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04 02:17:29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时间:2022-08-04 02:17:29     小编:晋琰

一、纵观全局课题研究之统筹规划

课题申请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幼儿园的长期积淀,形成初步的研究式问题或者是解决性策略,课题能够成功立项意味着课题本身的选题价值性、新颖性已经得到了课题来源部门的认可。然而,课题立项成功只是课题开始的第一步,因此,课题立项之后需要及时着手并合理统筹规划课题的研究步骤。也即是说,立项成功并不是说明课题研究暂告一段落,而是要立即着手开始课题研究的统筹规划。

首先,幼儿园教师进行的课题研究属于人文社科科学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是以幼儿园教育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畴涵盖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幼儿自身等范围,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范畴的多维性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着手进行研究。

其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特殊部分,以儿童自身的发展为主要动力,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层面,强调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多以游戏为主,因此,幼儿园教师承担了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及时开展课题研究,能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较长的时间跨度,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

再次,幼儿园课题研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幼儿园为接待上级检查被迫中止课题研究,幼儿教师为筹备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寒暑假以及各种主题活动如读书月等活动自然也会影响到课题的进度,如此看来,课题立项后及时着手能够保障课题的顺利结题。

课题的统筹规划也即是对课题具体实施开展的规划,能够按照课题立项申请书中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是课题研究的理想状态,然而,课题立项申请书具有一定的预设成分,是对课题实施的预想状态,幼儿园在对课题进行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需要对课题的实施步骤进行重新的调整以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课题的统筹规划就好比是最粗最长的鱼骨,其记载着课题开展的详细规划与时间安排,以这根鱼骨为轴线向四周延伸,构成课题研究的主逻辑思路,从而保障幼儿教师能够按照规划实施课题研究。

二、择善而从课题研究之方法选择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一定的方法,幼儿园课题研究也不例外。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作用与操作要求,以及需要不同的主客观条件,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类型来定。幼儿教师选择课题研究方法的适当与否,对于课题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

课题的开展需要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课题的研究方法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能够真正地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幼儿教育现象现状课题的研究可以选择观察法、调查法、测量的方法。例如课题3-6 岁幼儿早期阅读特点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观察可以真实发现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然而,观察法的局限性在于幼儿课题组成员的有限,使得研究人员对3-6 岁年龄段多个幼儿进行观察耗时耗力,因此,观察法无法得到较多的观察数据来进行3-6 幼儿早期阅读特点的归纳与总结,调查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观察法的不足。又由于3-6 岁幼儿的特殊性,其无法对自身的阅读特点进行言语或者是书面的表达,因此需要通过对幼儿教师的调查来了解幼儿的早期阅读情况,同时,选择适合儿童的阅读能力量表工具也能够达到课题研究的效果。

幼儿发展特点的发展性研究的课题可以选择调查法、个案法等。例如课题中班幼儿审美能力特点研究,课题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幼儿教师卷)的方法对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结合个案法对某些中班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以补充调查法得出的结果。

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策略、模式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可以选择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选用实验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设置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结果分析,从而判定课题实施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培养策略、模式等的实施者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也可以得到研究结果。行动研究法作为幼儿教师检测自己教育实践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也多被一线工作者使用。

此外,研究方法的选用也应考虑课题研究的范围、被试数量的多少、年龄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

(二)课题研究常用研究方法

对研究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其研究方法也会截然不同,本文对一线幼儿园教师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1.文献研究法

文献法是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它能够使研究者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而确定研究问题,界定研究范畴,同时判断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

文献资料的来源包括书籍、报纸、期刊及网络等。书籍的系统性强,但出版周期较长,所介绍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迟滞性;报纸的出版周期短,充分满足动态新颖性,但会受版面限制,基本为粗略介绍;教育类期刊,尤其是学前教育类期刊会集中反映学前教育领域当前热点问题,是值得幼儿教师多多查阅的,如《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等等;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一种便捷途径,幼儿教师可多关注中国学前教育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来获取资源。查阅文献的方法主要有顺查法(从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开始向后顺时查找,直到近期为止)、倒查法(由近及远,先查当年文献,之后逐年往前查)、追溯法(利用某一篇文章或专著的参考资料为线索,顺藤摸瓜式追踪查找)、循环查找法(利用现有工具查出某一时间段内的一批文献,再利用追溯法,查出缺少资料时段的文献),同时查阅文献也要做到全面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方法。观察的四要素为观察者(有观察意识、能够敏锐地捕捉问题)、观察手段(眼看、耳听,录像、录音、照片、单向观察室)、观察对象(教育活动中的人及教育活动本身)、观察对象的状态(真实状态或自然状态)。根据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三类:描述观察法、取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

(1)描述性观察法。描述性观察法是指通过详细记载时间或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和连续记录法。这三种描述方法的记录都要求:描述要具体,设法写出具体行为,不要归纳或用抽象形容词和副词,尽可能避免使用自己的描述词和解释词。

(2)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是缩小范围的聚焦观察。它首先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等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将其转化为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其次,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方式对每种类别进行界定;最后,根据类别设计出记录表,从而便于记录。

(3)评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也称为等级量表法,在观察前,要确定观察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预先确定标准,即划分不同的等级。观察者根据预定标准,在观察行为的同时,要对观察的行为作出评价。根据评价方式的不同,评价观察法可以分为频数记数法、必选式评定法、语义类别法、渐进式两项极端评定法等不同的类型。例如,观察记录幼儿午餐时吃蔬菜的表现,可以采用十分爱吃到很不爱吃的两极式评定法。

3.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中,许多教师都会将它理解为与调查法、实验法等同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其实它既不同于单纯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于某一具体的研究范式。它是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灵活选用研究所需要的研究方法。无论是以时间为取样方式的结构化观察法,还是采用集思广益的焦点小组访谈等,只要对行动研究有帮助,都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应用,而不必为各种方法的归属范围担忧。

幼儿教师在进行行动研究时应遵循计划、实施行动、考察、反思等几个环节。反思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教师成长列了一个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幼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反思,有助于调整研究行为,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幼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常用到的反思方法主要有反思日记(札记)、档案袋法、案例法等。

各类方法既是独立的,在课题研究中又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课题研究的方法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考虑用最能够解决问题,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法。如何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每种研究方法的内涵、特点及应用;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应用研究方法的侧重点也可能不同,教师要清楚地知道每种研究方法的最佳适用性。

三、举足轻重课题研究之实践操作

(一)课题的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对课题进行了整体统筹规划,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选择,之后开始进入课题研究的核心部分课题的操作实施过程,从课题整体的实施效果层面分析,课题研究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严抓课题研究的每一步,为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行研究而不是因为需要课题而进行课题研究。从课题的操作过程层面分析,其操作过程包括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细化,对课题研究对象的选择,具体操作方式的实施等方面的内容。在课题研究内容方面,课题组成员应及时碰面,针对课题研究展开讨论,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预设性建议从而找出开展研究的有效路径。例如5-6 岁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课题选题提出培养谁由谁培养培养多久以及如何培养等一系列操作性问题,使得课题呈现透明化以及易操作化。同时,课题组成员应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细化,例如课题亲子活动提高0-3 岁幼儿早期阅读效果的研究,可以将其具体化为:(1)0-3 岁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研究,(2) 亲子活动能够促进0-3 岁幼儿早期阅读达到良好效果。

在课题研究对象方面,课题组应根据立项课题的课题名称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仍以课题5-6 岁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为例,课题的研究对象应为幼儿园5-6 岁幼儿而不应是3-5 岁的幼儿,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此研究应在1 年内完成,超过1 年此研究就违背了课题研究题目中给出的5-6 岁的年龄特点。

在进行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团队协作的过程,其工作包括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收集以及主持人的课题主持等工作,着重强调团队合作的力量,在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使其熟知课题的研究内容从而达到相互协作的目的。此时,课题主持人需要针对课题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有针对性地提出操作建议,仍以5-6 岁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为例,在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对进行实验操作的幼儿教师讲明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等,尽量避免由于实验操作者的操作不当比如出现对照班也同时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等,而导致培养实验的前功尽弃。

(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研究资料的收集,是对课题研究的归纳整理过程,无论从最初的课题立项,到具体研究的实施,还是到最终的研究报告的撰写,每一步都离不开资料的收集和积累。资料的收集可以从文献资料、过程资料、资料的筛选分类与归纳三个方面探讨。

1.文献资料收集

文献资料是研究过程中的前期工作之一,它主要分布在书籍、报刊、网络和教育档案中,但是在课题确定之后,了解相关信息将有助于研究者熟悉研究现状,并使研究过程更有效。在收集文献资料时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登记书目或摘要;可以做读书笔记,提取对自己研究有价值的资料;也可以复印所需资料,以便后期查找;还可以以电子版的方式储存起来,查阅时方便快捷。收集文献资料要求有可靠性、正确性和权威性。

2.过程性资料收集

过程性资料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幼儿教师作为研究者亲身观察、体验、实验和调查而得来的一些文字、数据、图片等形式的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同的研究需要收集不同的研究资料。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两种,客观性是指对活动的真实记录,如教师的观察记录,客观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言语、表现等;主观性主要指带有研究者主观感觉的描述,如教师写的教育故事等。除此之外,研究者还要注意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收集保存各种__资料,如围绕课题进行的学习、研讨活动的记录等都可以作为有效资料收集。

3.资料的筛选分类与归纳

幼儿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好资料的筛选分类与归纳,使收集的间接材料变为自身研究的直接可用的资料。一般而言,幼儿园对资料的筛选分类要依据课题的申报年限具体而定,一般以一学期或半学期为好,先由参与研究的教师整理个人资料,如果有子课题,可以再以子课题为单位归纳整理,最后由幼儿园教科研室或课题负责人统一梳理。在进行资料分类时,可以按照研究的时间划分为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按照资料的特征划分为文字类、数据类、影音图像类;按照不同研究对象划分,可分为教师资料、幼儿资料、家长资料。在资料整理中主要包括转化(非文字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摘录(摘录重要观点、事实等,并注明出处来源)、提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资料中心思想)、编排(按资料类别逻辑关系等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有序的资料,在不同阶段所得的分析会有不同效果,可依据研究情况具体选择。

四、跃然纸上课题研究之成果呈现

幼儿园课题研究成果主要是依据课题研究相关内容得出的新的学前教育观、教育方法或者教育理论。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包括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报告、决策咨询建议、教育案例、反思日志等,根据开展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将幼儿教育成果分为报告类成果和教育实践类成果。

(一)报告类成果

在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报告类成果主要分为课题研究报告及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是专家对其评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对其的论证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许多幼儿园最头疼的环节,因为许多幼儿园课题研究的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做得特别好,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将所做的一切表达清楚,缺少从实践向理论转变的一个提炼概括的能力。通常,课题研究报告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等,一般字数要求5000~8000 字。要注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本课题研究,在哪些方面,得出哪些具体的有关幼儿教育的创新想法及结论,具有哪些推广意义和价值。与课题研究报告不同,工作报告要更多地体现在,进行研究时具体的过程与方法、课题研究的重难点、解决对策及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要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同时要表达对未来与课题相关展望与计划,一般3000~5000 字。

(二)教育实践类成果

教育实践类成果主要是指,在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所得出的可以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具有推广意义的实践成果。包括与课题相关的论文(科普、学术类亦可),幼儿园教材(如园本课程),幼儿园手册(如家长手册、教师必备手册),专著(针对某一幼儿教育问题或教育观点系统的研究),教育案例(教师对亲身经历的、典型的、有疑虑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各种电子资料(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视频资料、电子档文本、教育教学课件、相关网站、网页),过程性资料(专家培训、研讨记录)等。

五、任重道远课题研究之推广应用

幼儿园课题研究起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可以充分验证课题研究价值,幼儿园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内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行为及学前教育模式三方面。其研究成果的学习对象既包括自身幼儿园的学习还包括其他幼儿园的学习。自身幼儿园的学习是指把课题研究成果从几位幼儿园教师、几个幼儿班级推广到全园幼儿教师的学习、全园幼儿班级的实施。向其他园所的推广其形式则具有多样性,主要有成果报告会、现场观摩活动及成果专题等形式。成果报告会可以由课题研究相关负责人对研究过程、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就等方面进行汇报,既可以是理论型,也可以是实践型,通过报告不仅推广了幼儿园,同时也引起更多园所对于某一问题的关注,不断修正完善,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持续推进。现场观摩活动更适合于操作性强的课题,如某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或者区角活动相关研究等,幼儿园通过展示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或者是幼儿区角活动过程使得参访幼儿园代表能够直观感受课题研究成果对幼儿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成果专题形式是围绕课题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明确研究价值。在日常的推广活动中,可综合以上几种形式,全面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推广,最终的目的是服务幼儿,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共同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六、退思补过课题研究之问题纠正

课题研究能够从侧面反映幼儿园的软实力,课题研究作为幼儿园形象的推广方式之一,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同时,幼儿园课题研究作为扎根于实践的应用研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然而,提到幼儿园做课题,传递给人的第一讯息是格式不规范、思考无深度、逻辑不通畅,为实现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华丽逆转,规避这些简单性错误,幼儿园需做到如下几点。

(一)研究成果的呈现格式应符合规范性

格式作为研究成果的门面,应符合课题标准。首先,根据结题书给定的板块填写课题内容,如研究内容、结论以及建议等,尽量避免私自删除或增添模块内容;其次,结题书须填写的字体尽量与给定的标题字体一致(一些不规范的结题书空表除外),结题书的外边框尽量占满整个页面,同时,应注意结题书中每一部分标题尽量不要在页末呈现,可留出空白另起一页;再次,结题成果的呈现应按照结题书要求全面呈现,不要只呈现研究报告而忽略工作报告、咨询建议等课题要求的一些内容;最后,在结题成果进行网上上传过程中尽量进行附件添加操作,同时给课题文件夹详细命名尽量包含课题来源、名称以及课题申报者信息等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呈现内容应保证学术科学性和道德性

课题研究报告以及工作报告是在课题顺利完成之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文本资料以及录像材料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并针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首先,研究结果的呈现应具有逻辑性,即能够根据课题研究数据、文本等结果推出课题研究的结论,避免课题研究结果与结论不一致的现象。例如课题不同组织形式下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游戏组织策略幼儿的活动兴趣几乎是无变化的,然而,为了使课题符合之前预设保证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在最后结论讨论时却给出不同组织形式幼儿游戏活动有明显差别的结论,显然,这种做法是欠妥的。其次,在课题研究中避免出现无中生有的现象,即课题呈现的结果中出现了与课题研究不相关的结论。最后,抄袭现象要不得,一些幼儿园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或者对结题工作没有足够重视等原因,导致课题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出现胡乱填写甚至抄袭中期研究成果等其他一些材料的现象。诸如此类问题会大大降低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课题研究实践操作过程应避免形式化,保证课题的价值性

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以及对策等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托,因此,幼儿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其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影响着课题结果的质量。当前一些幼儿园为增加社会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纷纷热衷于搞课题,想方设法挂上某个级别的课题,大张旗鼓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研究,于是便出现了领导们忙着找课题,幼儿教师头疼做课题的现象,而对于幼儿园课题研究什么是如何做为什么做等问题却不是很明确,这就出现了课题研究的形式化。因此,幼儿园应从源头根治,对幼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意识层面以及技术层面的培训,幼儿教师应从自身出发,认识到课题研究对于幼儿发展、自身专业发展以及用来解决实践性问题的重要作用,最终爱上课题研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