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习作素养的随文训练策略

基于习作素养的随文训练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1:20:25
基于习作素养的随文训练策略
时间:2023-08-05 11:20:25     小编:

[摘 要]

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材料与言语训练,作文才能如鱼得水。不少内容丰富的文章给学生留下广阔的习作思维拓展空间,从文本视角出发,关注标点、再现情景、仿写表达、续写想象、改写文本、巧用插图进行言语表达训练,可以激发习作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关键词]

习作素养;言语表达;训练策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文本自身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就有很多。对于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材料与言语训练,作文才能如鱼得水。不少内容丰富的文章给学生留下广阔的习作思维拓展空间,教学中巧用文本进行言语表达训练,可以激发习作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一、探微显隐,“挖”标点补写

优秀的文章总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往往延伸到文字以外的空间里。此时,标点符号就常常作为表情达意的首选载体,这些标点的运用准确精当,蕴有深意。教者理应关注标点教学,通过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练习言语表达。如省略号依据行文语言环境的需要,在文章中有时用于省略,使文章用语简洁,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还原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写言语练习。如《海伦・凯勒》一文,海伦为了学习说话,夜以继日地努力,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句中的省略号是略去了海伦艰难的练习情形。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补出海伦在各种环境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刻苦练习的动人情景,让学生走进海伦的世界,感悟体会不屈不挠的海伦,也有效地完成了补写练笔。

“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它能使有限零碎的语言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标点的教学和训练,用“慧眼”去发现文本中“小不点”的精彩,指导学生细心地“体察它们发出的细微声响”,让标点成为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的锦上之花。

二、改略为详,增情节扩写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它们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教学中,可利用文章中略写的部分引导学生详细地表述出来,使文章、句子情景再现,有血有肉,在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也对学生言语表达进行训练,达到语文课堂习作练笔的目的。如《黄山奇松》一文,详细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等三大名松,当然,黄山还有很多名松,所以课文末尾一笔带过:“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黄山松姿态万千,有很大的写实和练笔空间。教学中,通过老师课前搜集的黄山名松图片,加上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对黄山名松有了更为丰富的了解,教师指导学生学用本课的写景表达方法,选其中一种名松详细描述下来,并将写的训练点聚集在“写实与联想”之上。学生练笔的名松,不一定是很美,甚至表达不是很准确,但学生所写的片段中可以看到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体现了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再如,《最大的麦穗》中有一句话:“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嘲笑“一词意蕴丰富,让学生以小麦的口吻用一两句关于机遇的格言或俗语等嘲讽这些弟子,使句子更风趣幽默,富有哲理。

三、填补再生,学表达仿写

教材的文章构成要素很多,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到表现手法等很多方面值得学生模仿学习。教学应该从阅读教学开始,理应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仿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好途径。如《莫高窟》中出现句式排列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样的句群可以作为学生练习填补、仿写的范例和素材。通过观察莫高窟的精美图片,用上文中句式想象再生创编,再次感受莫高窟飞天的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再如,说理性的课文《说勤奋》,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事例来说明“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个道理。课文层次清晰,写作思路一目了然,让学生模仿文章结构写说理文《说读书》《说文明》等,将写作化难为易,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有模有样。

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仿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强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写,写中读,以读助写,以写促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四、再掀波澜,改结尾续写

有些课文言已尽,意未穷。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结尾,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起波澜,既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草原》一文的结尾:“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师可启发学生联想客人与蒙古族主人在蒙古包前依依惜别的情景:蒙古族主人会讲些什么?在分别时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客人中还有哪些人?分别来自哪些地方?他们又会怎么想呢?在想象中练笔,在练笔中想象,又重新感悟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又如,课文《最大的麦穗》结尾:“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条人生哲理是弟子们第一次摘麦穗中感悟出的,假如老师再给弟子们一次机会,重新摘取最大的麦穗,结果又会如何?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变化?引导学生以此为话题,续编《最大的麦穗》。此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随文练笔,能帮助学生将课文读得活、读得透、读得新。找准课文末尾这个意味深长的切入点,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而且也可以做到一练一得,让学生的习作素养得到提升,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语文教学目标。

五、二度开发,变文本改写

哲学大师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与文本直接而深入的对话平台,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再次开发,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习得言语迁移运用的能力,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例如,在教学《莫高窟》时,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可指导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导游词,并模仿导游带队游览,读给同学们听,表演给同学们看,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收获自信,提升习作能力。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再创造,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尝试。如《半截蜡烛》《祁黄羊》《滥竽充数》这些文章按照剧本的范式,教师稍加点拨,就会成为学生笔下的好剧本。编完后再组织学生表演,既能巩固课文,又能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结合课文,联系课文,拓展课文,正是适应了“课标”特别强调要“敢于标新立异,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要求。对教材的再次开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针对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积极的语用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习作也可以如此有趣。

六、图文益彰,用插图趣写

精美的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课文插图既是文字表述的内容形象的再现,同时也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在情境中体会文本语言。在习作教学中,凸显课文中插图的价值尤其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凭借插图发挥想象,创编出属于学生的文本文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根据生动的画面为学生设计语言表达的训练,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例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在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李时珍夜晚不辞辛劳在月下记录草药这一自然段时,教者可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李时珍以及环境,从画面去想象李时珍此时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感悟说出来,并写在插图的下面,培养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再如,在教学《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时,教师可借助插图想象诗中的画面,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鼓励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程资源中课本是本,而插画作为课本的一部分,当然不能忽略。有些插画是文字介绍事物的具体再现,有的则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文本中“由文作画”插画者做到了,那么“由画作文”就是操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绝好空间。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进行练笔,引导学生推想插图中从未出现的内容,描述课文插图内在的情境,使课堂情感与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作文教学也将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既是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内化的过程,又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随文练笔充分展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促进课文语言的积极积累和运用。因此,自觉地挖掘文本习作训练资源并形成文章,不失为一种经济高效的习作表达训练策略。让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逐渐会思、会说、会写,语文阅读教学必将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参 考 文 献]

[1]龚子建.作文教学的根植于何处[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

[2]安胜存.作文教学辅导漫谈[J].教育研究,2014(5).

[3]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

[4]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5]韦志成.作文教学刍议[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文英桂.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