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

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1 00:07:13
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3-05-21 00:07:13     小编:

作者简介:孙鑫,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

摘要: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炎黄子孙最崇尚的品质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都传承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根源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解决途径,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设秩序井然,诚实无欺,德法兼治,和谐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诚信;诚信缺失;根源;治理策略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无论是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关乎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繁荣,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假的现象日益浮出水面,尤其是近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中,都出现了不少诚信缺失的现象,这无疑是对享有几千年盛誉的礼仪之邦的最大挑衅,并且严重的危害了中国的全面发展。其根源从古至今有如下四点:

一、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三皇五帝时起,家族就成为人们得以生存的依靠,国家更是以氏族的血缘家族为基础,不断强化,形成稳固的宗法家长制。如《礼记》中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父,至尊也。”这种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更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制度下,无论是家长、族长,还是国主,都依法享有对财产的支配权,对子女的主婚权,对家国家法的执行权等,且由对经济的专制派生出对思想的专制,使得家庭成员之间非常注重尊卑关系、嫡庶关系,并与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三纲”“五常”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礼制。在这种制度下,权力即真理,无权者必须以有权者的意志为转移,真亦假来假亦真。

二、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

随着商品的出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每一个主体都是交换者,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这种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过程,是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因为,交换的前提是等价物的交换,交换的是等量的交换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等价交换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不可适用于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而社会发展至今,人们不仅在情感、工作、生活、政治、道德等观念方面受到这种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甚至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将一切社会关系用金钱来衡量,这使得一些人诱发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把人情变得薄如纸、淡如水,或者直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熟人社会,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变得没那么熟了,形成了陌生人社会。诚信问题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变得多元化、国际化,社会资源极大丰富。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生活的压力与网络的普及,更使得人情变得越来越淡薄,逐渐从熟人社会走向了陌生人社会。首先表现在,国家不再以宗族为基础而以家庭为单位,使得家族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大大减弱,道德舆论的作用也随之大大减弱。道德谴责的减少,无疑使得爱失信的人更加的恣意妄为,无法无天。其次,社会不再强调尊卑关系而讲究人人平等,更关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使得人们更关注个人利益,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变得毫无信任。再次,人们的生活圈子不再受地域限制,使得人们的生存空间更为广阔,生存方式更多样化,就导致了较近生活圈的人之间互不熟悉,也漠不关心,更无信任,甚至只做一锤子买卖。最后,传统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依旧持续,而法制体制尚未健全,这使得一些人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或为获得更大的利益,不惜走上犯罪道路。而讲诚信的人缺乏法律保护,失信的人又得不到法律的制裁,这就给一些人的失信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障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与幸福的生活目标,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提升社会诚信水平,共筑中国梦,刻不容缓。提升诚信水平的途径如下:

(一)树立诚信观,文化教育先行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何为“教”,以孝为先,以文相授;何为“育”,生养,成长,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因此当前中国文化教育,首先要从教师开始,使其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树立培养一代代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其次,要把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优秀的文化,如国学、礼仪、中医学、武术等编入教材,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化外为内,让师生把心灵之根深深扎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沃土上,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报道,并开展相关诚信文化实践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重生。

(二)打造诚信政府,加强公务人员诚信建设

《论语》里讲,“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奠定政府忠诚于民、取信于民的良好基础,做好政府诚信建设,健全和完善选举、监督体制,公开化、透明化;建立客观的公务人员、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忠实地遵守和执行法律;真正的走到群众中去,为百姓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公务人员诚信建设:确立诚实守信品格;有承诺必须要践诺;遵循用权理念上的道德准则;必须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坚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具有较高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完善法律法规,以法治促诚信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是维护人民权利的工具。遵守法律就是要遵守诚信原则,因为法治是规范诚信建设的基础,对诚信建设起到保障作用。因此,以法治促诚信,首先,立法要规范、全面。其次,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方面,一些权贵,利用职权与金钱,将法律玩弄于鼓掌之中。一方面,失信者得不到法律的惩治或惩治力度较小,付出的代价太小,甚至没有代价,收益却相当大,从而使一些失信者铤而走险。所以,必须加大监督力度与执法力度,提高失信行为的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