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多元性教学在“2+3”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性教学在“2+3”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5 03:10:17
多元性教学在“2+3”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15 03:10:17     小编: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论述在“2+3”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QQ群管理平台互动学习法等多元性教学方法,采取多元性评价,以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 多元性教学 “2+3”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61-03

多元性教学是以多元性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其针对学生智力多元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采用灵活性、多样性、应变性教学,使得学生认知过程的思维多样性、教学评价多样性。多元性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在多元性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这个过程体现学生之间合作,教学相长。传染病学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也是许多专业医学院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传染病护理学是传染病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是研究传染病病人发病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问题的发展规律,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使病人恢复健康的一门学科,也属于临床护理学中的专业课程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预防接种面积扩大,卫生宣教得到推广,传染病总体发病水平降低,但是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30 多年来,增加了 40 多种新发传染病,如禽流感、非典、甲型 H1N1 流感;而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病呈扩散趋势,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传染病疾病谱的改变对传染病护理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 年开始,广西医科大学与玉林市卫生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实行“2 + 3”中高职分段教学,即学生在玉林市卫生学校完成 2 年学业,成绩达到广西医科大学规定者可进入高职阶段继续学习 3 年,学习成绩合格者毕业时将获得广西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文凭及玉林市卫生学校毕业证。笔者长期担任中职卫生传染病护理的教学工作,2016 年担任玉林市卫生学校第一届“2+3”护理专业的传染病护理教学。该届学生入学时成绩并未经过筛选,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惰性较强。为了提高高职传染病护理教学的效果,也为了让护生在今后的传染病护理实践工作中更快适应岗位,笔者在传染病护理实践教学中进行多元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趣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现将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选取广西医科大学 2014 级“2+3”高职护理专科护生 236 名,实验组为 2014 级高护 1、3 班护生共 142 名,对照组为 2014 级高护 2 班护生共 94 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年龄、基本能力、教材、教学进度、教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曾志励、石海兰主编的《传染病护理》(第三版)。

(二)方法。具体包括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三个方面。

1.教学方法。传染病护理理论教学 36 学时,实验学时 6学时。所学章节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护士资格考试要求等选学:总论、传染病护理的内容和要求、艾滋病患者的护理、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的护理、蛔虫病患者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情况采用多元性教学法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创立的,是指学习者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照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思维导图把中心概念与各层概念,用图形的关联表现出来,能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的联系,有利于记忆。传染病护理总论部分是传染病护理的重要章节,需要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病程发展的基本规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在这部分知识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思维导图能体现重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其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魅驹础⒋播途径、易感人群尤其重要,将这三个概念讲解清楚、讲透,从而强调学生自学或复习传染病护理的具体疾病时把握这三个环节,通过思维导图从三个环节展开学习和记忆,既能把握该病的三个重要环节,也不容易遗漏需要记忆的关键点。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传染病具有发病季节性、地方性差异。经典传统病发病率明显减少,但未消失,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白喉。新发的传染病时有发生,如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甲型 H1N1 流感。可用于教学的典型病例及相关资料难以满足临床教学需要。因此对于少见的、新发病例及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Flash 动画来弥补。并将这些教学资料建成多媒体素材库供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使用。

(3)案例教学法。选用经典案例系统,全面地展现传染病的特点,设置问题,通过带着问题思考,让学生主动了解认识疾病。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在编写时就是案例版教材,而且新版教材还增加了案例讨论的篇幅,在案例中也加入了护士执业考试题型。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经典案例时要注意抓住疾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的关键词句来讲解,同一个病可以准备多几个案例给学生来分析,强化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4)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主要用于传染病护理的实践教学,如入院时的院前指导、艾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被犬咬伤的伤口处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皮肤护理、被带有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液的针刺伤后处理等。方法:前期安排好学生分组、学时与带教老师。课前由学习委员负责完成分组,每小组 6-7人。根据教学大纲,传染病护理实践课为 6 学时,本次角色扮演实践课共 3 学时(120 分钟)。一位主讲教师,同时安排 2-3 位教师协助带教。在进行角色扮演前,教师根据实际病例及护理常见情景来编写好剧本,一次实践课可以安排两个场景。首先,进行情景学习和角色介绍。其次,由主讲老师简单讲解传染病科护士的基本要求、基本技能,如与病人沟通技巧、言行举止。一半的小组练习:艾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另一半小组练习突发事件的处理,如被带有乙肝病毒患者的血液的针刺伤后处理。6 人一组,角色为护士、患者、观察者。每一轮角色扮演时间控制在 10-15 分钟左右。每一轮角色扮演结束后由观察者总结整个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如沟通内容的条理性、沟通技巧的运用、存在的问题等。随后小组成员交换角色,轮流扮演护士、病人、观察者。小组角色扮演完毕,各组展开讨论简要总结角色扮演的感受和启发,并抽选部分讲述出来。最后,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指出优缺点、有待改进的地方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