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5-18 14:00:56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6-05-18 14:00:56     小编:石志强

摘要: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普及在我国的兴起,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学好专业知识以适应未来就业需求已引起中职院校的普遍重视。本文笔者就现今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办学宗旨、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提出了改变现状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学习兴趣;就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36-02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逐渐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显现得尤为突出。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和问题

1.学生基础差,程度不一。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对中职学校的招生带来了很大压力。近些年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只对打游戏或上网聊天有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差异,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教育不够系统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差;而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十分熟练。这些学生在一起授课,无形中便给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

2.教材更新速度和教师水平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需求。现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材还在沿用多年前的旧教材,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必然导致教授学生的知识越来越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再者,很多中职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数量虽多,但却过于浅显广博。学生每科都学的只是一些表面浅显的知识,不能深入。虽然学生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学习,但是难有一项技能能够拿得出手,当走出校门后,学生就会发现凭借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教学与就业目标脱节。现今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知识陈旧等弊端,这就造成了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产业需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急需大批计算机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性人才。然而,现今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并没能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协调,中职学校的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很难应用到工作岗位。

4.课程设置与实际应用的不协调。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知识的比重较重,实际操作的课程分配不足。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练习加以熟练,没有足够的动手实际操作练习的机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容易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难以深入。社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较强的人才,中职学生实际操作练习不足,必然导致实践操作能力缺乏,也必然与社会需要脱节。一些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思想陈旧,在教学中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只是机械地给学生灌输书本理论知识,并不注重实践练习,再加上理论知识枯燥、教学方法简单,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对计算机课程学习产生消极心态。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入学新生基础不同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学应适当的把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他们,并对这些学生多加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对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共同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实用性的、有趣的教学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学到的知识,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和探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给学生营造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玩儿中学,在学中得到乐趣,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计算机课程枯燥乏味了。

2.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塑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教材,并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与其他基础课程不同,教师如果不能合理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便会难以适应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要求。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就业导向知识体系进行专业指导。这就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学校应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学校也可以采取让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和在企业挂职的方式加以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样,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及时的知道企业需要哪方面技能的人才,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改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并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充当的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的角色,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同时教师也是“教练员和训练员”,培养学生学好技能。

3.以就业为主导,转变教育观念。很多人认为就业教育只与毕业班的学生有关,实则不然。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如果没有明确的就业观念,便不会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只有以就业为前提,才能正确树立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才能合理安排整体的教学课程设置。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也能对自己的校园生活进行有效规划,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新生入学之初,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入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其所学专业的学习要求,知道社会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及要求,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培养专业技能,积极主动地去考取相应的证书,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营造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都是十分有利的。 4.教学课程与就业相结合。计算机课程是一门要求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专业。在实际教学中,上机实践操作课程的比重要大大加强,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多练习。理论带动实践,引导学生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际,给学生布置学生任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部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加明白了实际的就业需求在哪里,也更加明确的学习方向,在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学习动力。学生知道了自己要学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程度,当教师再讲到相关知识点时,就会格外用心,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性。

5.校企合作。校企结合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其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资源与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了产学结合,增强了办学活力,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模式。

(1)定单培养。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学校就培养哪方面的人才,企业需要多少人才学校就培养多少人才。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内容,教材不但要富有前瞻性,还要与企业岗位相对接,并要做到与企业生产同步,已达到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在毕业后不用经过“二次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输送到企业工作,如此,可免去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中职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在校内建设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基地,把企业生产环境搬进校园。由企业向学校派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让学生尽早了解并熟悉未来将从事的工作。企业技术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校教师的不足,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教学培养。企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后,与在校教师进行交流融合,在校教师把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教学水平也会得到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企业也可以把一部分的生产工作分配给学校。教师可以在实训课程的时候,一边讲解,一边和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生产出的产品如果合格便可以输送去企业,这样便解决了学校实训练习时资源大量消耗浪费的问题。如果能确保实训教学的优质高效,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也将为学校带来一笔客观的经济收益。有了这笔收益,学校的办学资源就可以更加完善和更新,就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培养人才。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关系后,企业给学生提供固定的场地和设备,学校可以定期安排高年级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再分派专业技术人员加以指导。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亲身体验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当然,学校也会派遣实训教师跟随学生进入实习基地,管理学生的生产生活和纪律安全。

计算机这门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其发展非常迅速。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时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给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锻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需要的能力。中职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实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杰.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

[2]李素娟.中职计算机教育现状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3]张金英.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系列专题之十一 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杭州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

[4]李晓琳.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对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研究和探讨[J].才智,2015,(3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