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高师《教师口语》主体性教学

浅论高师《教师口语》主体性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3 01:30:40
浅论高师《教师口语》主体性教学
时间:2023-02-23 01:30:40     小编:

" 《教师口语》课是应现代教育之运而生的一门内容新颖、实践性强、融多门学科为一体的新的边缘学科,是一门职业技能训练课,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开设教师口语课程,是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需要,也是师范院校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实践中对《教师口语》课的教学进行积极探索。

笔者从《教师口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因素仍制约着学生的教师口语水平的提高,部分学生还远不能达到合格的教师口语水平。因此,要想广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师口语水平,我们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制约着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各种因素,然后帮助他们扫除障碍,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教师口语》课程缺乏起码的认识,要么认为该课程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应付了事;有的认为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作用不大,因此不必学;有的学生学习全凭兴趣,自己感兴趣就学,没兴趣就不想学;甚至有学生认为,自己虽然学了师范专业,但还是不打算当教师,因此不愿意学。诸如此类,必使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学习活动中最根本的动力,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状态,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习的效果。为了改变学生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主体性教学模式,即在教师口语训练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也符合新世纪教育要回归学生主体,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的教学改革要求。

我校一直采用的教材是刘伯奎的《教师口语——表述与训练》,它包含三部分:“普通话基础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这三大块内容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下面将根据每一部分的不同教学目标,谈谈如何在实践中贯彻主体性教学。

一、 语音训练中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以增进教学效果

在第一编“普通话基础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方音辨正。方音辨正或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普通话的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往往会有一些同学在辨正方音的环节上出现问题,口语水平很长时间都没有进步。像这样的情况,除了教师在课上加大辨正方音训练的力度来帮助学生提高外,还需进一步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是不想把普通话练好,只是缺乏一定的评判标准。一个人单独练习,自己的情况自己也说不清。特别是那些语音面貌不是很好,普通话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听辨音能力,对辨正情况缺少必要的把握能力,而教师又不可能一直在这些学生身边进行指导,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失去了辨正音的耐心和信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充分地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生生互动的角度出发,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安徽省南北方方言差异较大,把南北方同学编在一个小组内,让小组成员的语音情况形成互补(如一个同学n、l不分,一个同学声调不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示范发音,并帮助对方进行听辨音。学生之间朝夕相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这样可以使语音的锻炼从课堂延续到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实践表明,这样的练习方法要比一个人单个训练的效果好得多。

二、 技能训练中课堂轮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编“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以“发声、态势语”等为基础,以“朗读、演讲、辩论、交谈”为主要内容。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教学轮训的方法,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轮流登台作单向表达,或两人搭档,作双向交流,或“七嘴八舌”地展开交谈、讨论、辩论。而教师则处于“导演”或“教练”的位置上,只在学生“表演”后进行简单明了的指导和评判。 "

但是在课堂轮训中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一两名或数名学生登台训练而教师又在注意评测时,其他学生干什么?以一个班50名学生计算,一个学生可能要当49次“观众”才能有机会当一次“演员”。也就是说,尽管从班级的“宏观角度”上说轮训保证了让学生唱“主角”,但从每个学生的“微观角度”看,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无法“开口”。而且,在轮训中学生没有像上其他理论课那样需要记笔记的压力,所以往往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集中而思想涣散。于是,学生会在下面或看小说,或说悄悄话,或用手机发短信以消磨时间,以致对课堂轮训产生干扰。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在训练中采用了一个变大部分学生“消极旁听”为“积极投入”的方法:课堂轮训开始,教师就规定每人准备一个“评语本”,要求学生不登台时就以“评委”的身份对登台者进行点评,并把评语记录在“评语本”上。其实,要求学生不当“演员”时即任“评委”的规定,也是符合“教师口语”课程设置要求的。口语训练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听话能力”训练,让学生担任“评委”无疑对“听话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仍以一个班50名学生计算,一个学生在课堂轮训中当了1次“演员”和49次“评委”,无疑有效地改变了学生旁听过程中的消极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轮训的效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职业口语训练中设置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训练。教师口语虽属口语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口语,它比一般的口语表达要求更高,有着明显的职业口语特征。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总是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主要采用角色模拟训练法和说课评课训练法。

角色模拟训练法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口语训练的方式,如模拟教师讲课、记者采访、发言人答记者问等,这种训练方式学生很感兴趣,练习热情也很高。由于这种训练临场性强,在模拟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都能得到极大锻炼。例如模拟教学课堂中,学生轮流串演教师角色,学生在当“教师”之前就要开动脑筋,总体设计如何讲才能讲得好,就要考虑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什么,还要考虑用最得体的话语,最恰当地表达方式,并要随时面临为“学生”解惑答疑。通过训练,学生体会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提前进入教师活动状态。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模拟训练中,发言人要面对各位记者的连连发问,机智、得体地作出回答;还有记者采访训练,面对记者,如何准确、快速、恰当地回答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模拟充当班主任角色,对犯错误或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与学生谈话之前就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场合、恰当的时间,适宜的交谈方式,这样才能有效转变学生的思想,成功达到教育目的。这种训练全体同学都能参与,是口语表达能力的最好练习方式之一。

说课,就是根据各项技能训练目标,让学生上讲台把自己如何讲好一节课的总体设想讲出来;评课,让全班同学听后,进行讨论,评优指瑕,促使课程整体设计更趋合理、完善。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教师角色意识,在不断地说课评课中,发挥学生个体创造潜能,并督促自己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教师职业口语技能的掌握运用。

总之,在“教师口语”教学中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不断发掘学生个体创造潜能,更好地促进了他们主体意识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伯奎.教师口语——表述与训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刘伯奎.试谈教师口语模式训练教学法.语文建设,1995

(1

1).

[3]袁蕾.高师教师口语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平原大学学报,2003

(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