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倾向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倾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3:01:18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倾向
时间:2013-12-18 13:01:18     小编:
"

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创建在高等学校已近五年。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活跃高等学校学生第二课堂,弥补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不足,推劝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一些高等学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和成一长至今仍然是那样艰难而曲折。据我市五所高校学生社团的统计数字表明:五年中,她们先后共发展了学生社团组织四十七个。但目前仅剩下十三个,其余均已自生自灭。

影响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和成长的原因究竞何在?笔者认为:当前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行为倾向是影响和阻碍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和成长的j瓦要因素。这些组织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

一、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动力不足。不少社团组织开展活动没有内在的积极性,许多活动他们有奉命开展之感觉。一些社团干部反映:“我们不愿意组织的活动,有关部门却非要我们组织开展;而我们愿意组织的活动却认为我们是在搞自由化,不予开展。”动力外在型特征非常明显。即使开展一些活动,其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方式也均与广大同学立志成才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相背离;与现有教育休制不能适应当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形势这一特定的环境相背离。广大社团成员希望通过社团组织培养各种能力、开拓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挖掘潜能、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特一长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难以得到广大社团成员的热情响应和支持。

二、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能力不足。许多社团组织也想组织一些有质量、有吸引力的活动。但是,由于社团组织中的人才条件和活动的客观条件与高质量、多样化,有吸引力的活动任务之间存在严重缺口,并且提高社团的组织能力所需要的投资长期短缺,致使许多社团组织没有能力去组织开展有质量,有吸引力的活动。从目前来看.我市各高校社团组织一般都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也无力自筹经费。此外,由于学校房屋紧张,社团组织大多数没有自己固定的场所,每逢开展活动都需要临时借用场地。有时往往因为有许多社团同时开展活动需借用场地而发生矛盾,不仅影响其活动效果,而且使得一些原来只根据理想的条件而提出的工作计划与活动要求最后成为一句落实不了的空话。

三、学生杜团的组织行为权力不明确。学生社团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党和社团、行政领导和社团、共青团和社团、学生会和社团、社团和社团之间的关系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且归属不明。我市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有的归党委宣传部,有的归团委,有的归学生会,还有的相当一部份自成体系,谁也不归。使得一部份社团出现管理不严、制度不齐、随意性很大,在工作中缺乏全面的计划和必要的协调、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结果往往造成无计划、疏密不均,有时活动安排过多,相互冲突,甚至出现与学校全局性工作不合谐等问题。这些都说明:学生社团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导效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权力往往模糊不清。

四、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短期化。由于加入学生社团组织一般不履行复杂的手续,凡学生中的爱好者一经报名·或经简单的考试,即可参加。除了一些社团领导和部份骨干相对稳定外,一般成员均出入自由,流动性很大,从而使得社团成员社团组织之间缺乏长久的利益联系。此外,再加上有些社团组织的领导者急于求成和广大同学“兴奋点”随着社会“热点”的不断转移,结果往往导致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出现短期化。例如:面对改革开放的形势,各个社团纷纷开展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当有关部门宣传和提倡勤工助学后,各种类型的勤工助学组织马上就相继成立;当社会上流行“棋牌”热的时候,校园内的一些兴趣协会也就纷拥而上,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潮。但是,随着社团干部和广大成员一届一届的不断更替,以及广大同学随着社会“热点”的不断转移和消失,其原来创建的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也就逐渐减少,甚至被瓦解消失。

五、学生杜团的组织行为目标多元化。即社团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和广大成员的行为目标要受到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不同期望与压力的牵制和影响。一是社团的工作要靠上级领导给予工作的评判和荣誉,因此对上级领导要求完成的“规定动作”就必须完成;二是社团的工作要靠所在系科给予活动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支持与保障,这样社团活动就必须按照系科的要求,实现活动系科化、专业化;三是社团的工作要靠社团内部的广大成员在行动上予以响应和支持,因而社团活动还要满足广大社团成员个人成长发展中的一系列迫切需要。因此,学生社团面对这些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不同期望与压力;面对这些多元结构形成的生存基础;许多社团组织的学生干部就必然在组织行为目标的选择上无法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多元并存的格局。

以上所列举的影响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和成长的种种组织行为倾向,虽然不是在所有高校都有,但在不少高校都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许多事实表明:也正是当前社团组织中存在着的这些组织行为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我市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壮大,束缚着社团组织成员的成才。如何才能矫正这些组织行为倾向,促使广大的同学更多更快地成才?我认为:除了学校有关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指导,改变当前这种对学生社团半管半不管,似管非管的状态以外。还必须建立一套新的、有效的、调控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引导机制,才能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过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培养的一条重要教育渠道。

首先,应建立一整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社团管理条例规定。其中戏社团的性质、宗旨、建立社团的条件和审批手续、社团的工作归口、经费来源和使用等作出规定,以明确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理顺社团活动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理顺社团组织与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其它组织之间的关系,理顺社团活动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专业学习的关系。同时,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成立由校团委、学生会牵头的全校性学生社团工作指导委员会或社团协会。统一指导、管理和协调学生社团工作,使开展社团活动有章可循,有人管理。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组织行为评价体系,运用舆论手段引导社团的组织行为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活动奖励和活动监督制度。通过奖励和监督,以矫正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组织行为。

第三,扩大社团组织内部民主,使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社团组织的要求在组织目标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多允许社团组织通过合法手段在平等和有选择的条件下去寻找社会支持系统对社团组织的期望与社团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同时,社团组织自身要保证组织发展质量,使其社团的组织目标对组织行为的要求和大成员对组织日标与组织行为的期望保持一致。

第四,建立一支比较整齐的社团干部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有关方面要重视和抓好学生社团于部的的选拔、培训工作。并选配一些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顾何和指导教师于,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应计入相应的工作量。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团干部的选举、任免和社团,指导教师的睁任、考核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社团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侥学生社团组织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