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谈学校德育实效性

试谈学校德育实效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4:18:18
试谈学校德育实效性
时间:2023-08-06 04:18:18     小编:

摘 要:针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现状,从德育内容、方式、途径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内容;方式;途径

基于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德育受到明显挑战,而且有的学校仍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有的仅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手段,有的成为展现办学特色的应景之举,有的甚至出现“成人”与“成才”割裂等倾向。如何增强德育实效,符合时代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德育内容:突出一个“新”字

信息时代正动摇着成年人的知识权威地位,教师已无信息超前掌握权和垄断控制权,因为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可获取大量资讯,思想异常活跃,就一定层面而言,其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时间、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早、快。通过思考,他们对传统价值观、道德观有了自己新的诠释,变得不“听话”了,而诸如上课玩手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纠纷等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已在提醒我们:若不在德育内容上有所探索和创新,将不能提前把握社会发展变化,将难以把握教育最佳时机和有利条件,当学生出现问题才被动教育,教师的说教将显得苍白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德育滞后使其实效性大打折扣。

德育实效性要求内容上要创新。既要把德育课作为德育工作主渠道,又要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既要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也要积极组织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开足开好德育基础型课程,还应探索德育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如针对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热衷于微信聊天等问题,可将德育触角延伸至网页制作、软件设计等领域,通过正面引导、积极干预、形成舆论,培养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素养。

二、德育方式:落实一个“渗”字

教育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们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加强德育渗透功能,是增强德育实效的有效方式。其中,课堂教学是德育的天然载体,应充分发挥其德育渗透主渠道功能;诸如传统节庆日、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是德育的好载体、好契机。将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中,使之取得较好效果。

德育渗透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晓之以理”,使之“听得进”“记得住”,关键在“导之以行”,即通过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德育主体,在参与德育过程中,形成完整道德认知结构、强化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坚持道德行为。如要学生达到某一德育目标,改简单“说教―顺从”为“认同―内化”,通过积极创设一定德育情境,让其亲身感受此项工作的必要性,从而深有感触而主动、积极地完成。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工作可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完成。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作用,德育从有形操作转化为无形陶冶,学生真正成为德育主体,德育经渗透转化成自身内心要求,内化为内在素质,在参与中体验为人处世真谛,并最终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正是增强德育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三、德育途径:归结一个“合”字

德育实效性要求在操作层面上还需把握德育整合性。从学校现状来看,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政或整体离散状况。如受高考指挥棒影响:有的重智轻德,管理者认为德育是一种可有可无,甚至摆不上日程的次要工作;如缺乏大教育观念:有的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在时间空间上有意无意割断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如忽视教学教育性原则:有的满足于准确掌握和熟练传授知识,对发现、挖掘学科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教育成分,并有机渗透教学,做得非常不够;如缺少对道德结构及其形成过程的系统了解和科学认识:有的只是简单说教或粗暴训斥甚至体罚,不能或不会从整合角度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诸此等等。如果不能系统整合,不能坚持“全员、全程、全面”,不仅德育实效性难以得到解决,更为严重的是,学校育人职能和办学水平整体提高也将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学校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门亟待深入研究的战略性课题,需要全社会重视,更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切实从德育内容、方式、途径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德育体系,将德育落到实处,达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2]尹保东.中职德育创新的探讨[J].才智,2009

(20).

[3]蔡辰梅.德育:在网络世界里导航心灵:评《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J].中国德育,2007

(5).

[4]刘春雁.新形势下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河学刊,2010

(9).

[5]王蕴慧.论高校德育中人性教育的缺失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

(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