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课标下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新课标下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0 01:33:11
新课标下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10-20 01:33:11     小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因此,在课堂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现实体现。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就新课标下教学情境的创设谈几点做法。

1.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体会数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如学习“图形的对称”时,可以通过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等学生身边的图形入手,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用汽车、银行等的标志来创设情境。

2.从相关学科中创设情境。

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数学的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都有密切的联系。物理学科的许多公式就是数学的函数表达式,函数图像在化学、生物、政史中有很多的实例,语文中的古诗词、地理中的自然环境等都是创设情境的重要资源。因此,应用相关学科内容创设情境,有利于整合n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三视图”时,教师把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情境,让学生体会“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并掌握“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视图的画法。

3.从实践操作中创设情境。

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利用实践操作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感受“做中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让学生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来,然后再剪去3个顶角,最后把3个角的顶点和边重合拼接在一起,观察并度量拼接后角的度数。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经历了“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剪、拼、量的过程,直观地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同时在拼的过程中体验到“做辅助线的方法”,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增强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新闻事件中创设情境。

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有许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有意义的话题,如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等,教师挖掘适合学习的数学素材,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数学中“统计与概率”,教师可以把国家每年的经济发展统计资料作为情境,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现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从文化发展中创设情境。

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数学故事、历史人物、经典题型,用这些故事、人物、例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借用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封面,其图案是2002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的会徽,说明它是在公元前1100年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在《周髀算经》记载有“勾三股四弦五”的经典论述。通过这个情境,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从知识关联中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对新知识作以铺垫,既体现“温故而知新”的理念,又为学生的类比猜想留下思考的空间。如数学中的性质与判定是互为逆定理,可以通过复习“判定”,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自然地探究“性质”。

7.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把静态、文字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让图形“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滑雪的运动员、电梯的运动、行驶的火车上的物体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移”的特征。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的要求,在创设情境时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抓手,以促进学生认真思考、体验成功为目标,以衔接自然、联系紧密为思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