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大学经营

试析大学经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6:47:10
试析大学经营
时间:2013-12-18 16:47:10     小编:

"

论文摘要: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经营的科学内涵,介绍了大学的经营战略,并从有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经营、人力资本的经营三个方面,给出了大学经营的相关路径。

论文关键词:大学经营;经营战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由行政计划管理逐步向市场经营管理迈进;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间竞争日趋激烈。在现代大学整体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经营管理方式与水平日益成为决定大学未来命运的重要环节,经营的理念已经普遍被大学领导者所接受,成为目前中国大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大学经营的科学内涵

对大学经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在广义上,陈忠永、郭永昌、刘彦在《当代大学管理中的经营理念》中做了具体阐述:经营理念是对大学使命、宗旨的价值规范,它规范了大学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价值基准,即经营理念是大学管理的基本依据;经营理念是大学发展目标的指南,它指明大学前进的道路和发展方向;经营理念是大学经营决策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经营理念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和统帅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经营价值观。包含大学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益、大学质量内涵发展、大学品牌建设、大学资源配置与风险规避、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服务功能发挥等问题,特别在大学经营理念的内涵、国际间大学经营模式比较、大学质量品牌建设研究等方面。

在狭义的概念下,经营大学是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按照成本化、市场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模式进行运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管理与运作的能力与水平,盘活资产,提高效益,开源节流,为大学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管理环境和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经营大学的核心是成本化核算与管理,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内部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并且使其能够再生、增值、膨胀。大学经营的主体是大学管理层的高级管理者。

经营,意味着谋划与运筹,敏感地捕捉机遇,精心地谋划策略,追求经济、社会效益与价值的最大化。大学经营管理理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前沿性理论,它研究的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实施对大学的管理与经营,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低风险、快速、健康地发展。

大学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企业行动往往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大学公益性的存在,大学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更加有效地实现自身功能,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大学的经营战略

1.以服务求发展的经营战略

大学为社会服务,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关系到中国大学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大学与社会就能实现“双赢”。社会有了大学的人才、智力、科技的支撑,发展就会更快、更科学、更具理性;大学通过服务社会,可以积聚办学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社会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华北电力大学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的使命和经营发展的方向。面对世界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潮流的发展趋势,先后组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全国首个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继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率先踏上了绿色新能源的战略高地。

2.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战略

大学特色是某一大学的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是大学的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的综合表现,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文化,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特征。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坚持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科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在优先发展电力学科、动力学科、管理工程学科的同时,学校积极扶植人文学科,全力推进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拓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洁净能源学科领域,整合各新能源学科力量。通过学科的交叉、重组和融合,逐步形成并深化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走出了一条学科转型的成功之路。

3.坚持育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坚持 “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大学经营的核心,大学要把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重大使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一切可能的因素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解决为何而学的困惑,同时使其把握学习的规律、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学校生产的产品——毕业生才是真正合格的,学校才能享有良好的声誉,也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在“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施了“合格+拓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需要等自我设计成材方案,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学校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四模块”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培养特色。 "

4.坚持以改革创新求生存、促发展的经营战略

改革创新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教育新观念的萌动,没有普遍的创新氛围,没有变革现实的要求,没有勇于改革的胆略,大学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华北电力大学认识到在大学激烈竞争的今天,不进则退。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出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开拓新方向,与时俱进。学校先后进行了院系调整、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大学经营的路径选择

高校资本经营是指以提高高校资本使用效益为目标,利用市场机制这一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在高校资本所有权被分解为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出资者及其代理人从学校自身发展战略出发,从不同层次上对学校资本进行运营和有效控制的一种经营活动。分为有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经营和人力资本的经营三个方面。

1.有形资产的经营

高校的有形资产是高校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形资产的增长作保障。

(1)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学可以依托人才、智力优势,以服务求支持,坚持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利用社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例如,可以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的作用,争取董事会单位、校友的全力支持;以主动服务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校企、校地合作,通过广泛开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获得资金支持;通过社会捐助等方式筹措办学资金。大学实现办学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可以提高支撑学校发展的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活力和后劲。

(2)兴办科技产业。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等优势,是高技术的辐射源、生长点,是创新的策源地,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大学要积极利用人才优势发展校办产业。高校在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而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硅谷”每年所获的几百亿美元中,一半以上是由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公司创造的。

华北电力大学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以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电力电子等电力自动化设备、高效节能设备为主题的新能源与能源制造产业,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优势科技产业已成为中国电力行业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群之一。

2.无形资产的经营

高校无形资产包括学校的品牌、声誉、特色,学校所特有的经营管理模式、策略或方式,学校文化,现代教育技术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无形资产逐渐成为学校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通过长期办学,在无形资产方面积累了巨大财富,这些无形资产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享有巨大优势,成为学校宝贵的资产。这些学校在其经营管理中,往往凭借其在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与其他学校联合,仅以少量的投资,甚至不投资即可获得可观的收益。

(2)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大学还要积极与地方政府搭建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平台,共建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合作,共建能源科技产业基地,促进区域能源科技产业集群区的形成,为能源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河北保定市政府联合,重点在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等电力自动化设备、高效节能设备为主题的新能源与能源制造业等方面合作,形成了保定经济快速增长的特色产业,支撑了“中国电谷”的繁荣发展。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既支援了地方经济建设,又为学校带来了实际收益,开放办学越来越成为学校激发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

3.人力资本的经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学校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周济同志所说的“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不断提升人的自身建设水准,调动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华北电力大学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原则,推进校内的“人才工程”。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和汇聚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教师工作和学校实际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和使用机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落实师资队伍“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战略,拓展青年教师的成长空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