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语文教学的深与浅

语文教学的深与浅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1 00:11:44
语文教学的深与浅
时间:2023-08-21 00:11:44     小编:

“深”与“浅”本是一对矛盾,但在语文教学中是可统一的。语文教学的“深”,当指教师指导的深入透彻,学生思维的深刻全面,决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深化,那种深不在点子上;语文教学的“浅”是指教学过程中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决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浅化,那种浅不利教学。语文教学应正确处理“深”与“浅“的关系,语文的“深”应体现在两方面:

一、 教学过程中指导的深入透彻。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的深入透彻有其学科自身的特点。阅读中它可以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揭示出作品需要传达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如《永生的眼睛》一文学习中,教师可抓住文题,启发学生眼睛何以永生?学生可根据文章思考,得出捐角膜一事表达捐赠者无私奉献的品质永生的答案。中,它可以运用范文,深入透彻地指导常见文体的写法,让学生掌握一般写法:如文章开头的几种写法,使叙事具体生动的方法等。教学过程中指导的深入透彻,还可指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不求答案的惟一,重视学生的感悟以及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它还可以通过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向同题材文章拓展。不同的作者,由于生活经历、思想情感、认识水平、价值取向、审美习性不同,其同题材作文也表现出各异的风格。现代文学史上俞平伯和朱自清同游秦淮河后形成的《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教师在教完一文后,可找一篇或多篇同类题材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

2.向相关内容拓展。文章中的内容或多或少会引发学生的联想。如《怀疑与学问》为论述“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条件”这一论点,作者举出了戴震治学中勇于怀疑的例子,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能证明这一论点的其他事例。

3.向原著拓展。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文章选自著名长篇小说。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原著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读原著。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4.向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只有建立开放的语文体系,将语文嫁给生活,语文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如配合校运会布置学生作文,对某种生活现象展开讨论等;教师也可以带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观察美、感悟美、创造美,在生活中寻找到语文学习鲜活的内容。

二、学生思维的深刻全面。思维的深刻全面是指学生思维过程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思维的严谨有深度。思维深刻性的培养需要教师教学中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维,不能为了完成过多教学内容而使思维密度变小。要鼓励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文本相互质疑,在不断的质疑中锻炼思维,使思维更具深刻性。《桃花源记》学习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题:为什么武陵人再次寻找桃花源时“遂不复得路”?学习了《始得西山宴游记》后,可设计作者为什么说“向吾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在诸多的问题中,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笔者感到学生思维深度的开掘当建立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死气沉沉,那么学生的思维火花是无法点燃的,只有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才极有可能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语文教学的“浅”,绝不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肤浅化、简单化,而是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和通俗易懂的教学用语,化深奥为浅显,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1.清晰的条理。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笔者听过两位教师《谈骨气》的教学。一位教师从“骨气”的含义切入,巧妙地设计了下列问题:骨气的含义是什么?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含义展开论述的?你还有其他例子证明吗?无产阶级的骨气含义是什么?我们今天应有怎样的骨气?骨气与江湖义气有何区别?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反应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另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复述故事;后讲这是篇议论文,故叙事概括;再让学生找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中间串插生字词语。整堂课,次序安排混乱。其实一堂课就像篇文章,要安排好起承转合。笔者以为,选好切入口,抓大放小,理出一条讲课思路;精心安排问题设计,注意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影响着一堂课的条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注意条理清晰,就会使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接受,学生也乐于学习。

3.语文教学的“浅”,除将深奥化为浅显之外,还应指在看似浅显处挖掘出深意。如《羚羊木雕》最后一句“这能全怪我吗?”看似浅显,仔细一想,还有深意,还应怪谁呢?《背影》描写父亲爬铁道时系列动作,看似浅显,却有深意,它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在家境窘迫中对儿子的挚爱。

语文教学就要正确理解“深”与“浅”,就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挖掘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深意,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