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如何发挥教学评价的引领功能

谈如何发挥教学评价的引领功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5-25 10:54:47
谈如何发挥教学评价的引领功能
时间:2017-05-25 10:54:47     小编:

新课标提出四大课程理念,其中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行语文教学流行一个词语“语文素养”。这“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从大的方面说,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从小的方面看,每一单元都有教学目标,每一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要求,一堂课达到了这两方面的目标,我认为应该是优秀的课了。至于采取的方法,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本本分分的让老师讲课。只要从老师的角度看他(她)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学生也收到了他们这一堂课所应当获取的知识点,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并不能将普遍意义上人的发展的目标直接作为语文教育的目标,即使语文教育有义务要以人为本,但也一定要立足语文,不能脱离语文,不能抛开语文去抽象的空谈“人本”。我曾经听了一堂县优质评比课《孙权劝学》,此课内容丰富,有三国故事的讲解,有让学生找文学常识,有对人物语气的评价等;教学手段也多样,有学生提问,有学生表演,有投影;再加上语文老师煽情的语言和灿烂的表情,总之那一堂课非常的生动,可掩书思考,这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作为初一学生对字词的理解都达到不需要老师点拨的地步了吗?文章内容都不需要讲解的地步了吗?我想这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是脱离了语文教育的实际,脱离了语文教育的根本。

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点,永远在于促进言语活动的规范化而不是异化,语文教学应当走专业化道路。语文教学应该突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学科其实没有严格对应的‘学科’,它所τΦ氖翘说读写的活动及言语作品;或者说,它有许多的对应学科”,试想,如果把课文教学与学习课文内容划等号,那么其他学科,就如前所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者说是多余的。况且,所有学科的教学都会涉及到语文方面的内容,如果语文课能请物理老师来上,以此理论,那么,语文老师岂不是每门课都要上吗?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点,立足语文学科,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扩展手段来丰富课堂,从而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

怎样实现新课标中的理念,我想整个语文界都在探索,我个人认为现行的教学评价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使用语文能力永远都是语文教育的第一生命力”。评价内容要贴近课堂教学的实际,应该多维度,评价的工具不能单一,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收获如何。不能片面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要以为学生一表演、一讨论就成为课堂的主体了,表演讨论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但却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也不能片面的理解学生的活动,以为学生在形式上动起来,才算是学生活动,要知道学生的紧张思考,有滋有味的朗读,对语言的咀嚼品味,才是活动。

对语文教学的评价,除了上文提到的看其一节语文课是否确定一个主题,选好一个切入点外,还要看其是否在语文教学中认真研读单元提示、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是否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本身,不要以为“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不要一味的追求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忽视了对教材的使用研究,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如果我们把教材的教学研究不当回事,便容易把中学的语文教学导入一种无目的无要求无重点的混乱状态。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单元与课文的教学提示,认真研究课后练习,并用之于语文教学,则是“用教材教学”,这是回归语文教学本体的最好体现。语文只是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课程价值,有自己的课程目标,也有自己的功利色彩,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它最大的功利,当然还有直接的功利是高考。

对语文老师要求不能过于苛刻,给老师一个发展的空间。固然,由于汉语言的历史性及延续性,以及它的内涵外延和几千年所负载的使命,对它进行高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由对汉语言的高要求引向对语文课的高要求,我们似乎不应该对此横加指责。只是我想说,语文教学首先是真。所谓“真”,就是不做作,不虚夸,不弄假,不故弄玄虚,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情(感受情,交流情,表达情),有美(内容的美,教学过程的美),具备了这三点,肯定是高境界的语文课。我想教师做到了“真”,就是位不错的教师。

总之,语文教学评价要看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与教学方法生动和严谨相结合的程度。如果二者结合得很完美,就不要再提过多过高的要求,毕竟课堂只有45分钟,教师只是个普通的任教者。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24100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