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四合一”:技能教学的起手式

“四合一”:技能教学的起手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10 01:55:18
“四合一”:技能教学的起手式
时间:2022-10-10 01:55:18     小编:

“一技之长,技乃根本。”慈溪技师学院的每一位师生都将这句话奉为圭臬。是以,技能教学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线。从推行学徒制试点到推行课程改革,慈溪技师学院引领着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

技乃根本,那么技能教学的根本是什么?“四合一。”邵佳洪院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真谛:“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的四合一,是技能教学的起手式。”

校企共建,构筑开放式育人平台

在慈溪技师学院,有一个特殊的“人才孵化站”――“徐光茹技能大师工作室”。该工作室由徐光茹老师为领办人,集合了学院9位优秀老师及一批企业技术骨干,为公牛集团培养徒弟50余名。2015年,“徐光茹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了宁波市人社局查,正式成为宁波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形式,邵佳洪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为依托,由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大师领办,对推进技术攻关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非凡之力”。

无独有偶,学院成立的浙江省“邹杰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开发校本高级段、技师段研修项目,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和教学的针对性。“我们与上汽大众共同开展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工学交替等紧密合作,育人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得到企业认可,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每年为我校20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每人4000元的奖学助学金。”邹杰自豪地说,企业共向学校捐赠市场价两百万左右的汽车或发动机等实训设备。

除了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慈溪技师学院也在探索一对多的校协合作。目前,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的焊接培训基地已经入驻学院,着重于开展专业规划、师资培训、焊接机器人教学项目开发、社会培训等合作。依托该平台,慈溪技师学院连续承办了由人社部和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主办的焊工、钣金工和无声检测工职工技能大赛、宁波市职工焊工电视大赛等活动,有效推进了焊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校企共融,深化学徒制育人模式

作为浙江省学徒制试点学校,从基地共建到人才共育,慈溪技师学院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记者了解到,在试点学徒制之前,慈溪技师学院组织了一次“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博士学术沙龙,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中原工学院、《职教通讯》的青年学者和专家立足职业学校学徒制试点的实践和愿景,以“学徒制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思考”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交流探索。

这次沙龙给邵佳洪带来了新的教育思维:“学徒制不仅仅是让学生顶岗实习,最本质的内涵在于让学生领悟默会知识,解决订单培养等不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学院决定走“各个突破”的改革策略,以学院老牌专业――数控专业和焊接专业为突破点,推行学徒制试点,从而撬动其他专业的发展。

多次实地考察与遴选后,数控专业的学徒制合作“花落”吉驰机械公司、曙光机电公司。在学徒制试点班级中,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计划和考核标准,两个班级的学生每两个月轮调进入该企业进行车、铣、磨、加工中心四个岗位的顶岗实习。

焊接专业与华星钢构公司合作,学生在企业指定师傅技术指导和学院老师专业理论辅导下,在生产第一线快速成长。“进入学徒班后,我们会形成5~6个人的学徒团,企业专门委派车间主任担任我们的师傅。”记者从一位“学徒”处获知,白天,学生由企业师傅对学生生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考核;晚上,学院安排专业教师结合当天的岗位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辅导。

学徒制育人模式下,慈溪技师学院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共同招生机制,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了优势互补的双元导师队伍,构建了符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针对性。2016年开始,学徒制育人模式在学院进一步推广。学院已与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公牛集团、艾波特公司、奥博电器合作等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校企共享,创新项目化育人课程

“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的四合一,是需要课程体系为支撑的。”为使“四合一”真正落地,慈溪技师学院在邵佳洪的主持下,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学生围着需求转,专业围着产业转”的要求,设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职业教育研究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共享”为基准核心,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项目化育人课程模式。

一方面,学院汲取企业案例,确保培育内容项目化。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慈溪技师学院以专业为界限,以系部为统筹,设立“课程设计与行动小组”,将行动领域的知识、技能、素养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从而努力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在项目化课程建设过程中,确定了基本素养培养课程模块、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综合素质培养课程模块三个课程模块,形成从基本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拓展能力逐步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

另一方面,学院依托企业项目,颠覆传统课堂组织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据悉,在教学过程中,按小班化(15~20人)为小组单位,以企业大型项目为主线,实施项目定期循环,即教师固定,学生按小组轮流进行的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专业课情景式、仿真式、项目式、探究式、生产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具有企业元素的专业核心课程。

未来,在“智慧校园”总构架下,慈溪技师学院将探索“互联网+课程体系”的新路子,规划并实施建设教学信息化平台及教学资源库。各专业方向通过建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和微课建设逐步累积碎片化资源。引入网络通识课程平台,开展公共课程、部分选修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改革试点,并以此为参照建设校内通识课资源。

共建、共育、共享,慈溪技师学院技能教学的溢出效应不断扩大。师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13金11银。尤其是2015届毕业生方晨阳,于2016年3月,在由人社部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大能手《神秘焊将》的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入选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国家集训队。在人社部组织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获得焊接项目第9名。在全国中职学生作品展洽会上,共获2金2银1铜,并获两项发明专利;参加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共获金、银、铜奖324枚。《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央广新闻》《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60余次,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效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