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7 00:31:05
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8-27 00:31:05     小编:

摘 要: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行。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孝道缺失表现,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孝道;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191-02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每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孝道的传承和践行上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孝道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理论和意义

(一)孝道和孝道教育的相关内容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孝是处理家庭关系时小辈对长辈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谓孝道主要是指有关孝的伦理观念和与孝相关的一系列行动的统称。

在现代条件下,孝道教育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奉养双亲;遵从长辈,与人为善。当代社会的孝道教育应该对传统的孝道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大学生的正确孝道意识和践行正确的孝道行为,合理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道德美德。

(二)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1.培养道德品质,孝道意识

大学生的孝道教育,首先培养其尊老意识。尊敬父母和长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次唤醒其感恩意识。使大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付出,感恩父母的爱。再次促进其责任意识。大学生通过孝敬父母会逐步增强他们对父母、对家庭、对自己的工作、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

2.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孝是家庭和睦的风向标。如果子女在家中都能做到孝敬父母,那么家庭必然和睦。这种尊老的意识和行为扩展到社会上,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所以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培养其尊老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实现家庭和睦和促进社会和谐。

3.激发爱国情感,奉献祖国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和孝道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孝道思想是凝聚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这从大量的海外华人每年回乡祭祖可以看到。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

二、大学生孝道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孝道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却在下滑,当代大学生的行孝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出现孝道缺失的现象。

1.孝敬父母的意识淡薄,孝敬行为趋于简单

当代的大学生已是90后,受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关爱父母的意识淡薄,不懂得如何照顾父母,很少关心父母的身心状况,却安然地享受父母的照顾。当我们与父母想法存在分歧时,往往不会尊重父母而与其大吵大闹。至于孝顺行为,仅仅是兴起时帮助父母做些简单家务。

2.不愿与父母沟通,把父母的期望抛在脑后

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外就读,回家的次数很少。他们认为父母什么也不懂而不愿与其沟通和谈心。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学会做人、学有所成。但是有的同学却沉迷游戏,上课睡觉,玩手机,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甚至不能顺利毕业,种种行为让父母无比锥心。

3.以自我为中心,容易走向极端主义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父母的百般照顾、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情感危机,经济缺乏等困难时无法承受,甚至以死相逼父母。更有极端行为,弑母弑父的案件也屡见报道。

(二)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的孝道缺失主要是受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四方面的共同影响。

1.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受利益的驱使,逐渐衍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心理。这种思想使亲情意识淡薄,使孝道践行弱化。有些人孝顺父母、回报父母也是以利益来衡量的。大学生也必然受此影响,导致孝道伦理逐渐淡化。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西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崇尚自由、独立的生活。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冲击了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观念,但是西方的模式不适合中国的社会环境,不适用于我们传统的孝道习俗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学校因素

大学期间是学生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个人能力提高的黄金期。大学生的孝道状况与学校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学校虽然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却是重视知识的传播,忽视其是否在践行孝道。学校的孝道教育方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是灌输式教育而非引导式教育。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孝道认知和孝道行为不一致。

3.家庭因素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思想,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不会为他人考虑。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表现为对孩子的严要求。随着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便会对父母的期望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依赖减弱,关系日益疏远。

4.个人因素

从人生阶段来看,大学生是个体生理发育趋于完善和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和矛盾性,他们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却很弱。他们了解对父母尽孝的意义,但却没有毅力和决心行孝。

另外,大学生为了能够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而选择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如考研、读博、考各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而无暇照顾家庭,忽视对父母的关心,不能及时行孝,也是孝道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

1.充分发挥传媒的引导作用

我们从小就读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曾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座右铭。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也给大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做出积极的孝道行为。大众媒体是大学生获取外界消息最便捷的途径。例如电视新闻可以多报道有关孝道教育的先进典型,并对不孝的行为给予批评和惩罚、或舆论的谴责,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孝道行为,达到教育目的。

2.充分发挥榜样力量

古有“卧冰求鲤”,汉文帝刘恒为母亲尝汤药的感人事迹,今有“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这些感动人物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引导我们大学生践行孝道的社会风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应该以榜样的力量践行孝道,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还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孝道环境的优化。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当今社会,虐待父母,不赡养父母的不孝行为仍有发生,在道德规范无法约束个体的时候,要用法律的武器,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完善学校教育

1.加强孝道教育,提高孝道教育意识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将孝道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课要加大孝道等传统道德内容的讲授。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孝道修养。教师是连接知识与学生的直接载体,培养学生对于行孝的观念认识,端正孝道态度。同时,教师要以自身的美好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

2.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孝道教育元素

校园文化是高校文明和素质教育的风向标,在校园文化中加强孝道教育,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内在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加入孝道活动新元素,如举办“感恩父母”杯演讲比赛,孝道知识竞赛,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感动校园”的十大孝子,让更多的大学生乐于参加活动,在潜意识里培养大学生的孝道意识,并指导自己践行孝道。

(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营造良好的孝道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进行孝道教育的最初摇篮,良好的家庭孝道环境对于孩子的人格素质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孝道环境是熏陶式教育,孩子善于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使孩子在内心深处得到启发。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斯宾塞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

2.家庭孝道教育的方法要得当

当代社会,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父母要对传统的孝道观念进行筛选,以符合时代潮流的孝道内容进行言传身教。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得当,过于严厉,过于溺爱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要过分批评,应该先了解其原因,耐心教导,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要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忽略和孩子的相处,使孩子从内心尊敬父母,感恩父母。

(四)注重大学生自我反省教育

1.注重实践,及时行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应该把学到的孝道知识和发自内心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践行孝道中弥补认知的不足,承担孝敬父母的责任,体会由自己的行动带给父母的快乐与满足。

2.注重省思,严于律己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大学生践行孝道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那么就需要大学生要经常内省与反思,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循环往复地提升自己的孝道素质。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说:“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大学生在践行孝道时要严于律己,在无人监督下,凭借高度自觉来践行孝道,以一颗真诚的心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教育,逐渐养成高尚的孝道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结平.大学生孝道教育初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王芳;王兰文.浅论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解决对策[J].前沿,2014(Z1).

[3]关雪莹.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D].渤海:渤海大学,2014.

[4]李志强.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