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表达词典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表达词典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2 00:02:22
表达词典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3-03-22 00:02:22     小编:

摘 要 词典在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分为基础性要求(规范、准确)和高级性要求(创新、得体)。文章重点讨论了生成型词典中表达词典的特点,以及在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方面的做法――利用词汇库、词汇集实现“打环扣”,消除“思路阻遏”;利用词汇衔接、词汇失衡、词汇失协等词汇突出手段形成严谨的词汇搭配与内容连贯;利用电子型表达词典的智慧技术提升词典辅助语言能力提高的效果,但不能扩大词典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中的功能和作用,它永远是辅助性、参考性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表达词典 语言能力

2012年11月13日,教育部相关部门在澳门举行了“公民语言能力研究学术研讨会”,公民语言能力问题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我们一直认为:母语基础教育是公民语言能力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培养的最重要的阶段。中小学语文教学是承担这一重任的主阵地和核心舞台。

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之一。本文尝试建构表达词典辅助法,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一、表达词典的特点

侧重于辅助用户表达能力提升的词典统称“表达词典”。表达词典可分为三种:

一是综合性主题分类的类义词典,古代的《尔雅》与现当代的《同义词词林》(梅家驹,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董大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分别汇集不同表达色彩词以及词用方式的专门性的表达词典,如成语、典故、比喻词、借代词、形象色彩词、婉词、书面语词等。古代的文学词藻类类书《佩文韵府》等,现当代如类聚书面语词语的《文言书面语词典》、类聚词汇借代义的《借代义词典》、类聚成语的《分类成语词典》、体现口语与书面语体风格区别的《汉语成语俗语对照词典》、体现语汇表达方式的《成语连用词典》等都属此类。

三是同义词辨析、反义词系联类词典。

这几种表达词典的共同特点为:

1.提供供选择词汇的词汇库

各种表达都需要相应的词汇积累。词汇分为两类,一是普通语文词,包括生活常用词及一些生成语句需要的虚词等语法功能词,这些词主要是学习型词典关注的对象,多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际,是交际的基础;另外一类词是各有特色的表达功能词,这些词针对不同情境中的不同交际目的和交际背景而进行不同的类聚,具有不同的表达特色。当一个人本身的心理词库达不到表达需要时,就需要表达词典提供相应的词汇库以辅助进行有针对性的词汇选择。

2.以细致的逻辑分类服务于不同的词汇选择

表达的方法丰富多彩,但词汇的恰当选择与使用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枯藤老树昏鸦”意境的表达效果是一组名词意象连用勾勒出来的,多个同类、同主题、同意义内涵、同附加色彩的词的连用就产生了这样的类化效果。

分类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主题逻辑分类。最典型的是《同义词词林》等类义词典。这类词典往往收词众多,基本可以涵盖一种语言所有核心、基本、通用词汇,还包括除术语以外的一般词汇,构成一门语言的尽量穷尽性的大词库。这种词库可为表达主题提供全方位的相关词汇集、词语群,例如:《同义词词林》的“屏障”集就有“屏障、屏蔽、屏藩、遮挡、掩蔽、隐身草、遮羞布、烟幕弹”等词语,既有口语、普通、书面的语体色彩之别,又有常规词与隐喻词之分,为不同的表达需要提供材料。

二是语用分类。这些类型包括成语俗语对应词典、同义词典、反义词典、成语连用词典、连用对仗词典、成语分类词典等,这类词典多直接针对语用中的一些核心表达问题进行编纂,辅助表达功能更直接、更集中。

表达词典目前呈现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丰富的良好发展态势,对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帮助。

二、表达词典的教学应用

在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要求方面,语言生成的准确性、逻辑性、严谨性,主要依靠学习词典介绍的常用词的用法来保证。在高级阶段要求方面,语言生成的创新性、得体性,则主要依靠表达词典。其教学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词汇集的集合优势与“打环扣”相结合,拓展表达思路,提升语言能力

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作者遇到的最大表达问题往往是无话可说,根源在于“思路阻遏”,体现为没有思路,或者思路中断,无法继续。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表达词典的辅助表达功能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表达词典辅助拓展思路的主要方式在西方被称为“打环扣”(祁寿华 2000:106―110)的自由写作思维拓展方式。它可以由一个主题词为源头,一环扣一环地向下自由联想,形成思路的拓展,最后选择最有价值的环扣进行深入思考。而表达词典可以提供一个个潜在的环扣连接点,一些关联度高的词被整理到一条条线索上,形成多样的思路,再将所有思路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一个有价值的清晰思路。

例如:在写作一篇关于“理想”的文章时,如果没有思路,可以查考类义词典《同义词词林》中关于“理想”的词集。在词典中,下分“理想、幻想、泡影、梦幻”四个小类为平行层次,其中“梦幻”词群与“理想”较远,可排除,余下的三个词群可以为写作此文提供拓展思路的环扣和思维锚点。如:

理想――志向 志(有~竟成) 抱负(~不凡) 心胸 雄心 壮志 雄心壮志 豪情壮志 远志 笃志 壮心

幻想――空想 玄想 痴想 妄想 白日梦 美梦 大梦 春梦 痴心妄想

泡影――梦幻泡影 黄粱梦 南柯[一]梦

从正面看,可系联“理想”词群――“理想”是一种“志向”,一种远大的“抱负”,要立“壮志”,立“远志”,立“笃志”――这样就可以有至少四个分论点来从不同侧面剖析“理想”的内涵。

从反面看,可系联“幻想”词群――“理想”不等于“空想”“玄想”,也不能“妄想”,要脚踏实地,要切合实际。 从反面角度所产生的后果看,可使用“泡影”词群中的“梦幻泡影”“黄粱梦”。

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拓展,可以观察到类义词典如何为一个主题提供拓展思路的联想点,而作者只需要把这些联想点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中心论点联结起来,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就基本呈现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调整、修改、完善,不难形成一篇有内容、有深度的议论文。

2.利用词汇衔接、词汇失衡、词汇失协手段,形成内容连贯,提升语言能力

在张德禄介绍的功能文体学的理论体系中,他译介了韩礼德等专家的观点。这一理论提倡词汇搭配、衔接,这种搭配并不是语法与语用上的搭配,而是一个词汇集中的词汇项目“根据不同语义关系,从而确定在语言表达中的出现次序及联系,形成的一个内容上的紧密衔接”(张德禄 1998:9)。利用表达词典提供的义类词汇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辅助语言能力的提升:

(1)词汇搭配形成词汇衔接,提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凡是具有搭配关系的一组词构成一个词汇集。词汇集是类义等表达类词典的一个个子集。有效利用辅助表达类类义词典,利用词汇项目之间的语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义、属种、相关等关系),选择恰当的词汇项目置于不同的小句和分句中,各个小句或分句之间就会靠词汇项目之间的语义关系形成衔接与连贯,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与准确性的提升,例如:

重复: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重复出现的“时间”分别体现着时间内涵的三个侧面――生命、速度、力量,三个分句形成衔接)

同义:蚕的灰白色的身体完全露出来,连成一个平面,在那里波动。……它从木架上往下爬,恨不得赶紧离开,脚的移动就加快……它觉着尾巴那儿一阵痛,身体不由自主地扭动一下……,接着就仰起头,摇动着腿,跳起舞来……(叶圣陶《蚕和蚂蚁》,同义、近义词的词义大同小异,在语篇中共同出现时是互补分布,“大同”保证了语篇内容的衔接连贯,“小异”保证了不同情境的区别度,避免重复、笼统。)

反义:宣传廉洁奉献光荣,遵纪守法光荣,贪污受贿可耻,走私盗窃可耻,反对坏人坏事光荣,包庇坏人坏事可耻。(四个反义词对:光荣――可耻、廉洁奉献――贪污受贿、遵纪守法――走私盗窃、反对――包庇等,构成了正反对比的衔接效果)

整体与部分:大海波涛汹涌,巨浪摔在岩石上,裂成片片巨型水花,水沫四溢。(大海与巨浪、水花、水沫形成了整体与部分的上下义关系,巨浪与水花、水沫形成次级上下义关系,形成表达连贯)

属种:植物园内花繁叶茂,梨花如雪,桃花如火……(花与梨花、桃花等靠属种上下义关系形成连贯)

流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这一激励制度在我们学校生根、开花、结果。(生根、开花、结果构成一个时间、环节上有先后相承关系的流程词汇集,与政策的落实、推广、收效流程词汇集形成隐喻关系,构成双线连贯)

相关:企业争相开辟新线,淘汰、更新、增加车辆。(淘汰、更新、增加三个动词围绕车辆调整这个中心,词义高度相关,最后形成了一个针对具体语境的临时词汇集,构成语境连贯)

以上用例的各个分句是通过加底线的词语形成的搭配构成了语言表达分句之间紧密的逻辑联系。

(2)词汇集的交叉混用形成创新修辞,提升语言表达的创新性、得体性

利用词汇集理论,还可以形成语言表达突出的修辞效果,形成表达亮点,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创新性和得体性。根据功能文体学理论,这主要依靠词汇失衡与失协的手段来体现,最终产生词汇突出的语体效果。

词汇的失衡突出模式指“同一词汇集的词汇的超规则排列或高频率出现”(张德禄 1998:128),主要包括词汇对偶、排比、重复、渐升、渐降、词汇系列、词汇集等。在类义词典的利用上,只需要将同一类义分支的词汇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选择,就会产生相应的创新性表达效果。例如根据语义程度可以采用词汇集词汇渐降的方式:

产品的品种、等级、质量(词汇系列),有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执行;无国家标准而有部颁标准的,按部颁标准执行;无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的,按地区标准执行;无上述标准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

这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区(标准)体现了标准的三个层级,通过词汇集的渐降排列,将各分句紧密联系,而且表意清晰,不易引起歧义,易于传达,成为说明性应用文本中既专业又得体的表达亮点。

“词汇失协”指的是“不同词汇集的词汇的相互混合和交叉所形成的突出手段,在同一情景中运用一般是出现在不同情景中的词汇或词汇集”(张德禄 1998:135),常采用明喻、隐喻、拟人(personification)、象征(symbolism)、情感谬误(pathetic fallacy)等手段。

利用词汇失衡和失协的方式,可以形成以形象性、创新性为特色的语言表达,例如:

从小门一跨进车间,就立即投身到一个声音的海洋中:马达的嗡嗡声,皮带的滑动声,各种刀子切割、刨削、钻镗金属的声音,刀子和沙轮接触的声音,金属撞击的声音,吊车来往的隆隆声,压缩空气的嗤嗤声,各种齿轮咬接传动的轧轧声;尖厉的,粗钝的,浑厚的,洪亮的,短促的,间歇的,持续的,突然迸发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一齐向你涌来,把你淹没。(焦祖尧《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

这个语言片断用了复杂的词汇集搭配手段,才形成了这样绘声绘影的生动语言表达效果。

片断中有两个主题词汇集:

1.核心设备部分成员词汇集:马达、皮带、刀子、沙轮、齿轮。

2.工具集:吊车、压缩空气。

三个功能词汇集:

1.设备动词词汇集:滑动、切割、刨削、钻镗、接触、撞击、咬接、传动。

2.拟声词词汇集:嗡嗡、隆隆、嗤嗤。 3.形容词词汇集:尖厉、粗钝、浑厚、洪亮、短促、间歇、持续、(突然)迸发(的)。

片断首先体现的是“词汇集”应用这种词汇失衡手段。片断中把指称车间设备、工具的词汇集成员在各分句中进行合理分布,形成了本词汇集之内的行为主体搭配衔接;表示动作和拟声(部分替代动作词语)词汇集与“声音”搭配,体现为“修饰、分类成分+声音”的词汇集汇合模式,进而以领属助词“的”与表示设备、工具的名词词汇集成员形成更高层、嵌模式偏正结构,最终体现为“N+(V+声音)”的名词短语排比格式,表示各种不同类型的声音,保证了整个片断主题集中,描述清晰。与后文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形成呼应衔接,体现出严密的连贯性。

片断最后用形容词词汇集综合声音的各种属性特征,体现出各种声音的区别度与独特性,同时这里采用了词汇失衡模式中的“词汇系列”方式,营造出声音繁多的气势,再次与后面小句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相衔接,形成小句的扩展和连贯。

同时,拟声词词汇集的使用既可以替代一些动词词汇集成员(用“嗡嗡”代替“转动”),同时这些拟声词又起到了绘声的作用(用“嗡嗡”比用“转动声”更能体现形象感),进而让读者可以通过联想间接起到绘影的作用,增强了本段语言的表现力。

这个片断中还能体现出“词汇失协”这种词汇突出的模式。

如片断中谈到了各种各样“声音”的词汇集,而片断中还有一个“海洋”的词汇集――“海洋”“涌”“淹没”,分别位于片断的开头和结尾,这本身是一个首尾呼应衔接。但海洋词汇集的词汇项目通常不应出现在车间生产的情景中,出现在这里,必然形成“词汇失协突出”的效果。

片断最后一个小句将海洋与声音两个词汇集交叉在一起,主语使用的是“声音”,谓语使用了“海洋”词汇集的“涌”“淹没”――将海洋的巨大气势、不可阻挡的特征转移给车间的声音群,这种转移是通过海洋词汇集与声音词汇集的交叉搭配而形成的,词汇集中的每个单位都承担了该词汇集的一个分支特征,词汇集特征的转移依靠的是成员之间逐个转移的完成,最终使声音和海洋词汇集发生了整体上的意义的互相转移,形象、简洁地烘托出了整个车间的氛围。这种转移依靠的是两个词汇集之间带有规约性的意义相似性,构成了修辞上的隐喻手段。

另外,这一段文字也使用了“情感谬误”的词汇失协突出手段。例如“一齐向你涌来,把你淹没”――海洋词汇集是无生命的,但因为有人称“你”的主观叙述视角,所以海洋、声音的动作就成为能动、主观的动作,无生命的海洋、声音被赋予了人性、生命及情感,同时体现出了这种气势感带给叙述者和阅读者的震撼。

从这一片断的分析能看出词汇集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和价值。一些百科性的类义词典(特别是图解式的类义词典)往往会把同主题的词汇类集起来,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功能语言学的“语旨”Tenor(Halliday 1985)],交际内容(“语场”Field),依据词汇集中各词汇项目之间的语义关系,创造性地选择整合不同词汇集中的词汇项目,形成既有逻辑的连贯,又有变异创新的语言形式(“语式”Mode)。学生们可以经常进行这种词汇集之间的混合训练,摸清词汇集成员的超常规搭配的规律,形成因“词汇失衡”“词汇失协”而产生的“词汇突出”的表达效果。

围绕这一问题,目前类义词典的编纂体例有待进一步创新:类义词典存在的最大价值是辅助表达,但目前的类义词典多是提供了与主题词内容相关的词汇集,无法提供细化的、在语言表达中更有价值的词汇子集,如程度序列、层次序列、顺序序列、整体―部分序列、属种序列等,这些序列体现的是丰富的语义关系,是形成各种“词汇突出”表达效果的基础。

3.活用电子型表达词典的智能技术提升语言能力

随着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语义信息库以及电子词典形式的发展,表达词典也逐渐进入了智能化领域,在打造语言表达的亮点和创新点,更有效地拓展语言表达思路方面,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智能检索技术,提供多种词汇互补组合可能性,打造语言表达亮点

在一个足够词量的类义词群或词汇集中,很多成员有构词语素上的同素性,同根语素的复合词成员在一起组合搭配,往往会形成新的语言创新点。另外,这些同根词往往是互补的,反映了一个写作主题锚点的不同的语义侧面,可以辅助形成对一个主题锚点内涵的全面理解与表达。

例如要检索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同根词群,传统的类义词典一般提供的是主题分类检索,偶有辅助性的音序索引。但传统的类义词典多为正序词典,音序索引中所查检到的词是以该语素为第一构词语素的词。在选择辅助学生语言表达的词汇时多有不便,现代的电子类义词典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

例如,在图1所示的电子词典中, 提供了构词语素在词首、词尾、词中的同根词检索方式,以“俗”为检索语素, 根据“俗”构词的后定位特点, 用“词尾”选项,可方便地检索出媚俗、庸俗、低俗、恶俗、傲(自傲)俗、卑(低劣)俗、丑俗、蠢俗、粗俗、腐俗等300多个复音词(除明显不合适的,至少可有二三十个词进入备选范围),这些词靠构词伙伴语素反映出“俗”的不同语义内涵和多个语义侧面,形成了关于“俗”语义内涵最全面的互补分布,如果用数括的方式归纳概括起来,就形成了反对“三俗”(近些年文化界提出“反三俗”的口号)或“五俗”等传播性好的词汇化的表达亮点。再如用这种方式可以形成类似“农业增产、增收、增效”这种带有“词汇系列”特点的“同素”修辞亮点。

通过这种检索方式,学生有能力在语言表达中从不同侧面展开论述,或拓展出更多的思路,并形成自己原创性的表达亮点,使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更富有丰富性和深刻性。但这种电子类义词典的检索方式还属于比较初级的词库选择模式,检索方式为线性,并没有与学生在表达时以词汇为节点的扩展联想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采用下面介绍的可视化语义网络的方式。

(2)采用可视化语义网技术,打造关键词词汇链,高效突破思路阻遏

前文提到,思路阻遏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具体表现为没有可延展的交际方向,没有将语言交际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源动力。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基本采用以词语作为推理、联想的节点,层层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以突破这种语言表达上的瓶颈。这是一种网络型的心理活动。一个拥有海量词汇及能体现丰富语义关系的表达类电子词典,能以关键词为锚点,可视化地系联起学生的语言思维网络,并通过词义联系不断扩展锚点网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辅助解决思路阻遏问题。

语言学界近几十年一直致力于这种模仿人脑工作图式的语义网络(Semantic Web)的建构。在这些可视化的语义网中,如果以每个词在语义网络中的节点为中心,通过纵横方向不同的语义关系产生的语义路径可以系联起大量的语义场词语。如果将此语义网络进行一个单向式词链追踪的话,理论上会形成一个没有终点的语义操作链。这个操作链我们称其为“词链”,用于学生的写作,则是主题词链。语言表达中所有的词汇都与主题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学生表达生成的口头或书面语篇的核心内容可以表现为一个核心主题词链,背景性的词汇构成了一个背景词链,背景词链与核心词链发生着非线性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结构。

目前这方面已经有普及性的产品,可以用于辅助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例如在以扩展启动网络为理论基础,以“词网”为知识库的商业化学习词典Thinkmap Visual Dictionary中,我们可以看到hurt(伤害)的语义局部网谱,见图2。

在这个以hurt为核心词的语义网络中,所有和hurt有语义关系的词位都被系联进来,各种不同的线型分别代表着types、a type of、a part of、synonyms、derive from等显性语义关系。不同颜色圆点代表hurt的不同义位,而终端词位都代表在此义项上与hurt有这样或那样语义关系的词语。如果说这样体现的还是一部分简单语义关系的层次网络的话,那么点击每一个相应的终端词位,就会进入另外一个以此词位为中心的语义局部网络,从而使整个词汇语义系统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语义网络,既有规则系统的特点,又有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特点,无法确定单一语义路径的终点。

汉语中类似的电子类义知识库的开发与建设近些年也广受重视。它们大多数是基于梅家驹等编纂的《同义词词林》提供的分类词库。目前虽然较少看到成熟的可视化系统,但一些雏形的系统已经可以在学生语言表达中被利用了,具体见图3:

当拓展“顺从”这一话题时,可由下位概念扩展出互补的屈服、顺应、随俗、听从(追随)四种互补的表现,从而起到打开思路的目的。如果担心扩展不够深入,可以点击相关词进入其局部网络进行二次扩展,例如点击“顺从”中的“屈服”表现形式,可以得出“屈服”的各种状态(见图4)――变节、称臣、就范、屈从、屈打成招、投降等。经过几层深入挖掘,就可以最大程度加深对“顺从”这个写作总主题的认识。这一点与前文介绍的通过手工查找《同义词词林》拓展“理想”主题的方法相比,更具快捷性,体现出思维网络的同步性和直观化,效果更好。

但此类电子词典的网络式操作在无限扩展学生的内容主题关联性,极大拓宽联想视野,给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带来巨大革新的同时,也会带来“词链迷失”(王东海等 2007)的危险性。

词链迷失也给学生利用此类电子词典辅助语言生成与表达时带来困扰,使操作者淹没在义海或词海里,可能占用大量时间,但语言交际的目的和语言表达的中心,逐渐模糊甚至消失、解构,变成了类似在网际网络上漫无目的的漫游,这是超文本、超链接技术本身的不足。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收缩,可能直接导致语言表达中的“走题”或“转换主题”的结果。这需要操作者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操作路径,适时而止。因此,有的可视化类义词典根据操作者的知识层次和应用需求,设定不同词量和义项量的几个子集,由操作者自由设定词网的规模,这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效果。

三、结 语

我们认为词典在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分为基础性要求(规范/准确)和高级性要求(创新/得体)。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讨论了生成型词典中表达词典的特点,以及在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方面的做法――利用词汇库、词汇集拓展表达思路;利用词汇衔接、词汇失衡、词汇失协等词汇突出手段形成严谨的词汇搭配与内容连贯;利用电子型表达词典的智能技术提升词典辅助语言能力提高的效果。

总之,语文词典在辅助语言能力提升进而改善语文教学实效的思路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但不能扩大词典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中的功能和作用。语言能力提升的主体因素还在于学生本身对表达内容的感悟、语言素养的积累以及必要的语言训练和语言实践,词典辅助的思路更多的是提供分类词库、词汇选择规则库,它们永远是辅助性、参考性的。

参考文献

1.祁寿华. 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东海等.电子词典编纂中的语义网与义链研究.长江学术,2007

(4).

3.张德禄.功能文体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Edward Arnold,1985.

(鲁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 26402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