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克隆”谈作文求异思维的培养

从“克隆”谈作文求异思维的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5:01:18
从“克隆”谈作文求异思维的培养
时间:2013-12-19 15:01:18     小编:

" 报载,一学生在参加《羊城晚报》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了奖又被取消,原因是她被揭发克隆了别人的作文。这令我想到当前学生作文中愈演愈烈的“克隆”问题,一写老师,不是带病上课就是冒雨送“我”回家;一写好人好事,不是捡钱包交失主就是让座或扶盲人过马路......活脱脱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新八股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思想没有端正,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要解决作文选材中的“克隆”问题,我们必须端正教学思想,积极改革作文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认识培养求异求新思维的重要。

培养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从大纲的要求可看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语文素养,还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努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我们的一些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保证“质量”,不仅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不许学生“交头接耳”,还要求学生考试答题要

老师讲的一样,不许学生“乱答”。在作文教学中,则热衷于搞“范文”。这样的结果,学生的得分也许很高,但学生的思维被长期禁锢在某种定势思维中,福耶?祸系!这种牺牲学生创造性思维获得的高分实则贻害无穷,因为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将影响着人的一生啊!

对于求异求新思维的重要,发表于《南方日报》的一篇新华社文章《诺贝尔奖获得者何以美国居多》(见

2000年10月13日

)就说明了问题。据文章介绍,自1985年以来,美国一直是诺贝尔奖的夺奖大户,分别有89人获各项诺贝尔奖。文章认为,之所以美国有这么多人获奖,并不是美国人特别聪明,而是它科研经费雄厚,并鼓励创新与竞争所致。文章还介绍了美国教育从小学开始,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鼓励竞争创新与不迷信权威。从该文的介绍可看出:主动求异创新的思维模式,正是美国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之一,求异与创新正成为今日世界科技的推进器。

对于求异求新思维的重要,江泽民主席也精辟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我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不但事关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是决定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前途命运的根本!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或者作文教学,都必须摈弃那种只重眼前利益的应试教育观,坚持以创新为动力,采取一切符合学生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

改革作文教学,积极培养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

1、 树立正确的作文观。

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既然承认学生是主人,作文教学就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感受、体会周围的事物,思考生活中各种现象,包括人、事、物、景等,并让学生通过笔杆来自主表达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与向往。教师只能发挥其客体功能,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而不能越俎代庖,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学生之上。换句话说,就是学生的主体位置必须得到尊重,教师不能“为课本而教,为考试而教”,必须明确是为学生而教。

可当前,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作文教学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误区,其一就是颠倒了学生与老师这种主客关系。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是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而是让学生背范文,抄范文,考试时克隆范文,完全是为考试而教。一些教师则照本宣科,为课本而教,作文题目、内容、文体、表达方式一成不变,完全没有结合学生所处的环境实际等。还有一些教师,完全没有理会学生表达的兴趣与欲望,过于刻板,把作文变成了“填文”:不仅定题目、定中心、定内容,还定结构提纲。学生只有墨守此规,不得越“文池”半步,否则,不给高分,还要批评。一些学生为了符合教师的旨意,只好依教师的“样文”画胡芦,或干脆克隆别人的作文,而不敢道真话,不敢诉真情。这种种以教师意志为主导、以追求高分为目的的训练方式,是造成“新八股文”出现的根本原因。

其实,作文的本质就是创造,作文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作文观。在作文教学中,自始至终坚持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自主拟题,自主选材,自由表达,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求异能力。

2、 改进作文命题,鼓励自主拟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统一命题、统一要求。这种趋同性的逻辑思维有

利于

老师的教学,便于其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却极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改编后的义务教育教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但把原来基础训练中的命题作文改成半命题作文,还减少半命题作文,增加自主命题作文。这一改变,不仅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指导思想,更多地尊重了学生选择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

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就要继续改革作文命题,变命题作文为自由练笔。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就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加强学生自主拟题,首先,可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过去学生之所以视作文为畏途,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所命的题目或深(抽象)或陈旧(缺新鲜感)或缺内容(空而泛不易把握),导致学生完全没有表达的冲动。久之因而渐失写作的兴趣。而让学生自主拟题,则可以使学生重拾自由表达的乐趣,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过去只是老师拟题,学生按题写作。学生只会接受,不会创造。让学生自主拟题,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精神,又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表达,学会创造。

那么,作文命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呢?

<1> 让学生认识题目创新的重要性。

题目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是点睛之笔,也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富有新意的好题目,它能引起编者的注意,勾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读者急于阅读下去。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题目求异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拟出更多有创意的好题目。

<2> 教给拟题方法,鼓励标新立异。

要让学生自主拟题,必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命题角度、方式。常见的命题方式有:①以事情发生的时间命题。如《十六年前的回忆》。②以事情发生的地点命题。如《景阳冈》。③以文中的主要人物命题。如《小英雄雨来》。④以文中所叙的事件内容命题。如《开国大典》。⑤以与文章中心密切的东西命题。如《金色的鱼钩》。⑥以所介绍的物、景命题。如《桂林山水》。⑦以文章的中心命题。如《伟大的友谊》。⑧以文章的论点命题。如《为人民服务》。⑨以文章的中心句或有代表性的语句命题。如《一定要争气》。⑩其他方式。

作文命题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而灵活的。有的可以使用单一角度、方式,有的可以综合几种方式。我们要在学生熟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拟出有新意、创意的题目。记得一次母亲节,经过我启发,许多学生都有拿起笔杆,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其中就拟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题目。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鞋》、《点点爱》、《那皱纹,那白发》、《“我送你一程”》、《雨夜无声》、《一颗不变心》等题目。单就题目而言,比起《我的妈妈》之类,不是更富于变化、更有新意更能吸引编者与读者吗?后来,《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鞋》还被刊载在《现代小学生报》呢!

3、在立意上培养求异意识。

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思想感情等表达出来,是写给别人看的,应有其个性特色。习作要有个性特色,就要在立意上培养求异意识。那么,如何在立意上培养求异意识呢?

<1> 要强调真情。练笔必须强调真情实感,写心里话,说心里事,不能人云亦云,众口一词。如写《我们的家乡》,我们要鼓励学生写出真情,不管是赞美或批评。绝不能只让学生赞美,不许学生“揭丑”。否则,就没有了个性特色,不利于求异思维的形成。

<2> 要强调新颖。每次作文都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或感悟,做到不跟人喉舌。如写老师,大家都去赞美其奉献精神,则只有共性,而无个性,更无新颖。为什么不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表现老师平凡的一面呢?如爱美之心、爱子之情、恼怒与痛苦、快乐与忧愁等。这样,会更真实,更亲切,更有个性特色。

4、 在选材上培养同中求异。

作文选材要根据题目、中心等进行。之所以会出现雷同,是因为大家的思维都朝着这个方向,缺乏灵活性。如写同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成绩好、品德好的同学,想到的是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事。其实,一个班有很多同学,一个人也有很多方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朴实的,也有诙谐的。就算是优点,也有许多不同,如意志坚强、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工作负责......只要灵活一些,我们会发现在相同的东西中,换个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不同。在写作训练中,我们要训练学生勇于打破定势思维,练出在同中求异的选材本领。要鼓励学生不受传统观点束缚,敢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位角度观察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用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等多样化的思维来选出新异之材。

5、 鼓励自由表达,促进求导创新。

早在三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要解放小孩的自由,让他们做有意识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天才。”可传统的写作训练还是束缚的多,自由的少。怎么写,写什么,由不得学生。其中一点就是写实作文练习多,其它形式练习少。其实,少年儿童的思维最活跃,多进行想象作文等自由作文更适宜于发展他们的思维,更能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列乌杜斯和涅枯列所做的教学实验就充分证明:创造型(即想象型)训练比复现型(即写实型)训练的效果更好。因此,新的教学大纲也特别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自由表达。”

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淡化文体意识,提倡不拘一格地表达。即不限于写记叙文,还可自由写作日记、书记、生活杂感等,这是培养作文求导思维的基础。其次,要放开思想表达的限制,绝不能只让学生去表“爱”。憎恨的、厌恶的、赞美的、批评的都应鼓励学生写出来。让学生在作文这块园地上自由驰骋,会结出更丰盛的异果,学生的求异思维会得到发展。还有,要鼓励想象和幻想,多进行想象作文。如在班上开展编写童话故事比赛、未来世界畅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高求异求新能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