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1 00:39:27
新时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时间:2023-07-21 00:39:27     小编:
"

[论文关键词]传统 道德文化 继承与创新 民族化 现代化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新时期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也是现代道德文化与传统道德文化碰撞的结果,是新的道德体系重建的支撑。道德文化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历史传承性,它在纷繁混杂的道德取向上,正本清源,去粗存精,而传统道德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的意义

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的综合体。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得到传承和延续,是这个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观念自觉认同的结果,而决不是以强制性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因此,只有正确地对待传统道德文化,才能正确地对待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固具有极大的相对稳定性,它往往是反映和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整体意识和行为倾向,并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积累。因而,传统文化要想对现代文化具有正确地导向性,就必须坚持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它既可以坚持反对“全盘西化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又可以坚持反对过了时的所谓的保守的复古的意识现象的发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时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往往优秀的道德文化,一方面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营养,另一方面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局限性,并呈现了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的复杂状态,仍需我们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自觉的选择,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判断优劣是非的能力,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足于本国实际,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国势利导,努力寻找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扬长避短,超利避害,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否则就会无原则地,失去理性地否认“自我”,陷入迷茫之中,最终背离社会主义大方向。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

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应持的态度

文化与道德的传承是一个文化自身客观延续性和人的主观选择性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客观延续性决定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人的主观选择则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批判与继承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批判的继承是传统保守主义的现实表现,而否认继承的批判则是民族虚无主义的做法,两者均违背了人类文化传承的客观规律是形而上学的典型观点,它否认了继续与批判之间的相互转化性,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批判是前提,继承是结果,两者密不可分。

继承的批判,包括对事物的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四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继承的批判和批判的继承就有可能背离正确的轨道,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事物发展的延续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表现在道德上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道德体系,这显然是一个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了时的、腐朽的、愚味的传统思想,是应该坚决剔除掉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文化。但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而言,也是正统与非正统的矛盾和斗争,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也有着差异性,具有不同的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进行具体的历史地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

分析是揭示事物的特点,弄清事物本来面貌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它是鉴别取舍、改造的基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性,因此,并不都是优点和缺点,精华或糟粕,鉴别是一种作出事实判断的重要认识方法,而这种判断正误,鉴别好坏必须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首先,必须正确地认清评价主体,对事物主体的评价应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高度,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应该为一己私利,而丧失正确的评价标准;其次,正确的标准应该是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身客观需要出发,看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并且是否能够推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区分优与劣,好与坏,进行正确的选择与取舍,去粗存精,正本清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正确的道德理念,推动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延续。但是精华的汲取,并不意味着可以全盘照搬,直接沿用,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应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客观地改造与创新,这也就是毛泽东讲的要“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取”。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中良莠杂陈,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方针,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与继承的统一观。

三、新时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要求

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变迁中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是如此,它的发展与壮大也是在超越旧传统,创造新文明、新道德的过程中不断延续与提高的。超越创新发展,继续就意味着突破,突破旧的传统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新文明、新传统、新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它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重任,也是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首先,社会和谐稳定为社会主义新文明新道德的创造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只有不断地破旧立新,创新新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真正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保证政治、文化、科技获得持续稳定的进步,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次,破旧立新应具有较强的原则性,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在领会新事物,抛弃旧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教训。从1958年大跃进的假大空到“文化大革命”的批判都告诉我们,只有“立”的好,才能“破”的好,只有“扬”的好,才有“弃”的好,只有立足于我们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基础,才能发扬,创立适合社会主我现代化建设的新文明与新道德,重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高扬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好航标;再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同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当今也世界发展进程加快,世界融合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文化,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把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起来,借鉴、汲取世界人类文化传统的营养,才能更好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新的文明。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不断超越旧传统,创立新文明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正确地认识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批判,树立起一个正确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导向,才能更好有效地发扬传统,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创造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文明、新道德、新传统。

[参考文献]

[2]丁显有.论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4,(3).

[3]田宪臣.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M].九州出版社,2006.8.

[4]张国柱.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