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生长:挖掘语文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

生长:挖掘语文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3 00:14:20
生长:挖掘语文教学过程的育人价值
时间:2022-11-03 00:14:20     小编:

【摘要】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内的交往,要求让每个参与活动的人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成长。从教学过程观着眼,在课堂中要实现人的发展成长,依赖于课堂生长本身。只有课堂教学的展开过程呈现出独特的育人价值,课堂才会充满生长气息。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智慧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切入点,才能展开有生长的教学;有效的、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更是实现高质量的语文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过程生长;价值提升

【作者简介】姜明红,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江苏常州,213003)副校长,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骨干人才,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关键的环节。从教学过程观着眼,在课堂中要实现人的发展成长,依赖于课堂生长本身。只有课堂教学的展开过程呈现出独特的育人价值,课堂才会充满生长气息。我们的“生长”指的就是在真实自然状态下课堂和师生都实现生成性的动态累积发展。以下以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拼音复习课为例。

问题1:什么是教学过程的生长?

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生长性。有精彩的教学设计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成功,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展开本身。

一年级拼音复习片段1:

教师出示课件“声母树”,每一个声母都住在一片叶子上。教师随机出示不同的声母叶子,请学生和他们分别打招呼。在打招呼的过程中,检查学生掌握声母的整体情况。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拼读中仍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一轮结束后,教师组织同桌合作,每一组同桌都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了声母叶子。学生拿出信封里准备好的声母叶子,一个指一个读,读对了就给同桌一个大拇指。教师了解同桌合作学习中的情况,及时组织点评、总结。

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后面的教学环节是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师首先让学生跟着“声母树”随机认读,进行集体指导。随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声母认读。在整体认读的基础上,针对声母学习中的几个难点,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针对性复习活动:“声母变身”和“拯救声母大行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声母“音、形”的掌握情况,不断组织起新的教学活动。

生长性的教学组织过程,追求在过程的展开中呈现出动态生成性的推进和递升,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发展中获得唤醒、提升、突破、促进。在上述这一个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教师是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努力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不断创生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在实现育人价值的同时呈现了生长性。

问题2: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生长?

教学过程的生长有综合性的要素,既需要教学内容的生长性挖掘,还需要教学过程环节设计的生长性探寻,更要有教学过程中资源挖掘、运用推进的生长性探索。不同的课堂生态,决定了教学本身的转化成效,比如提供什么“养料”、什么时候“施肥”。

一年级拼音复习片段2:

在组织“声母变身”游戏中,教师根据声母“t”的特征编谜语给学生猜:“我长得像伞柄,下雨天就会用到它。你们猜猜我是谁?”在学生猜出“t”后,继续让学生猜:“我还能变成什么呢?”变身为“f”后,教师拿出字母卡片,要求学生能读准并能做出动作来区分。随后同桌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难区分的声母做变身游戏。在进一步的特征辨析中认识声母。

在“拯救声母大行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在毛毛虫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信息提示,在游戏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准确掌握容易混淆的几组声母。其中第一条信息是:“有一组四胞胎,都有一个竖,一个半圆组成。”学生需要准确写出“b、d、p、q”。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书写正确和美观的点评引导,随后和学生一起做手指操,在练习手指演示过程中再次区分“b、d、p、q”。最后,老师抽读“b、d、p、q”的字母卡片。

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教学过程生长的关键要素,是创生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可以细化为以下几种关键能力:

1.把握教学核心的能力。任何一堂课都会有自己的核心目标,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这样的教学过程展开才是有根基的生长,我们把它叫做“向心结构”。比如在“声母变身”的游戏中,学生很容易在变身中只关注游戏,而忽略变身游戏是为了进一步准确区分“形”比较独特的一组声母。所以,在教学中,许嫣娜老师始终强调,变魔法的时候要把咒语说清楚,一定要把这个声母的特征描述清楚,再给同学猜,从而让游戏成为巩固复习声母的有效学习活动。再比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二泉映月》,堪称是精心设计的向心结构。从启课、结课,板块、细节,承接、转换,文本、拓展,无不围绕这一中心,指向这一核心。

2.倾听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推进中,教师要不断从学生的发言和表现中去了解学生。教师要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掌握的状态,并迅速形成判断,选择和创生新的教学过程。许老师在进行“拯救声母大行动”中的手指游戏时,就不断关注学生手势和学生自己报出的声母是否一致,针对依然容易混淆的“b、d”和“p、q”,再在“b、d、p、q”卡片抽读中有意增加认读的比较练习。

3.提升和推进的能力。课堂活动呈现富有挑战的情境,带给学生强烈的思维冲击,当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解决过程的现实状态不断给予“过程中的指导”,或是给予学生新的研究方向,或是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学习体验将越来越浓。所以说,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提升,教师要关注学生不断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发现捕捉,创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位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

阅读延伸

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通过合理、适时的激发、引导、调控、变革,不断促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产生新问题,并由此推动思维发展水平的不断深入,实现课堂学习组织管理的实质变化。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一般来说,生长是自然的过程。”“这个朝着后来结果的行动的累积运动,就是生长的涵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未成熟的人为生长而有的特殊适应能力,构成他的可塑性。在杜威看来,生长须能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生长。生长和生活永远前进,在其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儿童和青少年便逐步成长。

佐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是,这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展开活动,积极地钻研教养内容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