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物理教学中兴趣培养之我见

物理教学中兴趣培养之我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7 00:41:30
物理教学中兴趣培养之我见
时间:2023-04-07 00:41:30     小编: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因素,也是促成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只有对一门课有了兴趣,才能学好这门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无聊的,是死气沉沉的,也必然会是事倍功半的。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教育系统对初中物理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逐渐重视起来。重点介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情境;实验;实际问题;激励机制

学习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学习兴趣在中学教学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初中物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以往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难难难”的错误印象,就必须转变学生对物理的错误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换言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法,又是学生获得科学基础知识的目的归宿。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面对抽象的物理原理,如果直接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很容易因为对知识点的不理解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厌恶。因此,在新课开始,教师一定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物理常识设计教学情境引入教学,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眼球,使物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并不难学”的印象,为接下来物理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如在学习八年级物理“声现象”这一章内容开始,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优美旋律的音乐,音乐结束引出话题:刚才我们听到多媒体播放的奇妙音乐,那么有谁知道这美妙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呢?学生根据小学阶段学习科学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对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作出合理解释,迎合学生对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通过空气传播入耳这些原有的知识基础教师成功引入新课。

二、设计实验导入新课,保持学生兴趣

实验对于初中物理学习如点点晨星点缀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要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持续且愈加浓厚,实验教学不可忽视。解决物理问题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而在这些步骤当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这两个环节,实验的成功与否关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而针对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点,其对实验教学无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现象章节中的“光的反射”这节内容时,上课开始,教师做两个演示实验,实验一:先用一面平面镜反射太阳的光在墙壁上形成亮斑,移动平面镜让学生观察墙上亮斑的明亮程度及位置移动等变化。实验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且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学生经过这两个演示实验,对光的反射概念进行了初步解读,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形成一个成功的过渡,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三、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兴趣

“学以致用”是初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物理学习的意义所在。初中物理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转化成抽象的物理原理和物理学基础知识,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体现物理学习的价值,学生才能找到物理学习的着力点,才会觉得自己的学习大有用处。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物理知识,是强化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有利途径之一。例如在讲解质量、重量等抽象物理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发现铁钉和铁锤的轻重不同,桌子和椅子这两种都是木制的物品却也是轻重不同,从而引出质量这一概念,进而继续学习其他相关问题的计算。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初中物理强大的应用功能,进而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恰当激励机制,牢固学生兴趣

初中生是学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青春期的懵懂时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矛盾心理,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物理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初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其展开适当的奖惩激励机制,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获得充足的成就感,在做题正确后得到教师以及同学充分的肯定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进而使自己学好物理的决心更加坚定。例如,在学完一个章节之后教师马上进行课堂小练,当堂公布答案,对做题正确率最高者给予口头奖励或者物质奖励(一个笔记本或者一幅当下流行海报)。抓住学生的喜好就等于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强化并牢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是学生学号初中物理的良好开端,也是初中生做到爱学习、学好习良性循环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物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推陈出新,想出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