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苏北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学习现状、成因及对策

关于苏北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学习现状、成因及对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34:01
关于苏北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学习现状、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3-08-07 22:34:01     小编:

" 多年来,我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从小学一年级直至中学九年级,我任教过多种学科,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七至九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喜欢学生,喜欢研究学生,与许多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也经常与兄弟学校的同行交流切磋,了解、调查各学校“问题学生”的情况。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人生目标茫然、责任意识淡薄、审美观念畸形、不思进取、畏惧困难、贪图享乐等在班集体中产生负面效应的学生。对于苏北农村中学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现状,我们深感忧虑和责任重大。

一、“问题学生”的现状

1.人生观严重偏转

我曾多次问及各届面临升学和重新选择的毕业班“问题学生”:“你们长大了准备干什么?”“不知道!”一脸的茫然无知。在填报中考志愿时,不少同学没有主见,要么听从老师,要么家长指定,要么说要等某某舅舅、姑姑定夺……更有甚者,干脆什么志愿都不填,有的同学一会儿填普高,一会儿又要变志愿填职校,变来变去,他方改罢你又改,忙得班主任老师疲于奔命……

2.价值观严重倾斜

对于有上进心、成绩好的学生,“问题学生”投去的不是羡慕的目光,喊出的不是赞美的话语,而总是用挖苦的腔调进行嘲讽。有这么一位姓赵的班长,他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一年来从未请过假,处处以身作则,每次考试总是班级前茅。但他在“问题学生”眼中却“很不得人缘”,认为他“古怪”“不可理喻”……以至于他的班级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相反,那些留长发,染彩发,走路、上课MP3经常塞耳,敢于打架斗殴的学生却深受同学“青睐”。

“问题学生”上课经常嘀咕捣乱,作业胡乱照抄,或不做不交,考试睡倒一片……难怪有些老师偏激地慨叹:上课睡觉的算好孩子(没有语言行为捣乱他人),考试作弊的是好学生(还有羞耻心和上进心)。

我曾认真观察过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在英语、物理等科目考试过程中答选择题时,根本不看题干,不看选项,A、B、C、D随意填,“碰运气”,三两分钟填完后就倒头大睡;英语听力考试中,广播中已读第八题了,他们还在第一题中“斟酌”填A还是B,没有一点着急和焦虑感。

有一位“问题学生”,英语只考了二十几分,老师找他谈心。他竟不无愤怒地说:“我能为你考二十几分就不错了,要是你还不知足,以后我‘鸭蛋’奉送!”

3.情感世界一片苍白

一旦“网瘾”上身,很难戒绝,我校原先三米多高的围墙经常有同学攀爬翻越,有的甚至将楼上防盗窗掰折、砸烂,顺着水管溜下,或攀越带尖刺的二道门和大门铤而走险。我曾经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到“问题学生”中没有谁不“称兄道妹”“谈恋爱”的,即使被认为是最清纯的某同学,亦不能免俗,不这样,会被同学看不起……

上课看“滥书”又是一大“公害”,诸如《混混传奇》《仙欲无极》等“网游”“黄色”“低级笑话”系列颓废书刊在“问题学生”群中颇有市场。有一位姓杨的同学,一个学期中就被我收缴了他五本,还有我不知道的呢?

让“问题学生”“欣赏”母爱、父子情之类的作品,他们表情木然,心湖上根本不泛涟漪。

让“问题学生”写亲情、感恩之类的文章,他们语言贫乏,苍白无力。

……

二、“问题学生”的成因

1.期望目标单一

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从“圈里”到“圈外”,大家一致看重的是成绩。领导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开口闭口必谈教师“考试名次”。“考试名次牛,一好遮百丑”,在很多农村初中,你看橱窗,看班级公布栏,到处是“光荣榜”(其实是成绩座次),“单元过关”“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前十强、前二十强……班排名,校排名……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经常耳闻目睹一些社会各界人士在谈论某某小孩是否在“强化班”,成绩名次怎样,这次考试有没有进步,大有将此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标准。笔者从未有过否定“考试”制度的意思,但把考试作为唯一的检验手段,从各个方面进行“挤压”,实在是有失偏颇和公允。 "

2.教育中德育淡化或流于说教

国旗下讲话、班会、晨会只重形式,难奏实效,每次开会都是“不准……”“不许……”“严禁……”,学生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师生不能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变成了班主任“一言堂”。那些能砥砺人意志、激励人奋发向上的“长征精神”“抗日斗志”在学生的精神领域中难觅踪影,更谈不上生根、发芽……有的教育工作者竟然“言出必谈‘赌’”,吃、玩、乐等消极内容也是经常挂齿,甚至毫不避嫌地“出口成脏”,这些都给了学生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3.教育教学方法失当

教师难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缺乏激励的智慧和本领,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总害怕“事态扩大”,常揪住学生不放,设法使学生“服从”,从而限制了学生交往的范围,遏制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得到的不再是欣赏的目光、称赞的话语,却常常是怀疑、抱怨、呵斥、责怪,甚至谩骂……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难以找到成功的感觉,长此以往,被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就一蹶不振,自甘堕落。

4.“家长学校”有名无实

农村中学,不少家长外出谋生,对小孩的管理只能靠“遥控”,这些“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代沟”的影响,再加上“观念”迥然相异,很难有共同语言,家长难以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家长学校”只能成为一个摆设,上级来校检查,也只能“虚晃一枪”。这种“家长式的遥控”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另外,舆论的正面导向力度不大,社会管理学校只追求经济利益或“走过场”……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亟待改革的弊端。

三、转化“问题学生”的对策

1.有关部门要树立起“为教育服务”的思想,形成“合力”

劳动保障部门要设法提高大学生、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切实做到学有所用。其实就某一省份或大学来说,有些数据也颇为喜人,就业档次和专业对口率都很高,可惜在这方面,正面报道力度不大,反面报道却不乏篇章。农村家长认“死理”,他们认为培养小孩就是遵循这样的路线,即上学——考大学——就业,非常朴素、直接和现实。培养一个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光金钱就要投资十多万元,如培养出来还不能挣钱养家糊口或立足社会,还不如就初中毕业早点进城打工来得实在,况且现在有些学校还唯利是图……因此,我们要搜集身边实例,现身说法,教育农民家长着眼于“长远”利益,百年大计,以教育为本。

2.要多开展德育活动,在活动中陶冶“问题学生”心智,渗透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

组织“问题学生”定期阅读励志书刊,带领他们走出去跋山涉水,体验酷暑严寒,感悟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音、体、美教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情操美。现实的状况是:各农村中学为备战中考,每天从早到晚,时间“大满贯”,教师不厌其烦“讲题,练习,考试”,学生不胜其烦,一群年仅十多岁的学生怎禁得起如此“折腾”“摧残”,眼看着一群活泼好动、思维灵动的学生经过名师的“栽培”变得“迟缓”“驯顺”“僵化”,老师们还美其名曰:乖,听话。可悲呀!

学校教育中要“肯定”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其特长,帮助学生逐步找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重塑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快乐观。

3.培养“问题学生”逐步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世界

面对新事物——网络,我认为“堵”不如“疏”,教师要和同学一起上网,引导他们遵守“网络协议”和“网络公约”,上健康网站浏览,培养学生自控能力。正如“知心姐姐”卢勤所说:“面对网络,你一定要头脑清醒,用网不恋网,清醒不痴迷。一个能把握自己行为的人,才能最终把握未来的命运。”

我们呼吁家庭、学校、社会都立即行动起来,真心诚意共同着手帮助这些急需帮助的“问题学生”,以开创一个欣欣向荣的农村中学教育新局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