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2:02:11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时间:2023-08-05 22:02:11     小编:

内容摘要:在我国,杜威的教育思想流传已久,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尤其是 “教育无目的论”至今仍启迪着当今我国的课程改革。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所依赖的教育哲学基础不同,并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提出,但是经过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理念实质上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对“教育无目的论”的再度思考,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的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教师们不顾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一味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实施应试教育,比如考试考什么科目,教师就教什么科目;仍然固执的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进行盲目地施教,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枯燥。这种课程与教学现状显然已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必然导致了我国教学质量的下滑。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论,对这种现状的改变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解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他就是他自己的目的。杜威曾明确指出“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因此,对教育无目的论的理解要从教育目的的三个特征进行展开。

第一,教育目的的内在性。杜威强调“教育即生长”,而生长显然是一种内在的活动,也就是活动自己要做的事情,并非是从外面强加给活动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外在的教育目的是一种抽象的、预先设定好的、人为的目的,它割断了教育与儿童的具体活动和儿童的需要之间的联系,无法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内在性的教育目的则是儿童自己的目的,是儿童自己依据活动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情况灵活确定的目的,因此它能够起到充分调动儿童活动积极主动性的作用,使儿童的经验得到丰富和改造。

第二,则是教育目的的动态性。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那么他就达到了自身的教育目的。而经验的获得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必然不会一成不变,他是随着活动的进程而转变的,处于这种不断更新的过程之中的教育目的就是杜威所强调的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相对而言,外在的目的似乎是在活动发生前预先设定好的,这就意味着他并不是根据具体的、正在进行的活动过程来制定的,因此不能很好的指导儿童应付不断变化的活动情境。

第三,则是教育目的的当前性。要理解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实质上就是要明白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杜威所讲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自身,就是儿童当前的生长。它既包含着对过去教育经验的改造和总结,又孕育着对未来的经验的生长和期待。

二、“教育无目的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尊重学生的主体经验。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人的经验的不断的继续改造,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个过程中。既然教育的目的存在于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那么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将设定好的教育目的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方式必须要被新的以儿童经验生长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所取代。只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教育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兴趣,关注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索,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机械的完成教师、家长们制定的外在的教育目的。但是多年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期实行单一的学科课程,例如考什么科目就学什么科目,在升学考试中不作要求的学科甚至逐渐被学校取消或被其他重要学科所替代,这一切都说明了传统的课程观不顾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努力达到一种外在的,“目中无人”的教育。实际上合格的课程应该是那些着实被学生经历了、理解了和接受了的东西。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和教学当中,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之前就对所教学生的现有经验水平和特点有初步了解,再在课堂中和平时的反馈中深入探究学生经验的变化和发展走向,再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积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主动获得新的经验。第二,引导学生将其自身已有经验作为参照去理解新的课程,再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将课程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智慧。第三,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也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要明确教材的主要使用者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一种工具和载体,而真正要从教材中获取知识的是学生,所以选择教材内容的时候既要注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更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2、追求“做中学”。“从做中学”意味着要从生活中学、从经验中学,是杜威在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杜威反对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认为真正的知识绝对不是学生被动的从教师那里听来的,也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他以打仗做比喻:正面的攻击往往会增加军力的消耗,采取迂回战术反而能减少军力的损失。同样的道理,直接向学生注入知识就好比军队作战时的正面攻击,会导致学生因不能真正理解知识而对新知识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活力;而“做中学”强调 “做”的重要性,“做”是学生学习的依托和基本方式,“做”就是要学生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间接地获取经验和知识。实际上,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培养都必须通过一次次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完成。学生只有参与到符合其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内化新的经验,获得提升。如果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与学生生活的现实相悖,学生会对“做”感到厌恶和排斥,更加不能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反而成了手段与目的的分离。所以,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让学生通过“做”来发展自己,还要重视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的范畴。我国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将课程与社会、科技和学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的发展需要,审视自身的发展方向。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现在大多数学校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以高分为风向标,培养出大量没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考试机器”,这与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要求完全相悖。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思行合一的优秀学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把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亲身实践相联系,对知识的应用产生更深入的理解。第三,要着力建设活动课程,如课外兴趣活动课。课外兴趣活动课能很好的融合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程,有目的的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与实践合一。

3、关注学生主体的变化和发展。意思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内在需要的变化及长远的发展。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显然,杜威在对教育做出解释的时候一直强调“生长”一词,生长就意味着发展,生活和经验都是不断生长和发展的,所以杜威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而当代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立足于现实的国情世情;另一方面,人在社会中生长,人与人之间必定有其共同之处,而在社会中生长的人也是独立的个体,必定有其个体的发展需要,因此课程改革既要考虑到人类发展的共性,又要考虑其发展的个性。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正是表明了学生才是学习生活的主体,注重“做”的过程也就是重视人生长的动态过程,这契合了当今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追求。因此,我国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和教学方式,不能一味的研究教材和教法,无视学生的个性和要求,而应该把学生本身作为最重要的备课内容,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学生,例如上课之前多思考学生们到底需要什么,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后多探究使学生真正进步和提升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关注自己所讲的课程内容、课程进度和僵硬的教学目标。比如,许多教师总是想着上这节课要搜集那些素材,要避免哪些重复等问题。其实,教育工作者应该集中精力研究学生,探究学生想要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什么目的,学生究竟想要学什么,用何种方式教学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并真正理解课程从而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三、总结

我们在借鉴西方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时候,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必须真正理解其精神实质,并与我国的教育现实联系起来,启发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动态性和当前性,关注教育活动自身的目的,指出教育目的要适应学生主体经验的变化和发展,追求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强调教育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有选择的吸收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的思想精华,深入理解教育无目的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完善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质量,推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00.

[3]吴培启,李娜.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之当代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