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3:45:10
横看成岭侧成峰
时间:2023-08-05 23:45:10     小编: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达到上述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而其中应用变式教学,对于改变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机械重复练习的现状,提高学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变式教学 能力培养 方法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追求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 “变式教学”是很好的载体,它是以暴露问题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

1 变式教学对新概念教学的促进作用

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便是数学概念,因此对于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但是数学概念往往叙述简练、高度抽象,学生感觉枯燥晦涩,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由此造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容易混淆或不易理解的概念、公式及一些重要性质的过程中都要巧用变式训练教学,优化教学效果。通过变式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渡过概念学习关,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

2 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变式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中,一题多解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全面性,能够训练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对开发学生的思维十分有帮助。而一题多变,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从表面形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两者殊途同归,都有助于将原有的数学知识和思考方法应用于新情景,从而达到了从认识到深化,再认识,再深化的效果。通过这种训练能够有效减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枯燥性认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下面题目:已知,如图:AE‖CD,求∠A+∠B+∠C的度数。

解法一:过点B 作BF‖CD,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来求解。

解法二:过点B 作BF‖CD ,利用点B处形成的周角,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解。

解法三:延长AB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F,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来求解。

解法四:连接AC,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求解。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题多解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多种解法,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就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辅助线、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构造平行线性质的基本图形,因此通过这一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3 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变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处理好知识的衔接性,按层次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通过对各个问题的分析,概括出问题的本质,以达到数学问题和数学原理认识上的深入。这种层层推进的认识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还能给人以新鲜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 变式教学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变式教学最基本的有三种方式:概念变式、公式变式和问题变式,限于篇幅,本文以问题变式为例,予以分析。

问题变式是指对于一个数学问题通过改变问题类型或改变问题的提法,把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训练深入挖掘、思考,掌握解题技能并能把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迁移到更高水平的相似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思想和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在问题变式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下面问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和修一条1000米的道路,其中甲工程队每天可修60米;乙工程队每天可修40米。

(1)甲乙两队同时修筑,多少天可以完成修路任务?

(2)若乙工程队先修5天,然后甲乙两队同时修筑,多少天可以完成?

下面看这个问题的变式:

变式1: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

(1)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几小时相遇?

(2)乙先出发1小时,甲乙两车再经过几小时相遇?

变式2:用450元钱买两种商品,甲种每千克65元,乙种每千克85元。

(1)如果甲、乙两种共买一样多,应买几千克?

(2)如果甲种商品比乙种商品少买0.5千克,问两种商品各买几千克?

以上变式问题涉及到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以及销售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三个问题使用的是同一个数学方法,再进一步分析可以概括出三者之间是类似的题型,类似的原因是剥去实际问题的外衣,其实质是同一个数量关系,问题的不同正是使用的实际情景不同,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造思维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即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数学实质,这一点对于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2]陈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变式教学”浅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11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