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的思考

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25:37
试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的思考
时间:2023-08-09 00:25:37     小编:

"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创造者,大学生是网民最主要的群体之一,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带来便捷和快乐的同时又对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由此导致了网络不道德的问题,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

一、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分析

目前,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正确处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提供坚强的理论保障。

网络道德指的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网上的虚拟生存空间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现实社会的道德是指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心里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网络道德虽然是现实社会的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具体体现,但也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网络道德具有自主性。

在网络社会里信息无比庞大和复杂,人们的交往也脱离了传统的面对面地交往,而被电脑为媒介地交流所代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相互舆论的强度逐渐弱化,他律很难起保障的作用。只有网民内心自觉,形成高度的自律性,自主自愿地按网络道德的要求进行网络活动才能维持网络秩序.网络道德因此体现出明显的自主性。第二,网络道德具有开放性。网络本身的发展来看,最初网络空间规模非常小,都属于局域网,但随着网络逐渐向全国、全球方向发展成广域网时,原有的一些道德不能完全适应,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也越来越开放。所以,网络道德也必然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道德。第三,网络道德具有多元性。在现实社会中,每个特定的社会里只有一种道德处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都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是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里,网络作为人们的共享资源,必然会产生多种社会需要和多层次的利益。另一方面,网民的国籍、民族和习俗等有差异,也必然导致道德规范的多元化。

网络道德尽管是一种新型道德,但并不意味着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完全不同,网络道德的出现仅仅能说明现实社会的道德在网络社会里不完全使用而已,事实上,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是相互联系的。

1.现实社会道德是网络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现实社会道德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制约着现实社会中的每个成员。而网络社会中的成员具有“网民”和现实社会成员的双重身份,并且他首先是一个现实社会成员,其次才是进人网络社会成为“网民”。现实社会中,网络行为主体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意志,并且规范着他们的道德行为。在网络社会中,这些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意志也发挥其作用,反映在网络道德之中。

2.网络道德是对现实社会道德的丰富与发展

网络道德毕竟有不同于现实社会道德之处,如虚拟性、多元性、开放性等特征。在网上,网民彼此互动着讨论一个话题,给予一些帮助,虽然网络的这种互助性是现实社会“助人为乐”等美德的表现,但是这种不求功利、甘愿提供帮助的行为等更能弘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许多美德。还有网络道德在学习意识、平等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和自律意识等方面显著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所以,网络道德也能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错位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征,打破了原有的空问和时间的限制,西方国家的某些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低级庸俗的价值观、文化思想充斥其问,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而言,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低级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从而使自身经常性的处于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道德观念易弱化。

2.责任缺失

网络具有隐匿性特点,所以人们怀着“绝对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在网络空间里进行交流和活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大学生就很容易忘记在真实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从而使得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产生大量的道德问题。网络又是个共享资源,没有权威、没有统治的新的一种生存空间。所以,道德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在网络中很难发挥作用,网络空间里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推行个人权力至上的观念,缺乏责任、义务意识,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而不考虑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从而淡漠甚至消解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冷漠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但随着虚拟社区的诞生,人们面对面地交往、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是被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代替。大学生通过QQ聊天室,BBS论坛和E—m1ai1等方式来传达消息、彼此关心、相互学习,在娱乐、学习和社交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他们看不见彼此之间的音容笑貌和喜怒哀乐的表情,从而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这样久而久之与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疏远,出现道德情感冷漠和扭曲的现象。

4.法律意识淡薄

侵犯隐私权和知识产权及崇尚“黑客文化”的行为。在大学校园中侵犯知识产权、网络剽窃现象和侵犯个人隐私权尤为严重。如下载网上的文章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购买网上的论文作为毕业论文设计;下载一些软件安装在电脑上使用的行为屡见不鲜。有不少大学生盲目崇拜“黑客”文化,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他人网站、恶意制造病毒、传播病毒。

有调查显示,曾经至少有一次把网络上的文章下载下来当成作业交给老师的大学生占上网人数的50%左右,更有甚者在网络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这种现象不仅表示着某一名学生的堕落,而且意味着学术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沦丧。

5.网络成瘾突出

目前,在大学生当中网络成瘾问题十分突出。过度的使用网络,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耗在网上聊天、看电影和玩游戏等,还有网络上的一些垃圾信息时刻冲击着他们并且占据了大量的传统学习时间,最终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滑,有的被留级或强制退学从而无法完成学业,半途而废。

第二,影响大学生生理健康。长时间上网使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引起神经紊乱,还有沉迷于网使得生活处于失控状态、饮食也不规律、减少睡眠时间、皮肤受辐射损伤、视力严重下降、并且长期僵坐在电脑面前容易引起腕关节综合症、背部扭伤,缺乏身体锻炼,久而久之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

第三,影响人格正向发展。长期沉迷网络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一旦网络成瘾后,深入其中难以自拔,在虚拟空间里张扬个性、舒展情绪,但面对现实就变得情绪低落,反应迟钝,记忆减退,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网络成瘾还会使人格出现自私、胆怯、自悲、功利、敌意和偏激等现象。

另外,网上行为不文明现象也很突出。大学生上网聊天的语言和内容充满脏话、粗话,用污言秽语调侃对方,彼此之问谩骂,浏览一些色情网站,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和发布虚假信息,恶意下载传播不良信息等,甚至因游戏而引起的斗殴事件也时常发生。"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道德失范等问题,这必然需要我们对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予以特别关注和重视。下面就从四大方面谈谈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对策:

1.加强大学生自律

如果说传统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来规范的话,那么网络道德主要靠自律来规范,强调的是个人在观念与行为方面的主体作用。在网络空间里,网络的虚拟性对人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要自律,自律简单的理解就是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互联网上有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信息,既有健康的、正面的一面,也有腐朽的、消极的一面。大学生面对这种庞杂多样的信息时缺乏是非、正误、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导致情感冷漠、价值观混乱,陷入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对大学生的这种身心特点,加强对上网大学生的自律教育尤为重要。在网络社会里,主要通过“自省”和“慎独”达到自律。自省即自我反省。“慎独”即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或独处,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环境、条件和可能的时候,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不做不道德的事情。“自省”和“慎独”都是中国传统道德所提倡的修养方法。所以,我们吸取我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服务于网络道德建设,促使大学生不断“内省”,从而达到在网络文化面前的“慎独”,最后达到自律境界,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秩序,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加强家庭的教育力度

众所周知,家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儒家文化认为家庭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秩序的基础,也是构成人们道德生活的价值源泉。在当今网络世界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父母对其子女来说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和子女之间对彼此的了解较为细腻,接触较为频繁,影响较为深刻,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是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榜样。所以,家长一方面要主动学习·些网络知识,从而关注大学生在网上究竟干什么,并且与大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另一方面与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将大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和自己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及时反馈给学校希望得到帮助。最后,家长们制定家庭上网规则,规范孩子的网络行为,建立和谐的家庭网络环境。

3.加强学校的管理力度

大学生将一年的十个月时间都渡过在校园里,所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对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第一,开设一些网络道德方面的课程。目前好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的课程,但他们注重技术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网络道德问题。所以,高校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要求的同时,也应引导大学生对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

第二,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实践活动。为防范网络道德失范,高校应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实践活动,如举办演讲赛、专题讲座、文艺节目或召开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接受教育,还有创建一些健康、有益的道德教育网来传递和发布网络道德教育信息,从而让他们在使用网络时更加理性,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第三,建立网络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与水平,是提高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通过专门的培训或实践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网络技术水平和思想教育的能力,从而引导大学生利用健康有益的信息,规范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

4.加强社会管理

第一,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约束不良信息的传播,惩罚与制裁网上的犯罪行为。

第二,技术部门应该开发一些过滤、删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阻止不良信息的进入,为大学生输送健康、有益的信息。

第三,社会还要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加大对“黑网吧”的打击力度。如,中宣部、公安部等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斗争,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些良好场所,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总之,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但随着不断地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这一问题必将得到圆满地解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