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简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探索

简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探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2:04:25
简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探索
时间:2023-08-05 02:04:25     小编:

"

[论文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积极性,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实效性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三三四”的过程考核制是教学双主动模式的逻辑起点,优化师资队伍、双选教学内容、研究式教学方法、数字化教辅平台、跟踪式实践教学及科研型教学活动,是教学双主动模式的六大要素,多方的协调保障是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成长机制。

[论文关键词]教学双主动 教师 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 实效性

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两个主体性因素。但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却不容乐观,其中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的为难和畏难情绪,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模糊和轻视现象。怎样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积极性,这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本文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构建了一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对于调动和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动性,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教学双主动模式的逻辑起点:考核方式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考核应消除知识本位、技能本位的影响,更多注重考核大学生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理性分析和判断上,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和坚定的信念。由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定位考核方式为“三三四”的过程考核制。

1.30%考核学生日常综合表现。包括学生能否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能否端正学习态度;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讲、主动发言,网络教辅平台上是否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等。总分30%的比重来衡量学生的日常表现,会促使学生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要性的认识,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不仅仅把目光只盯着期末考试。

2.30%检测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学期教师根据教学要点并联系实际,选择两个重点问题作为主观开卷考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察。教师依据学生答题情况,权重总分30%进行考核,这样的考试内容使学生免于期末靠死记硬背记住某些知识点。

3.40%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正在发生但还未解决的某一重大实际问题,或 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某个焦点问题,要求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以学术论文、评论性文章、调研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深入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依据学生完成情况,以总分40%的权重进行考核,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这种过程考核既要求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给予每个学生以公平、合理的考核成绩,也使学生抛弃只盯住期末考试和分数的短期、短视行为,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对于教师积极主动地“教”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达到了“双赢”效果。

二、教学双主动模式的六要素

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和实施环环相扣的教学综合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增效的突破式进展。教学双主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素:

1.优化师资队伍。“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优化师资队伍,这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首要问题。

首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有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高校要培养一支真心愿意长期从事并热爱形势与政策课的专业人才,可以对部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理论课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从而转变成形势与政策课专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课改、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骨干作用,一定能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次,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兼职讲师团队是必须的。兼职讲师团队成员可由三部分组成: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干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或特约报告员等。兼职教师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准入,这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根本。兼职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教师,是不可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兼职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不广,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好;此外,还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科技素质,教师只有能够娴熟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始终保持强大的吸引力。

2.双选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增强适应能力与分析能力,坚定其信念和立场。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都印发教育教学要点,时事报告杂志社也适时地编撰了一些可选用的教学材料,不同地区和部门、高校也出版了相应的系列教材等。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选教学内容,既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又能够适应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欲求,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固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是必须的,但是这样选出的教学内容所能呈现出的最终教学实效性,并不是教师单方来决定的。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冲动和盲从的一代,而是崇尚理性,善于思考,追求自主,对新事物和新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所以,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还应是来自通过对大学生的调研得到的热点、焦点问题。此外,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期间四个年级的学生状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较大,如果四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是“一刀切”,显然是有缺陷的。可行的做法是各年级讲授的内容有所侧重,如刚走进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对他们侧重进行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教育,而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他们会更加关注就业、宏观形势等关系到自己未来种种选择的重要现实问题。

3.研究式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方法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够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无论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对话式等都属于研究式教学方法。这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研究式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师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第一,“精”讲理论,使学生准确把握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引导其透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做好总结,对学生关注或者提出的问题在理论与学术层面给出具有一定深度和新意的阐释。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第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深度参与。教师可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提问、设置悬念、质疑、讨论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内在力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一定认知但又不完全的一种心理困境。要摆脱这种心理状态,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把一些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困境的问题添加给他们,从而把被动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第三,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学生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善于倾听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意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

4.数字化教辅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高等教育毫无例外地也应该数字化教学。运用多种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有效性,网络化正日渐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一是多媒体课堂教学。鼓励教师把教学内容制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PPT课件,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将教师单方的讲授过程变成学生的“学习盛宴”。二是适时组织电视教学。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和重大事件活动之日,及时组织学生收看相关电视新闻报道,或是组织学生收看那些思想性和教育性强的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防务新观察、新闻直播间等,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重大事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而强化教学实效性。三是网络化教辅平台。创建网络信息化平台,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教师教学模块,上传教学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师生讨论专区,师生可就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实时互动,有利于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师生的网络在线交流,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学管理模块,学生可以通过成绩管理系统适时地了解自己的教育记录和成绩状况,及时主动地补充学习。同时,网络化教辅平台上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也被系统同步自动保存,使教师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网络化教辅平台有机地实现了课堂教学和课后教育的互动与对接,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持续有效性。

5.跟踪式实践教学。《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是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的事情。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跟踪式实践教学将是提高其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跟踪式实践教学就是要把大学生在校的四年看作一个整体,从大一开始就对社会实践活动有明确的规划。大一第一学期可广泛征求、听取学生意见,不同班级或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可紧密围绕一个社会重大问题、焦点问题或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作为主题,在大学期间持续性地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当前大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缺乏社会实践,为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阅历相对简单,大学虽然拆除了物质的围墙,而精神的篱笆依然存在,缺乏对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而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使它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会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大学生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实地参观考察、亲临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比教师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讲授有效得多。而且,大学四年不间断地就某个主题进行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认知较之一般的实践活动要深刻得多。当然,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不能单打独斗,而应该和其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与所学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大学四年坚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了解基层,在亲身经历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6.科研型教学活动。“科研予教学以创新支持,教学反馈科研以灵感驱动。”实践证明,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师以教学活动为素材,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反哺于教学活动,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科研型教学不是科研和教学相分离,而是要使授课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侧重于运用理论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双赢。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来说,虽然中宣部、教育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倡导开设,但是由于“形势与政策”的极特殊性,至今仍不被多数高校视为一门真正意义的学科,导致许多教师无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越来越明确的学科发展趋势和导向显示,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包括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保障机制研究等。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主动地研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参编教材等,并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活动,必然加快推动形势与政策课学科规范、制度化建设进程,多方面变革过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例如,教学内容不够深刻、不具吸引力,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教学方法单

一、呆板,教学管理政出多头、不顺畅等,从而使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有突破性进展。

三、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成长机制:保障措施

建立和健全一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双主动模式的成长机制,才能落实教学双主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项保障措施。

第一,理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直接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第二,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教务部门要把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学时列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加强课程建设。实行学年(学期)考核制,各学年(学期)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并归档。第三,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科研激励机制。高校要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修、培训、查阅文件提供方便;要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要充分考虑形势与政策课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合理计算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设立相关研究科研课题予以支持。第四,提供必要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场所和设施。高校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需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学校要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有线广播、电视,及时宣传报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新闻事件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