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高校专业结构改革

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高校专业结构改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2 02:58:06
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高校专业结构改革
时间:2022-12-02 02:58:06     小编:

"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人力资源 专业结构 创新

论文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而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难以满足其需求,同时又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速度。文章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下的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为了适应传统经济结构要求,大多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培养的本科生既缺乏系统理论又缺乏实践与运用技术,培养的研究生只重在系统理论的学习而缺乏技术应用的培养。一方面社会上急需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显然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毕业生所修专业的社会需求不足。当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不相适应性问题还相当突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高校专业结构也将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

1.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由“传统增长”向“现代增长”的转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有大量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成为社会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我国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培育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所需要的大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培育。经济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化,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化,需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为支撑,战略化管理为特征。这些必然需要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管理人才去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资本和技术的潜力,提高自然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虽然我国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但仅仅具有这些要素,并不必然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将要素很好组合和利用起来,使要素组合更加多样化和有效率,才能使要素组合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是:高、中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各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从业人员文化不平衡等,这种人力资源现状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发生变革,这与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设置不无影响。

3.不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速度。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科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特色。专业结构设置陈旧,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教育中的培养方向、办学定位不明、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落后,缺乏针对性。这样国家在大学生培养方面花费了很大代价,结果却学无所用,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中科类、层次不均衡等,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无法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在实际中,一些大学在对自己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设置学科专业,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4.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当前学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分化和融合趋势,学科的分化和融合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实践证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将逐渐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前沿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将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比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新技术,但传统的专业设置结构和模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要求。高校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缺乏支持力度,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对学科专业的管理仍保留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学科专业难以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不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修订。

二、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意义

1.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能有效地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高校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通过专业结构改革,使高校毕业生能适应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的现象。专业结构改革直接影响到人才结构调整战略,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协调,使整个人才队伍具有更强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减少因岗位等因素造成不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所形成的人才资源浪费。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

2.专业结构调整,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关键要提升社会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专业结构的调整,高等学校为学生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教育消费者的教育需求以及他们接受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和能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专业结构改革的一个目的是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强调通识教育和多元化教育实施,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但更多的是学习者,对教育内容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使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具备多方面发展的潜力。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达到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型。

3.专业结构改革,能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减少学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而浪费的人力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懂技术、有创新的劳动者,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所需求的劳动者对技能要求低,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只要受过中小学教育就能满足其需求,“民工荒”的存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我国很多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大量存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对人力资本素质要求会愈来愈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潜力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严重的就业压力,大量毕业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也包括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改革现有的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显然是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4.专业结构改革,能为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技术、观念等保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费的高峰期。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近年来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相当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支持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社会亟需的新材料新工艺等专业,培育人们的创新意识,开拓人们的创新精神,树立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从而减少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下落后的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1.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势,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伴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事实上市场急需两类人才:一类是少量的具备研究能力的精英型人才,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一类是大量的职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面向用人单位自主择业,高等学校必然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这样才能满足学习者的择业需求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一所大学要在有限的资源困境中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它自身独有的学科群的作用来为社会服务。具体讲,在完善与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我国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仅有16种,可见,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学科专业数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层面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专业太少。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一般来说专业学位比研究性学位要多。而我国目前对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大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难以得到满足。

2.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整合课程,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倍增。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要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开设更多的跨学科专业,同时课程要突出综合性,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拓宽专业口径,促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生长。在专业计划的调整中,注意跨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修改课程内容,开设新的反映时代特点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业领域,在广度上了解几个不同学科。在拓宽知识面时,不仅强调通识教育,同时应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理念。通过专业的综合、交叉与延伸,进一步改变原有专业过窄、过细、过死,局部较陈旧的状况,初步形成一个有较大覆盖面和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专业群体,为培养新世纪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较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给与学生更大选择的余地与空间,实行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这些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有一定作用,对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很有帮助。

3.加强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开设更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学科专业。伴随着本科扩招,本科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不仅要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更需要创新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管理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技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而本科生是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主力军,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

4.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应紧密联系社会与企业,把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生长点。响应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机会市场的驱动,必须使高校专业设置从当前的供给导向型改变为需求导向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转变为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涉及到的是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高校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社会的合作才能得到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变革,把高等学校推到了新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承担着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任务,转型中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事业为高等学校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和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指望高校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政府也指望高校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为社会做更多事情。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本文为重庆市2007年高等教育教改项目“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学校专业结构改革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2.张占斌主编.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3.吴敬琏.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

(10)

4.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

(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