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35:54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3-08-07 22:35:54     小编: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外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案件也迅速增加。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出口贸易面临严重威胁,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本文从中国面临反倾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反倾销;现状;对策

一、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二、我国面临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分析

⑴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附加值偏低

就商品结构来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出口的商品近几年来已有了很大的优化升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已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出口商品结构上,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还是集中于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及机电、电子等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商品,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还主要是“以量取胜”。这些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不大、价格竞争力又较强的产品的大批量出口,极易引起进口国警惕而遭遇到贸易限制。

⑵我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布过于集中

就贸易地理方向来看,我国出口贸易地区主要以欧盟和美国为目标市场,由于销售市场过于集中,且出口数量过大,势必会对当地市场同类行业和市场价格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例如2006年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例中,主要是由于2004-2005两年间,中国鞋在意大利市场的占有率猛增700%,严重的打击了当地鞋商的利益,从而引发了欧盟对中国鞋的反倾销调查。

⑶我国出口企业出口秩序不够规范

国内出口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很多企业只看眼前利益,一旦某个行业有利可图,就会蜂拥而上,盲目生产,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为争夺有限市场空间,各生产企业在对外报价中彼此互相压价,以低价抢占国际市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而且很容易触及反倾销中“低价”的警界线。正如前博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遭遇反倾销的根源还在于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

⑷我国出口企业消极应诉、应诉不力

从1979年中国面临第一宗反倾销指控至今,我国出口产品已经遭遇了大量的反倾销调查。但是一直以来,由于企业在进行反倾销诉讼时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企业在应诉时往往消极应诉。并且由于目前我国反倾销应诉工作还主要以单个企业应诉为主,单兵作战的高额成本令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从而使西方国家的反倾销屡屡得手。

2.外部原因分析

⑴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迅猛,出口竞争力逐年提高,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居于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顺差特别是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在逐年增加,于是就易成为被控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美国和欧盟都是因为对华贸易逆差持续加剧,贸易平衡被打破,受此影响因而加大了对华商品的反倾销的力度。

⑵“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导致我国出口易遭遇反倾销

目前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始终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再不予承认。这一条款致使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产品成本是不真实的,其国际市场价格也与成本无关,因而常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国价格”来作为计算我国的反倾销幅度的方法,导致我国屡受倾销之苦。

三、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分析

面对国际上日益激烈的反倾销摩擦及我国所频频遭受的反倾销现状,政府和企业、行业协会应通力合作,合力创造我国对外贸易和谐的新局面。

1.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⑴加强出口贸易监管,重建出口秩序;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企业屡遭国外倾销指控,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价竞争、无序竞争。对此,需要政府加大外贸出口监管力度,从制度层面上改善我国产品的出口散、乱、差的形象,重建出口秩序;政府应当引导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⑵尽快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地位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直困扰我国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指控,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企业屡遭国外反倾销制裁的重要原因,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因此,我国政府应以建立市场经济国家为根本目标,使国内企业进一步转化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⑶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

由于国内出口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盈利水平不高,企业的出口产品一旦遇到国外反倾销调查时,即使企业本身愿意应诉,单个企业也无力应诉,“无钱打不了官司”,加之要协调组织各个企业对外应诉相当困难,尤其是要临时筹集反倾销应诉资金则更加困难。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出口反倾销应诉基金供出口企业使用。 2.从企业角度来看

⑴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是导致我国频繁遭遇贸易争端的原因之一,所以从长远来看,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产品差异化战略来分散市场风险,适应市场需求是减少贸易摩擦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减少摩擦必须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经营体制,并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技术改造,从而规避反倾销税。

⑵加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反倾销

应鼓励具有技术、品牌和价格优势的产品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避开进口国的反倾销。据国际化经营经验,并购式进入海外市场比新建式进入更有利。此举不仅技术获取快捷,还可获取当地市场知识、营销渠道和确立与当地政府良好的公共关系。例如海尔的“合资加控股”模式就是一种变相并购进入。此投资的最大优点还在于充分利用目标市场人力资源,减少因中国目前投资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经营失误,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力争在东道国取得国民代遇,避免遭受反倾销的打击。

⑶克服困难,积极应诉,团结对外

应诉反倾销,要面临高昂的应诉费用,复杂的应诉程序,严格的时间限制和漫长的诉讼过程。这些对大型企业都是严峻的考验,更不要说是中小企业,但是遭遇反倾销,积极应诉是唯一出路。否则被视为“不合作企业”,只能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乃至被拒于市场之外。

3.从行业协会角度来看

行业协会是规范同一行业内部事务的专业性组织,它是联结企业与政府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应该充分发挥其协调和规范的作用。协会需承担协助政府和企业共同应对反倾销,一方面应积极协助政府从事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关注反倾销趋势动向,收集、解读国际市场竞争情报;另一方面应加强企业出口自律,维持其正常有序的出口秩序,并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作者简介:1978.11出生,女,就职于福建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讲师,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对外经济与贸易、速递运营与管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