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培养方法研究

浅谈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培养方法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0 00:04:23
浅谈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培养方法研究
时间:2023-04-10 00:04:23     小编:

"

[论文摘要]文章讨论了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方法。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师着重掌握四种知识、具有四种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国际教师的培养方法,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国内实习与海外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汉语国际教师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培养方法

一、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的标准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描述,包括五大模块,十大标准,54项小标准,这无疑是一个理想化的标准。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国内学习一年,国外实习一年。一年的学习时间,不可能实现《标准》中规定的培养标准。那么,应该重点教授那些知识,培养他们具有哪些能力呢?我们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四种知识,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掌握汉语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语言问题的能力

1.汉语语音基本知识。首先,需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即有多少声母、多少韵母、多少辅音,多少元音,熟练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韵母的发音条件、汉语音节结构、声韵配合规律,拼音的书写规则,变调的规律、轻声、儿化的发音等。有了语音方面的知识,才能抓住语音教学的关键,及时发现学习者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可见,掌握不掌握语音知识,关系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还应该让汉语教师了解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能准确地给汉语注音,这是海外教师编写教材时必备的基本功。

2.词汇基本知识。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际汉语教师应该了解构词法的基本知识,能够解释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规则,掌握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的特点,了解常见的固定格式的意义,尤其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

3.语法基本知识。作为一名汉语教师,要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了解词、短语、句子的组织规则,了解各类词的语法特点及句法功能、句子成分、汉语的特殊句式、复句的种类和复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习者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语法偏误,要能够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做出解释和说明,不能动不动用“这是汉语的习惯”来回答学生的问题。

4.汉字基本知识。汉字的特点、汉字的产生、汉字的构造方式、汉字的偏旁部件、汉字的笔顺等都是必须要掌握的。汉字教学中,讲一些造字法的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字意义的理解,能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二)掌握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和学习理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汉语教学的能力

汉语教学能力的形成,除了汉语语言学知识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与技巧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材编写能力、教案设计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以及激发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七个方面”。

拿教学方法和技巧来说吧,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效果会就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例如有的学生发不好汉语送气音“t[t’]”,不懂教学方法的老师,一味让学生模仿自己读,学生不得要领,使劲读,结果把送气的清塞音发成了相对应的浊音[d]。如果老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在嘴前边放一张纸,发不送气音“d[t]”时,气流较弱,纸不动,发送气音“t[t]”时,气流较强,纸是动的。这样学生一看便掌握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因此,我们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教。

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还有幼儿、大学生、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等,年龄差异很大,其特点和需求也不相同。所以,他们必须具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了解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如能够运用对比分析的理论预测学习的难点,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分析学习者在学习中出现的种种偏误并能分析偏误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教学对策。

汉语教学能力还包括使用现代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要学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制作课件,会用网络进行教学。此外,还要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二甲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掌握中国文化知识,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传播的能力

1.通过语言教学,传播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在讲汉语时,必然要接触到文化,所以,汉语国际教师必须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要了解包含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并且结合教材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讲解中华文化。

2.通过课内外活动,传播表层的中华文化。太极拳、茶艺、书法、剪纸、编中国结、唱中国歌、唱京剧、演奏中国民乐、中华烹饪等都属于表层的中华文化。这虽然是中华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中的物化的浅显内容,但却可以打开外国人的视野,对外国学习者极具吸引力,很多学习者正是因为对这些才艺感兴趣,才产生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欲望,才对汉语越来越感兴趣。如果汉语教师没有一点“绝活”,吸引不住学生,没人来上汉语课,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每位国际汉语教师都应该会几种才艺。

3.通过专题讲座,传播深层的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中华文化的掌握仅停留在表层上是不够的,还应了解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了解制度文化十分必要。汉语教师应该对中国的一些基本国情如民族、人口、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部分。

(四)掌握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非汉语和非中国文化环境下的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教学。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也要了解学习者的文化。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学生,不仅语言不同,很多习惯、风俗也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学生母语文化背景与汉语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教育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恰当地把握好文化心态和文化立场,尊重自己的文化,也要尊重学习者的文化,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

二、汉语国际教师的培养方法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传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性较强的课,我们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的方式。老师先讲,然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开动学生的脑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讲解与教师归纳相结合。有些课程可以采取以学生讲解为主的方法,学生做中心发言人,然后老师总结。比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课,可采用此法。让学生讲解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学方法是什么?对讲解不够深入之处,老师再进行补充说明。

3.观摩与讨论相结合。讲各种课型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时,老师先对每门课的性质、特点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进入课堂观摩,之后进行讨论,评价课的优缺点,在观摩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案,最后试讲,师生评课。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评估能力以及教案编写能力。

4.课上练习与教学大赛相结合。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我们每年都要组织研究生教学大赛。在导师指导下,设计教案,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反复讲练,然后参加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大赛。实施这样的方法,学生可将学到的知识、理论、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能使学生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二)国内实习与海外实习相结合 2.国内实习。国内实习是国外实习的补充。由于国外实习名额的限制,有的学生可能走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可到国内的某一汉语教学机构进行实习。在真实的课堂上给外国留学生讲授汉语,也可以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