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简论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初探

简论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初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38:44
简论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初探
时间:2013-12-18 16:38:44     小编:

"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弱势群体学生日渐增多,但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帮扶工作还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帮扶人员力量单薄等问题。为此,应尽快健全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帮扶合力和建立帮扶工作队伍主体网络等,以使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受到应有的关照。

论文关键词:高校弱势群体学生 类型及特点 帮扶

近年来,弱势群体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2002年3月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弱势群体一词,证明政府已经高度关注弱势群体问题。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关注和帮扶的人群。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由各种类型的弱势学生组成。弱势学生是指在学校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业成绩、行为表现、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师生互动等方面产生障碍的身处边缘地位并被贬损、被漠视的学生个体或个体的集合。

一、类型及特点

当下高校弱势群体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1.经济贫困型

这类群体是指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比较困难的大学生群体。这类群体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地区间的经济差别、家庭收入的不稳定、家庭突发事件使经济来源丧失等等。这个群体的学生大多心理脆弱,敏感,焦虑,进而产生厌学等问题。

2.有学习问题型

这类群体是指在大学期间因学习成绩差而出现严重学习问题的学生群体。这个群体是由于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个人努力不够,导致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及教育方式等原因形成的。这个群体的学生由于厌学,会自暴自弃,甚至有极少数学生最终无法完成学业。

3.生理缺陷型

这个群体主要是由身体残疾、生理缺陷及体弱多病的大学生构成的。生理缺陷型弱势群体在高校中数量极少,但是他们却高度敏感,他们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亟须老师和同学的关怀。

4.心理障碍型弱势群体

这类群体主要是心理抗压和抗挫能力弱,容易产生自卑、孤独、压抑和烦躁的情绪。“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的不良影响而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学校里往往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因此常常被大多数人遗忘”[2]。

5.就业滞后型

这类群体指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时无法就业的大学生。其成因是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择业观念不清晰以及身体健康情况不好等。

6.行为问题型

这类群体主要指其行为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违背相关制度,从而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大学生群体。这个群体因为自身的不良行为受到处分后容易出现抵触情绪,无心向学,易引发危机事件等[3]。

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咎于个人的特质,还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等有关。如果不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帮扶,不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他们有可能成为具有反学校、反社会倾向的边缘性群体。

二、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绝对人数逐年增加,让帮扶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笔者认为,目前,在帮扶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帮扶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效性和阶段性

高校弱势群体问题在各高校日渐凸显,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这一群体,采取了一些方法进行帮扶。但是,这些做法往往是短期行为,出现问题才治。需要高校将弱势群体学生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的问题,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帮扶。

2.帮扶工作有“一刀切”的现象,没有做到“量体裁衣”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弱势群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性格、气质、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有不同,单纯用“一刀切”的做法关爱,帮扶效果不大。当下,个别院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希望任何类型的弱势群体都来此处咨询,解决问题。最终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想而知其结果会怎样。

3.高帮扶工作机构较为单一,帮扶方式简单

目前,帮扶高校弱势群体工作大多数只由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承担。弱势群体学生是一个动态的群体,不是静止的。他们的弱势行为表现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这就意味着帮扶工作不是高校自己能承担的,更不应只是高校内某个部门负责。此外,帮扶方式和手段都较为简单,大多是给予弱势群体学生心理辅导和经济帮助,忽视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即帮扶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同时,应该教会这个群体从弱势群体中走出来的办法,使其早日成为正常群体。

4.帮扶力量相对单薄

三、帮扶工作的原则

1.创造性原则

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同其他同学一样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权利,不要因为他们自身存在某一方面的弱点,就忽视了他们的创造性培养。教师要尊重和激发弱势群体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创造潜能的群体,让他们不再表现出“边缘化”的特点。

2.多元差异性原则

在当下,高校和教师要满足和尊重弱势群体学生多元和开放性的需求,应针对其多元的个性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

3.“主体间性”原则

弱势群体学生有一些自卑感,他们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对话时,如果教师展现其“霸权”地位,以高高在上的形象示人,无疑会再一次给这个群体的学生以心灵的重创,使其自卑感和边缘化加剧。所以,教师与这个群体学生交流时要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合理运用教师的法定权威,充分发挥专业权威,善于运用感召权威,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 "

四、帮扶工作的策略

笔者认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健全关爱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长效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关怀弱势群体学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首先,建立档案跟踪制度。新生入校后,通过深入调查,筛查出弱势群体学生,掌握其思想、学习及家庭情况,及时准确地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学生档案,同时对其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其次,建立预警机制。高校弱势群体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但是其发生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只要掌握弱势学生的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就会将负面效应和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再次,建立帮扶保障机制。成立专门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弱势群体学生的帮扶工作,根据不同类型因人而异制定帮扶办法。如成立贫困生帮扶办公室、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对学习型弱势群体学生通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1+1”结对等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及能力;对就业型弱势群体学生提前帮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在就业中的竞争力;等等。最后,应做到帮扶与育人双管齐下。让这个群体学生祛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发展自己。

2.开展“对症下药”式的咨询辅导

目前,随着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增多,不少高校纷纷开设了辅导机构,主要建立的是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对这个群体进行心理解压。但是,实际上这样做主要是抓住了这个群体的共性特点,而没有关注到这个群体的个性差异性,毕竟弱势群体的类型不同,我们不能用同一的方式来关爱这个群体。要根据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辅导咨询机制。如除了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机构以外,还要针对贫困型弱势群体建立贫困生救助辅导机制;针对学习弱势型群体开展讲座、学习咨询辅导小组等,从根本上祛除他们的厌学心理,帮其找到学习的乐趣;针对就业滞后学生群体设立就业咨询机构,减缓其就业心理压力,给予就业政策、信息和技巧的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等等。

3.形成帮扶弱势群体的工作合力

关爱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弱势学生个人紧密配合,多途径全方位有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中的离异家庭的子女,更需要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社会和学校要用感情的力量温暖、感化和影响离异家庭子女,与他们共情,使其向美、向善、向真,使他们避免被边缘化。与此同时,高校在帮扶关爱高校弱势群体学生时,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感恩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关爱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新模式。

4.建立帮扶工作队伍的立体网络

要将帮扶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工作落到实处,仅仅依靠学生工作管理者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全校各部门及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此项工作,形成“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宿舍导师、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非弱势群体学生志愿者”多方位、立体化的关爱网络。其中应以校领导为龙头,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宿舍导师为中坚,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非弱势群体学生志愿者为基础,根据弱势群体学生的类型特点,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帮扶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理论原则,全员携手,共同关爱高校弱势群体学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