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理工科英文版书稿的编辑工作

理工科英文版书稿的编辑工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6 01:33:12
理工科英文版书稿的编辑工作
时间:2023-02-26 01:33:12     小编:

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育部倡导具备条件的高校可采取双语教学方式。出版行业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引进版外文学术专著及教材,或者遇到大量将外版书改版成中英文双语书的情况。此类书稿往往以理工科农医类居多,编辑审阅和加工有一定难度。这也是全国几百家出版社、众多的编辑同仁们,或多或少正在面对或将要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谈谈编辑加工这类书稿的体会。

2015年初,笔者拿到一部建筑学书稿――“Soil Mechanics土力学”。该书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土力学》的英文教材。为了适应新世纪以来高等学校本科土建类专业不断改革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作者根据长期从事建筑力学教学的经验,结合英文版教材的编写方式,在符合这门课要求的同时,重构了英文《土力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作者编写过程中既注重结合我国土力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又注重吸收国外经典土力学英文原版教材的精髓,采用我国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写。洋洋几十万字,包括前言、图标、公式、练习题等,专业性很强。笔者虽然是年逾五十的外语老编辑,但从文字上审阅一遍后,仍感觉云里雾中。编辑过程中,手中之笔是否落红,颇感踌躇。这是因为笔者对力学专业根本不懂,且工科分类众多,仅力学专业,其细分和研究方向也大有不同。经与作者沟通商榷,该书稿有幸请到长期从事建筑力学研究的俞茂宏教授先行审阅一遍。俞先生通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破解了基础力学理论领域的世界性难题,使中国人创立的理论第一次写入了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教课书中。俞教授的几本基础理论性书籍均以英文撰写,并由世界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审阅书稿后,俞教授给出了多页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笔者对此多有采纳。例如,书中有大量佐证实例,常会用到“Figure”这个词,原书稿对这一词的用法比较混乱,一会儿用缩写“Fig”,一会儿用“Figure”,而俞先生给出的建议是:句子开头,该单词用全拼形式,即“Figure”,而句子描述过程中用到这个单词就用缩写“Fig”。

另外,由于书稿是多人合作撰写,作者有着各自的写作习惯,因此必须用统一的体例和格式来约束其编撰工作,特别是编撰中存在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格式的统一规范问题。笔者在审读书稿文字的同时,特别注重把握英式英语及美式英语的一致性;以英文叙述的流畅性、语法结构以及书稿体例、拼写、正斜体、大小写、引文、注释、数字、图表、公式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等标准去审读、加工。接下来是版式、装帧等编辑日常工作。在2015年底,经与作者多次沟通修正,这本英语版教材终于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像“Soil Mechanics土力学”这类书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类为特殊书稿。此类图书虽然不多,但随着教育与学术的国际化速度不断加快,未来必将会增多,这对向世界宣介我国的科技前沿成果大有裨益,是出版社应着力推进的工作。理工学科专业门类众多,且不断向前沿细化,此类书稿要求编辑具有各类学科前沿专业和外语知识,且熟稔于出版工作,客观地讲是有不少困难的。针对此类专业英文书稿,笔者的体会是,要注重抓住两个问题去处理:一是责任编辑的编辑加工工作,在此略谈几点。第一,编辑审读专业英语书稿,应当明确自己承担的只是文字编辑方面的工作,编辑的初审工作往往应在专家对书稿内容审阅之后,确保专业内容准确无误才能开始,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因为外语编辑不懂专业而造成内容舛误。第二,在此基础上,编辑审读和加工要把握语言文字叙述的正确性,即每个句子的英语语法不能有误。第三,作者叙述的观点及内容要清楚、准确。第四,熟练运用所掌握的一些英语文字规范的基本知识,包括大小写字母和斜体字的使用、英语文献著录的格式、移行规则等。另一个则涉及专业细分问题,建议采取“借船出海,借鸡孵卵”的措施,请相关学术专家在书稿内容上把关,特别是章节序号、特殊方程式的标点符号、图表或公式中的上、下标,正体、斜体、大写、小写、专业术语的缩写等,不能有丝毫的错误。而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绝对不能妄自揣度,要通过与专业人员的合作完善整个专业英语教材和图书体系,确保内容正确。由此,出版社应聘请若干专家作为长期咨询顾问,以应对此类书稿的出版工作,未偿不是一个好方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