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学课堂有了“大学时间”

中学课堂有了“大学时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8-03-27 13:45:20
中学课堂有了“大学时间”
时间:2018-03-27 13:45:20     小编:

“如果全球气温上升两摄氏度,那么格陵兰岛的冰川就会全部融化,我们的交大闵行校区就会不复存在……如果中国人的能耗水平和美国人一样,那即便有14个地球也养不起我们。”听到这两个有些“耸动”的例子,讲台下的同学马上直起身子,兴奋地讨论起来。

这些同学都来自一个特殊的新集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2届科技实验班;而台上的老师更为特殊――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院士。

目前,“上海交大-上交附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上海交大附中成立,这标志着上海交大与高中合作打造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已经正式搭建。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为基地科技实验班的38名同学上了第一堂课,题目是《能源漫谈》。课后,科技实验班的陈焱号同学觉得,大学教授和高中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学教授能更大地打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前沿是什么。”除了视野的打开,这38位学生的高中生活还会有更多非同一般的收获。未来3年,上海交大将建立100人规模的教授团,涵盖机械动力学院、生命科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优势学科。这个教授团每周将会通过定期讲座、小范围讨论、实验室实践和课题辅导等方式慢慢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路。而上海交大附中对这个班级的课程安排也会与其他班级不同,基础性课程将被压缩并加快进度,空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一些与高考无关的如机器人设计、基因工程等实践型课程。

除了上海交大附中以外,上海交大还与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江苏省常州中学等高中共建了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强调:“从国家角度看,未来10年我们需要大量素质高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不应从大学才开始,应该尽量提前;从学生角度看,一个学生的教育过程是连贯的,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如此,中学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大学的帮助。”

“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这是发展教育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专家熊丙奇这样表示。但他认为,现在的这种资源互通还很有限,他希望在未来,中学生能到大学选修课程,能到大学图书馆借阅书籍, “这需要各类学校能破除门户之见,以育人为出发点,开放教育资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