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石油工业60年变迁史-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石油工业60年变迁史-综合新能源论文(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7 02:57:52
中国石油工业60年变迁史-综合新能源论文(1)
时间:2022-12-07 02:57:52     小编:

中国石油工业60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公元1世纪末成书的《汉书•地理志》中明确记载,高奴(今陕西延长县)有洧水(延河的支流),水可燃。这说明我国的石油最早是在陕北发现的。

东汉时,我国甘肃一带已用石油作为润滑剂;北宋时,已使用由石油炼制的“猛火油”,供打仗之用。早在1303年写成的《大元一统志》记载:“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

我国的这个第一口油井要比欧洲、北美早了五百多年。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地大物博”的中国,地底下竟然没有多少石油。

从1904年到1945年间,旧中国累计生产原油只有278.5万吨,平均年产原油6.7万吨,而此间共进口“洋油”2800万吨,中国因此被戴上了“贫油”的帽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回忆说,当时是进口“洋油”的天下,“美孚(Mobil)公司的商标遍布各地”。

当时全国所需石油80%至90%都依靠进口。由于缺少石油,在中国只好用天然气来代替石油作为汽车的燃料。

石油短缺使城市中有限的加油站都要限量供应,公路上经常出现抛锚的长途汽车,背着大煤气包的汽车到处可见。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

”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原油年产量仅有12万吨。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铁人”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成功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那是第一代新中国能源人对祖国的献礼和致敬,从此也揭开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新篇章。

从几乎一穷二白到如今强实的、全面的石油工业体系,中国石油仅用了6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生产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书写了中国石油的辉煌篇章。中国石油的历史,就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史。

某种意义上,石油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如果说,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勘探石油资源是建立工业基础的迫切需要,那么,今天,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油短缺约束,找油 ” 内涵上早已超越了单纯勘探资源的范畴,而涵盖了国际能源合作、技术创新、运用资本市场对冲石油资源短缺等等含义,也可以引申为崛起的中国不断寻找新的现代化动能。

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只有区区12万吨,而2008年达到1.9亿吨,60年增长了1583倍,居世界第五位。194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700万立方米,2008年则达到760.8亿立方米,60年增长了10868倍,居世界第九位。

六十年,我石油工业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成为崛起的石油大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2009年7月份出炉的2009年世界500强,中国石油企业再创奇迹!经历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洗礼,中石化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前10强,排名第9位;中石油首次进入前20位,名列第13位;中国海油由去年的第409位跃升至第318位。

中国石油企业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这仅仅是中国石油工业从落后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几代人都能见证这样的史实:中国石油工业是为了甩掉“贫油”的帽子才奋发图强并成就了今日的辉煌。一组组简单的数字,概括了60年来新中国石油工业非同寻常的历程、惊人的速度,让世界懂得了什么叫“石油奇迹”。

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石油工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基于这种共识,新中国成立后,在举国上下的关心支持下,我国石油工业迅速崛起。

1953年底,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把地质学家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咨询。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中国地质的研究,运用其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向中央领导人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此后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实施了“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正是石油勘探重点战略的东移,让大庆、胜利、华北、辽河等一系列大型油田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

荒原中的大庆命运也因之改变。1956年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个突破;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大规模开发,甩掉了“贫油”的帽子;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1971年12月19日。《纽约时报》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