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意义及保障措施

浅谈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意义及保障措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16 16:30:57
浅谈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意义及保障措施
时间:2015-09-16 16:30:57     小编:

摘要:随着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日程的确定,中高职内涵式衔接被提上议事日程。内涵式衔接对促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满足中职学生升学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理顺中高职专业目录、统一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明确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点、规范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是实现中高职内涵式衔接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意义 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3+2”模式不是新事物,但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被赋予新的使命。我国的中高职衔接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被研究与实践。但由于多年来,中职学生升学率和高职学校招生初中生比例极少,中高职衔接实质上一直停留在学制衔接层面上,真正内涵上衔接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出台,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完成,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内部升学的渠道将有望彻底打通,将有更多的中职学生实现升学的愿望,职业教育将结束断头教育时代,中高职的衔接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中高职衔接模式有三种:一是五年一贯制,学生起点是初中毕业生,办学主体为中职学校,也有的是高职学校;二是单考单招的三校生,个别专业招收中职学校同类专业毕业生;三是中高职学校以“3+2”或“2+3”的形式合作办学,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合作学校继续学习。前两种的招生比例很小,平均不到高职学校招生的4%,因此各地都在加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1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意义

1.1促进现代职教体系的形成

《决定》提出,2015年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的构建,各地区都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方面加快步伐。因此,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企业对人才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使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直接就业,又有机会进入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满足高层次岗位需求。这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且可以不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目前我国初中后教育体系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的招生规模控制在1:1左右,也就是说,初中毕业后,只有一半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其它学生只能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或者直接就业。即使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或应用性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但数量却十分有限,基本上不到5%的比例。很多学生在中职学校毕业后没有机会继续学习。实施中高职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满足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打通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到本科、研究生学习的通道。

1.3更有利于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中高职合作培养的模式,更有利于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经过中职三年的技能训练,三校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起点比高中生高,学习上更有优势。如果在中职教育阶段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培养,三校生更容易达到高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看,五年培养周期比三年培养周期效果更好,尤其是一些对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经过五年培养的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就业的平台要更高一些。

2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保障措施

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与实践了。总体上,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受益不少,毕竟增加了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没有达到真正内涵衔接目的。一个是口没有敞开,能够升学的孩子占少数;一个是形式上的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一提“3+2”和五年制,多数人脑海闪现的就是学困生的形象。更有甚者,学生毕业的时候,有的企业直接提出不要“3+2”学生,不要五年制学生。可见,这种衔接模式培养的学生,既没有完成中职培养目标,也没有达到高职培养目标。

中高职衔接没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原因比较复杂。笔者想从管理的角度谈一下利于内涵式衔接的几个问题。

2.1理顺中高职专业目录

由于隶属不同部门等关系,我国目前中高职专业目录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专业,专业名称也不完全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高职衔接的可能性。因此,要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大规模衔接,打通中高职学生升学通道,要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组织进一步理顺中高职专业目录。

2.2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案、教学组织等的重要依据。在过去中高职衔接中,由于培养目标依据不统一,目标定位中存在层次不清的问题;在课程体系衔接上存在问题,有的课程缺失,有的课程重复。解决办法就是要统一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依据。中高职教育虽有层次上的差异,但均属于职业教育,均需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生产和服务一线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中高职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科学合理的。

2.3明确课程体系的衔接点

职业资格标准规定了不同级别人才应知和应会内容。为了体现职业人才层次上的差异,中职教育应依据中级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体系,高职教育应依据高级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体系。中职学生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后,获得中级职业资格标准,既可以从事相应水平的工作,又可以继续升入高职院校学习。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起点即是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4规范中职教育,缩小中高职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上的差别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国家、省、市示范校建设,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越来越规范。中高职院校在管理水平、模式和理念上存在差异。不光如此,不同的中职学校,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中职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参差不齐等是授课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因此,加强中职教育经费投入、规范中职院校教学管理、加快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步伐是做好中高职内涵式衔接的重要环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