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运用调查与培养策略

试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运用调查与培养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21 17:44:49
试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职业能力运用调查与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21 17:44:49     小编:

"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迫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质。文章通过对一个地区中学教师职业能力运用状况的调查,分析现阶段中学教师职业能力运用和教师职业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和培训模式,系统有效地培养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合格教师,从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教学水平。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 在职教师 师范生 职业技能 微格教学

一、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基本内容或要求的了解状况和职业技能的运用状况,能否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进而为加强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在职教师和高师学生教学能力提供参考,为地方教育机构和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培养策略。

二、 调查结果

2.职业技能的运用情况。在对教学中职业技能重要性、掌握难易的调查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讲解、语言、提问、反馈、课堂组织等技能非常重要,导入、板书、变化、演示、结束等技能比较重要。其中运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技能较难掌握,其他依次是语言、组织、教态变化、讲解、提问、反馈强化、板书、导入、演示、结束等技能。同时也发现,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方言较重、普通话欠标准。 3.职业能力培训和提高情况。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各科教材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从框架结构上把课程按不同系列划分为模块或专题,在内容上和教学上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调查中,51.35%的教师能够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也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认识和学习不足,教学中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仍继续“拿新瓶装旧酒”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访谈中有些教师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把改革的理论及时转化成学习方法还掌握不好;新教师刚踏入教学岗位有着高涨的热情、满怀的憧憬,但缺少教育实践、教育经验,思想上还不成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没有很好地掌握,需要认清自我身份的改变,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体会、多总结,以便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者。

三、调查的反思

1.教师教育观念和整体素质仍需继续更新和全面提升。调查发现,在高中新课程实践教学全面实施的初期阶段,个别基层乡镇学校的少数教师受传统教学大纲等影响,主观上仍习惯于用老思维、老方式对待改革中的教学环境,思想和行动的准备不足造成对新课程教学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急需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地学习研究,切实把改革的理论及时转化成学习方法。同时,调查中也反映出年轻教师对新形势、新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若要培养满足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素质和能力,还要从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和师范生教学思想、职业技能的培养抓起,促使师范生在校期间了解和学习各专业的新课程标准,自觉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

2.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模式仍需探索革新。当前,高师院校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及时反映教育改革的信息,师范生从中学到大学的经历使他们缺乏对新课改的充分理解,教育实习中也多以大学或中学时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参照。教育理论课程的应用性、时代性不强影响和制约着他们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和教学能力的形成及提高。与部分国家教育实习相比较,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研究与训练不足,“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不到位,教育实习时间短、形式单一,难以保证学生教学基本能力掌握等问题。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教学实践的形式仍缺乏连续性和循环性,成为影响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改革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的设置,探索职业技能训练的策略和模式势在必行。

3.新老教师的衔接与专业发展仍需提高。新课程实践教学中,落实课程改革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解决师范生作为教学新手的观念冲突,加快新教师专业成熟进程,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是各级教育机构和高师院校教学改革迫待解决的问题。高师院校应值此课改良机,深化内部管理,调整课程结构和比重,利用自身学术优势和良好社会形象,吸引优秀学生,培养合格教师;利用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开设各种形式“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缺乏的条件性知识,强化教师专业技能,促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顺利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发展需求。

四、在职教师和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模式

基于对以上调查和访谈中表现出问题的反思,我们综合分析各方面研究成果,总结并提出了以下教师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2.整合教育类课程,强化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为了深化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课程功能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与基础教育改革相匹配的科学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等。其次,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课程结构,进一步凸显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第三,在课程内容上,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大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改革的力度,实现专业学科知识教育与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段教师发展的现实要求。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别知识结构和学科素养。最后,在课程实施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出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误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以及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重视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专业特长、课程开发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结合新课程教学内容和中小学教学典型实例,整合高校教育类相关课程,丰富高师院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时代性和应用性。结合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及时把各科学科教育学课堂搬到中小学教室,吸收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的经验,帮助高师院校在校生及时了解基础教育的实际,促使他们及时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向专业化发展。

3.革新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教学体验。借鉴国外为成为新教师的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提供专家指导、建立教学技能跟踪档案和每年不间断地进行教育实习等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合理安排教育实践时间,使教育实习活动从“集中短期完成”改成“长流水式”,改变国内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时间短、形式相对单

一、教育实践阶段过分集中的现状。同时,促使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实际,吸收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通过积极主动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努力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来促进实践,促使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有效地向专业化发展。

4.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加强教学模拟训练。微格教学作为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方法,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提供示范、编写教案、教学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再实践、再反馈、再评价等循环形式,被训者在教学和训练当中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技能呈螺旋式上升,从而不断地得到深入和提高。因此,“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反馈评价”微格教学训练模式成为在职教师和师范生在校期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对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采用行动研究,“教、学、研”融合一体。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以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困惑作为研究对象,立足教育现场,在教育情境中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研究方式。教师通过“行动”和“研究”的双重活动,观察与记录教育实践情况,反省教学研究结果,将教育实践、研究和学习有机结合,从而谋求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发展,进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6.建立教师发展档案,促进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成长记录袋是为师范生和培训在职教师教育成长设立的一种记录方式和策略,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动态发展依据。为教师建立个人成长发展档案,可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汇集和总结教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证据与材料,从而有效解决师范生作为教学新手的观念冲突,加快新教师专业成熟的进程,帮助师范生和年轻教师尽快地走向岗位、反思教学,迅速成长为教学队伍的骨干力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