分析 时间地点分析:从时间上看,节假日往往是事故的多发期。统计数据显示,周末、暑假等节假日,往往是交通和自杀等事故集中发生的时期,约有40%左右的学校安全事故是发生在暑假和平时节假日。从地点上看,事故多发生在高层建筑,包括一些附属河道、交通混乱区域等。在各类学生事故当中,有60%的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和学生打架斗殴的情况。总体来看,校园安全涉及到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隐患有20余种,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自杀、体育运动损伤等,这些时刻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2.2 努力构建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安全网”在权责明确的同时,更要强调联合协调的“中心式”集成运行模式。在本文的研究中,认为如下“安全网”的构建非常关键。教学管理安全网: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环节(包括课外活动)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教育网:学生工作系统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安全防范能力及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教育;校园环境管理保卫网:学校办公室应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实施突发事件的处理,确保校园无严重群体性治安案件发生;安全信息网:辅导员作为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组建班级安全小组,小组长负责掌握小组成员在上课、往返学校、就餐、就寝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安全计算机网:学校应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学生。

3 总结和展望

高等院校的学生安全工作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当整个社会都能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并且落实好本部门的职责,加强各职能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一致的工作,将会改变和影响一代人。同时教育部门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公安、消防、交警等治安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社会“大安全”的概念,将更加有利于在市场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安全,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廖善光.高校校园安全隐患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1):149-150.

[2]王智广,王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29-31.

[3]刘振华.校园安全问题的成因和防治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8(5):9-10.

[4]张啸.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思路[J].公共管理,2008(8):121-12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