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插图”:语文教学的“优质资源”

“插图”:语文教学的“优质资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14 21:18:34
“插图”:语文教学的“优质资源”
时间:2015-09-14 21:18:34     小编:

插图,顾名思义,就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以它们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这一教学“优质资源”,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把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来。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所吸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老师充分发掘,就能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发挥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呢?

1.运用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教材中的插图显示的情境是多样性的,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对画面进行全面而重点的观察。

在看图学文的教学中,有单幅图和多幅图。多幅图都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按发展顺序写的,如《乌鸦喝水》《三个小伙伴》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把几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大致了解画了些什么,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并注意事物间的联系,分清主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不仅是单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要从一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的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如在教学《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时,就可以从人物的衣着、动作、表情等分别介绍图中的两位人物,即邓小平和先生。

2.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巧妙地运用插图,可以丰富学生思维,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低年级教材的许多文章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如在教学《雨点》时,如何让学生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是本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时,课文中那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彩图为我们提供了方法,教者只需出示这些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分别是哪幅,并说说原因。通过找图画、细观察、说原因,让学生了解到:池塘里的水很平静,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小溪里的水慢慢地流呀流;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海洋里波涛汹涌,一浪更比一浪高。由此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进而也突破了本文的重点:对“睡觉、散步、奔跑”的理解,真可谓一箭双雕。

再如教学 《锄禾》,这首古诗写农民种地的辛苦。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均有一定的困难。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前半句,解释时应是“日当午锄禾”。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只要你借助了插图:“炎热的阳光下,农民伯伯正在锄草松土,汗水一滴滴地流下来,流进了禾苗下的泥土里。”这样就形象直观得多,从而学生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懂得平时应爱惜粮食。这样,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图,有助于全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咏华山》时,从文字上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学生很少有这样的体验,而两幅图画紧扣文章内容,前者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看,就能直接感受到“华山真高啊!”后者的两个人居高临下,又使人觉得确实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试想,读读优美的文字,看看多色的图画,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种享受吗?若置身于此情此景,说不定有人也会和寇准一样,吟诵几句好诗呢。

3.巧用插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唯有经过训练才能达到。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的插图新颖、活泼、色彩鲜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引导学生从生动直观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有效感情材料。因此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图意,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说话的实践机会和内容。

比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春天来啦》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说说眼中的春天,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学生说得比较简短,或者能说一段比较长的话,但显得杂乱无序,这时教者就可以利用好文中的插图,先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仔细观察,再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在干什么,跟冬天比,有什么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一段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就显得有话可说,如有的学生说道:“春天来啦,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小芽。桃花红了,梨花白了,油菜花黄了。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轻松地在草地上奔跑着。春天真美啊!”

4.妙用插图,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口头表达时或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例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这一课,我就让学生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风光”为题写一段话。上课时我把书上的照片放大投影在屏幕上。先指导学生观察练说:站在迪拜街头,看到宽阔的马路向远处笔直地延伸着。马路左边有什么呢?右边有什么呢?那个中心公园里的景色怎样呢?就这样让学生有序观察,有话练说,学生不但回味了迪拜的迷人风光,也加深了对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理解,在习作中也表达了要像阿联酋人民一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愿望。

总之,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对“插图”这一资源进行较为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设计出了较为优化的教学进程,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一定会呈现更加吸引的魅力,孩子在课堂也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