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2 00:34:06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时间:2023-02-22 00:34:06     小编:

摘要:对资金进行高效的管理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均是必要的,必须将其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体系中加以重视。本文简述资金管理对企业的意义,重点阐述施工企业提高资金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对策,以明确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要点,为施工企业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 资金管理 要点分析

资金管理在施工企业日常管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企业管理体系结构中核心组成内容,是企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工程领域中的投资与进程环节的宏观调控,工程项目的资金受国家政策及调控的影响较大,甚至经常会出现因缺乏资金而发生项目停建或缓建的现象;此外,施工企业因内部管理不善,资金管理及使用上的各种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施工企业需明确资金管理的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资金管理的高效化,为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及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普遍存在多重问题,表现为:

1.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资金管控的难度较大。目前施工企业大多实行多级“法人”制,组织层次复杂、地域分布广、管理链条长,企业很难做到对成员单位(包括施工项目)资金的有效管控,各种问题和风险难以全面掌控,存在一个成员单位资金运行不当使整个企业的运营及发展出现重大问题的可能。

2.未能建立适用于本行业本企业特点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导致在资金的管理及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如:资金配置的重复浪费。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存贷双高”、“债权债务双高”的现象,现金流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不能顺畅流动,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资金成本居高不下;集权化、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和制度尚未建立,企业成员单位各自为政,追求各自的财务目标,形成决策上的次优化;各级管理者未能严格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资金管理的实效较低,资金的使用不规范,甚至出现个人和企业违法违纪违规等情况;资金管理基础工作相对其他行业较为薄弱,资金预核算不规范,资金管理信息失真等。

3.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很难对成员单位和企业整体的成本及现金流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资金预算管理趋向于“虚”,资金结算环节的管理趋向于“散”,监督考核环节趋向于“弱”。

4.企业融资目标定位不科学,加上资金管理理念、方式及手段落后,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例如施工企业融资大多是“应急之需”,缺乏中长期融资规划,临时制定的融资方案又缺乏合理性,甚至不计成本进行融资;融资更多依靠外部融资,而内部资金潜力挖掘不够,内部融资利用较少。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未能对分散的账户及资金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各项闲置资金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各账户及资金的使用风险也难以掌控。

二、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一)优化管理层级及管理链条,实施扁平化的企业管理

施工企业大多采取传统的分权式管理,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法人”层级越来越多,管理链条越来越长,增加了各项管理的难度。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彻底改变当前不利的资金管理现状,必须缩短管理链条,去除中间不必要的管理层级和管理环节,实施扁平化的企业管理,并以核算集中、资金集中等制度予以强化管理,实现法人企业对末端成员单位和工程项目资金的直接管理,使管理变得更为简捷和直接有效,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减少管理盲区、管理漏洞及各类风险。当然,企业实施扁平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项措施加以保障和推进,如对制度和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再造,对各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部署等。

(二)构建全面预算的制度体系,实现资金预核算的实效管理

施工企业应基于本企业的实际以及施工行业的特点,构建有特色的全面预算制度体系。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的主体应涵盖企业内部所有独立核算单位和部门,而资金预算的范围则应由传统的经营资金延伸至各大经济活动环节,包括基建、投资、施工生产经营及附属经营等层面,实现从单纯的资金主体转变为涵盖多类型的经营主体在内的系统性较强的资金预算。施工企业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必须以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为出发点,开展预算编制、审核及评价等活动,确保将发生资金流的所有经济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内,实行量入为出和精细化的资金管理模式,实现对资金预核算的实效管理。

(三)制定严密的关于资金管理的系列规定

为保障资金管理的高效化,除了在内控体系中设计与资金管控相关的内容,施工企业还必须制定严密、具体的用于资金管理的系列规定,如关于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投融资及信贷管理、审批流程管理、应收款项清收清欠管理、资金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资金预警管理及资金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各项规定须全面、细致,突出重点,要切合企业实际及行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各项规定还必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避免出现管理盲区和漏洞。同时,各项规定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奖罚措施,以推进各项规定的贯彻和落实。

(四)重视成本与现金流的科学预测工作

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以工程项目为例,企业应在项目投标前对项目的成本效益与资金流进行综合预测,项目中标、施工活动正式进行前则需进一步做好预测工作。企业要深入施工现场考察项目所处的客观环境,综合多方因素对施工图纸进行科学分析,设计和优化施工流程,完成早期的部署和初步预算工作。预算工作要分两步走:一是要由点到面,对成本和现金流的分析预测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先从每日施工安排初步分析入手,再延伸至部分施工项目,最后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预算,最终形成初步的成本和资金流控制点;二是按照各项合同的条款要求,对项目的进度以及各项资源的支出进行预计,同预期的现金收入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掌握项目预计经营环节的现金流情况。项目施工活动开始后,项目所有的经济活动自然纳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企业根据预算的编制、审核、调整、监督考核及评价可实现对项目成本和现金流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五)科学制定企业总体筹资目标

筹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企业战略的管理。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受国家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必须对国家经济形势、政策发展走势进行认真的研判,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和本行业及关联行业的发展态势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各项财务规划。施工企业只有确定了战略发展的关键点,才能确定筹资目标的方向。全面系统化的筹资方案不仅反映出企业内部基本的经营理念和目标,也体现了内部各大管理机构实施决策的财务状况,同时也是不同责任单位明确自身经济职责的重要依据。所以,为了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施工企业应重视筹资目标的科学制定,注重筹资管理的长效性规划。

(六)积极树立和维护企业形象,维护市场筹资信誉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可以被称为是信用经济。因此,无论是作为一名建筑市场的竞争者、参与者,抑或是一名投资者、筹资者,施工企业都必须努力维护和提高自身的信誉。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的内容适应社会经济总体的发展潮流,满足社会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助推管理水平和企业业绩的提升,从而维护和提升企业形象和信誉;必须以信誉为前提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施工企业必须合法合规经营,必须按施工项目投标文件和工程合同做好各项履约,维护市场信誉,同时还必须保持良好的财务记录和银行记录,为企业顺利实现外部筹资积累有效的信誉。

(七)加强财会人员技能与素质的培养,规范财会业务操作

企业资金的高效管理离不开专业化的财会人员队伍,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专业人员和队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规范财会业务操作。一是通过规范从业标准、加大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的力度,提高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让财会人员形成高度的职业操守,并将其作为自身开展资金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日渐形成高效的从业自律机制;二是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发挥极致的激发与约束作用,最大化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财会人员在资金管理中主动践行会计制度及企业内部各项资金管理规定,对敢于揭发和举报违规操作行为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三是充分发挥人才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规范自身的业务操作,不断推进资金管理的理念、模式、措施及内控制度设计的升级和更新,从而实现资金管理的长效发展。

(八)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相比于外部审计而言,在实际审计环节中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容易查找出内部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处理,审计效率相对较高,进而大大减少了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有助于活跃内部审计环境的氛围,对企业防范各项风险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施工企业的内审部门在做好其他审计项目的同时,更要关注企业管理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在资金管理上,内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的设计与运行进行专项审计与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资金运行及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总结

综上可知,完善的资金管理是施工企业争夺有力市场地位的重要武器,是保障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施工企业必须基于其资金状况,加大对资金的管控力度,通过构建完善的、有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推进管理思想的转变,注重提高资金预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高资金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为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创造有利的条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