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刍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

刍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8 00:47:18
刍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
时间:2023-08-28 00:47:18     小编:聂孝亮

摘 要:根据我国高中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办学规模总量小、硬件资源严重不足,因此,要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能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原因;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的进步,适龄人口就学高峰的波动,我国各类学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而且有助于我国社会稳步向前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有关资料,分析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原因,探讨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持续增长,2014年达到86.5%,同时国家财政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持续投入,使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虽然高中阶段教育有所发展,但仍不能满足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扩招对高中阶段教育提出的要求,仍不能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瓶颈。高中阶段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高中阶段教育教育资源不足且不均衡,比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在我国东西地区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平衡;第二,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模式单一,办学条件不足,不适合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以普通高中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效益较低;第三,三级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大部分地区教育经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或者高等教育阶段,忽略高中阶段教育;第四,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无法建立直接联系,导致专业与产业无法衔接;第五,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可度较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历史任务,而在这一过程中,高中阶段教育将担负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情况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对人才的要求,不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我国经济转型对高中阶段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因此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明确规定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中小学校,为了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所以实施了重点学校制度表现出了更多的弊端,造成了资源的堆积与浪费。目前,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高中阶段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这是我国教育投资结构比例失调的结果。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经济不同,从而就导致了政府投入对东西部投入的财力有所不同。其次,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46亿元,比上年的30364.72亿元增长8.0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26420.58亿元,比上年的24488.22亿元增长7.89%,不可否认我国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在逐年增加,实行以国家拨款为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资、捐资办学多元化投资方针,使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城乡学校的差异,同样是学校,同样是操场,同样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城市与农村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而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仅低于发达的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地方仍存在拖欠教师工资、校舍面积不足、必要的基础实验仪器、实践设施、图书资料等远远满足不了扩招后的需求等等。教师工资不能及时兑现,给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导致教师无法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导致了教育投入资源不能满足国家教育计划要求,也促使大量教师流向条件较优越的学校。最后,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又选择了以充实人力资本为特色优先发展中高等教育的战略,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经费绝大多数都投向了高等教育领域。而为大众所共享的基础教育领域则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根据我国2014教育经费统计中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支出结构来看,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与中职教育所占比例较低,导致目前普通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高中阶段教育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办学缺乏创新,形式单一

邓小平于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应该面向未来,在今天看来这一要求依然十分紧迫。我国正处于现代化与信息化相叠加,经济新常态,全面改革的关键期,举国上下都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从1986至1998年,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99至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等学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2年的280万人,我国教育从九年义务教育直接越过高中阶段教育跨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各个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单一、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少特色,缺乏多元性。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缺乏对精英,教育理念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单一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造成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在数量上有了增加,是一种模式单一的大众化教育。

然而,今天的教育是否能够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思想准备?我们的教育没有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反而好像落后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不仅要面向现在,更要面向未来。未来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与急迫的形势相比,现在的教育似乎难以担次重任。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模式,一味的追求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方式一味的超英赶美,忽视了自身的不足,没有注意发展自己的特色,导致学生升学数量只是单一的增加,升入高等教育也只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因此,我国教育缺乏创新,造成脱离现实的问题。 (三)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中职认可度低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在教育目标上发展不平衡,重成才轻成人。因此,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学生成名成家、成为某领域的专门之材,而忽视如何做人;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协调发展;赢利成了办学的重要目的,使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被异化成为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在教育的途径上,课堂教学成为唯一的教育教学途径,学生被严密的课堂时间隔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之外。在教育对象上,有望升学的“好学生”倍受关注,考试分数平平的成为“陪读生”,分数差的遭受歧视。导致了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知识和品德、智力与人格、个性和潜能、精神与文化等方面没有获得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不仅包括普通高中教育,还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各个部门、行业和各种类型的学校脱离自身实际需要,不顾自己的客观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结构重复设置,学校办学方向不明确,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拳头专业,没有规模效应,导致了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在高中阶段教育投资结构内部,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投资比例也不尽合理。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很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加上专业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毕业后就业无望,社会认同率很低,很少有初中毕业生愿意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这就导致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过分膨胀,而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需求较低;也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既不能有效扩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投资,也不能很好地吸引个人、家庭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投资。因此,导致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供不应求的现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既存在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或浪费的现象,也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总之要提高中职质量,关键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让学校办出个性与特色,提高吸引力,则主要在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不要让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同时,“必须衔接好职业教育高中、大专、本科甚是更高学历教育,才可能逐步化解普通高中热、职业教育冷现象。”

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

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教育层次,对上肩负着支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责任,对下连接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了目前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合理储备。因此,在21世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也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与战略选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从而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国民素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政府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中阶段各类教育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无法建立直接关系,其供求总是非均衡的。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如增加教育投入、鼓励高中办学多样化等,与市场“无形的手”共同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1、落实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相关政策

党的十大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但是未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的分类标准和步骤。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划、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的分类标准和步骤等内容的切实可行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战略,在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的目标。

2、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

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地生均教育事业费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三级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大部分地区教育经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或者高等教育阶段,忽略高中阶段教育。五中全会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级政府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财政投入,各级相关部门应合理分配政府在三级教育间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合理增加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比例,尤其是对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高中阶段教育虽属非义务教育,现在也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府也应制定必要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走教育经费多元化道路,最终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

3、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的资源

目前我国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主要有政府举办的公办高中;依托公办高中举办的“四独立”(校区独立、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和管理独立)的民办高中;联合办学;国有民办;完全民办。各级政府要用政策吸引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千方百计地解决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难问题。要在进一步办好公办高中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中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鼓励和扶持民办高中的 发展,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公有民办”和“民办 公助”等多种办学形式,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积极探索“普职沟通”,促进普 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的机制。

4、科学规划高中阶段教育的结构与布局

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现状显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表现在普职比例失调城乡比例失调、东西比例失调等方面。除部分因产业升级带动职业教育强劲发展的区域,“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仍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各级政府要科学规划高中阶段教育的结构,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科学规划高中阶段教育的布局,缩小高中阶段教育的城乡差距。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职业高中,普职比例可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东部地区和职业高中资源放空的地区可以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学生; 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应该利用其资源优势支持当地的高中阶段教育,以促进职业高中的快速发展。

(二)学校方面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中教育。2014年的数据显示,当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28.9万人,在校生1802.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400.5万人。虽然经历了2005年至2008年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每年7.3%的增速以及同期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每年1.6%的下降,目前,除部分因产业升级带动职业教育强劲发展的区域,“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仍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目前中职教育存在萎缩现象,提高中职质量,关键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让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吸引力,则主要在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不要让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中职占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普及高中教育,目前关键在提高中职的质量和吸引力。

1、建设优质示范高中

虽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现状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短板,应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也不可忽略。在普通高中原有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努力建设一大批优质示范高中,带动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鼓励优质示范高中扩大办学规模,允许省级以上重点工作异地办分校,如衡水中学的发展模式。

2、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根据相关数据公布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从2010以来持续减少,目前,除部分因产业升级带动职业教育强劲发展的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仍有不少障碍,如专业与产业不对口、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歧视、城乡分割等,因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块短板,不仅短在政策上,还短在观念上。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应落实办学自主权,积极发展本校特色专业,提升办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其次,创新办学模式与教育模式,实现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最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数量规模的问题,既要考虑高中阶段教育普高与职业比例多少的问题,又要考虑中职教育如何培养符合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面。

3、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互相协调,共同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并逐步向二者统一的方向发展,成为各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的趋向。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迫切需要既能实现普通高中的教育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高中教育智能的新型的高中阶段教育模式,即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它将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主流。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中阶段教师的整体素质。当前高中阶段师资队伍建设中,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根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迅速扩充教师队伍。学校不仅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与淘汰机制,还要通过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社会其他方面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当然这都需要相关组织、企业、家庭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加入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在观念上刷新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在行动上配合政府和学校贯彻相关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奠定基础。

高中阶段教育不仅是承上启下的教育层次,还兼顾升学、就业和育人三大功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利于平衡教育资源的比例,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利国利民,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并配合。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纽带,其发展状况牵动着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在教育体系中起关键作用。在21世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也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与战略选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从而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国民素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2]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5)9号.

[3]霍益萍,朱益明,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报告(201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姜大源,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5]郑臻,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201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