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生态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探讨

关于生态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4 02:41:22
关于生态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探讨
时间:2022-10-14 02:41:22     小编:

"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元化取向,大学生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又感到人性的迷茫及价值观上的冲突。如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取向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德育生态性的视角对目前高校德育现状及如何构建德育生态体系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生态视角 大学生 德育

随着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发展及当代网络媒介等多元模式的渗透与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元化取向,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方面,大学生要寻求个性的独立自由与解放,另一方面,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又感到人性的迷茫及价值观上的冲突。从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背离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摆脱这种文化融合下的迷茫,如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取向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德育生态性的视角对高校德育的现状及构建德育生态体系进行了探讨。

一、德育生态性

所谓德育的生态性,即以生态世界观的角度来对待德育。生态系统是指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各有机体之间以及各环境组成要素之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状态。生态学强调的是“关系”、“适应”、“互动”,“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体”是生态观念的核心。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子系统,它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学校环境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通过系统内各要素间物质、信息的组合和交换,使受教育者的情智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一方面,在德育生态性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强调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注重人性的发展与解放。另一方面,个体的发展与解放必须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实践,体验人生,从而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并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建构科学有效的德育生态系统,就是把德育以及环境诸因素置于一个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管理者、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学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和谐构建中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德育形式,但传统的道德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育者和学生。这种“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单向管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单向灌输,以德育成绩为主的单向评价”的教育模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其严重的后果就是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迷茫、道德体验的缺失和道德行为的失范。当前,学校的德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生态因子失衡

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要素之间是一个互动、适应、联系的体系,如果割裂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将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管理工作上多局限于校园内,与外界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较少,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教育体系。德育中教育者也没有充分重视校外德育的途径,使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子之间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进行的,而对于这种“言传”,很多教育工作者可谓是“兢兢业业”,但对于学生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从小学时的“思想品德”课一直到大学的“两课”教学,学生一直受着这种德育的熏陶,但他们却对道德的体验和感悟甚微。很多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大道理太多,与实际联系较少”,“形式呆板”。相比之下,学校内各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却很受学生的欢迎,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道德行为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并产生出浓厚的兴趣。这反映出我们的德育生态体系的严重失衡,还无法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

2.德育形式与方法失衡

传统的德育模式目前在许多高校仍然采用并占主导地位。教育者在德育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灌输式和训导式。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些固定的道德原则和思想美德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惩罚、考试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的内容。这种形式单

一、方法生硬的模式往往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除了专门的德育课之外,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辅助人员在学生的德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谓苦口婆心。但这种传统的德育方法注重的只是教师与辅助人员的单方面灌输,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需要和道德体验,将德育工作变成了繁琐的规范学习和训导、训练。其次,德育管理方法与手段刻板化、程序化和规训化。学校在德育管理中设置出各种各样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从多方面约束和控制学生。一旦学生的道德行为与行为规范有差异,学校往往采用规训和惩戒等手段。这种缺乏指引、刻板式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只能成为标准模具的翻版。

3.德育的主体性失衡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在这个德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德育工作应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如果只将德育的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外部施加既定道德规范的过程,其本质只能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追求与感受。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和规范来教育和约束学生,这在很大程度就是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同时也将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其次,在德育的内容选择上忽视了教育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德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脱节,在小学就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到了大学还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大学生对这种教育内容产生淡漠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学生更感兴趣的那些与时代相接轨、与日常实践相联系的日常行为的教育却却往往被忽略。这种脱离了生活性的德育将使学生脱离真实的生活,造成学生对既定行为规范的淡漠与疏离。同时,灌输式的德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在面对自然、他人和社会中的位置,缺乏实践的德育将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产生道德认知的迷茫甚至是道德行为的失范。因而如何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知,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自己的道德行为才是高校德育的目标。"

三、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

生态德育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德育的主客体及环境诸因素处于一个和谐平衡的有机联系整体之中。因而,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维持这种和谐与平衡,建构德育实践系统及环境要素之间的一种层次与制约关系。在生态德育体系构建中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德育环境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对德育的结构功能,重视其对德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其次要发挥德育主客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认识和利用德育环境,按照德育目标推动环境的良性发展。第三要注重德育实践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德育工作者要根据环境的状况及时地调整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德育的水平,促进整个生态德育系统健康、和谐的发展。

1.整合德育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良好的高校生态德育应是一个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各种信息协调运作、有效循环的有机整体,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是德育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作为德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大学生不仅仅是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社会、家庭、自然环境下合力的主体。学校要传承社会的道德要求,让学生在生态系统的合力下学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行为。首先,学校要充分整合多种德育的资源,通过社会、学校、家庭、自然环境等要素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行为。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组织和配合,形成道德教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从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实现与社会大环境的动态融合。只有在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环境影响和社会锤炼下才会充分发挥出生态德育的作用。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内部环境资源,美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生态德育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对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实践出真知,学校德育应该根植于社会实践,学校与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愿的原则组织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参与到社会的道德建设中,才能增加道德体验与感悟并自觉追求德性的进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解放。

2.优化德育工作,改进管理形式与方法

首先,从德育体验主体的角度上,要变教育者为引导者、受教育者为体验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所提供的知识仅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行为的参考。其次,从德育的载体上,要实现德育课堂由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和反思的转变,建立平等、对话、互动的良性生态体系。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互为生态主体,教师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接受教师的权威,教师所提供的更多的应是充分诱发和唤醒学生道德意识的条件与机会。。第三,在德育管理手段上,要摒弃传统规训式的做法,管理不是为了束缚和控制学生,而是为了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虽然惩戒、规范式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也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只有采取积极、鼓励、倡导式的管理手段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德育生态系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在德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健康的成长。

3.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德育生态系的整体性与秩序性强调每一个体在生态系中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每一个个体在维护生态系过程中都会体现出个体的生命价值。学生个体作为德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处于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时代的快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融合,需要个性张扬、自我意识丰富的青少年,因为他们具有更大的“生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高校德育要加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出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首先,德育工作者要基于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发展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在教育手段上,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在教育策略上,要因材施教,通过讨论、协商、引导等手段对每一个个体都给予耐心教育和关怀。其次,教育者要注重学生道德意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实施,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积极、健康的自我生态心理。在德育引导中,学生个体以主体的身份进入,通过对话、体验等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并促进健康的心理发展。

高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它的内涵、意义非常深刻,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高校、社会、家庭等生态因子的共同合力。德育工作者及高校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理念和手段,按照实事求是、合理有序、讲究实效的原则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并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