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调整的教学实践与认识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调整的教学实践与认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02:53:09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调整的教学实践与认识
时间:2023-01-02 02:53:09     小编:

纵观近百年来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和实验,从“克莱因―佩里思潮”到“新数运动”,再从“回归基础”到“大众数学”等,都不断调整着数学教学改革的重心和方向。2007年张景中院士在《数学通报》撰文“三角下放全局皆活―初中数学课程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案”提出的初中数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初衷和设想,主要设计是将三角的内容提前下放到初中一年级进行课堂教学,接着再学习相关的几何和代数的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将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更加有机地串连起来。将三角的内容提前到初一年级进行教学尝试,宁波的崔雪芳进行了多次的课堂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只证明学生可接受三角的知识,而且使得教学引申顺利,变式训练的难度大大降低并有助于后续的学习。

2009年张景中院士出版了《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初等数学的一线串通方案,从小学的数学知识出发,让学生举一反

三、推陈出新,使学生实现了“有目的的思考”和“能产性的思考”,方案不只是表现在章节先后顺序的变化,而是打破原有“几何”“代数”“三角”三个知识板块之间的无形屏障,形成三者互相联系的知识点网络来进行教学。

为了能够顺利地契合目前通用的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安排,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总原则下,不改变人教版(2012)数学教材上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一线串通方案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新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在七年级上学期,在原有人教版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章节,对应的在“第一章有理数”中补充“月历上的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补充“九九乘法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补充“两个点如何相加”。补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形象材料作为数学抽象的原型和依托,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爱上数学。

在七年级下学期,将“相交线与平行线”和“三角形”进行了教学顺序互换,先进行三角形的教学,运用小学已学过的两条命题进行知识点的串通和拓展,使后续知识点过渡自然,可相继学习完成“全等三角形”“相似”“锐角三角函数”等章节。这样的改变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定数学知识结构的生长点上,易于探索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更加整体化和网络化。

在八年级上学期,本属这学期的部分内容已经在前面串通起来学完,再把剩下的“轴对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及“分式”进行学习。在本学期,紧接着上学期学习的正弦再引入“正弦和角公式”,将之与“勾股定理”章节串通起来,通过正弦和角公式的学习,让学生将正弦的知识更为连贯地运用。

在八年级下学期,“勾股定理”等章节已经学过,然后对其他章节进行常规的学习。

在九年级学习圆的过程中,增加弦心距公式、弦切角定理、公切线长度公式等,这样能让学生轻松地推导正多边形的边长、周长等公式。圆的知识是中考压轴题的热门,学生掌握的工具多而优,推导探索的能力将得到增强。

我国的数学教材历来都是直线式的全演绎方式,而且代数、三角、几何分科设置自成体系,并不适宜整体把握。而以上方案与传统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提前将正弦的三角知识在七年级下学期阶段引入,与代数和几何互相交融,将这三科本来在初中数学阶段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形成了互为所用整体的数学知识结构。

在广州市海珠区实验中学的两个院士实验班中,已经采用以上的方案进行了两年多的教学实验。据实验班的数学老师张东方介绍,学生使用了调整后的教材结构方案,探索和解题的能力大为提升,尤其是解决综合题,学生的人数远远多于其他班,总分也遥遥领先。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也得益于采用了调整后的新教材体系结构。据学生反馈,这样的知识结构他们更愿意学,愿意想,愿意做。

杜威的“教材的选择和划分年级,应该根据一定时期活动的主要方面的适当需要,不要根据现成知识领域所剁碎的断片”的观点,表明了他对零散知识、分科知识的排斥和对知识有机联系的认同。以上调整方案利用“三角”将“几何”和“代数”等初中数学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将相关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满足“知识统整”的要求,同时也符合进一步“课程统整”的方向。

从2014年起,广州市已组织了十多个中学开展此方面的教学改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数据和经验还需进一步归纳和理论分析,以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2]崔雪芳.用“菱形面积”定义正弦的一次教学探究[J].数学教学,2008

(11).

[3]崔雪芳.数学中用“菱形面积”定义正弦的教学实验[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

(4).

[4]张景中.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赵样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